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生存竞争和压力的增大、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对挫折承受力又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在发生深刻而剧烈的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和面对的心理问题远大于以前,心理健康与否是他们能否健康成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调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成为我国大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性、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心理健康培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1.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学习上的心理困惑。
高职院校学生进到了高职院校后,由于环境的变化,部分学生常常会感到很大的压力、感到力不从心、学习困难,有的学生会产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现象,进而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严重时还会影响自信心,产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不理想,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1.2 生活上的心理困难。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从小受到家长的娇惯,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特别是部分大一的新生由于难以迅速适应新环境,容易陷入心理困境,有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心理疾患,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3 社交上的心理障碍。
现在高校学生中不少人的集体观念比较淡漠,凡事以我为中心,自我主义倾向严重。如不少学生自恃清高,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心态。正常人际交往的缺乏,容易使他们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1.4 恋爱和性观念的心理模糊。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许多学生对爱情十分向往,但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恋爱观往往不是很明确,与异性如何交往、如何恋爱在观念上也是非常模糊的,有些学生是因生活空虚,为打发寂寞的日子才恋爱的,很容易导致其它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有些失恋的学生往往处于敌意、苦闷、自卑等“亚情绪”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5 社会心理压力问题。
高职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被误认为是“次等高等教育”,而部分用人单位也认为,高职学生在理论水平上不及本科生,在职业技能上无异于职高生。社会评价体系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产生沉重的压抑感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认为学习和生活都没有意义,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试策略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问题,使他们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2.1 培养健全而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2.2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完善自我的心理品质。
大量的相关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入学动机的演变、心理素质的积淀、思想热点的更替、思维方式的转变、道德认同的变化、行为方式的漂移、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困惑、对未来形势发展把握不足以及毕业选择焦虑等,实质上都是围绕着人生价值观这个轴心在旋转。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是国家与社会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学生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这既是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3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2.4 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进行自我调节,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2.5 营造良好校文化氛围,协同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文明健康的学校环境特别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促使高职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学校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永亮.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实话实说[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周建明,李静.高职学院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调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成为我国大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性、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心理健康培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1.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学习上的心理困惑。
高职院校学生进到了高职院校后,由于环境的变化,部分学生常常会感到很大的压力、感到力不从心、学习困难,有的学生会产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现象,进而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严重时还会影响自信心,产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不理想,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1.2 生活上的心理困难。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从小受到家长的娇惯,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特别是部分大一的新生由于难以迅速适应新环境,容易陷入心理困境,有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心理疾患,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3 社交上的心理障碍。
现在高校学生中不少人的集体观念比较淡漠,凡事以我为中心,自我主义倾向严重。如不少学生自恃清高,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心态。正常人际交往的缺乏,容易使他们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1.4 恋爱和性观念的心理模糊。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许多学生对爱情十分向往,但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恋爱观往往不是很明确,与异性如何交往、如何恋爱在观念上也是非常模糊的,有些学生是因生活空虚,为打发寂寞的日子才恋爱的,很容易导致其它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有些失恋的学生往往处于敌意、苦闷、自卑等“亚情绪”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5 社会心理压力问题。
高职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被误认为是“次等高等教育”,而部分用人单位也认为,高职学生在理论水平上不及本科生,在职业技能上无异于职高生。社会评价体系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产生沉重的压抑感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认为学习和生活都没有意义,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试策略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问题,使他们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2.1 培养健全而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2.2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完善自我的心理品质。
大量的相关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入学动机的演变、心理素质的积淀、思想热点的更替、思维方式的转变、道德认同的变化、行为方式的漂移、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困惑、对未来形势发展把握不足以及毕业选择焦虑等,实质上都是围绕着人生价值观这个轴心在旋转。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是国家与社会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学生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这既是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3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2.4 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进行自我调节,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2.5 营造良好校文化氛围,协同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文明健康的学校环境特别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促使高职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学校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永亮.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实话实说[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周建明,李静.高职学院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