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效应室浓度效应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多旋多巴(LD)效应室浓度-效应关系的差异探讨帕金森病(PD)症状波动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测定症状稳定(SP)和症状波动(FP)PD病人服单剂量LD后的多时点血药浓度,同时动态观察相应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根据Sheiner效应室模型理论推导出两组病人的LD效应室浓度-药物效应的关系曲线,比较两者曲线参数的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的发病规律,诊断及治疗。方法 经CT监测及临床观察确诊84例DEDH,分析迟发性血肿与原发损伤的关系及治疗资料。结果 经2次CT检查发现迟发性血肿70例,经3次CT检
目的 探讨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J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CJD的临床表现,光镜及超微检查结果,结果 5例均有典型CJD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见神经细胞变性死亡,神经胶质细胞
我院自1992年起开始成功地行颅骨片酒精冰冻保存后自体颅骨回植术5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14例,年龄19~61岁,20~40岁占448%。除2例脑瘤切除术,1例脑结核瘤以及1例脑脓肿切除减压术外,余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其与下丘脑-肾上腺(HPA)轴之间可能的联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2例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的晨8时血浆ET-1及皮质醇浓度。结果 单、双相抑郁
目的 探讨局灶笥脑缺血后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测定方法,以及与缺血性损害的关系。采用新型小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检测不同缺血时间组梗塞体积及MPO活性。结果 缺血1h再灌注
目的 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由21个外显子或内含子组成,本文对中国人WD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PCR-SSC冢PCR-DNA直接测序法对15个WD患者基因组进行2号5号外显子分析。结果 未发现2上显子显示单链
目的 观察吡贝地尔(泰舒达)治疗帕金森病运动波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50例帕金森病运动患者治疗前后为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原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吡贝地尔100-150mg连续观察8周,临床疗效按
癫痫的非典型失神发作持续状态脑血流的变化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文对非典型失神发作及其持续状态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以及与脑电的关系进行探讨。1资料11研究对象:具有非典
目的 探讨肌阵挛癫痫的病因及其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对1例临床诊断肌阵挛癫痫的病人在临床资料分析的同时,进行脑活体组织检查及随访,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在活检脑组织的HE,PAS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