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谐谑曲》跨语境演奏研究——以郎朗、齐默尔曼及莫拉维奇为例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绪论rn当今时代,随着文化生活的飞速发展与人们对新生事物好奇心的不断加剧,“多元”“跨界”“融合”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对职业演奏家而言,在演奏中体现自身的多重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审美特征、人文底蕴等,也成为他们树立个人风格、拓宽艺术道路的必经之路.因此,以“跨语境”视角来诠释音乐作品,正在逐渐成为演奏家提高自身演奏辨识度的主要手段之一.《第二谐谑曲(Op.31)》是波兰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这首作品创作于1837年,戏剧性与抒情性并存,备受演奏家们青睐.在本文中,笔者将以这首作品为例,来分析三位不同演奏家的演绎版本,以探求不同文化属性与不同语境对演奏家究竟有何影响.
其他文献
《这就是博克岛》是作曲家约翰·鲍威尔为电影《驯龙高手(一)》所创作配乐中的片头音乐,时长约6分钟.音乐在有限的时间里巧妙地串联全片大部分音乐主题,配合电影讲述人与龙的故事.其主题发展、情绪变化与影片剧情结合紧密,很好地完成了情绪铺垫与故事概括的作用,是电影音乐创作者值得学习、应用的范例.本文以结合电影对应的画面为切入点,研究作曲家对主题发展写作的手段技法,分析电影音乐对画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探究作曲家为这部电影配乐时的思路,为电影音乐主题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卿烈军先生在当代中国单簧管音乐创作、演奏与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创作的《驴车》《逗鸡》《漠中之梦》等已经成为中国单簧管音乐中的经典,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众多单簧管学习者必奏的中国曲目.其创作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他深谙当代中国听众的审美取向,不仅追求优美动人的旋律,而且特别关注通过拟声、句句双、合尾等中国传统技法及民族特色音调来强化音乐的民族情韵,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因此,对他的创作进行必要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蕉窗夜雨》是一首典雅的客家筝曲,旋律优美、细腻,表现了静谧、质朴的思乡之情.本文从作品的音乐本体出发,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与音乐分析,从演奏中的音乐审美体验入手,对作品的音乐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文章旨在通过郡群布农语的个案研究,解决复杂名词短语中的指示词辖域判定难题.借由名物化结构论证布农语的指示附着词展现两种不同层次的辖域:主格附着词为短语后附,其附着成分的辖域可大于其宿主所建构的名词短语;旁格指示词为紧邻宿主后附,其附着成分的辖域仅局限于宿主所建构的名词性短语.此一辖域差异同时也反映在该语言人称附着词的分布上,因而两类附着词可获得一致性的解释.此外,文章以类型学视野探讨辖域判定的跨语言类型以及指示词与名物化结构的关系,同时指陈南岛语名物化研究的缺失之处.
音乐创作中主题发展各个阶段均存在动静对比,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的两端部分与中间部分在织体结构与和声调性上通常形成静与动或动与静的对比,其他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结构作品以及现代无调性音乐作品也都有其自身的动静关系.音乐创作中这种结构现象体现了现实世界中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反映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本质特征.
作曲家张朝的钢琴曲《遐想》,采用云南地区哈尼族民族音调和新颖综合的调性和声及催人奋进的节奏,表现出清新、遐想与奋进的音乐意象.探析钢琴曲《遐想》的音乐情感内涵,以激励新时代青少年表达真情、拥抱自然,一起追梦青春、勇毅前行.
春秋铜器王子午鼎、王孙诰钟铭文有“不(畏)不差”一语.文章认为“(畏)”所记录之词应当就是传世文献中训“邪”的“违”或“回”;“不(畏)(违)不差”或“不(畏)(回)不差”的意思是不邪僻不差忒.
《音乐日志》是青年作曲家范铮2019年完成的钢琴小品集,创作过程中受到摄影、绘画、散文等艺术形式的启发,实现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本文将分析每一首作品的创作方式和特点,追溯其创作来源,并给出合理的演奏建议.
前人普遍认为,英语的音节结构比汉语复杂,音节数也比汉语多得多.不过,关于英语的音节数,前人往往只是估计,而且各种估计差异悬殊.文章认为,差异的来源主要在于对音节的定义和划分有不同理解.文章比较四种音节分析方法并且提出,英语音节划分应该根据"重长轻短",音节结构则应该以非词缘位置为准,即排除词缀或词缘辅音的影响.根据这一观点,英语和汉语(普通话)不但音节结构相似,而且数量相差不大:如果包括词缘辅音,英语的音节总数大约是汉语的2倍;如果排除词缘的额外辅音,英语的音节总数大约是汉语的1.5倍.两种结果都低于前人
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过渡时期,中世纪宗教音乐提倡的节制、和谐、不掺杂世俗情感的特征显得不合时宜.音乐家们探索更加大胆、新颖、激动的音乐形式,影响深远的“第二实践”(seconda pratica,或译第二常规)创作观念就此诞生.不同于“第一实践”(prima pratica)的传统作曲法,“第二实践”以“音乐服从歌词”为基本准则表达作品的情感,涌现了维护新旧作曲法的两派音乐家,著名的阿图西与蒙特威尔第之争便源于此.具有革新意义的“第二实践”并不符合当时的“作曲范本”[1],虽然首次在《阿图西,或现代音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