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更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在地理学习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6-01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在地理学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聚合思维法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 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如,比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3 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5 形象思维法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力,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力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力,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力。
7 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力,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比拟,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8 演绎思维法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 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 选言排除法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如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是:(1)芬兰(2)瑞士(3)冰岛(4)荷兰,本题用选言排除法,确定答案为(4)。
11 灵活比较法
通过比较方法,引导学生间接研究论证,从已知地理事物与其相联系的比较,得出相似性和差异性。运用比较方法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地理事物中的相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空间结构,运动形式等有大量的相似现象,都有具有可归纳的共同特征。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半球纬度30度~40度大陆西岸,得出洛杉矶与雅典气候类型特点是相似的。地理事物之间除了存在大量的相似性外,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地理事物的差异性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同类事物的比较,最典型的是相反的现象比较。如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比较。再如学习等温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等潜水位线等等值线的知识时,将它们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区分这些概念。
12 理论联系实际法
地理学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渠道,还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由丰富的表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找到答案。在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激起自己的思维灵感。如:08年北京奥运会时间的确定、台风“韦帕”的形成和影响等问题,可分别联系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气旋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并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是综合分析法。分析、综合是地理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将复杂地理事物或现象,分解成地理事象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或个别特点。综合是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个别要素属性个别特点结合成一个整体。任何地理概念都要经过分析综合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是顺向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一个地理综合体,又是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如讲述人地关系时就充分利用辩证对立统一规律阐明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就能使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不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方向发展。在理解某一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或某一地理事象特点的成因时,都应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6-01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在地理学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聚合思维法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 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如,比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3 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5 形象思维法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力,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力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力,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力。
7 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力,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比拟,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8 演绎思维法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 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 选言排除法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如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是:(1)芬兰(2)瑞士(3)冰岛(4)荷兰,本题用选言排除法,确定答案为(4)。
11 灵活比较法
通过比较方法,引导学生间接研究论证,从已知地理事物与其相联系的比较,得出相似性和差异性。运用比较方法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地理事物中的相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空间结构,运动形式等有大量的相似现象,都有具有可归纳的共同特征。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半球纬度30度~40度大陆西岸,得出洛杉矶与雅典气候类型特点是相似的。地理事物之间除了存在大量的相似性外,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地理事物的差异性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同类事物的比较,最典型的是相反的现象比较。如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比较。再如学习等温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等潜水位线等等值线的知识时,将它们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区分这些概念。
12 理论联系实际法
地理学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渠道,还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由丰富的表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找到答案。在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激起自己的思维灵感。如:08年北京奥运会时间的确定、台风“韦帕”的形成和影响等问题,可分别联系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气旋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并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是综合分析法。分析、综合是地理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将复杂地理事物或现象,分解成地理事象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或个别特点。综合是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个别要素属性个别特点结合成一个整体。任何地理概念都要经过分析综合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是顺向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一个地理综合体,又是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如讲述人地关系时就充分利用辩证对立统一规律阐明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就能使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不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方向发展。在理解某一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或某一地理事象特点的成因时,都应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