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党员民主素质思想的深刻意蕴与深远意义

来源 :领导之友·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党员民主素质。邓小平关于党员民主素质的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邓小平对于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意义,党员民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各种重要途径都具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因此,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在当前和未来依然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党员民主素质;深刻意蕴;深远意义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14AZZ003);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研究》(NECT-10-0319)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6)08-0053-07 [收稿日期] 2016-06-12
  引 言
  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党,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在每一位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组成党的基本细胞,其民主素质对于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提高党员民主素质,既要关注现实情况,更要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自建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党员民主素质建设的丰富经验。党的许多领导人都曾对党员民主素质给以高度重视,其中尤以邓小平最为著名,其党员民主素质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意蕴深刻,无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是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拟对邓小平关于党员民主素质思想的深刻意蕴和深远意义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
  一、出发点: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意义
  对党员民主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是邓小平党员民主素质思想的出发点。从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党的纯洁性以及党的历史责任来看,提高党员民主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体现
  政党成员是一个政党的细胞,政党的宗旨、纲领和教义必然要转化为其成员的理念和信仰,从而才能进一步转变成为可操作的方针政策。因此,党员的思想理念和素质修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邓小平认为,党员民主素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要求的,同时也是性质和宗旨的外在体现。首先,在党的性质方面,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员应当具有民主素质。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是由工人阶级中最优秀、最先进的分子组成的,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身素质,尤其是自身的民主素质和领导作风。邓小平在批评一些党员干部错误领导作风时特别指出这种民主素质的重要性。他指出:“领导作风恶劣,群众就不会服从;领导犯了错误,群众就不批准。”[1](P157)邓小平用群众不服从不批准来告诫党员干部:领导不等于命令,更不等于颐指气使,而是一种民主协商和平等合作。其次,在党的宗旨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要求党员具有比较高的民主素质。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对这一点进行了强调,明确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他特别强调,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过程中应该发扬民主作风,决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可见,邓小平正是基于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深刻认识,才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有民主素质和作风。
  (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客观需要
  保持党自身的纯洁性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课题。保持党的纯洁性说到底就是要保持广大党员的纯洁性。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正在不断侵蚀着党的纯洁性。而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则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客观需要。因为党员干部要保持自身纯洁性,前提就是必须对权力有科学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和党员的民主素质是分不开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途径和因素多种多样,但邓小平认为,各种外在因素要发挥作用,都需要党员干部主观上具有民主素质。换言之,党员干部必须从内在思想上认识民主、理解民主,从而才能在行为中发扬民主作风,抛弃专制主义作风。在发扬民主作风方面,邓小平曾着重指出:“有了民主主义作风,才有广大的群众运动;有了广大的群众运动,才有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党。”[2](P21)这是将民主素质和作风上升到建设布尔什维克党的高度。专制主义作风是与民主素质和作风截然对立的,针对这一点,邓小平曾多次批判一些党员的错误认识,指出:“有些同志以为天下是我们打下的,一切要服从我们。这是非常错误的。”[1](P157)邓小平通过对这种专制主义作风的明确反对,展示了他对党员干部民主素质的要求。可见,邓小平对党员民主素质和保持纯洁性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三)完成党的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一直牢记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从1921年成立以来,一方面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独立;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领导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些历史任务能够完成,离不开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邓小平认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好坏,都与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民主素质,能否虚心学习、接受建议有很大关系。如在党员与政策执行的关系上,他指出“中国革命的队伍大得很,任务又多,共产党员担负的责任很重。党领导得好不好,中央的路线政策执行得如何,要看共产党员合不合标准”。[3](P104)而对于这个合格标准,邓小平也进一步做过明确要求,他曾指出:“在我们各种工作中,哪一件事里面都有民主问题。我党要善于在一切工作中,一切运动中,大大发扬大众的民主主义作风,与一切不民主的现象作斗争。”[2](P21)由此可见,邓小平不仅对党员素质与党的政策执行认识清楚,而且对党员的民主素质尤为重视。
  二、立足点:党员民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员民主素质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是邓小平党员民主素质思想的立足点。在这方面,邓小平指出了党员民主素质在思想理论、组织生活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党员民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思想理论方面,误读党的方针政策。一个政党的方针政策是这个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是政党的生命线。政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主要取决于该政党党员的素质如何,能否真正领悟和理解其方针政策。对于共产党来说,党员民主素质不高也容易误读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认为,党员干部误读党的方针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误解党的领导方式和曲解党的统战策略。首先,在党的领导方式方面,将党的领导变成党权和党员高于一切。党权高于一切容易导致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这种现象久而久之往往容易进一步导致政权体系的混乱。所以邓小平批评指出,“有些同志误解了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解释为‘党权高于一切’,遇事干涉政府工作”。[2](P11)党员高于一切危害更甚,党员的权力没有限制导致其民主素质越发低下,最终往往容易导致某些党员为所欲为,甚至为非作歹。所以邓小平也多次对这种现象进行严厉批评。其次,在曲解统战策略方面,一些党员干部门户之见和宗派主义思想严重。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和策略是其同非党人员处理关系,团结领导非党同志的重要政策。但这种领导绝对不是专制主义、命令主义,而是一种民主协商。邓小平认为,有些党员干部曲解了党的统战政策,在工作中存在门户之见,让非党人员服从自己,在破坏民主的同时也把党变成狭隘的宗派。可见,无论是把党的领导变成党权和党员高于一切,还是将统战政策理解为排斥非党人员,都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误读,都是党员民主素质欠缺的表现。
  2.组织生活方面,家长制作风明显。家长制是与传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等状况相适应的一种高度集权和专制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这种制度本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其生存空间。但是,家长制的作风作为传统思想的残留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依然存在。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家长制作风显然是党员民主素质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障碍。因此,邓小平从正反两方面对家长制作风及其危害给予了详细论述。首先,邓小平从正面对上下级党员干部之间应有的正确合理关系进行了系统总结。他指出:“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4](P331)这是党员民主素质的自然体现。同时邓小平还着重强调:“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服从。”[4](P331)这实际上表明,上级应具有民主作风不能颐指气使,下级也应具有民主素质不能无原则服从。其次,邓小平也从反面对严重影响党员民主素质的家长制作风进行了论述。针对家长制作风的现象,邓小平认为不少地方的党员干部都有这种家长制作风,这种作风进一步导致其民主素质不高,有的人甚至要别人对自己唯命是从,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分析了党员干部中家长制作风的危害,指出:“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使个人高度集权以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4](P329)由此观之,家长制作风确实是党员民主素质提高的重要障碍。
  3.工作作风方面,官僚主义泛滥。官僚主义是指那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考虑实际问题和需要而只顾滥用权力的不良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行使者缺乏足够的民主素质。对于共产党来说,官僚主义盛行也是党员民主素质不高的体现。针对这种现象,邓小平曾多次进行分析和批评。在官僚主义存在范围方面,他曾经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4](P327)在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方面,邓小平总结得非常全面。他对诸如高高在上、滥用权力,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等等各种形态的官僚主义现象都进行了分析论述。而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负面典型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党员干部民主素质低下。当然,邓小平对这些官僚主义的批评态度也是异常坚决的。他认为官僚主义“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4](P327)可见,邓小平对官僚主义的存在及其表现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同时斗争态度也是非常坚决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中国封建制度影响深远、民主环境相对缺乏。社会和历史环境对于一个组织、政党直至一个人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有不利于民主成长发展的因素,从而党员的民主素质比较低也就容易理解。首先,在专制制度影响方面,邓小平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也必然反映在党员思想中。如他曾指出:“假如说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党内的是,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2](P10)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民主思想与习惯在中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比较弱的。其次,在民主环境方面,邓小平认为国民党一贯的“以党治国”思想,是一种非常不利于民主发展的环境,这也对共产党员具有一定影响。邓小平曾强调:“某些同志的‘以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表现”。[2](P10)而且他还进一步分析其危害,指出“以党治国”的错误思想容易破坏党的民主风气,不利于党员民主素质的提高,从而进一步麻痹腐化党,所以应当反对这种国民党遗毒传播到党内来。可见,对封建制度影响和民主环境缺乏这两个党员民主素质提高的重要障碍,邓小平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
  2.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较低。理论水平低,往往容易造成视野狭窄,从而进一步导致看问题绝对化。对共产党来说,漫长的民主革命斗争使许多党员干部没有足够的经历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对包括民主在内的各种问题的本质自然也就认识不清。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看见自己头上有一小块云,就认为天下都是云,凭直觉来看问题”。[3](P99)换言之,因为理论水平低,所以看问题容易过于绝对化、直观化,进一步导致自身民主素养也比较低。这种情形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不自信,“有些同志尚简单避复杂,主要是他们自己不相信自己的主张正确,怕见人,怕通不过,以为一切问题只要党员占多数,一举手万事皆迎刃而解”。[2](P11)因为理论水平低,所以不自信,进而导致一切问题都要求党员占多数,这本身正是民主素质不高的一种反映。邓小平还从正面指出,如果党员干部能够多学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就能发现民主的好处。民主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2](P12)由此可见,要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必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   3.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权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本性就是支配性和排他性。这就决定了权力如果过分集中,再缺乏相关组织和制度约束,就会越来越膨胀,从而导致掌握权力的人民主素质越来越低。对于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所导致的问题,邓小平认识也非常深刻。他在总结我们党和国家政治发展经验教训时,就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4](P333)在组织制度建设的各种问题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尤其突出。所谓权力集中就是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而党委权力集中于书记,这样就往往导致各种事情一人拍板,一人说了算。这种权力集中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既不利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又容易造成个人专断,极不利于党员干部民主素质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4](P321)这些都说明,邓小平对组织制度与党员民主素质的关系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三、着力点: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主要途径
  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邓小平党员民主素质思想的着力点。邓小平从思想作风、组织管理和法律制度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党员民主素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思想作风方面,要着重培养党员的民主思想和公仆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必须使广大党员干部从头脑中时刻保持民主思想,内心深处时刻牢记公仆意识。首先,在民主思想方面,邓小平认为应当通过多方途径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教育。在革命时期,邓小平就曾指出:“随着民主政治的开展,民主教育比任何时候还要迫切。”[2](P20)而且他还认为对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更应严格要求,指出“党要教育与责成政权中的党团和共产党员,首先自己具有充分的民主精神”。[2](P14)对于某些党员干部的不民主作风,邓小平也进行了深入批评。其次,在公仆意识方面,邓小平认为应当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批评两方面来教育党员干部。在正面上,他对公仆意识进行了界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恳谦虚,不能盛气凌人,而要平易近人,甚至要经常准备吃亏和遇到麻烦。在反面上,邓小平针对那些严重违反公仆意识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批评。他指出,一些任人唯亲、任人唯派等严重违反民主的恶劣作风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得到纠正,并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担忧。这两个方面都说明,邓小平对于党员干部的民主思想和公仆意识教育是十分重视的。
  (二)组织管理方面,要通过党章和纪律来规范党员干部的民主行为
  党章党规、组织原则和相关纪律等对于约束党员干部的过分行为,培育其民主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组织原则和纪律方面,邓小平曾经就坚持组织原则和坚持平等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党的组织原则里面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说的是对于上级的决定、指示,下级必须执行,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4](P331)换言之,工作上的服从关系决不能与地位不平等画等号,党内同志之间在地位上应当是平等的,在态度上应当是民主的。针对一些不民主、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邓小平也特别进行了批评,尤其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关系搞成毛泽东所批评过的猫鼠关系等等。其次,在党员和党组织关系方面,邓小平出于民主考虑特别就党员代表党组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一些党员以党的名义行事所带来的一些不民主现象,他指出只有党正式任命的代表才有权代表党说话,而且即便如此,这些党员干部也只有在重大问题上才可以用党的名义提出主张。为了防止党代表利用党的名义,不顾民主胡乱发号施令,邓小平特别指出,党代表“所发表的文章、演说、提案等都必须经过党委员会的审查与批准”。[2](P18)总的来说,邓小平认为,只有理顺了党内外的各种组织关系,才能有效约束党员行为,提高其民主素质。
  (三)法律制度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程序来强化对党员的民主监督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中国的领导者,必须顺应民主法治的历史潮流,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程序来强化对党员的民主监督,从而提高其民主素质。首先,在制度程序方面,通过完善领导制度,强化监督程序来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进行约束,使其按照民主的程序运用权力。在制度上,邓小平认为必须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制度。在他看来,监督主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党的监督、群众监督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在程序上,邓小平认为一定要严格程序,防止权力过分集中。重大问题必须要由集体讨论进行决定,并且特别指出要严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使对于一般问题,他也建议要尽量征求普通党员或非党干部的意见,取得大家的一致同意。其次,在法律法规方面,要树立法律法规的神圣地位,来整治党员干部的越权行为,使其为自己的不民主行为付出代价,从而培育其民主素养。为了树立宪法权威来限制权力和推动民主,邓小平指出“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4](P339)同时,他也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奉公守法,遵守纪律,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办事。可见,邓小平对于法律法规和制度程序在约束党员以及培养其民主行为方面的意义认识十分深刻,因此贯彻起来也十分坚决。
  四、闪光点:
  邓小平党员民主素质思想的深远意义
  (一)以宏大的国际视野阐释了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现代意义
  民主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潮流。任何一个政府、政党乃至组织都必须适应这种潮流,只有如此才能够取信于民,才能够获得权力,才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一向密切关注世界局势的邓小平,对于这种民主潮流以及共产党如何适应也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思考。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继展开,邓小平结合当时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趋势,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开始关注,并对提高党员干部民主素质的意义给以重视。首先,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他要求中国顺应世界民主潮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如他在将中国与西方进行对比时指出,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4](P332)这种对比本身就反映出邓小平的世界视野以及对民主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在党员民主素质方面,邓小平结合政治体制改革来论证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意义。如针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他特别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5](P177)换言之,只有消除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提高其民主素质,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   (二)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剖析了党员民主素质问题的成因
  民主素质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权力观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和使用权力的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是作为革命型政党而存在的,尚未获得统治全国的合法权利,因此党员民主素质的问题并未凸现出来。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成为执政党,党员民主素质的问题开始显现。在经历了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文化大革命”等曲折之后,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在运用权力治理国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对党员民主素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首先,在封建历史传统方面,对封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邓小平在各种讲话中不止一次对这种封建糟粕的影响进行论述。他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6](P348)其次,在党的历史教训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影响党员民主素质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系统反思。如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就指出,党的“历史上多次过分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过分强调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很少强调必要的分权和自主权,很少反对个人过分集权”。[4](P329)正是这种党的历史上一直过分强调集权而忽视分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党员干部权力过分集中,从而不利于其民主素质的提高。
  (三)以超前的科学思维揭示了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多维途径
  正如党员民主素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提高党员民主素质也必须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途径。邓小平对党员民主素质的考虑是十分理性和谨慎的,在综合考虑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基础上,以其超前的科学思维深刻揭示了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多维途径。其中,从宏观上来看,主要包括主观方面的内在自律和客观方面的外在约束两方面。首先,从主观上,邓小平要求党员干部摒弃特权意识,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待人。如他着重批判了个别党员干部的特权思想,指出有些党员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4](P332)批评的同时要求这些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对特权问题引起重视,并树立平等的思想态度。其次,从客观上,邓小平要求从完善法律制度入手,来约束党员干部的不民主行为。邓小平基于对权力特点的深刻认识,认为要克服特权现象,切实提高党员民主素质,不仅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因此主张“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4](P332)换言之,任何违法党章、党纪和国法的人都不可能逍遥法外,都要受到应有的处置。除此之外,邓小平还要求建立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监督党员干部。凡是那些搞特权、搞特殊化等严重违反民主平等精神的,群众都可以检举。可见,这种超前的科学思维所揭示的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多维途径,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G].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G].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G].邓 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G].邓小平文选(第二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G].邓小平文选(第三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G].邓小平文 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陆续形成了许多工作惯例,如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区别“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弹钢琴”“解剖麻雀”“种实验田”等。党的工作惯例默示适用,统一了全党的行动,规范了工作流程,较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不仅在我党夺取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新时期,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典型化事实是,围绕户籍制度进行双向互动改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向农村,实现由取到予的转变,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使公共服务雨露逐步泽及农民。这一演进路径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进一步协调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加大投资于农民的人力资本,使之在能力和素养上与城市居民接近;发挥
通过采用部门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课题组对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态势进行了宏观把握,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农
十余年精心“布局”,上结关系网、下贪集体财。挖空村里两个矿的财富,涉嫌挪用公款4700万元私开公司,侵吞村办企业1490万元股权,案发后烧掉账本潜逃国外。  日前,涉案金额达1.5亿元的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社区原党委书记刘大伟贪腐窝案开庭审理。记者了解到,长期对刘大伟包庇袒护的多个“保护伞”已落马,数名监督不力的现任领导被处分。  巡视让“巨贪村官”露出马脚  地处淮北市南郊的烈山社区原是
[摘 要] 伴隨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在继续追求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成为当下不可小觑的课题。近年来,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侵权案件日渐增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此情况下,我国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制度却仍有缺陷。所以,环境侵权行为及责任的探究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环境污染;环境侵权行为;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个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具有重大理论、实践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95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代表并维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是对从严治党理论的深化和创新,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抓好作风建设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因此,从严治党必须抓住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95年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
[摘 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河北积极承接北京疏解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对于河北来说,不仅要深刻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内涵,还应“精准”把握北京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河北省产业发展特点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寻求协同发展的“结合点”和“共振点”,在承接“中等价值链”转移、选择产业“承接模式”、确定三次产业发力方向、确定合作投資项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落实“绿色发展”的要求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015年9月,“阅兵蓝”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污染程度的降低,也激发了我们的“蓝天梦”。然而,进入2015年冬季,北方多个城市遭到“霾伏”
处级领导干部在党政干部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既是管理者,要对单位内部进行管理和全局把控,又是被管理者,要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因此,处级领导干部能否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  当前,一些地方的处级领导干部存在思想境界不高、精神状态不佳、领导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自我约束不严、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甚至出现所谓“处长政治”,成为改革的“中梗阻”、发展路上的绊脚石,造成了工作上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