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芒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愿不愿意把一首歌/放在月光中来唤醒/就像梦/衰草破窑残女老鼠/悲剧在他们身上逐个的演绎/毁灭的是卑微的个体/折射的却是生灵的光芒/让酸楚和悲痛/尽情的吞噬/那快要泯灭的灵魂/如同一盏劲风中摇曳的灯/千疮百孔的破壁/又如何能遏止山陵的崩塌/那安祥消散的鼠魂/比少女幸运多了/它没有孤寂/没有过悲痛/还能在逝去后/得到圣女的拥抱和亲吻/它飞升的灵魂/已经得到了超脱/然而那圣女/等待她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
  作者把几种生命,放在一个萧瑟破败的环境中来演绎。破窑,衰草,褴褛的破布,刺眼的红布,粗壮的绳索,老鼠。这是一个陷入绝境的社会的缩影,这是世界末日的象征。这一典型环境的设置,表现了作者匠心独运,为后面对人性的撕扯、践踏倾注了力量。为文章的感情定下了基调,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了众生灵悲剧的命运。即使是那破窑,也是不可多得的道具。也许大家都只看到老鼠的毁灭,预感到瘫女的毁灭,却没有预感到破窑的毁灭。实则破窑的毁灭才是悲剧的凝结点。破窑坍塌的瞬间,固然掩盖了一切丑恶的东西,但也象征了社会的毁灭,人性的泯灭,让这一出社会的悲剧,世界的悲剧更具有了深广的意义。借用一句《红楼梦》中的话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老鼠,这本是世人厌恶的东西。平时咱们结束老鼠卑贱生命的事不胜枚举,好像从来没有人产生过分毫的同情与怜悯。但在作者的文中,却让这个卑贱的生命闪耀出了人性的光辉。它是瘫女唯一的伙伴,也是瘫女命运的象征。一只无知的小老鼠,就如同瘫哑的少女,嚼着草头,卑贱的生活着。然而它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二栓的巨足下,瞬间香消玉殒。但它却能得到瘫女的同情和亲吻,它是幸运的。当哪天瘫女结束自己的使命时,实在是人命不如鼠命啊!此情此景中,我们忘却了鼠的不好,满满都是对它悲剧命运的同情。这也是作者匠心独具另一个方面。
  表哥也是一个弱者,但却在干着残害另一个生灵,另一个弱者的事情。只有我一个强者,既无力改变,也无力抗争。这是个人,在社会面前的无奈,在社会面前的悲歌。即使让我们的灵魂尽情的扭曲,以至于撕裂了,悲剧也在不断上演着。无论本地还是异地,这何其相似的一幕啊!虽然人性是至真至纯的,她如一条暗流在人群中,在社会上,在自然界缓缓的流动着,不断的洗去人们的苟且,污垢。但我委实不懂,当然也更无权妄议。但我相信古训“人之初,性本善”。既然如此,那污浊的逆风是如何穿透进人们的灵魂深处的呢?不能归咎于某个方面,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反映,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一个生命体懂得尊重另一个生命体的时候,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本性,这也应该就是物性——万物之心。
  文章自始至终,都灌注着一种悲剧的色彩,悲剧成为了本文感人至深的主题。作者把卑微的生命与自诩高尚的生命放在一起,把高尚的生命与破窑衰草放在一起,究竟谁高尚谁卑微?我们看到的是共同的悲歌。其实自然界间万物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的生命体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乐章。几种生命体的对比,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那是一曲悲歌。值得我们每个读者,值得我们社会,值得我们每一个生命反思。我们可以譴责社会,谴责个体,我们也可以谴责自己,反思自我,只要能换回一丝人性的光芒……
  ——选自第三期《会泽文学》
其他文献
一壶老茶,是一个茶店的名字,熟悉的朋友都叫它老茶。它不像那些精致的茶楼居于街边闹市,它在一栋普普通通的住宅楼的一层。房子是租来的。从客厅小侧门的台阶下去,是一个不大也不太方正的院子。院墙外环绕着美丽的护城河,河水弯弯曲曲像飘带一样从这里流过。  每次去老茶,我都会在锦华苑前一站提前下车。沿着护城河岸斜行,两岸是亭亭如盖的柳树,盛夏的阳光被挡在了树荫外,瞬间从喧嚣的闹市来到一个静谧的世界。雨天里的静
期刊
八月中旬,北京的秋老虎还未隐退,天像蒸笼一样。于是,带着外孙去东戴河一游。  东戴河,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南部的绥中县,临渤海湾。西邻秦皇岛35公里,山海关15公里。北枕燕山山脉。8月16日清晨,我们乘坐大巴上京哈高速公路,约4小时,行程298公里,抵达东戴河——佳兆业海景公寓小区。阳台凭栏,只见蓝天碧海,海天一线,浩浩渺渺,海风拂来阵阵清凉。外孙迫不急待,拉着下楼。小区周围高楼林立,四野清新湿润
期刊
每到冬来,呼呼的西北风刮起,椭圆形的小槐树叶就会像雪花般飞舞着随风刮落。  我办公楼的前面有一栋年代不算短了的仓房,仓房的后面有一溜被厂院墙隔开的空地,就在这片空地上,被当年建这个厂址的人种了一溜槐树,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这些槐树的高度都超过了仓房,坐在办公桌前抬眼看到的就是这一溜仓房顶上的槐树。  自打调到这个工作岗位,就和这一溜的老槐树结下了缘分。起初,内心异常地憎恨这些槐树,因为每天早晨到岗
期刊
我生不如死。我的痛苦难以言状。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一点点地剥我的皮,抽我的筋,敲我的骨,放我的血。现在我只剩下伸向空中不屈的头颅和残缺不全的躯体。虽然还有跳动的心脏和思维的大脑,可我确乎是一具僵尸,甚至连僵尸也不如。僵尸还有四肢和皮肤,可我呢?举一个例子你们就能明白我当时的感受,为了那些为悦己者容的女士们穿上漂亮、鲜活的貂皮大衣,在貂还活着的时候就从它的尾巴和后肢开始活活地把它的皮整个剥下来,剥下来
期刊
乍暖还寒,我们迎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春天。放眼望去,叠叠山峦,峰谷起伏;清波绿水之间,枯花草、柳树条又将抽芽拔丝;山涧田野,南回凌燕,布谷鸟,雀子鸽于自然相融、如诗如画,一抹新绿,一点鸟语,一片花香,动静有色,色中有声,声香味无不在郁郁葱葱中清馨爽朗。  春回大地,溢满神州,大江南北、欣欣向荣。宋代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已把我们在万物轮回中,悄然带入一个既有展望,
期刊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先生一生不变的追求。  我们怀着敬慕之心,步入庭院深深的文化殿堂,瞻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故居,感受他的大家风范、智慧、独特的生命历程与愈战愈勇的斗争精神……  鲁迅先生在北京期间的最后一处住宅,在西城区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是他在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造,建成的一座带有“老虎尾巴”和后院的独具特色的小四合院。1926年他去南方以后,曾几次回家探望母亲,也
期刊
好山,好水,好美丽  “好山,好水,好无聊。”  去台东前,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车行海滨公路,山水从两侧悄然包抄,紧紧环抱着我。望不到头的公路被巍巍的中央山脉和蔚蓝太平洋夹在中间,葱翠树林山坡上流淌,流经稀疏的村落又在我身后汇入万顷碧波。晴空明朗,温润阳光绽放在树丛和屋舍,白浪拍岸的涛声尖上也亮晶晶一片。  确是好山,确是好水,台东的山水,天造地设,聚拢在公路两旁。  好山好水,很清净,也很安
期刊
在一个萧瑟的冬日,一位老者走得有些隆重。这种隆重是民间版的。他的头衔也是自封的,“宇宙总主席”,这样的称谓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想他一定是怀揣着某一个梦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好以别样的方式去实现。  已经很多年了,他一直在这座小城里流浪,如画的山水小城,时不时会飘过他绿鹦鹉般的身影。他的行囊,几乎全部穿戴在身上。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军绿色服饰几乎从未变化。衣服上附加了众多的“修饰”,
期刊
步入古堡  参加采风的诗人大部分都走了,只剩我们寥寥几人因车次不合适而短暂停留。灵石当地诗友热情地带我们去瞻仰尚未修复的夏门古堡。此古堡原为明清两代建筑,是灵石四大家之一梁氏家族的居住地,位于夏门村。  车由宽阔的柏油路拐向凹凸不平的土路,尔后停在离古堡不远处。这儿地面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并且停有吊车、脚手架,好像某种工程正处于施工期间,几位身着工装的人来来往往,不知在做着什么。  诗友指着前面像
期刊
红尘本就喧嚣,人生难免风雨。细数人生的过往,谁能揽尽岁月的风景,谁能逃离风雨的困扰?  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在红尘的诱惑中,都在拼命地追求更多的利益,求得大富大贵、尽善尽美,希望苍凉与己无关,繁华常伴己身,光阴长予以己。然而,世事又怎么能尽如人意,红尘苍茫,风雨无常,多少前尘往事转眼随风万里。或许,只有怀一颗素简的心,一路行走,一路遗忘,让心灵不背负太多的沉重,前行的步履才能更加从容,才能收获更多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