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展览让城市发声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厦门其实不是一个沉默缓慢的城市。当时的闽籍艺术家黄永砯、蔡立雄等人在厦门新艺术馆举办了名为“厦门现代艺术展”的当代艺术展览,引发了当时国内艺术界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一场思考,而这场足以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激进事件后来被称为“厦门达达”。
  厦门在短暂的波澜之后恢复了平静。在往后三十年间,厦门从一个二线岛城到近十年来慢慢成为国内旅游热门城市,平静悠闲的生活和日益发达的旅游产业慢慢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旋律。观光者越来越多,异见者逐渐离开,在声音变得整齐划一的现代厦门,对不同意见的思考显得越发稀少却珍贵。
  作为策展人,王琦很年轻。在他策展人的身份之前,他已经有过国内一线杂志记者及厦门《搜街》杂志主编的经历。而正是因为在不同的职业转换间,他形成了自己对城市观察的独立视角。在厦门日益城市化和同质化的今天,他以展览的形式在为这座城市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王琦毕业于鼓浪屿上的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因为对媒体行业的向往,毕业之后去了上海,成为《生活》杂志的一名艺术编辑。在上海的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更多当下中国时兴的前沿艺术,也成为了他了解当代艺术的重要来源。在一次对艺术家邱志杰的采访中,邱志杰谈到自己的创作方法是将艺术创作建立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宏观的历史背景中,这种脱离空想的创作方式也让王琦对艺术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
  2011年王琦辗转回到厦门,成为了当时《搜街》杂志的主编。在他担任主编的那段时间里,《搜街》的选题有了方向上的转变,相对于之前杂志探讨的“生活方式”,王琦更多的开始以一种“泛城市研究”的视角来观察厦门,借助一些社会学的方法来支撑杂志的观点。在当时杂志的选题里,类似“中山公园”、“市井美学”这样的选题,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寻另外一个维度的厦门。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说,王琦所进行的观察让他对城市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时间久了之后他开始发现,杂志已经无法承载他想要展示的内容,他需要有另外一个可以发散的空间,于是便有了他的第一个非营利性的艺术展馆:平等艺术中心。
  平等艺术中心的位置在沙坡尾造船厂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空间很小,只有几十个平方,只把墙壁进行了简单的刷白,再加上几盏射灯,装修近乎简陋。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形式,王琦说最大的考量还是资金,因为这样的非盈利空间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如何生存。当初会起名为“平等”,并把空间放在老居民区沙坡尾,就是因为他想要让艺术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理念。关于这一点,王琦在台北的经历让他深有体会。在台北当代艺术中心的几次活动上,他发现参与的人并不是都来自所谓的“艺术圈”,而都是一些社区里的居民以及各行各业的市民。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到不同议题的讨论上来。而厦门人的城市观念也让王琦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在平等艺术中心存在的两年内,王琦发现有许多议题都会吸引厦门不同行业的人来观看。例如之前的“垃圾计划”,就有厦门垃圾处理厂的工程师来参观;“麦当劳计划”就吸引了快餐品牌的管理者。尽管有些时候展览的名称与实际要表现的内容有差距,但从中依然能看出这座城市的居民对于不同议题的关心。王琦认为,人们不一定关心艺术,但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来看。而艺术恰恰可以扮演一个这样的角色:艺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或许它不重要,但是它被需要。
  平等艺术中心是王琦在厦门做艺术展览的起步,他现在的另一个空间位于环岛路的无垠酒店内,相比“平等”在空间和设备上的捉襟见肘,这个被命名为“喂”的艺术空间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类型的展览,艺术展览理念也更为清晰。在创办初期,它更多地面向闽南本地的创作者。随着持续不断的艺术展览, “喂” 空间在本地的影响也在慢慢发酵,来看展览的不仅仅有对艺术关心的人,也有普通的厦门市民。在王琦看来,这是 “喂” 空间希望做的,“喂”的命名也正是受到福柯《什么是作者》这篇著名论文的影响,“作者是谁不重要”,因此这个空间不仅面向成熟的艺术家,也接纳更多元的创作者和作品,这种“去作者化”的倾向其实也与他之前做“平等”的初衷不谋而合。
  厦门人不是不需要艺术展览,只是没人提供给他们这种选择。现在的厦门更多的被狭义地定义为“清新”,似乎就好像没有了其他可能性。而三十年前的“厦门达达”也证明了厦门是一个可以包容多种声音的城市。在王琦看来,一个城市的腔调更多来自于对城市多元趣味的包容,而艺术展览在厦门虽然还不足以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却正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另一种可能。
其他文献
有人曾打趣地说,“十年前的厦门有许多学校,前线广告、黑眼睛城市休闲女包、《搜街》、光合作用。目前活跃在厦门文创领域的诸多设计师、文创工作者,有好些,或长或短在这些地方工作过。”前段时间流传甚广的《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厦门正在成为中国的安特卫普?》,文中提到的“厦门五壮士”之一于静Cotton(mymymy品牌创立者)、上官喆就曾在《搜街》工作。厦门很有名气的商业摄影师许晓东也是从《搜街》出去的。
期刊
贵州青年杨函憬2003年来厦门时,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想象,这种由出了校门就能走到海边的厦门大学所赋予的想象,让他初到厦门时吃尽了苦头。“头两年非常不适应,饮食、生活的节奏,一再让我怀疑自己的选择。而且我一直觉得在厦门,只要走不对路,就会走到其他城市都有的浮躁一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就是另外一种。”待静静住下,除了用公共交通,也用走路的方式了解厦门,杨函憬方发现它的好。“第一次走到华新路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期刊
“一枚戒指统领众戒,尽归罗网;一枚戒指禁锢众戒,昏暗无光。”英国作家、诗人J·R·R·托尔金创造了《魔戒》神奇、浩淼、充满想象的中土世界。五十年后,出生于新西兰的彼得·杰克逊,以故乡的山水和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将这一幻境完美地呈现:宏大、瑰丽、奇幻、神秘……  新西兰有100多处《魔戒》拍摄地,自驾穿行南岛,中土世界的苍远神秘如影片镜头切换展开:皇后镇Kawarau河——护戒远征队离开瑞文戴尔,踏上
期刊
创办于2011年的标旗文化,是近年来国内鲜有的新创立的古典音乐独立厂牌。这家公司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出版了一百多张CD,包括《他们的第九——九位伟大作曲家的第九交响曲》、《炎黄风情》、《村上春树的巡礼之年》(没错,就是贯穿村上春树新书《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李斯特钢琴曲)。用心编译的说明书和创意唱片封面,使得标旗的古典乐唱片有别于国内其他的古典唱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向国外购入版
期刊
万一方是年轻的厦门女孩, 2007年9月进入英国圣马丁学院女装系学习,2010年就凭借女装“工业革命与时尚”获得本科毕业生时装作品发布会的第一名,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生。硕士阶段,她以全额奖学金就读圣马丁学院。在2012的圣马丁MA毕业秀上,万一方闯入在伦敦时装周期间举行的Final Show。后来的万一方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工作室。今年四月,万一方带着自己新一季作品出现在上海时装周,得到
期刊
设计师邹迅和梁惊一起经营着自己的服装品牌LLANO,这个名字翻译成中文是“大草原”的品牌,是以平民、实穿、易搭配的服装为主。邹迅的家与工作室设立在厦门岛内偏远的五缘湾。在他看来,这样的地理位置,与他的心态几乎一致。这几年,他一直想让自己的设计“逃离厦门”。  邹迅十年前来到厦门读大学时,这座城市的“文艺”、“小清新”氛围已经慢慢形成。大学时期,顶澳仔有着厦门最早一家设计师集合店“沙茶”,独立品牌n
期刊
杨韬的故乡在宁化,是闽赣交界的一个小县城,从厦门开车回宁化大约四五个小时。杨韬说会选择定居在厦门,最重要的原因是离家近。  十年前杨韬从中国美院毕业,他没有选择留在杭州或上海,而是来到了厦门。抛开家乡的因素,作为设计师,当时的厦门却不一定是最适合生存的土壤。但总结过去十年在厦门的生活,杨韬说的最多的是厦门的闲适。这样的闲适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审视“设计”这件事,也让他从浮躁中抽身,让设计能回归到真正
期刊
过去三年,因为参与沙坡尾避风港及周边社区保护与更新发展规划,李谦频繁来厦门调研。此前,这个上海人就经常到厦门探亲访友,他对厦门的印象是,这是一座非常干净的城市,有点小情调,人口不多,但充满活力,整个城市的状态很生活。这也是大多数外地人对厦门的印象。  与来厦门的一般外地人不同的是,李谦的工作经历,使得他对厦门作为旅游城市的看法更加深入也更宏观。他所在的UAM都市发展咨询机构,是一家长期致力于研究现
期刊
背媳妇跑:  “丈夫”大战“寡妇”制造者!  时间:每年10月哥伦布日所在周周五  地点:缅因州Newry  报名费: 50欧元  哪儿有型?  古代芬兰的“抢婚”风俗如今演变成跑步大赛。除了跑步以外,你还需要有一名至少100斤的媳妇(年满17周岁的女朋友和女队友也可),以任意姿势背上她狂奔——目前比较火的背媳妇姿势包括肩扛式(类似柔道的“肩车”)、消防员救援式(Fireman's carry),
期刊
你为什么跑步?  这个问题在跑步风席卷全国的时候被一再提起,主流的答案从一开始的健身意识觉醒,变成众多跑友感受到跑步中自我面对和超越的乐趣,如今,村跑重新注释跑步的意义——逃离城市,穿越时空,感受跑步在自然里的回归趣味。  跨越时空美景线路  “有人说,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骑行刚刚好,  我想说,奔跑才是我穿越时空的速度。  我跑在黄墙灰瓦间,鸡犬相闻,  一路跑进儿时放学的路,母亲的饭菜在家中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