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对政治发展的正负作用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媒介自身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度和影响深度日渐显著,影响范围日渐扩大,网络舆论影响到公众对国家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心理,也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甚至会对与国家政治产生直接的影响。利用网络舆论进行监督也对国家政治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监督自身的问题,也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政治发展;舆论审判
  随着网络在中国社会的不断普及,网络成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工具,加之现代传播媒介的不断融合和发展,网络在当代中国政治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和突显。政治监督是权利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大众传媒影响政治的最直接、最主要形式。[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2001年11月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它以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依据,通过传播舆论、引导舆论和形成舆论,实现对政治的监督。近年网络媒介在政治发展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受众也需要借助网络来参与政治,所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网络政治监督,是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在网络世界里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进行评价、批评的一种行为。[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2001年11月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网络政治监督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
  一、网络舆论监督对政治发展的推进作用
  1、网络舆论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式。
  网络舆论监督要求政治民主、公开和平等。由于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受众在互联网上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而这些网络媒介中有大量的各种传统媒体的网络延伸,比如官方微博、官网以及腾讯网新闻等各种网络新闻推送,这也使得受众在不自觉的线上活动中接触到政治新闻。在这些大众媒介上发布政治建设的相关情况,能够更好地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广大受众通过网络平台更为便捷地了解政治,更加方便地参政议政。受众在网络上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与他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对最新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进行舆论监督。意见领袖会发表出代表那一整个具有相同意见的受众,并且能够引发从众行为,使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当前的时事,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对相关事件公开更多信息,只有有了政治的公开化与民主化,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的发展。
  2、网络舆论监督促进我国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通过创设舆论环境,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当某一特定的网络焦点事件迎合了网民的群体思维,即一种群体决策式的倾向性思维时,这一事件就会被他们在网络平台上迅速的散播,从而对社会事件形成舆论监督,继而形成舆论压力或者是吸引了专家学者的注意,从而影响政策议程的建立。网络媒介通过舆论监督和信息沟通营造了更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中网络舆论确实对政府决策和法律的完善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2003年《南方都市报》曝出了孙志刚事件,最终在网民和专家学者上书中央的努力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3、网络舆论监督能推进公民参政
  网络舆论监督在发挥最基本的監督功能的同时,也为网民构建了政治参与的新平台,在互联网的格状互动网络结构中,每个节点都有成为中心的可能,一般民众不仅有了极为丰富的信息来源,并且可能成为一时的中心,可以成为许多社会活动事件的参与者。不同于传统的监督模式,公民在网络政治监督中成为地位平等的参与者,能够独立、自由、开放地发表意见,使得网络舆论越来越体现出公民的主体意识,提高了他们对于政治的敏锐度和关注度以及对应一些重要政治事件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方法,逐步提升了政治参与能力。网络参政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给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平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也逐渐增强。
  二、网络舆论监督对推进政治发展的负面作用
  1、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1)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不确定性、不均衡性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且流动性大,导致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信息来源不稳定、不系统,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不规范性和不规律性。而且网友的言论在不同“舆论领袖”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转移,从一个观点转移到另一个观点,观点的转变会改变对于某件事的态度,这种观点转变的随意性也会增加网络舆论监督的不确定性。在网络中社会下层或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没有机会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不均衡性。
  (2)舆论监督的无序性
  舆论监督不同于法律,它不具有强制力,它只是用舆论形成道德上的约束力从而达到监督效果。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网络舆论监督,导致出现网络暴力行为等问题。而且网络的匿名性使网络舆论监督常常呈现出一种混乱和非理性的状态,往往导致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容易出现“集体无意识”或者是“极化倾向”的现象,使得原本的舆论监督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
  2、网络舆论监督的负效应作用
  (1)、过激网络舆论影响政治稳定
  一方面,网络监督的上述问题导致了网络谣言和网络极端语言的产生,这些谣言的传播会使官员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下降,政府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来维护统治。而且谣言的传播引起社会冲突,增加了政府维持政治稳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网民为了获得实际的监督效果,往往要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来迫使相关政府部门处理该事件。
  (2)、网络舆论审判干涉司法独立
  网民在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时,先于司法审判对案件做出定性、定刑的审判结论,影响到独立公正的司法审判,就形成了舆论审判。[ 余秀才.《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2012年9月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建英.]舆论审判提醒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舆论监督和审判与法律的界限。在现在的网络舆论环境中,每个网民似乎都可以充当“警察”,网络技术的协助和支持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人人都有机会去揭发他人、审判他人,人人也都可能被他人审判,网民占据道德或正义的制高点对监督对象及其行为任意评判。
  结语
  网络开放性和高自由度等特点带来的是网络的舆论自由,舆论自由能够使公众更好的行使监督权,促进权力的良性运行。但是如果网络舆论监督不能很好地运用,就会对政治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舆论审判也会对司法形成压力,从而影响司法独立。要健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同时要加快互联网监督的法治建设进程,推动网络监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不断提升网络监督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张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规范》.《新闻传播》.2009年3月
  【2】若英.《怎样看待网络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红旗文稿》.2012年24期
  【3】、余秀才.《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2012年9月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建英.
  【4】、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5】、展江.《舆论监督紫皮书》.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朱健.《“舆论审判”与“媒体审判”检讨》.《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9月第5期
  【7】、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
  【8】、唐智诚.《网络舆论的政治监督功能研究》
  【9】、操世元.唐静.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网络舆论监督的政治学分析——基于政治参与的视角》.2010年06期
其他文献
【摘要】:婚内强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丈夫强奸自己的妻子,另一种是丈夫帮助他人强奸自己的妻子。本文将要讨论的是前一种情况。在我国,婚内强奸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在《婚姻法》修订过程中,曾引发过婚内强奸是否构成强奸罪的讨论,但事后不了了之。笔者认为,婚内强奸构成强奸罪。本文将从我国对婚内强奸的争论、婚内强奸的立法完善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强奸;婚内强奸;合意  1999 年12
期刊
【摘要】:“全民娱乐”虽然是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但不能否定的是,在经济效应,受众捕获方面,这是媒体发展的大方向!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除了要应对网络“全民式”的接收,还要应对因为手机用户而随时随地出现的自媒体、播客的挑战。在这个新旧媒体、节目多元的氛围笼罩下,电视媒体“新闻立台”的标志似乎都在进行着悄然的转型,更多的要求学生能“攻守兼备”“文武双全”,这是对于新传媒多元化节目
期刊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之中,总会出现一些让我们有些始料不及的“奇闻异事”,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丈夫沉迷麻将,娇妻独守空床寂寞难耐,由爱生恨,无边的寂寞化为现实的诉求,竟向丈夫收取“空床费”,要价高达每小时100元,钳制丈夫的夜不归宿,索求自己的精神损失赔偿。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婚姻家庭中同居对于感情维系的重要性,更是发现了在我国关于婚内同居义务出现的许多问题。要了解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了解
期刊
【摘要】:几十年来,在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主持人,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节目这一精神产品的最终体现者、传播者,他们的审美取向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优劣,关乎传播效果的成效,影响审美主体(受众)的社会认知、价值取向及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在当今审美观念复杂且多元的环境下,主持人的审美取向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讲就主持人的审美取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主持人;审美取向  一个优秀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图书评价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构建科学的图书评价体系,为管理人员以及图书出版人员提供有效信息以供参照。  【关键词】:图书出版;图书评价;文献计量学  当前,在品类以及总量上,国内的出版图书均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我国已切实成为出版大国。虽然国内出版业已初具规模,但总体实力上,仍有待提升,我國同海外出版强国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形势下,为了提升国内出版图书的整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的全球化,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间的文化也在不断相互影响和融合。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英语片名的翻译成为了部分译者的重要工作。电影片名的翻译包含了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文化差异、宣传推广,以及可能对票房带来的影响等。本文重点探讨英文影片片名汉译过程中可采用的翻译理论及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及如何在英语片名汉译过程中更
期刊
【摘要】:文章以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首先对视频剪辑、后期特效与电子商务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然后分析了视频与特效在电子商务中的优势。并且分析了电子商务中对视频与特效应用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电子商务中视频剪辑与后期特效应用效率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影视;视频;后期特效;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  引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电子商务手段的新形势,影视
期刊
【摘要】: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新媒体产业项目的飞速发展,过去老旧的电视媒体产业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为了避免电视媒体产业的迅速消防,在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要将电视媒体同新媒体产业进行融合,使二者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进而促进我国文化媒体产业项目的協调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全媒体时代;融合发展  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领域,同传统电视媒体相
期刊
【摘要】:中国作为中华法系的集大成者,其古代法律文明的先进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清朝后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得清王朝脱离了大的生存环境,从亚洲霸主地位沦为了丧权辱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的法律制度也不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权的作用。为了摆脱所处的境地,开始慢慢学习西方传入的先进法律文化和政权形式,对原有的法律进行变革以期可以继续维持其统治权。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西方法律;中国法律  一、中
期刊
【摘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获得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外媒相关报道的内容较为全面翔实;在积极的声音外,也一些外媒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似“客观”的报道中质疑抹黑中国,报道立场趋于两级;写作技巧方面,一些可取之处则值得国内媒体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主旨演讲;“一带一路”;外媒;报道特点  2017年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