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棉鞋那么长的高粱秆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328453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掉冰窟窿里了。
  确切地说,是我的右脚踩进了冰窟窿里。冰水溜进鞋里,刺骨的寒冷向我袭来。
  “英子,没事吧?”秀珍过来,伸手把我拽了出来。
  “没事。”我打着哆嗦,稍微活动一下右脚,我感到冰水似乎并不满足于浸透我的鞋袜,还想要浸入我脚上的肉和骨头。
  “你姑又该训你了吧?”回家路上,秀珍关切地问。
  “唉,是啊!”我的忧虑再一次涌上心头。
  不知何故,父亲执意将我送到奶家,和奶、后爷爷、姑一起生活。
  姑是小学老师,比我大十岁,人很美。
  但似乎姑并不喜欢我的到来,有一次我帮她轧碾子,她還拉着长腔说:“你吃我家的饭,就得给我家干活儿!”
  到家时,姑正在门口劈柴,我想趁她不注意跑回院里,却被她叫住了:“你的鞋,怎么回事?”
  “掉冰窟窿里了。”我低声答。
  姑很生气:“还去滑冰车啊!这下好,鞋都湿了!”
  我默默地跑回屋里,奶想必听到了姑的话,说:“快把鞋脱了,上炕焐焐脚吧。”
  姑跟着进来,拿笤帚扫着身上:“娘,你看她,一天天的就知道胡闹!”
  奶:“好啦,她毕竟是孩子,待会儿你给火盆多扒些火,给她烤烤鞋。”
  姑瞥我一眼:“还得给你烤鞋,有功啦!”
  我噘了噘嘴,没敢吱声。
  吃完饭,姑收拾好碗筷,天就黑了。我钻进被窝,姑把火盆端到土炕上,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两手举着我的鞋在火盆上烤。
  一会儿,鞋就冒了热气,姑撇撇嘴说:“鞋真臭!”
  第二天早,鞋已经干了,但变得有些硬,也不如原来暖和,走在路上,鞋里凉凉的。
  没几天,我脚趾就钻心地痛。我怕姑又训我,没敢和她说。
  晚上,我实在忍不住,就用手捂着脚缓解疼痛。侧身躺着,我想起远方的母亲,眼泪偷偷滚下来。
  姑见了,问:  “你干啥呢?脚咋了?”
  我说:“没事。”
  姑掰开我的手:“哎呀,都冻起泡了,看你还玩冰车不!”
  奶忙凑过来,看着我的脚说:“快烧点水烫烫吧!”
  姑立即出了屋。我听见她在外面忙活着,柴火在灶堂噼啪作响。
  过一会儿,姑端来一盆热水,水里还有俩煮过的冻茄子。她让我把脚先在盆上熏着,然后放进水里烫。烫了一会儿,我用脚趾提起小茄子说:“姑,你看我的脚像不像这个冻茄子?”
  姑说:“像!”
  姑说完,叹了口气,揉了揉眼睛。
  姑用我剩的水烫了脚,倒水回来时,手里拿着根一尺来长的高粱秆。
  我问:“姑,你要干啥呀?”
  姑并不理我,弯腰拾起我的鞋,用高粱秆认真地比量着鞋底,然后用剪刀将高粱秆裁成和我的鞋底一样长。我明白了,姑在量我的鞋有多大。
  第二天一大早,姑便穿戴整齐。
  我问:“姑,你要干啥去?”
  姑答:“下热河!”
  我问:“下热河干啥去?”
  热河是四十里以外的承德市。
  姑:“给你买鞋去。”
  我惊讶得睁大眼睛:“给我买棉鞋?”
  姑:“嗯!给你买棉鞋去,这是尺码。”
  姑拿着那根被裁剪过的高粱秆说。
  我高兴地喊:“太好了!我还没穿过买的鞋呢!”
  姑走后,我总是担心姑把高粱秆丢了,就买不上鞋了。我告诉秀珍,姑去给我买棉鞋了,秀珍羡慕地说:“真的吗?我爹说棉鞋可贵了。”
  太阳还没落山,我就在胡同口等姑。天黑时,姑的身影终于出现了。我跑过去迎,却发现她的手里没有鞋,也没有高粱秆,我的心往下一沉。
  吃饭时,姑没提买鞋的事,我也不敢问,只是心里想,果真不是我亲姑,说去给我买棉鞋,结果又不给我买。
  晚上,我裹着被子偷偷抹眼泪,一会儿便睡着了。梦里,那根高粱秆也掉进了冰窟窿,我想捡起它来,却怎么也抓不住,我急得满头大汗,大声呼喊:“我的高粱秆……”
  此后,姑再未提买鞋的事。
  放寒假时,父亲来接我回家。告别时,奶和姑湿润着眼眶。
  姑说:“回去别忘了泡脚,这半年总训你,别记恨姑。”
  我没说话。我不知道说什么。
  回到家不久,姑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布包,是一双崭新的棉鞋!
  我迫不及待地要试新鞋,却在鞋膛里发现了那根高粱秆,还有姑留的字条:“过新年,穿新鞋,走好运!”
  父亲说,姑那次去给我买鞋时,遇到一位母亲带着女儿买鞋,说孩子要参加一个舞蹈比赛,选中了一双舞蹈鞋,可那母亲却没有那么多钱,女孩急得直哭,姑就给垫了5元钱。结果,姑再给我选中合适的鞋时,却差了3元钱而没有买上这双鞋。
  我的眼泪慢慢下来了,滴在了那根像鞋一样长的高粱秆上。
其他文献
明朝末年,池州出了一个丹青圣手,姓高名天云,字雅亮。祖上是池州望族,高天云五岁随池州名士吴宇琪学画,十岁拜在吴中巨匠唐仲鲲门下。十年磨砺,终得真传,在吴氏淡墨山水技法基础上,加入了唐门画法中的没骨和着色技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时人送雅号“云魔”,概指其画千变万化、气象万千。  高天云有一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所求字画,均需按先来后到交付,不为任何人破例。  他曾用百日之功,
期刊
第四天了,夕阳为冷锅冷灶灼上暖黄,沙发上的毛巾被,还是出门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妻是什么时候察觉的呢?  人已饿极,在最后一点思考力从指缝间泄走前,还是把剩下的挂面煮了吧。  等到一碗白水面条艰难出世,电视里的新闻主播已经收拾起了稿件,随后的天气预报显示,城市上空乌云密布。“哧溜——咻”地大吸大嚼间,那晚失言的悔意悄然冒头。小公园里广场舞的声浪强劲,歌舞不辍,蝉响亦不辍。  碗筷搁在水池里,人却习
期刊
这是个很多年以前的故事了。  他生活困難,孩子一堆,就靠他一人在生产队挣工分,日子过得饥一顿饱一顿。  父亲心疼他,家里吃点好的,都叫他过去。  一日,父亲蒸了白馍,正好他去赶上,拿出两个给他吃,还给他倒了一大碗热水,笑呵呵看着他吃。父亲忽觉内急,去外面解手,回来见桌上两个白馍已没,那碗热水还袅着缕缕热气,他离开的背影口袋鼓鼓的……  父亲喃喃自语:我心疼我儿,他心疼他儿。
期刊
谁能告诉我,老子去哪了?  我走遍大街小巷,受够了冷眼相向。有好心人,戴着橡胶手套投食过来,我闭上眼,狼吞虎咽。那人说:看啊,长毛狗哭了!那狗流眼泪了!  是的,我就是长毛狗本狗,我血统尊贵,也曾雍容华贵,不信你听听我的名字——公举。我的第一个主人跟男朋友闹翻后就出国了,草率地把我送了人。两年了,这人每天都会给她送来一束玫瑰。上午八点左右,只要一闻到玫瑰花的气息,我就知道是他来了。  可那天她说:
期刊
心上人如天上那轮日,挂在众臣和百姓的心上,也挂在莲儿的心上,莲儿仰面望日,说不清多少爱慕和崇敬。日是君王,莲儿也是日的心上人,是君王的爱妃。  皎皎明月,桂花飘香。君王乘兴而来,莲儿迎驾,心中无限欢喜。君王牵着她的衣袖,说,陪朕赏赏月色吧。  秋枝凝露,花影零乱,转眼到了西塘,荷叶硕大茂绿,挺出朵朵莲蓬。莲儿突生一问,若将你我二人以此处景物作比,如何比?  王说,爱妃如何比?  莲儿说,并蒂二朵。
期刊
茶 缘  安老板喜欢喝茶,他有一把心爱的茶壶。这是一把颜色呈暗紫色,圆中带方的紫砂壶。  安老板是安兴茶庄的老板,方圆数百里都有他的定点茶场。安老板宅心仁厚,对茶农非常好,被称为安善人。  闲暇之余,安老板喜欢看书,那把心爱的茶壶不离左右。  安老板这把茶壶出自制壶奇人老简之手。  制作茶壶需要优质的紫砂,紫砂生泥形状很像块状岩石,矿土开采后须经数年露天堆放,风霜雨雪,待其风化,松散成小颗粒方可开
期刊
四下无人。  曹小站一躬身,泥鳅般穿过篱笆,钻进了茶树林。  茶树林是老毛的。  老毛是外乡人,几年前承包了一大片的荒山,种了一大片的红花茶。茶可不是喝的茶,茶树结茶籽,榨油好原料。老毛又开了一家榨油坊,深秋季节收籽榨油,漫山遍野弥漫着茶油的清香。  据说,那个城里来的四眼第一书记,找了老毛,于是老毛的茶樹林和榨油坊,便成了贫困户的就业基地。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在这儿给老毛打工。  曹小站虽然不是贫
期刊
1959年初春,深夜,金门,古宁头。  海上,大雾笼罩。一阵海风吹过,海对面大陆的灯光,若隐若现。  法官独自在沙滩上徘徊好久了。突然间,他的心脏一阵剧痛,踉跄了一下,好像下午刑场上的那颗子弹击中的是他一样。  坐在礁石上,“ 哗……”脑海里的卷宗,也隨着潮水打来。  十天前,他从台湾来到金门驻军的监狱,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带着脚镣手铐的小个子士兵。他问:你知道吗,金门是一线战地,企图下海逃回大陆被抓
期刊
我已经记不清见了她多少次。  她是这座围龙屋最后一个住户。  第一次见她,我带着一批来自中原的客人,到这里寻访迁徙的脚步。在那个夏日炎炎的午后,阳光越过围龙屋顶的灰瓦,洒在天井的鹅卵石上,碎银一般,也洒在她发白的头发上,如一束光,吸引着我的眼球。她在天井边,坐在一张小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个圆形的簸箕,簸箕里装着豆子,全然不顾周围人来人往,也不看一眼站在她身边的我,要不是她手上还偶有细微的挪动,她和
期刊
很多很多年以后,他成了著名的画家。  这时,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日子平淡舒缓,是自己一直向往的舒适。和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他依旧喜欢春天,喜欢荷花与燕子。曾经画过许多荷花与燕子的画,墨汁一点一点在宣纸上晕开成画,淡雅,高洁。  没有了往日的狂喜与焦灼,他的心境变得十分平和。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她抱着六根莲蓬,对着他浅笑盈盈,小小的梨涡盛满笑意。小手掰开莲子,一个一个取出来,递给他一小把:“莫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