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性散文的写作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q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指导
  一、立意追求深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言亦为抒情散文写作之要旨。这里的“入”,指思辨的“深入”、立意的“深邃”、主旨的“深刻”。有了这个“入”,方能高屋建瓴,一览众山,从心所欲,随兴驱遣。
  抒情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其实就是文章的主旨。这个“主旨”,我们在下笔前一定要想“深”、悟“透”,并让它成为贯穿文章的一条“红线”。
  二、选材追求精当
  抒情散文的写作可谓“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所以在选材上,“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但从操作层面上看,选材应追求“精当”,其标准,大致说来有以下五点:
  一要“正切”,不要“旁敲”。因为“正切”的素材,才能直击中心意旨;
  二要“厚重”,不要“浅薄”。因为“厚重”的素材,才能震撼人的心灵;
  三要“大气”,不要“琐细”。因为“大气”的素材,才能膨化文章的气派;
  四要“鲜活”,不要“陈腐”。因为“鲜活”的素材,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五要“熟稔”,不要“生疏”。因为“熟稔”的素材,才能自我深度透视。
  三、布局追求创意
  抒情散文写作中的布局,恰似园林的设计,匠心独运的是“景点”,胡乱堆放的是“砾场”。抒情散文的布局虽然十分强调“一线(线索)串珠(素材)”,但不同的“串”法,能编织成不同的妙品——可行云流水,亦可九曲回肠;可排云直上,亦可斗转星移;可大步流星,亦可曲径通幽;可大刀阔斧,亦可精雕细刻;可一气呵成,亦可一唱三叹……
  如作文《生命之重》的整体布局就是由“树”及“人”。在“树”的层面上,当地向导的一枚石子砸出了一番新的天地,巧妙地将“承受自身生命之重”升华至“承受万物生灵之重”,可谓石破天惊。在“人”的层面上,作者用“身上有负重,走得会更稳一些;每走一步,身后的脚印也更深一些”,这样一个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将“文化名人肩负的社会重任”延展至“芸芸众生身负的人生重荷”,可谓别有洞天。
  四、意境追求交融
  所谓意境,就是“意”与“境”之合。“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象。“意”和“境”的妙合,便形成了意境。清代文学评论家何绍基对“意境”的营造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不肯使人不知,又不可使人遽知。”“不肯使人不知”是说意境的营造不可过于深奥。“又不肯使人遽知”是说文章要有意味,而味要靠“咀嚼”方能品出。从操作层面来讲,抒情散文写作中的意境营造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要“契合题旨”,不要“背离题旨”。因为只有“契合题旨”,才能进而昭示题旨,演绎题旨,生发题旨,从而使题旨的内蕴更为丰厚,更为充实。
  2.“境”要“契合物性”,不要“背离物性”。因为只有“契合物性”,才能符合生活逻辑,才能不着斧凿之痕,从而于“无为之物”中寓“有为之意”。
  而这两者有机結合,才能使“意”“境”交融,才能使营造出的意境有字外味,有声外韵,有题外意。如佳作《生命之重》中写的榕树不仅承受着自身的重负,而且还承受着一树鸟儿的重负。承受“自重”是一种“本分”,而在达到极限时还能承受“它重”则是一种“境界”,且正是因为“承受了生命之重(包括‘自重’和‘它重’)”,所以“便将生命之美演绎到了极致”。它有“境”——它“满目葱茏,树冠极大,触地的枝桠又插入地下成为新的根系”“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鸟儿从树冠中惊起”。这就将自然之景定格为生命之美了。
  五、语言追求文采
  抒情散文的语言是要追求一点文采的。“文采”是什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这当然也是文采的一种,把握得好,亦可令人意荡神驰。但就高考抒情散文写作而言,文采更多的是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其标准,大致说来有以下三点:
  一要“内涵”,不要“绣枕”。因为有丰厚“内涵”的语言,才有让人反复开掘的内蕴;
  二要“蕴蓄”,不要“直白”。因为“蕴蓄”的语言,才能勃发人反复咀嚼的阅读冲动;
  三要“本真”,不要“矫情”。因为“本真”的语言,才更有冲击力、穿透力和震撼力。
  优秀作文
  残荷飘香 陈思
  已入秋,外婆家门口那个池塘中,荷叶不再风姿绰约,枯叶微卷,一如我暮年的外婆。
  外婆喜爱素净,尽管住在乡下,却不爱大红大绿,整日着一身蓝布衫。若你见过外婆旧时的照片,必会惊叹:“好一个明眸皓齿的姑娘!”如今,好似被人生的秋风吹过,不再貌美如花,只是一个浸了烟火气的老太太。
  秋日回乡,外婆正弓腰烧火,灶火很旺,大铁锅里煮着一家人的晚饭。我看她满头大汗,正欲上前帮忙,却被阻止——外婆向来视厨房为自己的领地,从不允许别人插手。明明很累却偏偏只愿一人承担,我心中大为不解。
  蓝色印花碟浅浅地盛上些小菜,拔丝山药横卧盘中,晶莹剔透,炸得金黄的藕饼吸人眼球。我不由赞叹,外婆也满意地笑着。没有花哨的饮料,外婆给每个人倒了一杯青绿色的荷叶茶。残荷溢香,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我渐渐明白,外婆对家人的爱正是那苦中之美。
  那日喝完了荷叶茶,我便久久不能忘怀,还向外婆要了一包。只见那荷叶茶,枯干的叶子又老又皱,一点没有当初的鲜绿,我不禁抱怨。外婆也不恼,递给我一杯清茶,然后自顾自地忙着手中的针线,那件布衫上裂了口子的地方被外婆密密匝匝地用红线缝上,一朵红梅绽放。扯下线头,外婆抖动布衫,原本裂了口子的地方顿时有了诗意。外婆喃喃地说:“有时候,缺处也会有美的。”白瓷杯里的茶还浮动着热气,透着这层薄雾,我不由得想起当年……
  那时,外公还健在,虽然外婆不至于如此忙碌,但几个儿子还未成家,工作也没有找好,生活拮据,她整日忧心忡忡。尽管柴米油盐等琐碎事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却在外公的帮助下在门口的那个池塘里埋下一截截白藕,每每吃力无助时,她总告诉自己,心中的一塘荷会在来年如约而至。荷开荷败,她送走了老伴,又迎来了自己的秋天,同样的残荷,再一次让她把生活煮出了清香,泡出了美好。
  如果真要说些什么形容外婆的话,我说她是一株荷——夏日亭亭,烈日中寻美;秋日恬恬,微黄中留香。世事变幻,万物无常,外婆却总能于其间寻到人生之美。
  屋上炊烟袅袅,推开木门,隔着漫长的岁月,我依稀能闻到饭食的香气,那是外婆把柴米油盐烹煮成了诗。
  点评
  这是一篇质朴而唯美的散文。说其“质朴”,是因为文章刻画了一位浸了烟火气的老太太,她一生操持的是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厨房就是她的领地,屋下就是她的殿堂。说其“唯美”,是因为外婆把这柴米油盐煮成了诗,用这针头线脑绣成了画。外婆何以能于拮据、庸常的生活中寻出、生出“美”来,皆因她有一颗感受生活的“诗心”。她在门口的那个池塘里埋下的一截截白藕,长出的是生活的希望,泡出的是生活的滋味。文中,“梅”“荷”这两个意象,虚实相生,亦真亦幻,把外婆的生活点染得诗意袅袅、兴味绵绵。
其他文献
唐代是个极重视衣饰的时代,不但宫女、命妇常着以盛装,就连一般妇女也千方百计锦衣绣襦。其所用的衣料有:丝绸、纱、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和纱料最为常用。  根据出土的唐代文物看,锦在唐代服饰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女子服饰,常集中应用在女装部分装饰小块的面巾、带饰等小件物品上,彩锦石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从北朝至唐初出现了一种团花文锦,常做半臂或衣领边缘服饰。宫中还有特制的锦缎。彩绫是成本色花或
期刊
编者按  规范议论文是与议论性散文、杂文、随笔等相对而言的一种议论文体。规范议论文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论说三要素完备,部件合乎规范;二是论证结构严密,模式合乎规范;三是语言准确概括,语体合乎规范。其中论证严谨、结构整齐,是这一类议论文的关键。本文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重点从论证严谨、结构整齐两方面探讨优秀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
期刊
嫦娥一号升空,大兴机场投入使用,蛟龙入海,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科技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我国的大国地位。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短板”,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也制约了经济发展的脚步,更使得美丽中国成为空谈。因此,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选自“中公教育”2020年9月11日)  素材解读  1.保护生态环境,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期刊
聚焦热点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35项竞赛列入其中。据了解,该名单将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去年白名单首次公布后,一些传统“杯赛”应声而倒,打着竞赛旗号设置的各种辅导班被釜底抽薪。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着力使竞赛与升学脱钩,2018年起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
期刊
解题技巧  人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活动的,事件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发生发展的,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对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非常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对环境描写手法的把握。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歷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
期刊
年初五晚上,天上没有星星,仿佛只有月光,觉得年味儿似乎也消散了不少。道路上,我的耳边,只剩单车在风中驶过的声音。  夜色渐浓,妈妈大步跨上单车,调整好姿势,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眼睛里映着月亮的清光。行驶在滨江路上,我跟在妈妈身后,看见她因为生疏而有些别扭的姿势和扬起的长发。道路的静谧不时被疾驰而过的车辆打破。那些终日奔忙的人们,已经遗忘该如何生活了吧。他们虽有可到达的目的地,却忘了沿路还有美丽的风
期刊
解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选材广泛,以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论文为主,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建筑及科技等诸多领域,侧重于新闻性、考据性、议论性。论述类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相对专业、比较陌生的术语,阅读难度较大。这些术语概念大都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面目出现。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对理解文本及做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书”、“没地方借书”。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
期刊
解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面有哪些方法、技巧可借鉴呢?  1.剔除论据,保留“干货”  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往往会引用一些资料或者名言警句,列举一些事例,这就是所谓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论据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把论据去掉后,余下的才是“干货”,段落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自然好理解多了。  2.勾画词句,理清逻辑  作者阐明观点往往隐藏在重点语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