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思品课回归生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以“理想化”的培养目标、单调的课程结构、僵化的教育过程、消极的 评价体系,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呢,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那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一、思想品德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1、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对我国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约轰炸南联盟引起世界各国的公愤等材料。这比材料中的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2、空间上舍远求近。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
  3、思想上避虚求实。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如《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列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学科的系统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总之,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其他文献
速写【sketch 】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受时间、工具和场所的限制,所以备受学生的喜爱。速写不仅是基础训练中贯穿始终的课题,同时也是造型艺术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速写训练,让学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手的技巧、眼睛的观察力和艺术欣赏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画好速写的因素很多,但在众多因素中我个人认为方法是最首要的。那么,具体的训练方法是
期刊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大行其道,于是提出了美国开始了新经济时期。美国所说的新经济指的是已经存在数年的两种广泛趋势:第一种是商业的全球化;第二种是信息技术革命。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
期刊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WTO的压力,中国“三农”问题将更加严峻,“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目前,众多学者已分别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讨论。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就‘增加农民收入’论‘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系统论的观念,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大背景下,
期刊
摘 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进行教育机制、内容、方法等的创新,同时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只有如此,才能使高校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者。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 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三角高程在理论与实践中的精度,提出在常规三角高程测量条件下对其加强一些条件限制,使三角高程测量达到四等水准的精度。  关键词:三角高程; 高差; 球气差; 误差估算  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设备的改变,测量技术也不断提高,但等级水准测量还是沿用传统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长距离水准测量的劳动强度大,外业测量进展缓慢,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四等水准测量
期刊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实效性的发挥为高校德育的优化拓展了新的空间。探究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必要的。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方向,更要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模式,同时,在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基本的问题。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政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
期刊
数学素有“训练思维体操”的美称。数学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核心。本文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来阐明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使学生勇于探索。    
期刊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 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一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 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 其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知识经济的兴起,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日臻完善,企业所依赖的价值观、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等,都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生存发展,惟有不断超越自我、创新求变。国内外许多企业在新管理理念指导下,顺应时代变化进行管理变革,在企业管理上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一、企业管理观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转
期刊
在阐释学看来,“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 “对话文化”。    一、“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