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主题与政策建议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12日,以“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主题与政策建议”为主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第三次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明远先生主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研究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王佐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谈松华研究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卢干奇主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翟博,安徽省政府参事、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平平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英杰教授,北京大学陈学飞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着重围绕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关键性政策问题、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集聚了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为政策院2013年政策研究、政策建议主题遴选等提供了宝贵意见;对政策院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研究成果转化等进行指导,提供咨询建议。
  一、国家教育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1.社会的教育责任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教育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不同部门的协同努力。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社会不同部门的教育责任承担问题亟待破解。郝克明研究员指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要在整个社会形成舆论氛围和宣传教育导向;整个社会的文化宣传、媒体环境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观。
  叶澜教授等指出,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不能孤立地脱离社会而发展。真正的教育改革深化是综合系统工程,要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有关政策的改革,进一步厘清和促使社会主体担负起教育责任。尤其要厘清政府不同部门在教育改革中的责任,明晰其承担的教育责任内容,并加强教育行政的问责力度。
  2.教育改革的政策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国家人事制度,尤其是用人机制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政策选择;同时,教育改革的深化对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谈松华研究员等指出,现行用人制度中存在着“文凭论”“出身论”等倾向,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人才管理、考核考评体制机制中存在着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工程化”等问题,应调整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流动退出机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现行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以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3.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张力研究员、袁振国教授等提出,要顺利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促进我国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参照国际通行体系,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教育发展起到引导、监控、评价作用;力克将教育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教育信息化,力求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二、教育发展热点难点政策问题研究
  1.教育财政投入配置、绩效及监督政策研究
  卢干奇主任等指出,应围绕4%教育财政投入的合理配置、效益评价及监督体制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落实到位、可持续;同时要合理、科学地配置,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实践中形成稳定、成熟、合理的制度。
  2.高中立法、义务教育发展评价等问题研究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我国普通高中即将进入基本普及阶段,然而高中教育至今没有出台相关法律。专家指出,普通高中发展面临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多样化发展的挑战,应当制定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保障普通高中发展目标的实现。
  王英杰教授指出,小城镇的学校教育是整个小城镇的教育中心,辐射作用很大,要深入研究小城镇教育的总体规划,包括小城镇教育对农村的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目标方向定位以及发展评价机制、支撑保障机制等。曾天山研究员等指出,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存在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教育政策的评价机制有待建立,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胡平平研究员认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解决教育的洼地、软肋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综合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性政策问题研究
  高校管理体制与科研管理制度有待改革,王英杰教授、刘新成教授等指出,政府与高校之间应当有清晰的定位,要对学校领导的行政权力加以有效监管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针对科研立项和人员重复化的问题,要通过改革加强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要深入研究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政策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陈学飞教授指出,要深入研究教育和政府的关系问题,科学界定政府和高校的权力边界,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要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深入分析高校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合理比例问题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开放大学建设对优质高等教育网络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优质高等教育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专家指出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优质高等教育网络资源,形成新的学习模式,建成优质高等教育网络资源共享系统等,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4.职业教育、绿色教育等相关政策问题研究
  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凸显。专家指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全面系统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建立技术工人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技术工人继续学习制度;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注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绿色教育与灾后重建教育在国外已开展多年,李晓西教授指出,我国也应开展绿色教育,从绿色教育的内容、接受绿色教育的人群、绿色教育的开展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同时,针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教育的影响,应当建立和完善灾后重建教育体系。
  5.教育质量提升中教师有关政策问题研究
  提升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当前我国教师政策中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刘新成教授等提出,要深入研究教师流动政策的评价体系、农村教师周转房政策的实施效果、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情况和政策、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问题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
  三、教育政策研究科学化、民主化问题
  1.教育政策研究科学化问题
  理论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要加强教育政策理论研究。袁振国教授、谢维和教授、文东茅教授等认为,教育政策研究要有扎实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要有国际视野,尤其要关注国际社会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评价和建议;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和调研,建立政策研究数据库;要加强多学科融合,采用跨学科视角,联合多领域力量分析、研究教育政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2.教育政策研究民主化问题
  我国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突出问题。专家建议,加强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地方执行力、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监测与评估、教育舆情研判等主题的持续、深入研究,提出政策调整和完善的建议。
  王佐书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代表政策院向与会专家一直以来对政策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要求把本次会议形成的重要意见、建议,归纳、梳理、聚焦,形成2013年的政策研究主题建议,组织开展政策研究工作。同时强调,政策院工作要进一步坚持与时俱进,在政策研究中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为制定政策服务,为修订政策服务,为维护政策服务,为宣传政策服务。
  顾明远主任指出,为了更好地遴选2013年政策研究和政策建议主题,政策院还通过系列研讨会、专家访谈、部委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向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职教授,以及其他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领导、党派成员、一线教育管理专家和校长教师等征求意见,及时梳理、归纳、聚焦,并最终形成政策研究和政策建议的主题建议,从而为组织开展政策研究工作等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责任编辑:马赞)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澳大利亚悉尼被这样的场景刷屏了:“快看,那是什么?”“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我认识,那是汉服,中国的!”“哇,真好看!厉害啦!”  古典雅致的服饰,动感十足的音乐,一群帅哥美女穿着汉服,在老外的地盘上搞事情!这段视频在中外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起来,但大多数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并不知道这一幕背后藏着多少故事:有个傻傻的“90后”中国妹子,在离家8000公里外的地方,做着汉服梦。  
作为省级教改的办事机构,江苏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教改办、教育部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协调各方,做好立法建议、规划设计、标准制定、争取投入、服务基层、督导检查和营造氛围。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工作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努力做好四个统筹    我省在研究贯彻落实国家、省纲要,进行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时,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江苏经济
“发一个通知,招一批学员,请几个教师,讲几堂大课,钱花了,理论也很好,就是回去不知怎么搞”,这是目前众多地方教师培训的真实写照。关于教师培训为人所诟病的相关文献已经论述较多了,这里不再重复。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一种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巡陪”。“巡陪”为巡回培训之意,即培训部门根据培训任务,有计划地分批组织不同种类的巡陪团到基层中小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场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基于在职教师培训的“草
编者按:随着公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教师教育问题往往被推上各种话题的风口浪尖。在出现大量教育问题、教育事故之后,公众的目光总会直接聚焦在教师方面,并寻求可行对策。因此,教师在今日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职责。这不禁引人发问:教师是拯救社会、拯救教育和拯救青少年的“灵丹妙药”吗?教师这个职业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种种责任与义务吗?中国历史上教师所受的教育与我们今日对教师的诸多诉求是一脉相承的吗?本期《专题策
编者按: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也是教师当下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分组原则,由教师指定问题分配组员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整体为评价客体,以整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共同达成教学目的。本期《专题策划》特邀五位一线教师,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经验,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合作任务以及教师
高中教育质量是展示基础教育成果的窗口,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高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形象和地位,以及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质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提质增效,成为高中教学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明晰高中教学改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讲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副会长、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教育学部向蓓莉副教授、张莉莉副教授联合主持。讲坛旨在传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治学精神,使学生得以借鉴跨学科视角与方法,培养鉴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2012 年以来,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学术造诣深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学认知领域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那么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对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数学教育实践有什么启示,如何看待华人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教育?为此,北京师范大学脑与数学认知研究中心周新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何小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春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綦春霞教授、国立台湾嘉义大学杨德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等和来自
编者按:  本刊2011年8月(下)、6月(下)、4月(下)的《治校方略》欄目分别报道了福南小学的“新方式、新课堂”、天成学校的“美好教育”以及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五个一”拓展型课程。报道一出,众多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了想要到这些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热切期盼。于是,本刊广东站顺应读者要求,于11月初策划组织了百余名小学校长及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  三校校长想要对来访的教育同行们说些什么?
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究竟备到什么程度方是最高境界,很多教师不得而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篇课文到底要完成哪些工作?这里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多读,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的,并不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实际。原因是很多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个教学步骤,缺乏应有的学法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