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目光

来源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看到了那张全班微笑的照片,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又想起教了我们四年的陈老师。
  从我跨进小学大门的第一天,第一次与陈老师见面,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拥有灿烂笑容的“大姐姐”,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拥有会说话眼睛的“妈妈”。
  三年级的一节课上,我看着那张兵马俑图片,和同桌说起了悄悄话。正说得高兴,突然觉得有两道寒光射到我身上,我仿佛坠入冰窖,不禁打了个寒颤。抬头望去,只见陈老师正严肃地望着我们,两道目光像利剑似的,让我不敢去直视。那目光中,饱含责备,仿佛在说:“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呢?”从此,语文课上,我再也不说悄悄话了。
  又一次课堂上,陈老师提出了一个深奥的问题,全班鸦雀无声,连林梦羽也紧锁眉头,在苦苦地思考。我心中冒出一个答案,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对的。我犹豫不决,举起手又放下,举起手又放下……这时,陈老师看向我,两道目光像温暖的阳光,在无声地鼓励我,仿佛有个声音在呐喊:“举手,举手!”我鼓起勇气回答了问题,得到的是如雷般的掌声。
  四年级时,我的作文《我家三迷》发表了。当我喜滋滋地把杂志递给陈老师时,迎接我的,是老师两束惊喜的目光,如春雨一般,饱含着欣慰,好像在说:“我的学生长大了,能挣稿费了!”我抬头看看陈老师,老师的嘴角漾出一丝微笑,看上去年轻了不少。老师把我的作文放在班上朗读了,我又一次得到了如潮般的掌声。
  思绪回到现在,指尖轻轻拂过那一张张笑脸,陈老师,已经不教我们了。可陈老师,不要忘了,这儿还有个学生在思念您……
其他文献
(一)  机器娃洛比在一座将要拆除的大楼里探险。他听到了奇怪的说话声音。  洛比走过去看,这里根本就没有人呀。他胆子大,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很快的,那声音又响了起来。  洛比发现这些声音是来自于一本书里。他走过去蹲下来听,原来是书里的字们在讲话。这些字在商量着他们的出路。是的,大楼就要拆除了,这本书灰蒙蒙的,已经破旧不堪了,谁也不会再要它了。可是书里的字们怎么办呢。  机器娃洛比是个热心人,他说:“
期刊
在悉尼国际美食节上,某广告公司策划了这样一场创意:他们用各种食物拼贴成各个国家的国旗,并且食物一般会用该国家的特色食物,充分体现了美食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既形象生动,又非常有趣。不过对于听到美食而胃口大开的你来说,这精致的美食摆盘,你会舍得吃吗?这样的创意效果怎么样呢?看看下面的图片你就知道了。
期刊
某大楼的一个房间里,有个女人在服用安眠药睡熟后煤气中毒死了,煤气是从一根橡皮管里放出来的。现场还有一只同样因煤气中毒而死的猫。猫尾巴上不知为何系着一个棉花球。据推测,死亡时间是晚上10点30分左右。因为这个房间的门窗都紧闭着,所以只要打开煤气开关,30分钟内,室内的人即会死亡。也就是说,凶手行凶的时间是在晚上10点左右。但是警方追捕到的嫌疑犯则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从晚上9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不
期刊
都是话多惹的祸
期刊
在非洲原野上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土堡,这些是白蚁的杰作,又叫白蚁垤。白蚁只有火柴头大小,可它们建造的土堡达几米高,动用的土方量有几十吨。如果按比例折算,白蚁堆起6米多高的土堡,相当于人类筑起6千米高的山。这是多么伟大的建筑!  白蚁土堡不仅工程浩大,而且结构非常科学,精致美观,相当舒适惬意。白蚁中的工蚁首先用自身的分泌物与泥土相混合,建造起厚度达50厘米的堡壁,以隔断外界天气变化对蚁巢的影响,接着自下
期刊
有种叫乡村织布鸟的,它们爱群栖,但单独筑巢,盖的是“茅草屋”。它们在树枝上围一个草圈,然后盖成巢室,由上而下把巢封好,只在底部留一个出入口。  黑喉织布鸟的巢比较精致。筑巢工作由雄鸟担任。它用嘴啄着棕榈叶或草叶,突然飞起来,将叶子撕成长长的细条。它利用树叶撕成的细条当“纬纱”,细树枝当“经纱”,在树枝间织巢。这种巢有孵卵室和生活室,既能遮阳挡雨,又能孵卵育雏。巢内有一条下垂的通道,可用来防止树蛇的
期刊
人们来到绿浪翻滚的田野上,有时能看到一个个由松散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土堆。这是谁干的活呢?原来,这是绰号为“活的挖掘机”——鼹鼠们干的好事。  鼹鼠外形像鼠,但不是鼠,是食虫目动物。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是挖土能手。它用两只前爪一面挖土,一面将泥土拨到身体下面,然后用后腿不停地向后踢去。接着,它转过身来,用头向外推土,一直推到洞外。鼹鼠的拿手好戏是打洞,在建造永久性地道时,雄鼹鼠的掘进速度是每分钟3
期刊
插图
期刊
插图
期刊
听说夫子对诗歌的兴趣还未放下,这是真的吗?这诗歌到底有多奇妙呢?  哇,今天夫子学堂来的几个大家有点另类耶,他们呀,爱将前人的诗歌或更改词语或颠倒句序,使其另立他意,或幽默调侃或辛辣讽刺,说是叫剥体诗。要不,咱们也跟着夫子到剥体诗中去研究一番?  夫子说事:中唐诗人李涉有一年暮春到镇江郊外登山,途经鹤林寺,有缘同寺中高僧谈禅悟道,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遂欣然题诗一首:“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