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引流方式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疗效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关键词】跟骨骨折; 手术切口; 普通引流; 真空负压引流;
  跟骨骨折多为关节内骨折,术后易出现血肿、坏死、感染等情况[1],不同引流方式效果不一致[2]。笔者自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尝试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及普通引流球,观察这两组引流方法对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的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37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真空负压引流组(为观察组)及普通引流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9例,年龄23-59岁,平均(39.4±7.9)岁;对照组18例,年龄21-59岁,平均(39.1±7.5)岁。均排除合并其他重大外伤、高龄、感染、严重内科病史等病例;两组年龄、体重、身高、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两组病例术后手术类别、部位、创面情况、植入物、引流管放置、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抗生素及药物使用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 ①外伤史;②特征:闭合性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为II、Ⅲ和Ⅳ者;④患者积极配合。排除:跟部皮肤差、陈旧性或病理性或开放性骨折、不涉及关节面。
  2方法
  2.1手术方法 均在跟部皮肤出现皱褶征后才手术。取跟骨外侧“L”形切口,水平切口位于足背与足底皮肤移行处,紧贴跟骨外侧壁进行骨膜下剥离,不用电刀及皮下分离。将跟骨外侧完全暴露,用骨刀掀起跟骨外侧壁的碎骨片。把塌陷的关节面抬高复位使关节面平整;恢复Bohler角及Gissane角以及跟骨的高度、长度。复位满意后用钢板、螺钉固定。切口负压引流,记24h引流量。对照组:用尖刀戳孔,血管钳辅助放置引流管,接普通负压引流球,容量为200ml,容量达2/3后排空引流液,再负压吸引。观察组:应用自带的穿刺针,自切口内穿皮瓣带出引流管,接真空负压引流瓶。
  2.2观察指标 ①总引流量(ml);②引流时间(天):拔管标准为引流量每天小于20ml;③皮下积液;④皮瓣坏死。
  2.3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引流时间、引流量以x±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皮下积液、皮瓣缺血等主要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引流天数(2.16±0.36)较对照组(3.38±1.6)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引流总量156±20.6ml,观察组为136±3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皮瓣愈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无感染、坏死、皮下积液及延迟愈合,而对照组皮瓣坏死1例,皮下积液5例,观察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跟骨骨折大部分是高处坠落所致,常因跟部肿胀致手术延迟,因此,笔者常规予足部抬高,早起冷敷,加强消肿治疗,待跟部出现皱褶征且术前检查未见明显禁忌才考虑手术,肿胀未明显消退行手术治疗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极高[3]。跟骨关节内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但临床上常出现切口血肿、坏死及感染等情况,而引流的目的则正是减少血肿发生率。既往均使用普通硅胶管、皮片、负压引流球进行引流,其缺点主要是引流不彻底,术后需要加压包扎造成皮下腔隙,增加皮肤坏死机会。真空负压引流瓶的主要优点在于:①引流管侧孔裁剪均匀,不易打折和压闭,不会造成管腔堵塞;②真空负压引流瓶压力大且均匀、持续,使组织渗出减少,引流时间缩短;③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应用体会:①引流管出口尽量远离伤口,创口缝合需紧密;②切口内留置尽可能长的带侧孔引流管③切口缝合后可将引流管与吸引器连接,用敷料均匀赶出皮瓣内积气、积液后再将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以保证皮瓣内负压一致。
  本结果显示,真空负压引流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更有利。但本研究样本较小,今后有必要进行更大样本的临床实践及随访。
  参考文献
  [1]华荣,孙建飞,惠利民,等.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感染及坏死的临床探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6):970-974.
  [2]金根洋,骆宇春,蔡福金,等.不同引流方式对跟骨骨折手術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359-360.
  [3]谭小云,石涛,徐明元.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11):1407-14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95. 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飞行类昆虫,在遇到干扰时,会攻击人类,轻者仅使患者皮肤红肿、疼痛、瘀点或者坏死[1],夏秋季节是蜂蛰伤的高发时间,蜂蛰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属于临床急症之一。由于蜂毒素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和组胺。蜂蛰伤是蜂尾部毒刺蛰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鼻内窥镜术后患者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采用鼻内窥镜术的134例患者,按入院单双数分为两组各67例,单数组为观察组,双数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结果:观察组患者2周内完成术腔清洁63例,12周内完成术腔上皮化50例,治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80例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及恢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评价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 共计30例患者, 其中颈内静脉28例,股静脉2例。留置最长时间达35.5个月,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5个月。3例因患者烦躁而自行拔出,2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拔管,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运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站收治的75例无保护下性交且避孕失败的健康妇女,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给予10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b组25例,给予25mg米非司酮;c组25例,给予50mg米非司酮。对比3组的紧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对产后居家保健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区人民医院随机选取金沙镇2013年9—12月份出院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产后居家保健模式进行母乳喂养,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在30天后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30天后,观察组纯母乳喂养达到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近20年来增长了3-5倍,已成为眼科治疗较棘手且致盲率较高的常见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真菌性角膜炎病因中角膜外伤史占50%以上,与农业外伤密切相关,常为稻谷、草类、泥土等外伤,患者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因其致盲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除角膜外伤外,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使眼部菌群失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中段尿培养标本留取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中段尿标本留取合格率。 方法:对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留取中段尿培养标本合格率进行分析讨论,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患者留取中段尿培养标本进行系统管理。 结果: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彩超在上肢动静脉造瘘术前检验的作用和筛选病例的方式。方法:选取80例患者,对患者的上肢头静脉和桡动脉进行探查。结果:29例患者的前臂头静脉内径较细,11例头静脉汇入口处,内侧可看到不规则血栓。19例桡动脉管壁不够平滑。21例桡动脉内壁粗糙。结论:上肢动静脉造瘘术前的彩超检查,在临床上造瘘术中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胸部低剂量计算机X线摄影的方法。方法 共75例行胸部计算机摄影检查,KVp值均按常规设定。以降低mAs值的方法分组,常规mAs值为日常组,减低一档mAs值的作为减剂量组,曝光剂量再降低一档mAs值的作为低剂量组,每组25例,计算每组曝光量的平均值,观察曝光量降低情况。每张DR片选取6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