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最能体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掌握及其灵活运用,展示个人表达能力,体现个人语文素养。本文通过阐述对习作的引导与练习,从而达到提升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习作教学;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具有基础性、动态性、终身性等特征,通过树立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效加强高年级学生习作的指导和练习,灵活运用语言文字,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一、以有效仿写练习为基础,灵活运用语言文字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这样写道:“那些早期作品不过是智力训练而已,和所有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学习时一样,我是在通过吸收和模仿,逐渐学会用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会本能地模仿令自己钦佩的作品,再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来源。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积累了很多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如果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去借鉴、去仿写,学生早晚也会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更加灵活地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悟。
  1. 固定句式的迁移学习
  六年级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积累并迁移这些句型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这种练笔看似原始、低级,却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起始点,构建“万丈高楼”的地基。如《安塞腰鼓》一课的第五自然段写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让学生接下去仿写“……一样是……”的句式。再如《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有“水……它好像……”的句式,可以让学生仿照句式写出水的其他特点。学生通过给课文补白,延伸了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水是真君子”的感悟。这样的句式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能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激发了写作兴趣,体现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彰显了语文核心素养。
  2. 谋篇布局的迁移学习
  高年级学生对文章体裁已有一定的认识,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等,虽然学生能懂,但是运用起来依然有难度,特别是说明文、议论文体裁,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内化。篇章仿写的目的是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将课文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例如,学习了《广玉兰》《夹竹桃》后,仿写自己熟悉的的一種植物;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后,引导学生领悟描写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来体现这一写作方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同学或老师;学习了《三亚落日》后,要求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让学生观察夕照,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写下来,运用学到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像这样的篇章模仿还有很多,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些练笔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体验文学情境,体验习作乐趣,并将其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达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运用的同时又加深理解,使读与写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3.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写作方法的大量运用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科书是学生接触最多,且是最好的范本,平时摘抄好词佳句以及指定阅读都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耳濡目染之下、强制要求之下,学生渐渐有了自己的写作风范,更好地体现出了高年级学生应有的写作水平。
  二、以实际生活为依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生活
  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我的“长生果”》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写作,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它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情感抒发的需要,是对生命历程的记录。尤其是小学阶段,习作是孩子们天真烂漫个性得以发挥、纯净美好心灵得以表达的良好平台。因而,小学习作内容更应该也更容易做到“四真”——真实、真切、真诚、真挚。作为习作教学者,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体验、感悟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论述集中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它启发我们: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如果学生进入了这种生活状态,我们就应及时抓住契机,将学生从“要我写”发展为“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
  我们应以生活为本源,拓宽学生的视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衣、食、住、行,接触美丽的大自然,接触人与社会,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真正“活”起来的源泉,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见、所闻后的所感、所悟。
  要让学生作文流淌出“真实”的水来,就必须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跳出课本小书,跳出课堂小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跨出校园,让他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真实的阅读中积淀语言材料,在充实的生活中积蓄情感体验。
  习作教学要打破时空限制,把习作引向生活,让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与生活沟通,追求真实和实用,讲究人文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跳出封闭的教学格局,把作文引向生活实际,把学生引进社会大课堂,引导他们多角度地看待身边的事物,鼓励他们把生活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只有体验,才会真实,无论是融入社会还是参与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主体参与、亲自体验,体验大自然的纯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大自然有灵性的,我们要带领学生置身于大自然,引导他们观察、欣赏、感受。大多数学生对生机勃勃的春天怀着无限喜爱之情,有的学生爱嫩绿的小草,有的学生喜欢盛开的桃花,有的学生被翩翩起舞、色彩缤纷的蝴蝶群所吸引……可能有些学生不喜欢春天,认为春天气候变化无常,又是寄生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容易患疾病。因而我们应抓住每次春游后学生的深刻体验,及时行文。每次春游之后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作品,大多数学生笔下的春天都是有情、有味的。一位平时写作较差的学生在《春游》一文中写道:“在爬山过程中,同学们一个紧挨着一个,遇到较险阻的地方,不忘你拉我一把,我搀扶你一下,心里觉得特别感动。看着同学们互帮互助,我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团结、班级的快乐。”所以,体验生活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是解决学生习作千篇一律之顽疾的最有效方法。
  三、以日记为平台,进行有效的习作创作
  鲁迅先生曾说他写作的三大秘诀之一就是“勤练笔”。而“勤练笔”不可能每天都作文,最好方式就是写日记。很多新闻工作者、作家、诗人的实践证明,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生活是一本多彩奇妙的无字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比如,在双休日,社区服务站的同学访问下岗工人、退休老人;艺术展馆里,“小艺术家”在进行亲身体验;学校表彰大会,“小记者”在做人物专访等活动……街道、社区、广场、商店到处都有学生活动的身影。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纳入积累的范畴,就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其他文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第1小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下图为“钢都”鞍山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2-3题。  2.2011~201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广播体操的主要特点,采用不同教法对广播体操的学习效率与准确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带领跟随法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该套操的效率有较好的作用,不同方向的基本姿态导引练习可以作为提高动作准确性的手段而应用于广播操教学中。  关键词:广播操;学习兴趣;看;听;教;练;帮;比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承担了初中的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广播操的教学就成了每学年新学期的首要教学内容。广播体操
在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备受关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得到了加强,这就为我们一线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物理理论、习题讲解得再详尽、准备得再充分,学生仍然掌握得慢、遗忘得快;而对实验课、“做一做”等动手多的知识点教学,大多掌握得较好。可见,对物理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实
【摘要】教学实践中,教师从不同途径去唤醒课堂、唤醒学生的超越意识,觉醒他们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唤醒学生的创新的灵魂,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期待与动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唤醒;导语;提问;想象  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他们满怀希望,渴望交流,浮想联翩,披文入情,有着高峰体验,这就是唤醒。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去唤醒学生的超越意识
【摘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的入门写作会有很大的影响,作文引导的如何,对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积累语言,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课堂教学的引导,读写结合的渗透,是引导学生作文入门的主流。  【关键词】积累语言;读写结合;观察生活;小学作文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包括承担学生作文入门的指导。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作文,甚至把作文视为
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而中学阶段的数学问题一般表现为例习题的形式,所以,解题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课本中的例习题更好的发挥其教学功能,解题教学应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而且要以问题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
新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高校招生录取机制,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构建多样化的、有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新高考制度的必然要求。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如何才能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权,如何才能适应新高考带来的变化,已成为普通高中学校所面临的新问题。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完全中学,生源质量属于三流四流,每届高中600名左右的在校就读学生
实践证明:创新教育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核心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中小學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是指摒弃一切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扼杀人的独创性,削弱人的生机活力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
本报综合消息 5月14日,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一小学举行了第一届速算比赛的“收官之战”——线下决赛,把全校学习数学的氛围推向最高潮。经过激烈角逐,叶瀚恒等48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刘梓幸等72名同学获得进步学生奖,陈宇进等18名同学获得勤奋学生奖。  据了解,本次速算比赛,分为线上比赛和线下决赛两个阶段进行。线上比赛由全体学生参加,学生利用日常时间在作业盒子比赛平台参赛。每次参赛系统会随机布置5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理与复习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承担着温习与梳理、沟通与提升的独特作用。复习已经学习了的数学知识并建构起严谨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结构。计算机信息技术有利于练习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整理复习课有效整合,使数学课堂变得简约而不简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