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逆反心理现象,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是正常的,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必要、重要的过程。造成中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教育环境及中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也有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因素;客观因素;排除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某些特殊心理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产生的与教育目标相逆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的出现,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时期较为突出。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教师简单的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的这种思维的批判性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要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危机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要消除和避免消极的逆反心理现象,还是应该认真分析一下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 心理因素
1.1 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1.2 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2. 客观因素
2.1 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
2.2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1)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2)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3)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2.3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他们人格或个性模式往往较多倾向于自我评价;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情感还处在“否定期”,难于接受与他们情感不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很多行为仍然依靠外部评价、同龄人的反应来定向,因此对外部评价的反应往往较为敏感和强烈,对同年龄人群体具的较大的求同倾向。
2.4 态度和偏见是产生逆反心理又一个因素。社会心理学调查表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态度越接近,就越具备交往稳定性;对他从人格特征也因为意气相投而容易接收和认同。相反,人们相互之间态度出现明显差异时就容易发生情绪不协调。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与教师本来就存在许多差距,而我国教育忽略青少年个性塑造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缺乏辅导和疏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要言听计从的观念是逆反心理产生的思想根源。
3. 排除逆反心理的对策
3.1 逆反心理是种暂时的心理现象,避免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也不难。首先应找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准了,再采取相应的对策,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比如说,如果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就应分清是非,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果是认知方法上的差异,双方就应当尽量谋求认知上的相近;如果是人格评价的的偏见,就应当加强沟通,澄清误会,加深相互了解。 清除逆反心理,还应当重视调整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办法。为了尽可能防止逆反心理在集体成员心理气氛中扩大影响,对班级成员的人际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它包括对人际对立关系中的比例调整,对主要影响人物的调整。以及对基本成员的正面教育和疏导等等。如让学生信赖的亲戚、朋友来做思想工作;班级班干带头造舆论。这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老师单纯正面教育效果要好一些。要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变化之规律,避免一切诱发逆反心理的外因,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认识创造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并善于用心理学指导自己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2 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
3.3 优化学生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会、团队基层组织、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3.4 及时说明人际交往的信息内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这也是清除逆反心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加强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对消除误解,对改变或防止对立性的逆反心理是非常有益的。
敌对心理的产生,同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中教育工作的失误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有关。因为具有敌对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纠正青少年的敌对倾向,首先要从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着手。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甚至粗暴的批评,更会产生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不妨采取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办法。所以,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怀、体贴,必将有助于他们敌对情绪的缓和以及对立双方心理上的沟通。其次,要注意以理服人,分清是非,使敌对的青少年在平和的状态下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对于克服敌对倾向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环境调整,正面鼓励,对于化解敌对倾向也有所助益。
总之,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那么,我们在消除这种心理时就应该从生理和社会的、教学的角度多想办法,想好办法,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同时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让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收稿日期:2013-05-13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因素;客观因素;排除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某些特殊心理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产生的与教育目标相逆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的出现,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时期较为突出。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教师简单的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的这种思维的批判性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要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危机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要消除和避免消极的逆反心理现象,还是应该认真分析一下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 心理因素
1.1 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1.2 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2. 客观因素
2.1 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
2.2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1)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2)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3)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2.3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他们人格或个性模式往往较多倾向于自我评价;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情感还处在“否定期”,难于接受与他们情感不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很多行为仍然依靠外部评价、同龄人的反应来定向,因此对外部评价的反应往往较为敏感和强烈,对同年龄人群体具的较大的求同倾向。
2.4 态度和偏见是产生逆反心理又一个因素。社会心理学调查表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态度越接近,就越具备交往稳定性;对他从人格特征也因为意气相投而容易接收和认同。相反,人们相互之间态度出现明显差异时就容易发生情绪不协调。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与教师本来就存在许多差距,而我国教育忽略青少年个性塑造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缺乏辅导和疏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要言听计从的观念是逆反心理产生的思想根源。
3. 排除逆反心理的对策
3.1 逆反心理是种暂时的心理现象,避免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也不难。首先应找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准了,再采取相应的对策,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比如说,如果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就应分清是非,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果是认知方法上的差异,双方就应当尽量谋求认知上的相近;如果是人格评价的的偏见,就应当加强沟通,澄清误会,加深相互了解。 清除逆反心理,还应当重视调整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办法。为了尽可能防止逆反心理在集体成员心理气氛中扩大影响,对班级成员的人际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它包括对人际对立关系中的比例调整,对主要影响人物的调整。以及对基本成员的正面教育和疏导等等。如让学生信赖的亲戚、朋友来做思想工作;班级班干带头造舆论。这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老师单纯正面教育效果要好一些。要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变化之规律,避免一切诱发逆反心理的外因,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认识创造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并善于用心理学指导自己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2 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
3.3 优化学生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会、团队基层组织、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3.4 及时说明人际交往的信息内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这也是清除逆反心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加强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对消除误解,对改变或防止对立性的逆反心理是非常有益的。
敌对心理的产生,同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中教育工作的失误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有关。因为具有敌对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纠正青少年的敌对倾向,首先要从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着手。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甚至粗暴的批评,更会产生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不妨采取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办法。所以,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怀、体贴,必将有助于他们敌对情绪的缓和以及对立双方心理上的沟通。其次,要注意以理服人,分清是非,使敌对的青少年在平和的状态下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对于克服敌对倾向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环境调整,正面鼓励,对于化解敌对倾向也有所助益。
总之,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那么,我们在消除这种心理时就应该从生理和社会的、教学的角度多想办法,想好办法,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同时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让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收稿日期: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