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愿不愿意把一首歌/放在月光中来唤醒/就像梦/衰草破窑残女老鼠/悲剧在他们身上逐个的演绎/毁灭的是卑微的个体/折射的却是生灵的光芒/让酸楚和悲痛/尽情的吞噬/那快要泯灭的灵魂/如同一盏劲风中摇曳的灯/千疮百孔的破壁/又如何能遏止山陵的崩塌/那安祥消散的鼠魂/比少女幸运多了/它没有孤寂/没有过悲痛/还能在逝去后/得到圣女的拥抱和亲吻/它飞升的灵魂/已经得到了超脱/然而那圣女/等待她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
作者把几种生命,放在一个萧瑟破败的环境中来演绎。破窑,衰草,褴褛的破布,刺眼的红布,粗壮的绳索,老鼠。这是一个陷入绝境的社会的缩影,这是世界末日的象征。这一典型环境的设置,表现了作者匠心独运,为后面对人性的撕扯、践踏倾注了力量。为文章的感情定下了基调,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了众生灵悲剧的命运。即使是那破窑,也是不可多得的道具。也许大家都只看到老鼠的毁灭,预感到瘫女的毁灭,却没有预感到破窑的毁灭。实则破窑的毁灭才是悲剧的凝结点。破窑坍塌的瞬间,固然掩盖了一切丑恶的东西,但也象征了社会的毁灭,人性的泯灭,让这一出社会的悲剧,世界的悲剧更具有了深广的意义。借用一句《红楼梦》中的话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老鼠,这本是世人厌恶的东西。平时咱们结束老鼠卑贱生命的事不胜枚举,好像从来没有人产生过分毫的同情与怜悯。但在作者的文中,却让这个卑贱的生命闪耀出了人性的光辉。它是瘫女唯一的伙伴,也是瘫女命运的象征。一只无知的小老鼠,就如同瘫哑的少女,嚼着草头,卑贱的生活着。然而它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二栓的巨足下,瞬间香消玉殒。但它却能得到瘫女的同情和亲吻,它是幸运的。当哪天瘫女结束自己的使命时,实在是人命不如鼠命啊!此情此景中,我们忘却了鼠的不好,满满都是对它悲剧命运的同情。这也是作者匠心独具另一个方面。
表哥也是一个弱者,但却在干着残害另一个生灵,另一个弱者的事情。只有我一个强者,既无力改变,也无力抗争。这是个人,在社会面前的无奈,在社会面前的悲歌。即使让我们的灵魂尽情的扭曲,以至于撕裂了,悲剧也在不断上演着。无论本地还是异地,这何其相似的一幕啊!虽然人性是至真至纯的,她如一条暗流在人群中,在社会上,在自然界缓缓的流动着,不断的洗去人们的苟且,污垢。但我委实不懂,当然也更无权妄议。但我相信古训“人之初,性本善”。既然如此,那污浊的逆风是如何穿透进人们的灵魂深处的呢?不能归咎于某个方面,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反映,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一个生命体懂得尊重另一个生命体的时候,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本性,这也应该就是物性——万物之心。
文章自始至终,都灌注着一种悲剧的色彩,悲剧成为了本文感人至深的主题。作者把卑微的生命与自诩高尚的生命放在一起,把高尚的生命与破窑衰草放在一起,究竟谁高尚谁卑微?我们看到的是共同的悲歌。其实自然界间万物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的生命体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乐章。几种生命体的对比,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那是一曲悲歌。值得我们每个读者,值得我们社会,值得我们每一个生命反思。我们可以譴责社会,谴责个体,我们也可以谴责自己,反思自我,只要能换回一丝人性的光芒……
——选自第三期《会泽文学》
作者把几种生命,放在一个萧瑟破败的环境中来演绎。破窑,衰草,褴褛的破布,刺眼的红布,粗壮的绳索,老鼠。这是一个陷入绝境的社会的缩影,这是世界末日的象征。这一典型环境的设置,表现了作者匠心独运,为后面对人性的撕扯、践踏倾注了力量。为文章的感情定下了基调,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了众生灵悲剧的命运。即使是那破窑,也是不可多得的道具。也许大家都只看到老鼠的毁灭,预感到瘫女的毁灭,却没有预感到破窑的毁灭。实则破窑的毁灭才是悲剧的凝结点。破窑坍塌的瞬间,固然掩盖了一切丑恶的东西,但也象征了社会的毁灭,人性的泯灭,让这一出社会的悲剧,世界的悲剧更具有了深广的意义。借用一句《红楼梦》中的话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老鼠,这本是世人厌恶的东西。平时咱们结束老鼠卑贱生命的事不胜枚举,好像从来没有人产生过分毫的同情与怜悯。但在作者的文中,却让这个卑贱的生命闪耀出了人性的光辉。它是瘫女唯一的伙伴,也是瘫女命运的象征。一只无知的小老鼠,就如同瘫哑的少女,嚼着草头,卑贱的生活着。然而它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二栓的巨足下,瞬间香消玉殒。但它却能得到瘫女的同情和亲吻,它是幸运的。当哪天瘫女结束自己的使命时,实在是人命不如鼠命啊!此情此景中,我们忘却了鼠的不好,满满都是对它悲剧命运的同情。这也是作者匠心独具另一个方面。
表哥也是一个弱者,但却在干着残害另一个生灵,另一个弱者的事情。只有我一个强者,既无力改变,也无力抗争。这是个人,在社会面前的无奈,在社会面前的悲歌。即使让我们的灵魂尽情的扭曲,以至于撕裂了,悲剧也在不断上演着。无论本地还是异地,这何其相似的一幕啊!虽然人性是至真至纯的,她如一条暗流在人群中,在社会上,在自然界缓缓的流动着,不断的洗去人们的苟且,污垢。但我委实不懂,当然也更无权妄议。但我相信古训“人之初,性本善”。既然如此,那污浊的逆风是如何穿透进人们的灵魂深处的呢?不能归咎于某个方面,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反映,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一个生命体懂得尊重另一个生命体的时候,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本性,这也应该就是物性——万物之心。
文章自始至终,都灌注着一种悲剧的色彩,悲剧成为了本文感人至深的主题。作者把卑微的生命与自诩高尚的生命放在一起,把高尚的生命与破窑衰草放在一起,究竟谁高尚谁卑微?我们看到的是共同的悲歌。其实自然界间万物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的生命体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乐章。几种生命体的对比,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那是一曲悲歌。值得我们每个读者,值得我们社会,值得我们每一个生命反思。我们可以譴责社会,谴责个体,我们也可以谴责自己,反思自我,只要能换回一丝人性的光芒……
——选自第三期《会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