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同工的自我照料和关怀

来源 :天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牧同工总是关怀众弟兄姊妹的需要,除了灵性上的喂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情绪上的安慰,牧者们一般都存在着浓浓的“助人情结”.rn一天,一位曾经是神学院学生、现已是教会主任牧师的弟兄给我发来微信求助:“老师,我最近十分疲惫,浑身无力,精神状态很差,睡眠质量不好,早上起床也比较困难,每天勉强去教会上班,总是感觉头昏脑涨的,提不起劲来,胃口不佳,也不愿说话.可是案头满满的工作在等着我,我还要预备讲章,还要打起精神接待来访的弟兄姊妹,我觉得自己快倒下了!请您给我看看,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治疗?”
其他文献
贫僧出家三十年,曾受到恩师心月长老悉心照顾,耳提面命,以身作则,机锋对晤,点点滴滴,永不能忘.今年适逢恩师诞辰百年,辞世廿年,兹撰小文,以念师恩.rn一、名师手下出高徒 强将之下无弱兵rn恩师心月长老,俗名李松益,1919年生于四川南充,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幼年入私塾,智慧聪颖,过目不忘,深得老师喜爱,预言将来必成大器.然而,恩师自幼倾心佛法,早有出家事佛的心念.1937年春,恩师礼重庆华岩寺际云法师披剃出家,得法名心月,号净慧.
期刊
水陆画是宗教绘画艺术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国艺术史与宗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水陆画图像,背后具有强烈教化意义和史料价值,推动了艺术形态向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遗憾的是,在我国能够直观反映古代中国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文化形态的现存水陆画正在日益减少,而海内外专家,对这一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并不深入.因此,学界对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存水陆画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迫在眉睫,这无疑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水陆画”进行最有效的抢救、保护与研究.《信仰与规范——明清水陆画图像研究》一书,是上海美术学院苏金成教授对水陆画图像进
期刊
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话题,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是中国的,也是普世的.rn从历史的角度看,自基督教进入中国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并且,传教士也在中国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然而,绝大多数传教士学习、吸收中国文化、适应中国社会,带有极强的功利目的,基督教中国化的努力并未触及核心问题.一旦基督教神学与中华文化发生冲突,绝大多数传教士必然排斥中华文化.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成为一股强势力量,缺乏适应中国社会的动力,从而导致基督教会与
期刊
尽管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将《但以理书》列入先知书之中,可是《但以理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先知书,因它既无先知蒙召的记载,也没有先知传达信息时常用的“传信者公式”,即“耶和华如此说”“这是耶和华说的”(参摩1:3、5、6等).它的前六章讲述了被掳时期但以理和他的同伴的故事,后六章呈现的是一些重要的“启示文学”的章节.《但以理书》是旧约当中最典型的启示文学著作,正如《启示录》是新约当中最典型的启示文学著作一样.本文以《但以理书》为例来分析启示文学的含义以及《但以理书》的背景和主题.
期刊
在《路加福音》中,主耶稣教导那些跟随他的人说:“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路14:28-30)耶稣以盖楼的比喻告诉我们,那些愿意建造自己生命的人,必须付上一定的代价;若工程半途而废,就难免会遭到别人的讥笑.
期刊
本刊讯 千载胜缘逢盛世,好将佛事助文治.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承办的“翰墨赞盛世·丹青颂党恩——中国佛教书画邀请展”于2021年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杨小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极力倡导的,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老子等,都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诸葛亮把“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诫子书》),朱用纯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齐家”的训言(《朱子家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厉行节约,制止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同样,圣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节俭思想,在这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
期刊
2021年11月的《天风》上刊登了刘凌维老师的文章《那九个在哪里呢?》,经历了恩典的基督徒,却容易把一切当成理所应当,读完全文,回想信仰的经历,我感到我们对信仰的态度应该值得反思.rn虽然我们起初经历了认信归主时那种生命被触碰的巨大感动,但是在人生道路上,基督徒常常也会对神抱有不太真切的感受.正如文章分享的两个事例,林玉和李强都曾面对过生命中十分艰难的时刻,在那段时间里,他们遇见了信仰,经历了神的眷顾,转危为安,再享美福.然而他们同样都疏忽了一件事,就是借着感恩之心,把神放进他们的生命中.于是神逐渐被搁置
期刊
1.文字的使命——使人和睦rn每一段文字一旦成型,都自带使命、权威和力量.对基督徒文字工作者或者圣言的传讲者来说,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是心与心之间的媒介,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抓手.神的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带着权柄.神仆人的文字和宣讲也带着一个使命,就是让读者借着文字和宣讲与基督实现更深的合一.作者谨慎言辞,字斟句酌,为要叫看到、听到的人理解、领受并且得益处.
期刊
牧者是灵魂的医生,教牧的全人健康,对教会牧养事工至关重要.唯有健康的教牧,才能有健康的服侍,进而达至健康的教会.rn健康的定义:生命整全和谐rn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缩写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生活之完全健康的状态1.这个定义强调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可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一是身体系统功能良好;二是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这是指全人的健康.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