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应试教学的重围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到一位优秀教师的经验之谈:这几年,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两点,一是狠抓学生;二是死抓试卷。
  他进一步解释说,贪玩是儿童的本性,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差,所以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死揪狠抓,加班加点,毫不放松。再者,由于我校的期中、期末竞赛试题是由县教研室拟定的,且考题中的60%来自单元把关题,所以抓住了单元把关题,就成功了一半。抓试卷,不仅要使学生背会,而且要一字不漏地默写标准答案,且不可对答案随意阐发,标新立异。抓住了这两点,就等于抓住了考试的主要矛盾,可以不变应万变,考试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感谢这位优秀教师的应试秘籍,我今年照此操作,还真的频出佳绩,不服不行啊!
  明眼人都明白,他的这种教学方法与我们所提倡的新课改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教法不注重阅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知识点、考点的强化记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能力,而是先行背诵范文,考试时再套用的模式。这种方法也许难以应付中考、高考的实战,但对付教研室的命题考试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这种方法适用性强,简单易学。无论你是才高八斗的智慧型教师,还是孤陋寡闻的白丁教师,都可以取而用之,且屡试不爽。
  假如你不屑于此类应试教育的做法,而倡导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话,我想请问:你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学情、校情、师资吗?你能保证单枪匹马搞素质教育而不影响考试成绩吗?你能清高到什么职称、荣誉都不在乎,只为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吗?在各方面条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农村,许多教师都必须先正视现实的生存问题,于是,面对这些问题,肯定的回答者寥寥无几。新课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怎样实现小组合作讨论,有序而不乱?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关照到每一个学生?怎样在践行新课改精神的同时,又兼顾到县教研室拼凑的传统考题?此类问题绝非只靠传授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背课本就能解决的,相反,它需要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或许能够获得一知半解,进而逐步去适应新课改。然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多元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道德等许多深层次的能力很难在现今的试卷上表现出来。更为遗憾的是,许多不明就里的教师认为新课改是摆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出力不讨好,十有八九会影响考试升学成绩。甚至还有教师振振有词道:庄稼耽误是一季,学生耽误是一辈子啊,拿学生做实验担当不起责任啊!
  校长的一席话颇耐人寻味:不要搞什么新课改,那是出风头,搞得好也是不好,搞得不好更是承担不起罪责。工作业绩的褒与贬,很大程度上只是领导的一句话。随大流吧,风也吹不倒你,雨也淋不湿你,何必瞎折腾呢!
  由此可见,教育改革的大环境是多么恶劣:家长不理解学校的改革,校长不支持新课程改革,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评价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我们作为践行新课改的主体,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怎样突出应试教学的重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内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目前所有农村教师所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沉重的现促进学科教育的发展。比如,对比30年前的语文高考卷,今天的语文高考试卷让许多有成就的学者望而却步,可是民族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经历了高考、上过大学的许多人的阅读和写作仍有困难。这些,有可能在今后的岁月中让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反思。
  “吃高考饭”: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下降
  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让教师在应试教学中逐渐失去精神追求,这造成教师地位下降的同时,其专业水平也在下降。
  执行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研究学科的课程标准,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作业适量有效,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愉快;到高三毕业阶段,指导学生系统地、有成效地复习,迎接考试——这是正常的教学,用这样的方法,学校把无数青年学生送进了大学,也让他们在未来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些学校至今仍在坚守这样的理念,在应试教学猖獗的环境下,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可能地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力争用较小的代价,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针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已经有过争论。当时主流意见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妥,“单纯追求升学率”更不妥,这些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没想到现在已进入“全面追求升学率”的时代了。
  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听到一种意见:如果评价机制能客观地对待教师,应试教学也许不会发展到这种不堪收拾的地步。目前,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一些评比和奖励中,公开注明教师任教班级的高考成绩是最重要的测评指标,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当然,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全面考评,高考成绩也应当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也要为学生的未来考虑,不会不关心学生的实际利益。可是,当这项指标的权重高于一切时,教师原有的教育理想、精神追求和他的幸福观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各地出现了一大批“职业化的高考型教师”——这个命名也许不够准确,但确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长时期地陷入了高考的泥淖。这些考试型的教师在他们拼命工作的同时,也使学生永远地丧失了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乐趣呢?
  “吃高考饭”的教师越来越多,可是学生的高考成绩未必能代表教师的专业修养,这一点已经为现实所证明。我们在一些学校看到,有些教师专业水平并不高,也不大愿意读书研究问题,可是举止做派很“牛气”,何以如此?很可笑:他带的班高考比其他班多考了两三分。说这些教师是靠高考吃饭的,一点也不夸张,一些学校就有这样的风气。有位学生参加国际计算机比赛获得金牌,很多教师都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业绩”,提前晋级或是评上了职称。可是那位学生私下说,真正帮了他的是父亲,因为他是计算机专业的教授,水平比中学教师高得多。现在有学校出钱买有可能考高分的高三学生,是为了出所谓的“高考状元”。在一个地区,只要有一个高考成绩全省第一名,表功者总有一群。
  热衷于这样的事,对其他事也就没有了兴趣。目前学校教学研究的风气不浓,即使是高考,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没人关注。以语文学科为例,高考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这样的高考形式对母语教学会有什么影响,会不会造成社会对母语学习的误解,这种高考如何改造,如此等等,都是中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如果不去研究,只会发牢骚,母语教育的地位将进一步下降,教师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发展。
  教师的社会地位下降,也在于自身思想混乱,随意玷污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2004年秋天,我就所谓“南京高考之痛”讨论发表看法,我认为,社会各界应当重视青少年的精神需要,他们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渴望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应当听听他们的意见。文章刚发表,立刻就有教师代表“全国的中学生”回答:“学生希望的就是考上大学!”——如果全国的中学生都愿意让这位教师来“代表”,那也许更能证明应试教育的对师生的摧残,什么责任呀,未来呀,对民族负责呀,就在这种貌似“捍卫学生根本利益”的幌子下全都消灭殆尽。这样的教师,能从事“对民族负责的教育”吗?
  中学教师要重视建立自己的专业学术体系。随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下降,“多耗能、低效率”已经成了其职业特点。一个人的职业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我们又能给自己留下些什么?商友敬先生曾撰文谈到,目前教书的教师读书不多,是因为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时间读,二是“不需要读”,三是不想读。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个“不需要读”。我想,那些献身应试教学的老师对此可能有特别的体会。指导学生对付目前的高考,真的不需要很高的智慧(因为许多很有智慧的人对付高考不一定有办法,考得好的学生也未必是聪明学生),而付出的代价,于学生而言,是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于教师而言,则是耗去了生命并丧失了提升自我的机会。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学术知识,教学中才有可能有所发现与创新,学生也就能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以语文教学为例,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对本学科的性质、对学科教育的发展了解还不够,他们至今不能适应新课改。语文教师应了解语文教学的历史,加强本专业基本功的养成教育,为构建自己的知识和学术背景而努力。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当比较熟悉;本专业新的理论与探究发现,他应当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教学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他能有深入的思考并有可能去研究……这些事,是教师的“正业”,这条路,是教师的“正途”。
  “在黑暗中”:为自己的内心点一盏灯
  针对应试教育的日益猖獗,教育行政部门可能有点束手无策,所出台的一些措施往往无济于事,或是杯水车薪,或是抱薪救火,经常成为应试派的笑柄。而理论界也疏于(或怯于)研究现状,教育理论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使基础教育实践几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媒体经常地给应试教育火上浇油,社会仍旧不断地在批评学校,但是把教育落后的责任归于教育界,实在是打错了板子。比如,农村少年儿童辍学率高,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硫酸泼熊,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家长没钱给孩子交学费而自杀,等等,全被说成是教育的失误、学校的责任,而社会因素却被忽略了。如,现今一说到教育乱收费及教育腐败,就把学校和教师说得很不堪,可是现在广大教师过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到过一些还不算贫困的地区,看到不少教师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当地过不上有尊严的生活。由此想到,现在需要对中国教育状况作出全面的、正确的判断,否则就无从改革。我对那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同行深表同情,对他们教学观念选择的“不得已”表示理解,我不敢苛求别人和我一样思考,但是,即便生活在黑暗之中,一时找不到方向,教师也要为自己的内心点上一盏灯。只有教师都能为自己的职业负责,每人心头有盏明灯,这样,我们才能尽早看到光明。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著有《中国人的人生观》《不跪着教书》等)
其他文献
缓释制剂是给药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系指药物在体内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的制剂。文章简单介绍了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其释药类型、药用辅料、释药机理、存在的问题、以
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是学生体验成功的乐园。近几年,我将现代教育学方面的某些原理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对话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成为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成为朋友。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有着至今依然鲜活的教育理念,他营造的对话氛围,至今令人无限神往。教师应在“适度主导,过程更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Hp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1(A组)和癌旁组织2(B组)Hpa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高乌甲素、芬太尼及其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组(L+F组,n=30)行
期刊
冬季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较大且较难以控制,临床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温热的药物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中国写意画被引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且所占比重较大.由此可见我国对传统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过去,多数美术老师对于中国画的传统教法往往是单纯地临摹训练.这种教法不太适
无意中认识到你  在我的记忆深处,第一次接触《河南教育》应该是在1992年的初秋。  1992年,当我从鹤壁师范毕业、手执派遣证重返初中母校报到时,曾教我3年数学、视我为“得意门生”的牛有生老师热情地把我迎接到他那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里。一阵寒暄之后,他因急于去给学生上课,我便独自坐在他办公桌前翻阅桌上堆放的一叠杂志。  翻着翻着,一本《河南教育》忽然映入我的眼帘。“《河南教育》?上中学时就发现牛老
当前,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发展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过,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家长专制型。有的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并且坚信孩子是“不打不成才”,孩子偶有差错,家长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他们对孩子不讲任何民主,不允许孩子有自由意志,往往采取高压政策逼迫子女按照自己的规定去做,因而导致子女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一方面干什么事都畏首畏尾,生怕
目的采用探索授权教育饮食干预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营养的改善情况。方法 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2例HBV-G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