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娘教子是一个极富教育意义的题材,明清时期陶瓷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而这时教子图大量出现在陶瓷上,这与这一时期的教育观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家训作品,这些巧合不是偶然,本文将从图像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一梳理。
关键词:明代课子;家训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54-01
嘉靖、万历时期是明代制瓷的第三个高峰期,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江西大志•陶书》这样描述明代瓷器的装饰,明代官窑瓷器的装饰手法“或描花、或堆花、或暗花、或锥花或玲珑……无不具备”。此时开始出现了整幅画面,画面大多以云头衬托,内容有元曲故事、神仙高士和闺阁妇女,其画风受到元代以来木制版画风格的影响很大。这类画面大多在民窑的大罐上出现。另外,明代中后期体现社会生活的生活场景也不断在陶瓷上出现,课子图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随着明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课子也以越来越多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其中尤为有必要花篇幅来阐述的就是陶瓷上的教子纹饰。
这两个万历青花庭院课子图罐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一个为瓜棱罐,为八瓣瓜棱形,直口短颈瓜棱形,颈部蓝地绘圆圈纹,颈至肩有明显的转折,肩部为如意云头纹,腹部以上下对称的四组人字形祥云纹分隔出四个花形开光,开光内绘妇人课子图,图中女子身着明代服装,此时女子服装讲究宽衣阔带,大袖广襟,而这位妇人或许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除了相夫教子,还要进行家务劳动,所以虽是宽衣并没有阔带,虽是广襟并没有大袖,裙装用色偏向浅淡,云髻高耸,端庄美丽。一组中母亲坐在屏风前手捧书本,眼睛充满期待的看着面前自己的孩子,一片望子成龙的期盼,一婴孩在认真的跟母亲读书,另一个调皮躲在屏风后面玩起了捉迷藏。一组中母亲在带着两个孩子玩耍,母亲一手执扇,上身扭转俯首看向两个在玩耍的孩子。第三组中母亲姿势同第二组差不多,但是手里捧着一只兔子,兔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很受大家崇拜的祥瑞动物,而且兔子谐音“吐子”,寓意后代繁盛,这也表达了古人欲求子孙繁盛、成龙成凤的迫切,一子于胸前抱一摞书,认真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另一子拱手向前,头转向另一个孩子,后面是芭蕉竹石。
明代以此类为主题的纹饰表现不在少数,很多专家称此“为三娘教子”图,如霍华在《瓷中骄子珐琅彩》一篇中描述一件珐琅彩瓷器的画面,“一面绘着汉装,持如意的母子,却是一副欧洲人的模样,仔细揣摩,真像是一幅欧洲版的《三娘教子》”,也有一些著述文章将之归类于婴戏图,而笔者更倾向于“三娘教子”一说。明代薛广赴镇江经商,家留妻张氏、妾刘氏及和王春娥,妾刘氏生有一子名唤倚哥,薛遇老乡欲捎银百两给妻妾,结果老乡伪称薛客死他乡,假置棺木,吞没其金。后张刘先后改嫁,留下倚哥,三娘织布,与薛宝含辛茹苦将倚哥抚养长大,倚哥在学堂被讥为无母之儿,赌气回家不听三娘教训,三娘怒以刀断机布,以示决绝,经薛宝苦劝,母子和好如初。明清时期,妇女在家庭生计中,已开始承担起较为重要的角色,且当时一个勤奋能干的妇女独立维持生计并养活一个子女是可能的,这可参阅甘熙的《白下琐言》卷七中的实例记载。不过,我们也不可高估了当时妇女的经济独立性,她们的劳苦已为当时人所指出:“村妇之劳,甚于男子。”后倚哥得中状元,薛广也回了家,一家团聚。这则故事初见明人《断机记》传奇,杨善之《双官诰》传奇,后被编入戏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均有表现,将三娘教子这一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留传了下来。明代瓷器上的人物故事纹饰大多都能在时兴的版画、戏曲故事中找到原型,由于戏曲版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陶瓷工匠从戏曲版画中汲取营养,将戏曲故事、生活素材搬到瓷器上,这也是明代陶瓷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此件主题纹饰出自同期的版画《闺怨》中的《课子图》。
霍华在《三只瓷盘的遐想》中指出,对于器物文化,有学者将其分离出三个同心圆,即三个层次。器物文化同心圆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层,其次是法律制度层,外围是器物形式层。其中意识形态核心层决定了并且规范着法律制度层和器物形式层的内涵和形式。那么这两只小罐所传达给我们的文化内涵就是母教或曰课子的重要性。课子即督导儿子读书。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三•癸未丙戌会元》:“辰玉辛丑授官后,即奉差归里,日惟课子,每命一题,辄自作一首。”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在家里,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四更鼓。”又有纪大奎《课子遗编》等。西汉司马迁所著《温公家范》中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之,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这就说明在教育中母亲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历代文献中对母教的著述都很少,且单独论述的更是少之甚少,大部分都是容概在家训中,如清代张师载所著《课子随笔》、夏锡畴的《课子随笔钞》、爱新觉罗玄烨的《庭训格言》等。
家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家训主要指父祖辈对子孙以及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此外,夫妻间的嘱托、兄弟姐妹间的诫勉也是家训的内容。传统家训虽然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是其核心始终是治家教子,修身做人,所以教子就成为家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早在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就完成了一部家训著作《颜氏家训》,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专著。著作除了序以外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教子,由此可见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而且颜之推认为教育要及早进行,甚至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应该对其进行胎教,出生后应以孝、仁、礼、义导习之,渐次对其言行以辅正,九岁以后,便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但是笔者认为其中母教又是居于首位的,尤其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相夫教子就是女性最本分的工作,而且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母亲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瓷器到了明代已经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使用极其普遍,在陶瓷上绘制三娘教子纹饰,比其他说教的任何形式都能更直接、更形象的传达这一故事的教育意义,时至今日,依然能给世人很好的提醒。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华.恰如灯下故人——谛听中国瓷器妙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明代课子;家训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54-01
嘉靖、万历时期是明代制瓷的第三个高峰期,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江西大志•陶书》这样描述明代瓷器的装饰,明代官窑瓷器的装饰手法“或描花、或堆花、或暗花、或锥花或玲珑……无不具备”。此时开始出现了整幅画面,画面大多以云头衬托,内容有元曲故事、神仙高士和闺阁妇女,其画风受到元代以来木制版画风格的影响很大。这类画面大多在民窑的大罐上出现。另外,明代中后期体现社会生活的生活场景也不断在陶瓷上出现,课子图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随着明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课子也以越来越多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其中尤为有必要花篇幅来阐述的就是陶瓷上的教子纹饰。
这两个万历青花庭院课子图罐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一个为瓜棱罐,为八瓣瓜棱形,直口短颈瓜棱形,颈部蓝地绘圆圈纹,颈至肩有明显的转折,肩部为如意云头纹,腹部以上下对称的四组人字形祥云纹分隔出四个花形开光,开光内绘妇人课子图,图中女子身着明代服装,此时女子服装讲究宽衣阔带,大袖广襟,而这位妇人或许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除了相夫教子,还要进行家务劳动,所以虽是宽衣并没有阔带,虽是广襟并没有大袖,裙装用色偏向浅淡,云髻高耸,端庄美丽。一组中母亲坐在屏风前手捧书本,眼睛充满期待的看着面前自己的孩子,一片望子成龙的期盼,一婴孩在认真的跟母亲读书,另一个调皮躲在屏风后面玩起了捉迷藏。一组中母亲在带着两个孩子玩耍,母亲一手执扇,上身扭转俯首看向两个在玩耍的孩子。第三组中母亲姿势同第二组差不多,但是手里捧着一只兔子,兔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很受大家崇拜的祥瑞动物,而且兔子谐音“吐子”,寓意后代繁盛,这也表达了古人欲求子孙繁盛、成龙成凤的迫切,一子于胸前抱一摞书,认真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另一子拱手向前,头转向另一个孩子,后面是芭蕉竹石。
明代以此类为主题的纹饰表现不在少数,很多专家称此“为三娘教子”图,如霍华在《瓷中骄子珐琅彩》一篇中描述一件珐琅彩瓷器的画面,“一面绘着汉装,持如意的母子,却是一副欧洲人的模样,仔细揣摩,真像是一幅欧洲版的《三娘教子》”,也有一些著述文章将之归类于婴戏图,而笔者更倾向于“三娘教子”一说。明代薛广赴镇江经商,家留妻张氏、妾刘氏及和王春娥,妾刘氏生有一子名唤倚哥,薛遇老乡欲捎银百两给妻妾,结果老乡伪称薛客死他乡,假置棺木,吞没其金。后张刘先后改嫁,留下倚哥,三娘织布,与薛宝含辛茹苦将倚哥抚养长大,倚哥在学堂被讥为无母之儿,赌气回家不听三娘教训,三娘怒以刀断机布,以示决绝,经薛宝苦劝,母子和好如初。明清时期,妇女在家庭生计中,已开始承担起较为重要的角色,且当时一个勤奋能干的妇女独立维持生计并养活一个子女是可能的,这可参阅甘熙的《白下琐言》卷七中的实例记载。不过,我们也不可高估了当时妇女的经济独立性,她们的劳苦已为当时人所指出:“村妇之劳,甚于男子。”后倚哥得中状元,薛广也回了家,一家团聚。这则故事初见明人《断机记》传奇,杨善之《双官诰》传奇,后被编入戏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均有表现,将三娘教子这一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留传了下来。明代瓷器上的人物故事纹饰大多都能在时兴的版画、戏曲故事中找到原型,由于戏曲版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陶瓷工匠从戏曲版画中汲取营养,将戏曲故事、生活素材搬到瓷器上,这也是明代陶瓷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此件主题纹饰出自同期的版画《闺怨》中的《课子图》。
霍华在《三只瓷盘的遐想》中指出,对于器物文化,有学者将其分离出三个同心圆,即三个层次。器物文化同心圆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层,其次是法律制度层,外围是器物形式层。其中意识形态核心层决定了并且规范着法律制度层和器物形式层的内涵和形式。那么这两只小罐所传达给我们的文化内涵就是母教或曰课子的重要性。课子即督导儿子读书。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三•癸未丙戌会元》:“辰玉辛丑授官后,即奉差归里,日惟课子,每命一题,辄自作一首。”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在家里,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四更鼓。”又有纪大奎《课子遗编》等。西汉司马迁所著《温公家范》中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之,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这就说明在教育中母亲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历代文献中对母教的著述都很少,且单独论述的更是少之甚少,大部分都是容概在家训中,如清代张师载所著《课子随笔》、夏锡畴的《课子随笔钞》、爱新觉罗玄烨的《庭训格言》等。
家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家训主要指父祖辈对子孙以及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此外,夫妻间的嘱托、兄弟姐妹间的诫勉也是家训的内容。传统家训虽然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是其核心始终是治家教子,修身做人,所以教子就成为家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早在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就完成了一部家训著作《颜氏家训》,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专著。著作除了序以外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教子,由此可见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而且颜之推认为教育要及早进行,甚至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应该对其进行胎教,出生后应以孝、仁、礼、义导习之,渐次对其言行以辅正,九岁以后,便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但是笔者认为其中母教又是居于首位的,尤其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相夫教子就是女性最本分的工作,而且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母亲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瓷器到了明代已经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使用极其普遍,在陶瓷上绘制三娘教子纹饰,比其他说教的任何形式都能更直接、更形象的传达这一故事的教育意义,时至今日,依然能给世人很好的提醒。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华.恰如灯下故人——谛听中国瓷器妙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