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大家都拥有这一片充满梦想的语文课堂,我们该怎么去创造、耕耘?为读而狂,为情而学,我着力用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用导读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用品读掀起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用研读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用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一、用导读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而在我的理解中,这应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最明确目标。母语都不爱,又能指望学生爱什么?况且小学语文是母语的启蒙阶段。教师对母语的热情、钟情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热情。教师必须以自身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心灵、健康的情感,对生活的挚爱,对语言文字的特殊偏爱,再加上教师的艺术引领,以热情唤醒热情,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
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并不急于上课。我常以对整册书的了解,引领学生到这一册书里去“踏浪”,可称之为语文课本“做广告”。我在第十二册课文学习前是这样做广告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也别了《冬眠》、《意想不到的灾害》,让我们迎接这个《蒙蒙细雨》的《春》。这里有《养花》,这里有《花潮》,这里有《鸟的天堂》,这里还有千山一碧的《林海》。你的《请求》、你的呼唤《我爱绿叶》换来了冰心的馈赠《只拣儿童多处行》。《景阳岗》上看武松;《凡卡》信里抒真情;《鲁班学艺》收获多;《古诗四首》记在心;《一夜的工作》催人醒,更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江姐》催人奋进,让我们永不止步!
这样的广告词衔接了全册书本的所有篇目,串起了一条清晰的线索,从而开启了学生阅读整册书本的心理阀门,阅读的期待值大为增强,为整学期的课堂教学叩开了情感的大门。
二、用“品读”掀起语文课堂情感的涟漪
让学生读什么?如何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呢?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拥有的言语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综观学生的阅读实践,反思课堂的阅读实效,我们便不难发现,看似简单的词语还是小学生阅读中的一只只拦路虎。学生往往在阅读文本时对某个词不能读或不能理解而形成对篇章的阅读障碍,更无从去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当前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用“读”掀起语文课堂情感的涟漪,就得从品词、品句、品读入手。
“品读”之“品”从三口,谓之品读,也就意味着,必须多层次地、有梯度地、反复地读,读出情境,品出情味,让课堂的情感在大门扣开后,随着读,漾起涟漪,泛起微波。
三、用研读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
研读就是要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
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我与学生也感受到了课堂情感的冲击,产生了心灵的共振。我们循着“春光是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这一个句子,探询冰心眼里的春光是怎样的浪漫,怎样的饱满?学生首先发现:“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缝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是花的浪漫!还有谁也是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再去读文寻找,于是一个个集现实与浪漫为一体的句子都被学生找出来了:“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春光里有儿童也有海棠,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文中的这一小节:“对,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他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抓住这里的“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进行层层激荡。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快乐自己,快乐别人”,接着联系上下文读读怎样才能“快乐自己,快乐别人”,从“花”来看是“管理得好,开得旺。”那么,“儿童”呢?我们呢?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吧!这样,循着课文的思路,摸着了作者的心路,学生的肺腑之言也喷涌而出。
四、用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
教师指导诵读,首先要精心选择诵读的内容:褒义的课文内容确定有感情朗读;中性的课文内容不一定安排有感情朗读,贬义的内容一般不进行有感情朗读。其次要展开诵读的过程:由感知课文到理解课文到引起共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一定要加强诵读内容的情感体验,一味的通过读是没有感情的,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诵读,更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色彩,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不必强求一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指导诵读时,应当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起来!
我们的语文课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书声琅琅的“场”,立足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导读、品读、研读、诵读弹奏起一曲语文课堂的情感之歌。
一、用导读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而在我的理解中,这应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最明确目标。母语都不爱,又能指望学生爱什么?况且小学语文是母语的启蒙阶段。教师对母语的热情、钟情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热情。教师必须以自身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心灵、健康的情感,对生活的挚爱,对语言文字的特殊偏爱,再加上教师的艺术引领,以热情唤醒热情,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
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并不急于上课。我常以对整册书的了解,引领学生到这一册书里去“踏浪”,可称之为语文课本“做广告”。我在第十二册课文学习前是这样做广告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也别了《冬眠》、《意想不到的灾害》,让我们迎接这个《蒙蒙细雨》的《春》。这里有《养花》,这里有《花潮》,这里有《鸟的天堂》,这里还有千山一碧的《林海》。你的《请求》、你的呼唤《我爱绿叶》换来了冰心的馈赠《只拣儿童多处行》。《景阳岗》上看武松;《凡卡》信里抒真情;《鲁班学艺》收获多;《古诗四首》记在心;《一夜的工作》催人醒,更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江姐》催人奋进,让我们永不止步!
这样的广告词衔接了全册书本的所有篇目,串起了一条清晰的线索,从而开启了学生阅读整册书本的心理阀门,阅读的期待值大为增强,为整学期的课堂教学叩开了情感的大门。
二、用“品读”掀起语文课堂情感的涟漪
让学生读什么?如何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呢?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拥有的言语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综观学生的阅读实践,反思课堂的阅读实效,我们便不难发现,看似简单的词语还是小学生阅读中的一只只拦路虎。学生往往在阅读文本时对某个词不能读或不能理解而形成对篇章的阅读障碍,更无从去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当前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用“读”掀起语文课堂情感的涟漪,就得从品词、品句、品读入手。
“品读”之“品”从三口,谓之品读,也就意味着,必须多层次地、有梯度地、反复地读,读出情境,品出情味,让课堂的情感在大门扣开后,随着读,漾起涟漪,泛起微波。
三、用研读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
研读就是要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
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我与学生也感受到了课堂情感的冲击,产生了心灵的共振。我们循着“春光是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这一个句子,探询冰心眼里的春光是怎样的浪漫,怎样的饱满?学生首先发现:“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缝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是花的浪漫!还有谁也是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再去读文寻找,于是一个个集现实与浪漫为一体的句子都被学生找出来了:“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春光里有儿童也有海棠,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文中的这一小节:“对,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他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抓住这里的“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进行层层激荡。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快乐自己,快乐别人”,接着联系上下文读读怎样才能“快乐自己,快乐别人”,从“花”来看是“管理得好,开得旺。”那么,“儿童”呢?我们呢?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吧!这样,循着课文的思路,摸着了作者的心路,学生的肺腑之言也喷涌而出。
四、用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
教师指导诵读,首先要精心选择诵读的内容:褒义的课文内容确定有感情朗读;中性的课文内容不一定安排有感情朗读,贬义的内容一般不进行有感情朗读。其次要展开诵读的过程:由感知课文到理解课文到引起共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一定要加强诵读内容的情感体验,一味的通过读是没有感情的,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诵读,更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色彩,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不必强求一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指导诵读时,应当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起来!
我们的语文课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书声琅琅的“场”,立足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导读、品读、研读、诵读弹奏起一曲语文课堂的情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