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备课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课堂,也应该是学生感情升华、心智培养、品格形成的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前认真思索和反复推敲如何将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教育内容,得到教育的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课程在学校当中普遍有难以教授的困扰,高中历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较多低效和无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没有实施科学合理的备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也严重制约了历史人文教育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的理念也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因此,探讨和反思高中历史有效备课,使其能在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这对促进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追求历史学科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那么面对新课程这个大背景,高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情况
  备课时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设计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历史教学的备课中,教师应该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如何?学生的学习基础如何?与课本相对应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在对他们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向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在开发和培养智能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等等。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使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把知识更好地传播给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改变观念,学生为本
  当前,新课程的要求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但又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正因为这样,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能是描述大体的轮廓,而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变化中充实和完善。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的双向活动,仅仅有老师参与是不够的,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案,是动态的、多样的、灵活的和粗线条的,因此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材作为学生的世界,今天我们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
  三、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新课程突出“一标多本”,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教材”到“使用教材”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结合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把一成不变的教材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候注意各个模块之前的渗透和整合,统筹兼顾。使整个教材在整体上具有完整性,又不失独特性的联系。教师要构建起整体教学的设计观念,总揽全局,运筹帷幄。不要讲一课备一课,而一个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来考虑。
  四、认真撰写教案
  认真编写教案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本学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状况,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在教案编写过程中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五、重视课前预按和课后反思
  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反馈加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第一次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预案调适的原则,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诸如如何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如何扩大交流、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扩大教师间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课堂秩序等较宏观的问题,也可反思教学设计的得失、课堂上突发事情的处理机智、某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微观问题。这种反思,可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其他文献
一、关于引导学生学  1.激发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施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被动接受,也是很难学好的。新课改实验教材虽然在概念引入时提供了大量的问题情境,但有的背景材料对于广大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如立交桥、游乐园、车间传送带、登山缆车等。实际教学中遇到上述情况时,教师应当在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中寻找类似的例子。
期刊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最佳境界。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首要标准。首先,我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变革教学方法。每当任教一个新的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在教学
期刊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一个人对某一项内容很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保持高度集中,想象力特别丰富,思维极其敏锐,而不会感觉到厌烦。一直以来,数学科目因其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定理公式、模块化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倍感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呆板单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难以维持,甚至会出
期刊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职校财会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同样面临着专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从财会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性、财会教师专业发展更需要外部支持、要多途径加快财会教师专业发展等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更好地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财会教师 专业发展 特性 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丰富,专业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质疑显得越来越重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教学,让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并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教学的心脏”。一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正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探
期刊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我在教四年级
期刊
从教小学语文以来,在传统的课堂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怕上语文课,厌上语文课,上课时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视野相对狭窄,缺乏生活体验,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课?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魅力的课堂呢?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魅力,关键要处理好自主与高效的关系,学生的自主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研究,提炼出了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并形成了实践操作体系。实践证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能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能有效地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是打造活力课堂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一节好的高中数学课应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构建好高中数学新课堂,教师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好高中数学新课堂,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构建好数学新课堂,教师必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更新理念 优化课堂 反思教学 主观能动  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广大教师满怀改革,满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