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办出中国特色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et0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重要论断对我国一流大学如何办出中国特色、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中国大学发展应具中国底色
  湖南大学校长 赵跃宇
  办好中国自己的大学,首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思考,保持和彰显中国大学自己的底色。
  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立德树人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实际,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办学定位的首要位置,以一流的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大学内涵发展,从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面对当今复杂的育人环境,关键就在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
  其次,要發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总书记今年4月在欧洲演讲时谈到,“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大学特色彰显之路肩负着推动文化创新的历史重任,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核心内容,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再次,要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大学治理。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学发展之路的过程中,我们一要既虚心学习国外大学好的经验,更要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立德与树人的辩证关系;二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围绕当前大学改革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问题出实招、出硬招、出管用的招;三要处理坚持方向和自我完善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大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才能凸显中国特色;只有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深刻的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找准突破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求我国一流大学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也就是说,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们创建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正面对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急需研究型大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来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面对这一重大责任,只有实现解决问题和原创研究的根本转型,才能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从而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创新源泉。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国大学回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需要。
  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受时代与条件所限,我们以往的科研大多是跟踪研究,重复别人提出的问题,然后形成论文。然而,这种论文导向的追踪研究却难以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只有实现科研转型,我们才能在科学研究上开拓新问题、挖掘新方向、形成新理论,真正体现世界一流大学原始创新的本质特征。
  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国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学用结合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实现。我们只有实现科研转型,切实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教研相长,进而真正破解“钱学森之问”,为民族复兴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支撑。
  要加快构建有利于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的体制机制。当代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比如,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加速,集群化、网络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要求高校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
  一是改革科研创新平台、基地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推进形成开放、高效、协同的管理构架与管理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的汇聚和融合。二是改革科研团队组织机制,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前沿科学问题整合队伍,探索改革符合科技创新团队特点的组织管理体制、人员聘用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等政策制度。三是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和激励功能开展解决问题的原创研究,推进原创性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支持的机制体制改革。特别是在评价内容上,要更加体现鼓励瞄准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和自由探索的导向,鼓励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评价周期不能过短。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中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原创研究中的领头羊作用。在科研转型过程中,学科带头人应以放眼世界学术巅峰的信心和气概,力争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根本性科学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特别是要带头营造求真探源、平等争鸣、宽容失败的氛围,鼓励科研人员树立远大理想、勇攀高峰。
  二是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原创研究中的先锋队作用。青年教师要有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绝不能本末倒置,陷入为论文而论文的“形式科研”怪圈,而要始终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分析问题的冷静、解决问题的自觉。
  三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原创研究中的生力军作用。对本科生来说,要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完成从应试思维到创造性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换。对研究生来说,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通过参与原创性科研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
  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中国本来的教育传统。蔡元培曾十分期盼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结合到现代的教育道路上去,因而把废除书院制度视作引入新制度所带来的最大遗憾。陈寅恪曾言:“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认为,引进外来文化、教育不能不注意中国的学术传统和国情民性。他的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其中,“崇尚科学”主要指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注重文艺”则是指注重广义的东西方人文知识的学习。1905年的《复旦公学章程》中曾特别注明:凡投考者若有意唾弃国学,即使录取之后,也将随时开除。这是用制度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捍卫。
  大学,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过往、现实和发展趋向有着明确的体悟和感知,对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新型文化的培育、重构具有浓烈的自主意识和行动使命。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和性格。曾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说过,“在任何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都往往是一面鲜明反映该国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美国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决不是外国体制的翻版”。纵观世界各国,凡拥有世界一流大学者,无不是在秉承共同理念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模式的。美国如此,早期的英国、法国、德国也是如此,后来的日本亦然。各国大学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环境,孕育着一个民族最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因此,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当自觉地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切入寻找制度创新的生长点,进而发展出不同于西方大学的新制度、新模式。中国的大学应当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自觉的场所,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担当。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重要,建立一个全球视野下宏大的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战略,成为中国大学在新的时代面临的关键任务。如果说一流大学有什么文化担当的话,这就是一个只有一流大学才能承担起来的文化担当。这种文化担当,体现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体现为对社会精神和文化的守护和引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必然体现为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创新。现在中国在海外建了很多孔子学院,汉语成为国际性语言,但中国的理念与文化还远未被推广和传播出去。在物质条件上,中国大学正迅速赶上世界一流高校的平均水平,有些大学甚至可能还超过了世界一流高校。但是,我们在理念、体制机制上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我们在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提出问题、发出声音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我们的观点被他人理解、采纳、信服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历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势。许多用人单位不顾岗位属性和实际需要,互相攀比,争相抬高学历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重点大学,一些用人单位还在人才招聘中设置“特殊条款”,造成事实上的“同等学力不同等”,也造成人才浪费,直接损害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权益。杜绝学历歧视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要达成共识,步调协同,发挥规范、引领
期刊
职业学校如何在企业培训中发挥作用?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商业学校在企业培训中形成了典型经验和做法。  为了了解这些经验做法,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市商业学校本部,进行了深入采访。  设置企业培训部门  “我们服务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是由企业办学这个定位决定的,企业办学的背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伴随着企业发展进行同步设计。”
期刊
10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见并宴请台湾高校校长京津参访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副总干事杨农陪同会见。台湾高校校長京津参访团由台湾前“教育部政务次长”、现台湾南华大学校长林聪明任团长,团员是来自台湾21所大学的39位院校长。  榕明理事长对远道而来的台湾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通过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和中华职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据了解,江苏从2012年开始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探索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教育的衔接贯通。试点情况如何?  杨湘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71个试点项目实际招生4885人,今年将有119所中职、50所高职和34所本科(其中本一7所)的422个试点项目,计划招生22055人。  江苏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贯通学制、系统培养技
期刊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面,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学院组织全校教师深入研究会议精神,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观等,全面提升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着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全面培养思想政治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
期刊
长江师范学院前身是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重庆市涪陵区,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与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多年以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文化人才。  在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培养应用
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及其他非学历培训等各类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在校生1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学员每年近千人次,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管理、科技及应用型人才。学院下设函授部、培训部和自学考试办公室等部门,在南京、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徐州、淮安、江阴、仪征等市,以及上海、安徽等省市设有多个教学辅导站,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
期刊
近年来,在办学的过程中,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深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紧密依托信息技术,将市场信息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使教育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学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院、企业、政府和国外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信息化促进学院发展  在办学的过程中,学院不仅要思考学生的需求,更要思考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当前社会正处在高
期刊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主要培养交通运输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秉承“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的校训,坚持“立足交通、以人为本、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围绕现代交通产业链,构建专业建设平台,校企互动、工学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依托交通、服务交通”的办学特色。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系统培养职业人才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围绕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的宗旨,找准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生态位,在培养实用营销类和管理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积极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百项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成果,累计为首都企业培养本、专科人才3.5万多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000多人,短期培训超过55万人次,被誉为北京商界的“黄埔军校”和“经理摇篮”。  建立体制机制,推动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