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茶叶筒起家的千万富翁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饮品。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茶叶,消费者常常会陷入一种迷茫状态,不知该如何选择。
  2004年8月,北京市民碰见了一件幸运的事情,有商家要免费赠送茶叶。这一“喜讯”刊登在一份报纸上:更香茶叶公司要给市民免费赠送新鲜的有机茶。只要打电话和公司预约好,凭户口本就可以到公司总部领取半斤有机绿茶和半斤有机花茶。
  
  免费赠送百万
  一时间,这家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中。要求领茶的电话持续不断,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声音都说哑了。
  看着市民们高涨的领茶热情,公司的职工们一开始都大受鼓舞,每天加班加点地包着茶。渐渐地,他们有些不忍心包下去了,“不就是想让人家品尝嘛,意思一下就好,何必送出这么多,真是心疼。”
  100多块钱一斤的有机茶,一斤一斤地送出去,出这个点子的正是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俞学文。“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不要只顾眼前的东西,我们要的是长远的利益。”俞学文坚定地对职工说。
  半个多月后,100多万元的茶叶送出去了。俞学文觉得,这个赠送活动一定能让更多的人记住有机茶、了解有机茶。
  其实俞学文想出大送有机茶的点子也是被逼的。那时候,他为有机茶已经折腾了五六年,投入了七八千万元,可收益却很小。在名茶云集、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上,很少有人了解近些年才兴起的有机茶,就连俞学文自己对有机茶的认识也是出于偶然。
  1998年,在北京做茶叶生意的俞学文回到老家浙江武义探亲。在一次农科院专家的讲座上,他第一次听到一个新名词叫“有机茶”。
  俞学文对这个词大感兴趣,他拉住专家问个不停。专家告诉他,有机茶是一种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的茶叶,施用有机肥,土壤要经过检测,远离公路和村庄,周边的水源不能有污染。
  “有机茶” 的概念是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有机农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从九十年代起,我国有关部门开始推广有机茶。
  听了专家的解释,俞学文明白:“有机茶是个好东西,在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污染的环境下生长,品质一定比现在市面上的茶叶胜出一筹。”
  很快,俞学文决定种植、经销“有机茶”。周围人一听他这个计划,都连连摇头,要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经营大家都很陌生的“有机茶”,无异于跳进火坑。
  
  卖茶叶筒一天能赚十来万
  俞学文坚持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前,他也是靠这种与众不同、先人一步的方式尝到了甜头。
  今年38岁的俞学文其实是浙江武义土生土长的农民。武义是个盛产优质茶的地方,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过去这里的茶叶一斤只卖几块钱都很难销售出去。
  1995年,25岁的俞学文揣上仅有的2000元,带了几十斤家乡的茶叶,决定到北京闯荡,“别人告诉我,其实茶叶在北方的市场很好,好茶能卖几百元一斤,一般的茶叶也能卖到几十元一斤。所以我必须走出来,到外面更大的市场去闯闯。”
  与俞学文同行的还有他的恋人朱丽俐。当时,朱丽俐是城市户口,在县城拥有一份正式工作。但为了能与俞学文在一起,她毅然辞了职,“我想通过我们两个人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把武义的茶叶卖出去。”
  两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到了北京。然而,一到北京,他们却发现自己的茶叶基本卖不出去。苦闷中,俞学文时常骑着自行车,到处了解北京茶叶市场的信息。不久,他发现了一个现象,“那个时候北京的茶叶包装都很简单,茶叶店卖出茶时基本上都是用纸包。”
  这种简陋的包茶方式一下触动了俞学文。他不禁联想起在老家浙江杭州看到的茶叶筒。那里的茶叶包装比北京讲究许多,各种规格的茶叶筒非常精致好看。
  茶叶卖不掉,为什么不试试卖茶叶筒呢?想到就做,俞学文从杭州进了几箱茶叶筒,试着推销给卖茶叶的店铺:“你的茶叶很好,如果加上我这种精美的包装,又漂亮又不会跑味,茶叶肯定卖得更好。”
  刚开始,店铺老板都是将信将疑,只愿意买几个试用,结果发现茶叶经过茶叶筒包装后,销售额急剧攀升,于是三天两头回来要货。俞学文的茶叶筒生意也是越做越旺。往往他的茶叶筒刚运到北京还来不及进仓库,在店门口就被抢购一空。
  朱丽俐美美地回忆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四车,一车能装大概五千个茶叶筒,那时利润很高,一个茶叶筒能赚五到六元钱。”
  粗略估算,生意最好时一天能赚十来万,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短短一年,俞学文获得财富近百万元。
  
  半年时间净赚几百万
  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个大热天,某条街上的两个小店,生意形成鲜明对比。卖蛋饼的老板生意冷清,闲得发慌;隔壁卖冰淇淋的老板却生意火爆,正为包装纸要用完了而急得团团转。于是,卖蛋饼的老板把自己的蛋饼一卷说,老兄,能不能用我的蛋饼试着包你的冰淇淋?于是,蛋卷冰淇淋就诞生了,卖蛋饼的老板的生意也一下火了。
  俞学文就是这个故事的翻版,他靠卖茶叶筒淘到了进京创业的第一桶金。然而,好景不长,许多人看到卖茶叶筒有利可图,也都做起了茶叶筒的生意,利润低了很多。
  俞学文见好就收,转而卖起了茉莉花茶。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俞学文发现,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当时北京市场上的茶叶有97%都是茉莉花茶,但茉莉花茶的质量令人堪忧。
  其实,茉莉花茶就是把茉莉花放在茶叶中熏制而成。用茉莉花熏的次数越多,茶叶上染的花的香味就越浓郁。
  那时,北京市场上的大部分茉莉花茶只熏过一两道,有点表香,但泡两遍就没了味道。俞学文想,如果自己加工生产出闻着香、泡着喝了四遍后还要香的茶,销路一定会好。
  思想决定行动。俞学文从福建、浙江等地收购了一些茶叶后,把它们拉到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广西,在那里他专门请来加工师傅制作茉莉花茶。别人的茶叶熏一两遍,俞学文的茶叶却要熏五六遍。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他用掉的新鲜茉莉花达50多万斤,价值200多万元。随后,俞学文把这种经过精心熏制的茉莉花茶运到北京,推销给一些茶叶经销商。
  “当初他们不信任我的茶叶质量好,我就用纸罐、铁罐,一罐一罐装好样品给他们送去。生意由此带动起来,经销商开始几箱、几十箱地把货拉走。”
  短短半年,俞学文加工的几十万斤茉莉花茶全部售出,净赚几百万元。
  别人卖茶叶,俞学文就卖茶叶筒。别人的茉莉花茶熏一两道,俞学文就熏六七道。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给俞学文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遗憾的是,这两项生意都很容易被模仿,于是,俞学文又瞅上了不易被模仿的“有机茶”。然而,俞学文这一次的选择却没有以前那样幸运。
  
  投放市场不见成效
  1999年,俞学文在家乡租了300多亩地开始种植有机茶。为保证品质,他特意邀请了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做技术指导。很快,他又成了京城销售有机茶的第一人。然而第一年下来,却发生了他没有料到的事情。
  “第一年拿回来的十斤有机茶,全部滞销。我们去做市场调查,问了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有机茶是什么东西。”朱丽俐感慨不已。
  有机茶对于老百姓就像天方夜谭,这个名词太新鲜,没有人愿意接受。俞学文以为是自己的小店卖有机茶不灵,于是就去央求一家有名的茶叶销售公司代销他的茶叶。可一连登门五趟,对方都谢绝经销这种没几个人了解的有机茶。
  周围的人纷纷劝说俞学文别再冒险开发有机茶,他却有些不服气,他觉得有机茶毕竟是一种新产品,老百姓不认同不等于以后没市场。
  为了让人们更快地了解有机茶,俞学文一咬牙,甩出了几百万在电视媒体上做宣传。没几天,电视宣传有了效果,有些人主动上门来打听有机茶的事情。
  朱丽俐仔细聆听每一位咨询者的疑问:“很多人过来问我们什么叫有机茶,跟常规茶怎么区别,从感官上、直观上、品质上怎么区别等等。”
  看到一些消费者对有机茶产生兴趣,俞学文又开始琢磨怎样让大家更快地接受它,“我做了很多个有机茶的小包装,只要上门来的客户,不管买什么茶,见人就送一包。后来就变成一种职业病,开会、坐车、吃饭、碰到朋友,只要逮到机会,我就跟他们介绍有机茶,让他们带回去品尝。”
  渐渐地,有不少消费者纷纷上门来购买他们的有机茶。随着销量的扩大,俞学文感到有机茶的机会来了,他开始逐年扩大有机茶种植规模。
  俗话说,好事成双。开心的事情总是一件接着一件,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在有机茶的生意初见喜色后,俞学文突然又遇到了一桩大喜事。
  
  买小楼做茶庄
  2003年11月的一天,从外面开会回到家的朱丽俐兴高采烈地告诉俞学文,因为她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进京创业青年,全家人可以落户北京了。
   “我也变成北京人了,这回咱俩的户口都可以迁过来了。”说出这番话,朱丽俐本以为俞学文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不料,俞学文却冷冰冰地拒绝:“我不会把户口迁到北京。”
  想当年,两人谈恋爱时,朱丽俐是城市户口,又有正式工作,而俞学文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户口、工作问题,外人都觉得他们很不般配。为了稳定两人关系,俞学文也特别支持朱丽俐辞职随他到北京闯荡。现在,有机会转成北京户口,俞学文却一口回绝。
  “我的茶业无论做多大都离不开农民的支持,我觉得做农民挺好。如果我把户口迁到北京,农民就会有种背叛的感觉,会对我失去信心。”在俞学文看来,如果迁了户口,就会影响他的有机茶生意。而且,在农村曾经生活了20多年,对这片土地,他早就有了一股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
  为了有机茶,俞学文虽然不愿当北京人,却要在北京开一家最大的茶庄。他在“京城茶叶第一街”上,购买了一栋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小楼做茶庄。当初为了买这栋楼,俞学文整整花了6000多万元。
  在俞学文开办的茶庄中,不仅出售有机茶,消费者还可以在这里喝到有机茶,品尝到有机茶膳,欣赏到茶艺表演,领略丰富多彩的有机茶文化。
  当初买楼时,曾有不少人担心俞学文把茶庄搞得太大,弄不好会血本无归。然而,这个综合茶楼开张三年多来,每天宾客盈门,迅速促进了俞学文的有机茶生意。
  “我做的茶楼是让老百姓来喝茶,喝完之后再吃饭。我精选比较天然、绿色的菜肴,味道比较独特,厨师是从老家带过来的,而且把茶叶做到了餐饮里面。”俞学文坚信只要茶楼有特色,就不怕生意不火爆。
  这两年,俞学文在浙江、广西、云南等地带动了十多万农户种植有机茶六万多亩,占全国有机茶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他在全国的有机茶销售店达到80多家,俞学文的有机茶生意终于开花结果了。
  在许多人眼里,茶叶是个传统行业,要在这里面获取财富相当不容易,而俞学文就在这个行当里挖出了一大块金子。用俞学文自己的话说,诀窍就是与众不同、走在前面,财富就是留给那些有心的人。
其他文献
在江苏赣榆县的欢墩镇,都知道一个叫孟丽荣的池塘里养着大鱼,鱼到底有多大,当地人也不会轻易的看到,因为她养的这种鱼从来不打捞出售,但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却有幸看到了这些大鱼。  孟丽荣是江苏省赣榆县欢墩镇一家渔场的场长。为了适应鱼的生长,孟丽荣要把它们换一个稍大一些的池塘。在记者去采访的时候,正好碰到当地的同行。  记者:“你之前见过这么大的鱼吗?”  朱代桂:“没有,我以前也没有见过。”  记者:“
期刊
高考落榜,他不心灰意冷,而是转向创业之路:起早贪黑,四处奔波,短短几年,他从一个普通员工逐渐成为一个公司主管;稳定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公司没有留住他的心。带着信念,抱着梦想,他毅然辞去主管一职返回家乡重操旧业,自学多种种养技术,实现心中的梦想。他,就是安远县版石镇中坑果业养殖园园主谢孝凌。     梦想放飞在逆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谢孝凌因几分之差与大学殿堂失之交臂,高中毕业后,靠着“初生牛犊不
期刊
董思阳,一位未满23周岁的花季女孩,凭着自己的奋斗,在学习期间课余经商,盈利上亿。为此她创办了香港凤博国际贸易集团公司、上海凤博餐饮有限公司,获得了一系列商界殊荣;   2005年7月,她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评为亚太最具潜力的女企业家;   2006年11月,被中国《海外赤子》杂志评为中国最年轻的女企业家;   2007年1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她经中国工商时报评选获取中国最有潜力的优秀企业家奖
期刊
在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提起孙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靠1万元资金起家,在短短8年间就建起千头猪场的年轻人,不但自己靠养殖发了家,而且还带动了当地5000多百姓的养殖热情,为发展当地经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他的养殖场吸纳了200多名剩余劳动力(其中包括30%的残疾人),从而被吉林市政府定为残疾人基业基地。  如果不是本人亲眼所见,打死我都不相信我们的的主人公那瘦弱的身材,170厘米的个头竟能
期刊
一副担子,一碗麦芽糖,这就是“糖人周”营生的所有家当。凭一双灵巧的手,周根久居然月进账5000多元。   记者在南京汉中门凤凰桥上找到了周根久。天虽然下着小雨,但是周根久担子上五颜六色的糖人,仍旧吸引了很多过路人。当时,周根久正在给一对年轻情侣制作玫瑰花,只见他拿出一根竹签放在担子上的一块玻璃上,用小勺从担子里舀出一点加热过的糖稀,熟练地将糖稀浇在玻璃上。一瞬间,一朵玫瑰花的轮廓就跃然而出。取出这
期刊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但是随着人们都灵芝的消费量增大,导致灵芝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解决市场供求矛盾,很多人开始研究人工种植灵芝,既可以满足市场对灵芝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城镇光辉村东岗屯致富能手王艳忠就靠人工
期刊
在上海外滩的小店里,黄梦琦兴奋得手直发抖,仔细将绣花鞋包好。买鞋的小姑娘一出门,她就忙不迭地拨通丈夫的手机:“嗨,卖出去了,卖出去了!”  这一天,黄梦琦如愿以偿,卖出了她开店以来的第一双鞋。望着小女孩离去的背影,她心里高兴极了。   开鞋店的情结来自于黄梦琦的外婆。她至今依然清晰记得五六岁时外婆给自己做的鞋子,黑色,装饰着些小花。对黄梦琦来说,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美。  黄梦琦曾在一家店见过类似的
期刊
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没有任何社会背景,从2007年7月到10月,由4名大学生为核心组成的中诚快递四川郫县分公司,已经从最初每天只能收到3件快递业务,发展到后来每天收到130多件快递业务,月赢利已达4万元。     这4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都来自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华大学,有两名是应届毕业生,一名2006年毕业,一名2008年毕业,他们共同的信念是“与其1000个人去抢一个‘好工作’的椅子,为什么不
期刊
容桂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一个小镇,虽以“镇”为名,但其四车道的宽阔马路、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齐备的公共设施、繁华的商业地段却并不亚于国内任意一个二级城市。如果用“容桂镇”三个字在百度搜一下,前五页显示的几乎全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器以及上下游的厂商,在这个拥有科龙、格兰仕、万和、爱德等电器名牌企业的镇子上,要想发财自然是做电器产业链上的某一配件供应商,这是容桂镇的工业主旋律,然而想发财的人越来越多,
期刊
中国人的生活由于受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待的理财态度比较保守,不自觉的会陷入五个错误观念中。   常听人以“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等借口回避与每个人生活休戚相关的理财问题。似乎一般人易于把“理财”归为个人兴趣的选择,或是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甚至与所学领域有连带关系,非商学领域学习经验者自认与“理财问题”绝缘,而“自暴自弃”“随性”而为,一旦被迫面临重大的财务问题,不是任人宰割就是自叹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