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利用网络调研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通过分析其数字资源在Weh2.0环境下的建设现状及特点,树立起“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理念。其次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和内容,规划了Web2.0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框架流程。最后针对石油类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水平。
[关键词]Web2.0;用户参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5.01.025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1-0133-04
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商业数字资源产品的日趋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用户为中心、吸引用户参与、关注用户体验”的Web2.0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如何吸引用户直接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Web2.0技术,利用社交软件或网络平台,吸引用户直接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将成为我们不断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选取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六所国内知名石油类院校,通过网络调研了这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分析其利用Web2.0技术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规划了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框架流程,并就我国的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1.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模式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模式,是指用户利用Web2.0技术,充分参与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形成可利用的数字资源体系。它着重于数字资源的用户参与以及规划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针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数字资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更重要的是针对用户需求开展调查分析,通过信息的收集汇总,为制定本馆的数字资源规划提供依据。②激励用户利用Web2.0技术主动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播客(Podcast)、RSS/ATOM、维基(Wiki)、标签(Tag)、即时通信(m)、社交网络(SNS)、浏览器插件、Ajax/Flex/Aflas、开源软件等。用户通过与馆员的共建互动,更好地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过程。③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规划建设。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各馆的自建特色资源,通过用户的参与建设,可以保证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利用率。
2.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分析
2.1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现状
通过网络调研了国内6所知名石油类院校图书馆,统计的数字资源以各馆购买或自建的数据库资源为准,试用数据库不在统计范围,统计时间为2014年3月,各馆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普遍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共拥有数据库34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141个,外文数据库187个,自建特色库14个。从数据库采购数量来看,外文库多于中文库,中国石油大学的两所学校也领先于其它学校。从数据库采购的类型来看,有CNKI中国知网,Elsevier(Science Direct),Web of Knowledge(SCI)等综合性大型数据库,也有专业性特别强的数据库,如几乎每所学校都购置了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会议论文库(SPE)、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学会(ACS)等专业数据库。从数据库的建设方式来看,除了商业采购之外,还包含了不少自建特色数据库以及开放获取资源。如各高校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全国石油专家学者学术资源库、石油类高校联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自建特色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国家科技图书馆(NSTL),Soeolar,DOAJ,OALIB等数字资源。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使师生们第一时间了解和跟踪到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为石油类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作用。
2.2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利用Web2.0技术的分析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利用Web2.0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数字资源建设采用用户添加评论、上传文件链接的方式;②数字资源质量评价采用用户投票、评级的方式;③用户参与和贡献采用聊天、评论、文本编辑等方式;④社交媒体技术不断吸引用户关注,如微博、微信等。国内6所石油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所采用的Web2.0技术,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所使用的Web2.0技术项目比例为:评论占83%,标签占100%,评级占50%,在线聊天占50%,上传文件占83%,微博占50%,微信占17%,RSS功能占100%。根据分析这几个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标签和RSS信息推送功能,而评论和标签功能则多数网站仅向注册用户或校内读者开放,这种操作方法有利于提高用户反馈意见的质量,缺点就是不利于收集用户意见范围的最大化。在数字资源质量评价方面,中国石油大学及西南石油大学都采用了用户投票、评级的方式,直接表明了该数字资源的读者受欢迎程度。另外,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不少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在线聊天,社交网络等新的用户交流方式,主要表现在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逐步开通。上传文件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各校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中,表中高校除了长江大学以外,都建立了自己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表2的统计结果提示我们,在利用Web2.0技术工具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活动时,应尽量选择用户口碑好,参与度高的产品,而对于一些用户不太了解,使用率不太高的数字资源应加强培训和推广工作。 3.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框架流程
3.1数字资源规划建设阶段的用户参与
这一阶段主要是数字资源采购的准备阶段,图书馆需要制定馆藏数字资源的发展政策,中长期建设规划等相关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邀请以高校图工委为代表的核心用户参与,并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数字资源规划建设的成功主要由以下4个因素组成:数字资源总体发展政策、当前数字资源评估、用户需求调查和用户利用模式分析。
数字资源总体发展政策就是指数字资源的中长期建设目标、采购流程、采购标准等相关制度建设。由于数字资源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图书馆在制定中长期规划时,绝不能离开用户,独自决定。用户参与可以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方式,主动参与包括资源荐购、资源评论、资源评级等方式,被动参与则是指问卷调查、会议访谈、德尔菲法等。作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要征询各学科重点专家和核心用户的意见和建设,在国外很多高校,如美国伯克利大学图书馆、Greesboro学院图书馆更是把这项要求写进了数字馆藏发展政策中。它们坚信只有将学科专家和学生代表一起纳入数字资源的规划建设中,才能科学合理地做好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
3.2数字资源采购生产阶段的用户参与
面对数量众多的数据库资源,其产品内容也日益类同,图书馆如何选择最合适自身的数字资源,就成为了采访馆员直接面对的难题。成立数字资源采购小组,让核心用户参与采购决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采购小组应对已经购买、正在试用、准备新增的数据库进行读者满意度调查,结合用户使用情况分析开展数字资源采购工作。未来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必将用户纳入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参与模式。
(1)以用户为主导的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例如针对外文电子图书采购,我们可以将资源采购的决策权交到读者手中,让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完成数字资源采购。现在国外的电子图书数据商如Neflibrary、IngrainDjgital、EBL和ebrary等,都可以提供这种全新的资源采购模式,按浏览时间付费或按点击次数触发采购,各个数据商的采购标准不尽相同。在这一采购过程中,系统不会对用户显示浏览时间的限制,用户阅读浏览全凭自己的喜好兴趣,图书馆员并不参与其中。而针对电子期刊的采购,我们可实施按量付费(PPV)的期刊订购方式,实现单篇期刊文章的购买。具体做法就是图书馆与出版商或是数据库商预先约定其全部或部分期刊放在图书馆主页上,图书馆按年购买适量代币,一个代币购买一篇文章,然后根据用户下载的文章情况来触发购买。随着PDA采购在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开展,大量国外大学及出版社比如Wiley、Taylor、Elsevier、Cambridge Press、Emerald等都为图书馆提供了PDA便利,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应为这一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2)用户共建共享的数字资源生产模式。数字资源的生产项目可以优先考虑用户比较感兴趣的资源,然后逐步向学科专业资源生产过渡。据网上调查分析,80%以上的受访读者都倾向于图片类和视频类的资源生产,如以“南农记忆”为主题的网上图片征集就属于前者,该项目主要是以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为契机,面向全校读者征集反映该校发展变迁的图片展览活动。而针对学科专业资源生产,我们应加强宣传推广,尽量从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人手,提供个性化的学科资源服务,努力吸引核心用户参与和建设,另外还应建立合理的审核和管理机制,加强资源建设质量的控制。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所建设的全国石油专家学者学术资源平台,武汉大学图书馆与长江档案馆合作建设的长江资源库等项目,充分体现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生产模式。
3.3数字资源宣传推广阶段的用户参与
数字资源的采购生产阶段完成后,我们应邀请用户对其进行测试和维护,通过用户的使用可以发现不少数字资源的错误和缺陷。建设数字资源过程中,由于网络资源URL失效等技术原因或者别的内容输入错误,吸引用户参与进行测试和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如澳大利亚和芬兰的国家图书馆数字化报纸项目会积极吸收用户参与项目建设的挑错和修改,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和推广,我们可以邀请用户对资源进行描述和评论,通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评论,我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用户对该资源的喜爱程度,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如石油类高校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针对所购买的数字资源做了一个评级排序,将用户热门使用,强烈推荐的数字资源重点排列出来,通过用户的评论和反馈更清楚地了解该资源的目标人群和使用价值。一直以来,图书馆都希望建立一种用户主导的数字资源评价机制,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评价机制判断数字资源是否具有权威性、学术性,能否满足读者需求,从而避免盲目采购。Web2.0环境下,图书馆将可以借用各种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力量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只有用户的良好体验,才是评价馆藏数字资源建设的根本标准。
4.我国石油类院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注意事项
4.1建立数字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
一般而言,用户不会主动参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动力支持,从石油类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来看,获得更多的数字资源回报以及获得相应的借阅优惠奖励是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最大动力。
图书馆激励用户积极参与数字资源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搭建用户交流平台。通过构建和培育图书馆用户社区,制作用户贡献价值排名,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荣誉感。②创建读者协会组织。针对一部分热爱图书馆,经常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我们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便利措施和物质奖励。通过这些热心读者的带动和影响,让图书馆的人馆率和资源利用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③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可以邀请用户直接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学科资源建设当中,通过用户的共建共享,即保证了数字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只有建立起数字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提高用户参与积极性。才可以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资源建设。
4.2加强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质量评价
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质量评价可以为优化馆藏资源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其它用户选择使用提供参考,虽然用户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评价的结果还是客观地反映了该资源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提供了推荐,评级等星级表现形式,但我们应该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途径,让用户直接添加评论,进行文本编辑。国外图书馆为了实现让用户参与到数字资源的评价、选择和采集过程中,主要通过博客和WIKI来收集读者的评论和意见,而国内很多大学图书馆则是利用RSS信息聚合收集反馈信息,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所使用的学科新闻聚合系统等。
数字资源的采购与生产,有赖用户的积极参与,利用Web2.0技术不断地吸引和扩大用户群体,这才是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
4.3重视开放获取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以学术期刊和论文为代表的开放获取资源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据统计,截止2012年2月,全球共有7522种有质量控制的学术性开放获取期刊,占到全球学术论文产出量的8%~10%。开放获取资源正日益成为一种可靠的学术资源,这种免费资源不但可以增加我们馆藏的多样性,而且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资源建设方式。
目前,我国的开放获取资源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家科技图书馆(NSTL)免费资源,教图公司创建的Socolar开放存取系统等。而国外的开放获取资源则更为丰富;主要包括: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与SPARC联合创建的DOM,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建的Hi#Wire Press Journals,OAIIB图书馆等。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而且正逐步逼近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资源”,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更应对这种免费共享的信息资源加以重视和充分利用。
5.结语
随着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用户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则是用户的参与和贡献。Web2.0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图书馆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宣传,聚集人气,让用户不仅成为数字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数字资源的生产者。
[关键词]Web2.0;用户参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5.01.025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1-0133-04
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商业数字资源产品的日趋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用户为中心、吸引用户参与、关注用户体验”的Web2.0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如何吸引用户直接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Web2.0技术,利用社交软件或网络平台,吸引用户直接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将成为我们不断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选取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六所国内知名石油类院校,通过网络调研了这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分析其利用Web2.0技术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规划了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框架流程,并就我国的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1.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模式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模式,是指用户利用Web2.0技术,充分参与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形成可利用的数字资源体系。它着重于数字资源的用户参与以及规划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针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数字资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更重要的是针对用户需求开展调查分析,通过信息的收集汇总,为制定本馆的数字资源规划提供依据。②激励用户利用Web2.0技术主动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播客(Podcast)、RSS/ATOM、维基(Wiki)、标签(Tag)、即时通信(m)、社交网络(SNS)、浏览器插件、Ajax/Flex/Aflas、开源软件等。用户通过与馆员的共建互动,更好地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过程。③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规划建设。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各馆的自建特色资源,通过用户的参与建设,可以保证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利用率。
2.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分析
2.1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现状
通过网络调研了国内6所知名石油类院校图书馆,统计的数字资源以各馆购买或自建的数据库资源为准,试用数据库不在统计范围,统计时间为2014年3月,各馆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普遍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共拥有数据库34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141个,外文数据库187个,自建特色库14个。从数据库采购数量来看,外文库多于中文库,中国石油大学的两所学校也领先于其它学校。从数据库采购的类型来看,有CNKI中国知网,Elsevier(Science Direct),Web of Knowledge(SCI)等综合性大型数据库,也有专业性特别强的数据库,如几乎每所学校都购置了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会议论文库(SPE)、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学会(ACS)等专业数据库。从数据库的建设方式来看,除了商业采购之外,还包含了不少自建特色数据库以及开放获取资源。如各高校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全国石油专家学者学术资源库、石油类高校联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自建特色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国家科技图书馆(NSTL),Soeolar,DOAJ,OALIB等数字资源。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使师生们第一时间了解和跟踪到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为石油类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作用。
2.2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利用Web2.0技术的分析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利用Web2.0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数字资源建设采用用户添加评论、上传文件链接的方式;②数字资源质量评价采用用户投票、评级的方式;③用户参与和贡献采用聊天、评论、文本编辑等方式;④社交媒体技术不断吸引用户关注,如微博、微信等。国内6所石油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所采用的Web2.0技术,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国内6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所使用的Web2.0技术项目比例为:评论占83%,标签占100%,评级占50%,在线聊天占50%,上传文件占83%,微博占50%,微信占17%,RSS功能占100%。根据分析这几个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标签和RSS信息推送功能,而评论和标签功能则多数网站仅向注册用户或校内读者开放,这种操作方法有利于提高用户反馈意见的质量,缺点就是不利于收集用户意见范围的最大化。在数字资源质量评价方面,中国石油大学及西南石油大学都采用了用户投票、评级的方式,直接表明了该数字资源的读者受欢迎程度。另外,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不少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在线聊天,社交网络等新的用户交流方式,主要表现在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逐步开通。上传文件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各校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中,表中高校除了长江大学以外,都建立了自己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表2的统计结果提示我们,在利用Web2.0技术工具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活动时,应尽量选择用户口碑好,参与度高的产品,而对于一些用户不太了解,使用率不太高的数字资源应加强培训和推广工作。 3.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框架流程
3.1数字资源规划建设阶段的用户参与
这一阶段主要是数字资源采购的准备阶段,图书馆需要制定馆藏数字资源的发展政策,中长期建设规划等相关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邀请以高校图工委为代表的核心用户参与,并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数字资源规划建设的成功主要由以下4个因素组成:数字资源总体发展政策、当前数字资源评估、用户需求调查和用户利用模式分析。
数字资源总体发展政策就是指数字资源的中长期建设目标、采购流程、采购标准等相关制度建设。由于数字资源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图书馆在制定中长期规划时,绝不能离开用户,独自决定。用户参与可以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方式,主动参与包括资源荐购、资源评论、资源评级等方式,被动参与则是指问卷调查、会议访谈、德尔菲法等。作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要征询各学科重点专家和核心用户的意见和建设,在国外很多高校,如美国伯克利大学图书馆、Greesboro学院图书馆更是把这项要求写进了数字馆藏发展政策中。它们坚信只有将学科专家和学生代表一起纳入数字资源的规划建设中,才能科学合理地做好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
3.2数字资源采购生产阶段的用户参与
面对数量众多的数据库资源,其产品内容也日益类同,图书馆如何选择最合适自身的数字资源,就成为了采访馆员直接面对的难题。成立数字资源采购小组,让核心用户参与采购决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采购小组应对已经购买、正在试用、准备新增的数据库进行读者满意度调查,结合用户使用情况分析开展数字资源采购工作。未来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必将用户纳入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参与模式。
(1)以用户为主导的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例如针对外文电子图书采购,我们可以将资源采购的决策权交到读者手中,让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完成数字资源采购。现在国外的电子图书数据商如Neflibrary、IngrainDjgital、EBL和ebrary等,都可以提供这种全新的资源采购模式,按浏览时间付费或按点击次数触发采购,各个数据商的采购标准不尽相同。在这一采购过程中,系统不会对用户显示浏览时间的限制,用户阅读浏览全凭自己的喜好兴趣,图书馆员并不参与其中。而针对电子期刊的采购,我们可实施按量付费(PPV)的期刊订购方式,实现单篇期刊文章的购买。具体做法就是图书馆与出版商或是数据库商预先约定其全部或部分期刊放在图书馆主页上,图书馆按年购买适量代币,一个代币购买一篇文章,然后根据用户下载的文章情况来触发购买。随着PDA采购在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开展,大量国外大学及出版社比如Wiley、Taylor、Elsevier、Cambridge Press、Emerald等都为图书馆提供了PDA便利,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应为这一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2)用户共建共享的数字资源生产模式。数字资源的生产项目可以优先考虑用户比较感兴趣的资源,然后逐步向学科专业资源生产过渡。据网上调查分析,80%以上的受访读者都倾向于图片类和视频类的资源生产,如以“南农记忆”为主题的网上图片征集就属于前者,该项目主要是以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为契机,面向全校读者征集反映该校发展变迁的图片展览活动。而针对学科专业资源生产,我们应加强宣传推广,尽量从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人手,提供个性化的学科资源服务,努力吸引核心用户参与和建设,另外还应建立合理的审核和管理机制,加强资源建设质量的控制。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所建设的全国石油专家学者学术资源平台,武汉大学图书馆与长江档案馆合作建设的长江资源库等项目,充分体现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生产模式。
3.3数字资源宣传推广阶段的用户参与
数字资源的采购生产阶段完成后,我们应邀请用户对其进行测试和维护,通过用户的使用可以发现不少数字资源的错误和缺陷。建设数字资源过程中,由于网络资源URL失效等技术原因或者别的内容输入错误,吸引用户参与进行测试和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如澳大利亚和芬兰的国家图书馆数字化报纸项目会积极吸收用户参与项目建设的挑错和修改,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和推广,我们可以邀请用户对资源进行描述和评论,通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评论,我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用户对该资源的喜爱程度,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如石油类高校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针对所购买的数字资源做了一个评级排序,将用户热门使用,强烈推荐的数字资源重点排列出来,通过用户的评论和反馈更清楚地了解该资源的目标人群和使用价值。一直以来,图书馆都希望建立一种用户主导的数字资源评价机制,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评价机制判断数字资源是否具有权威性、学术性,能否满足读者需求,从而避免盲目采购。Web2.0环境下,图书馆将可以借用各种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力量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只有用户的良好体验,才是评价馆藏数字资源建设的根本标准。
4.我国石油类院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注意事项
4.1建立数字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
一般而言,用户不会主动参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动力支持,从石油类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来看,获得更多的数字资源回报以及获得相应的借阅优惠奖励是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最大动力。
图书馆激励用户积极参与数字资源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搭建用户交流平台。通过构建和培育图书馆用户社区,制作用户贡献价值排名,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荣誉感。②创建读者协会组织。针对一部分热爱图书馆,经常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我们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便利措施和物质奖励。通过这些热心读者的带动和影响,让图书馆的人馆率和资源利用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③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可以邀请用户直接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学科资源建设当中,通过用户的共建共享,即保证了数字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只有建立起数字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提高用户参与积极性。才可以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资源建设。
4.2加强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质量评价
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质量评价可以为优化馆藏资源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其它用户选择使用提供参考,虽然用户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评价的结果还是客观地反映了该资源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提供了推荐,评级等星级表现形式,但我们应该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途径,让用户直接添加评论,进行文本编辑。国外图书馆为了实现让用户参与到数字资源的评价、选择和采集过程中,主要通过博客和WIKI来收集读者的评论和意见,而国内很多大学图书馆则是利用RSS信息聚合收集反馈信息,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所使用的学科新闻聚合系统等。
数字资源的采购与生产,有赖用户的积极参与,利用Web2.0技术不断地吸引和扩大用户群体,这才是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
4.3重视开放获取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以学术期刊和论文为代表的开放获取资源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据统计,截止2012年2月,全球共有7522种有质量控制的学术性开放获取期刊,占到全球学术论文产出量的8%~10%。开放获取资源正日益成为一种可靠的学术资源,这种免费资源不但可以增加我们馆藏的多样性,而且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资源建设方式。
目前,我国的开放获取资源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家科技图书馆(NSTL)免费资源,教图公司创建的Socolar开放存取系统等。而国外的开放获取资源则更为丰富;主要包括: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与SPARC联合创建的DOM,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建的Hi#Wire Press Journals,OAIIB图书馆等。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而且正逐步逼近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资源”,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更应对这种免费共享的信息资源加以重视和充分利用。
5.结语
随着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用户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则是用户的参与和贡献。Web2.0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图书馆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宣传,聚集人气,让用户不仅成为数字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数字资源的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