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研究。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较好地体现新理念,就必须有相应的为新理念提供平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本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和特点基础上,对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 ,以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鍵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和施行,历史新课程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和深入推广,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较好地体现新理念,就必须有相应的为新理念提供平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初步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形成了“情境问题导入法”—“知识建构”(问题探究)—“总结和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历史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从宏观上强调了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功能;作为教学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的交融。
  (二)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新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紧紧围绕这五大核心素养建构,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体现。因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形成的必备能力和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关注学习效果,实现“有效教学”。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最大化地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可操作性强。在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求实施课堂教学的步骤清晰且环环相扣;课程学习的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掌握,层次分明,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具体、明确;呈现的知识体系完整、周密;等等。
  二、历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怎样建构“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遵循前文所述的各项原则,对建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如何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欠缺与课程资源的有限,导入新课的方法也只能局限于复习式、提问式、设问式等较为简单的几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新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我们具备了将导入环节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的条件。在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比较,认识到“情境问题导入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环节的重要功能。所谓“情境问题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比较和选择的基础上,创设历史情境,同时辅以简单明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从而把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环节中。例如,吴婷婷老师的教学案例《开辟新航路》,以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踏浪西行、扬帆远航的一段视频作为导入情境,辅以问题:“同学们,哥伦布的船队要到哪里去?他能够到达这一目的地吗?他此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历史,进而零距离地感悟和体会历史。辅以简单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上好本节课准备了基本条件。
  历史课导入环节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把学生从现实带进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进而激发求知欲望。这一功能在“情境问题导入法”中能很好地体现。成功运用这一导入法,有以下几个要求:其一,要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走入历史课堂;其二,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三,导入新课,时间宜短不宜长,一般应控制在三到五分钟,以免影响课堂接下来的学习环节;其四,情境的选取要因“课”制宜,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历史课本上的一段精彩叙述、一段珍贵的视频、一首经典的音乐等,但不论是什么形式,都要求精彩出众,扣人心弦,直入主题;最后,配合情境的问题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具有启发性,问题的深浅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来确定。
  (二)如何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怎么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感悟和体会、理解和记忆,进而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上的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教学过程体现上述理念,就成为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教学过程划分为“知识建构”“问题探究”两大环节,这两大环节相辅相成,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什么是“知识建构”?知识建构就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是建构起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张倩老师的教学案例《从天涯海角到世界中心——近代英国的崛起》,将16—19世纪中期英国的历史知识建构如下:
  (1)一条基本线索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四大标志性事件
  16世纪 宗教改革
  17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 日不落帝国
  18—19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③世界文化中心
  思想:启蒙思想;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科技:牛顿;法拉第;达尔文   文学:莎士比亚;雪莱;狄更斯
  这种基础知识的建构具有整合性和系统性两大特点,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实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知识建构”能更好地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将所学知识纳入历史知识结构体系之中。
  所謂“问题探究”,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突出学生人文情感的升华。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精心准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得出正确的认识。比如前文所述张倩老师的教学案例,在探究近代英国崛起的重大问题时有这样的设计:
  (1)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文字材料和图片,要求学生分析近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特点和深远影响。
  (2)通过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要求学生运用不同史观视角,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这样的设计就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思路,根据教材知识创设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解决问题时,实现了知识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升华。“问题探究”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建立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环节。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循循善诱,有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需要向学生展示一定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上还应留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材料、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精彩课堂。
  (三)什么样的总结反思效果好
  总结和反思是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总结是指课堂小结,反思是指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构建的知识框架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千万不可流于形式。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历史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以“历史认识”主题的课堂小结为例,基本方法是在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通过本课知识学习,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历史认识?”例如,在复习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为这节历史课的课堂小结和知识拓展,既提升了学生历史认识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渗透。在这一课里,知识点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又是高考热点,所以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总结归纳,确保本节课教学圆满完成。
  教师在课后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其目的是总结本节课得失,为后期课堂教学补缺补差。课后反思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不断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在反思总结中不断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和技能。所以说,教学反思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了以“情境问题”导入新课、以“知识建构”和“问题探究”两大环节组成的教学过程、以“历史认识”为例的课堂小结、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灵活性。无论高一、高二还是高三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对于新课、复习课、公开课不同类型的课堂,都能采用这一模式。当然,创设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版(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敏勤.整体建构是和谐教学的基本原则[N].中国教育报,2005-06-03.
  [3]杨治华.问题教学法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2008(05).
其他文献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每一节课真正的起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备课的成果最终是通过有效的研究和预设形成的教案,来指导教学
小学教育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学科,但是由于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会比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小学数学学困生这一问题也对提高数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因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气氛死板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应用文写作教学绩效较低。应用文写作课程
在回顾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山东省青州市益王府路建设项目为实例,研究市政道路建设各阶段、各环节质量控制的要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并应用于传媒建构政府形象的过程中,有助于建构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上层建筑的传媒与政府
从认知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深"与"浅"二者的语义引申及它们在不同认知域上的投射,二者投射域基本相同但又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标记概念呈现出的是一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第四次情报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4月13—17日在扬州召开。有八十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宣读论文26篇。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情报研究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进行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的物理是比较难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信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够增强学生的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能够保持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活动,要具备一定的实效性、创造性以及多样性。本文对游戏教学在小学英
通过自编大学生自杀意念筛查问卷,对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5%;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得高分;低年级大学生在问卷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