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新基准利率改革的进展
国际新基准利率(即银行间拆款利率,Inter Bank Offered Rate,IBOR)改革起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出的LIBOR操纵案,导致已有30余年历史的LIBOR利率在2021年底前停用。操纵案的爆发,主要是由于LIBOR定价基于报价而非真实交易。自2014年起,主要国家开始着手新基准利率的推出,美国、英国、欧盟、瑞士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推进改革。
新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目前,LIBOR报价涉及的5个币种均推出了新基准利率。其中,美元、英镑和瑞郎的改革最为彻底,以新代旧;而欧元和日元则是与其他利率并行,过渡方案更加稳健。新基准利率发布情况详见表1。
各国推出的新基准利率体系与LIBOR体系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具体体现在:
隔夜利率是各国新基准利率的首选,报价基于真实交易。各国监管在选择新基准利率时首要考虑货币市场需求,基于货币市场交易规模、产品期限及交易对手等情况,选择具有隔夜特征、基于真实交易的利率。
各货币定价机制不一致。新基准利率由各国独立发布,不同货币定价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SOFR和SARON是以回购利率为基础;SONIA、ESTR和TONAR是以无抵押借贷利率为基础。不同市场的利率发布时间也不一致。
期限利率尚未推出。新基准利率均为隔夜利率,不具备期限利率;美国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以下简称“ARRC”)将在SOFR衍生品市场深度满足要求后,于2021年推出期限利率,但应用范围有限。英国表达了与ISDA协会保持一致而采用后置复利利率的倾向。
美元、瑞郎新基准利率基于抵押交易,几乎消除了银行间信用风险溢价。美元SOFR和瑞郎SARON是以回购利率为基础,与LIBOR相比几乎消除了银行同业间的信用风险,在金融危机时期发生大幅度跳升的可能性较LIBOR大大降低;SONIA、ESTR和TONAR虽以无抵押借贷利率为基础,由于是隔夜利率,承担的信用风险也较低。
新旧基准利率计息方式比较
新旧基准利率之间最大的区别在计息规则上(见图1)。LIBOR是一种前瞻性利率,在起息日前已固定并公布。新基准利率是一种后置利率,在计息期结束时采用每日复利形式计息,事前不可获知。新基准利率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付息金额的不确定性,因此新基准利率产品,特别是现金产品的接受度有待市场检验,未来不排除采用(前置)期限利率的可能。
为适应全球时差、给交易双方付息清算预留足够时间,新基准利率发展出四种付息调整的方式:延期支付(Delayed Payment)、锁定(Lockout)、回溯(Backward-Shift)和回看(Look back)(见图2),每种付息调整方式对现金流的影响均不同。美联储和英格兰央行分别推出了SOFR指数和SONIA复利指数,方便计算某段时间的期限利率,对于存量产品的转换,由于SOFR、SONIA都会发布对应的利率指数,回溯对于利率指数的应用更加方便,目前是监管推荐的首选,未来也可能成为市场惯例中的主流方案。
存量产品转换的后备方案
后备方案用于约定到期日晚于2021年年底的LIBOR存量交易转换规则,按照衍生产品和现金产品两部分开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转换时点、备选利率和调整点差。
衍生产品存量转换。衍生产品由行业组织统筹后备方案的制定:境外衍生产品一般签署ISDA协议,ISDA协会统筹后备方案的制定工作,经过多轮业界征求意见,ISDA后备方案将于2020年下半年推出;境内衍生产品一般签署NAFMII协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后备方案的制定工作,目前尚未公布转换的时间安排和技术细节,下文主要以ISDA后备方案为例,说明衍生产品存量转换的安排。
在转换时点上,利率替换触发事件包含“永久终止”和“提前终止”两类情况。“永久终止”是指基准利率的监管者等宣布LIBOR永久终止;“提前终止”是指基准利率的监管者等宣布LIBOR不再具有代表性。ISDA在征求意见稿中尚未引入“提前终止”,但预计在最终定稿中引入。
在备选利率上,ISDA选择后置复利利率,与美国ARRC对现金产品第一顺位采用(前置)期限利率的后备方案有显著区别。后置利率是指产品存续期结束后才能确定的利率,前置利率是指产品尚未开始计息前已能完成“定息”。
在调整点差上,为防止后备机制触发时的价值转移和市场混乱,ISDA依据2018年至2019年市场征询的结果,拟采用LIBOR利率与新基准利率5年点差取中位数的方式确定调整点差,并委托Bloomberg公布。自2020年7月起,Bloomberg已经开始发布后备利率。
现金产品存量转换。现金产品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浮息债等,后备方案由美国、英国、日本、瑞士、欧洲央行等各国或地区监管机构按计划分别推出,缺少類似行业组织统筹协调,在执行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以美元为例,美元现金产品后备方案由纽约联储下辖的ARRC工作组牵头,在几轮征求意见后,已经完成了浮息债、银团贷款、双边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最终版本后备条款。
在转换时点上,在已发布的浮息债、双边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后备条款中,利率替换的触发事件包含 “永久终止”和“提前终止”两类情况,与衍生产品的标准一致。
在备选利率上,已发布的后备条款以SOFR的期限利率为美元LIBOR终止后的第一顺位的期限利率,其次才是SOFR后置复利,与衍生产品确定SOFR后置复利为第一顺位有明显区别。
在调整点差上,ARRC肯定了“5年历史中值”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表示对某些产品,如双边商业贷款、消费者产品,设置过渡期平滑当期点差与历史点差,为更优选择;如果采纳了“过渡期”方案,衍生产品与现金产品的点差调整不一致,可能会导致现行部分对冲策略失效。 ARRC制定的条款并非强制性条款,只是提供给市场参与者自愿使用,实操上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料对跨境产品特别是银团贷款项目产生一定影响。
新基准利率产品发展情况
新基准利率衍生产品(互换、期货、期权等)发展快于现金产品(贷款、债券等),但2020年6月末在衍生品市场中的敞口占比也仅为4.7%,较5月5.4%的水平有所下滑。其中,英镑SONIA衍生产品占全部英镑衍生品的24.4%,美元SOFR衍生产品仅占全部美元衍生品的3%。这可能是由于SONIA从1997年开始已有较长时间应用在掉期市场上(见图3)。
新基准利率现金产品发展较慢,仅有试验性的几笔贷款,债券市场相对较好。贷款方面,2020年3月,市场上已经出现基于SOFR、SONIA的多币种银团贷款,房贷也有基于SONIA的贷款,但市场整体接受度不高,叙做的几笔均为先驱性试验。债券方面,据英国央行称,浮息债发展情况较好,向SONIA的切换几乎全部完成:目前,SONIA债券发行总量已达1850亿英镑,SONIA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量已达200亿英镑,且有100亿英镑的LIBOR浮息债和资产证券化转为SONIA。
对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影响
IBOR改革对金融市场产品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产品参考利率挂钩LIBOR的,例如利率类衍生品、浮息债等;二是产品采用LIBOR作为贴现利率的,影响范围更广泛,几乎除了现货类产品、定息债以外的所有产品都会受到影响;三是产品采用LIBOR波动率作为定价参数的,主要影响利率类期权产品。
IBOR改革会对金融市场业务的估值模型和风险模型产生影响。具体来说,采用的计量模型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对模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完成对4种计息方式等模型技术细节的调整;二是对于以LIBOR为挂钩参考利率的产品模型,在现金流计算方式上需要改造升级,并对模型调整进行重新验证评估。
IBOR改革需要对参考利率、贴现利率、波动率等计量参数进行全面梳理、验证和重新配置;对数据长度缺失和质量欠佳的参数需要制定完善的替代方案。参数方面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五种新基准利率全部为2017~2019年新推出或新改革利率,此前利率的可靠性、完整性有限,参数曲线的可靠性可能对资本计量和压力测试计量准确度产生一定影响。其次,期限利率的推出与否、将挂钩的产品类型都将影响参数配置,需要视情况而定方案。再次,期权衍生产品的风险估值依赖准确的隐含波动率数据。目前,由于新基准利率的期权市场发展刚起步,或需暂时以历史波动率替代。参数配置和管理工作将是一项持续提升工作。
IBOR改革对金融市场业务的核心、外围、风险计量系统等均产生改造需求,改造内容涵盖交易簿记、估值和风险计量等环节。 新基准利率复杂的计息规则、存量业务转换带来的新、旧利率前后并存等情况对系统功能的改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存量转换之后,以LIBOR为参考利率的衍生产品估值变动可达50%(见表2),以LIBOR为贴现利率的衍生产品估值变动不超过1%。我们分别对美元和英镑的利率远期、利率掉期、浮息债三种产品设置了不同期限的虚拟组合(各100万名义本金)。据初步测算,对美元衍生品估值变动的影响在0~15%之间,对英镑衍生品估值变动的影响在20%~50%之间。从产品角度看,对利率掉期影响最大,利率远期其次,浮息债影响最小。
从风险价值和交易限额看,风险价值的变动与利率波动率的变动密切正相关。虚拟组合测算无法观测到不同币种、期限、产品与风险价值变动在统计意义上有明确关联。目前,各类产品受自身产品结构、关键风险因子、历史数据与波动率等多重因素影响,虚拟组合测算无法观测到不同币种、期限、产品与风险价值变动在统计意义上有明确关联,美元产品风险价值变动相对较小(见表3)。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市场风险
银行面临资产负债业务与对冲衍生品之间的基差风险,对冲管理难度加大。从美元的情况看,现金产品与衍生品在后备方案上存在较大差异——现金产品以期限利率为后备利率,衍生产品以后置复利利率为后备利率,可能降低套保有效性,对银行资产业务对冲管理带来挑战,需要提前开展评估和准备过渡计划。
银行存量LIBOR业务的市场风险敞口发生变动,影响后续限额与资本管理。首先,存量切换会造成现有市场风险敞口变动。此外,新基准利率+5年点差的方案可能无法反应极端市场况下的市值变动。以美元为例,SOFR较美元LIBOR的历史平均点差为25bp,但在2008~2009年极端市况下,该点差最高可达到454bp,极端情况下可能对市场风险敞口造成扰动,影响后续限额与资本管理。
金融市场业务风险参数和模型需要全面重检与调整。可靠性有限的隔夜利率数据、尚未出台的期限利率数据、缺位的隐含波动率数据,给参数配置和模型计量的实施方案带来了不确定性,短期需要拟定替代方案,中长期随着市场容量的发展,需要持續调整和完善参数与模型方案。
不同币种的利率定价机制不相同,跨币种业务(如套息业务)面临新的风险。转换后,各币种的利率定价机制存在差异,新利率曲线的走势、形态和波动率与现行曲线变动出现偏离,对跨币种业务带来新的风险因子,管理难度加大,需关注各币种之间利率走势的偏差,及时评估变动对风险敞口的影响。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存量业务转换将导致客户交易估值和保证金要求的变动。新
表3 IBOR改革对存量产品风险价值影响的评估旧利率转换可能引发产品的估值变动,进而影响客户保证金及授信额度占用,客户可能会被追缴保证金,需要向客户加强风险揭示,帮助客户做好过渡方案。
新基准利率是几乎消除信用风险溢价的隔夜利率,业务定价需要充分覆盖新形势下的风险与期限溢价。新基准利率是基本接近无风险水平的隔夜利率,在对客定价时需要考虑信用风险溢价、期限溢价水平,对银行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衍生产品保证金收取和额度占用以产品波动率为主要依据之一,需要重新厘定系数。新基准利率产品的波动性特征与LIBOR产品有所不同,需要对系数进行重检,以完善衍生产品保证金收取及额度占用的依据。
客户资产负债与对冲衍生品之间的基差风险也会影响其套期保值效果。需要提前做好客户的培训教育、风险揭示、交易变更安排等工作,避免转换时对客户造成冲击。
流动性风险
新基准利率市场深度有限,曾发生美元SOFR利率瞬间飙升的情况,需防范流动性不足引发交叉风险。截至6月末,新基准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规模仍然有限,显著小于LIBOR产品的市场规模。两种基准利率并存期内,以新基准利率为参考利率产品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流动性不足将对市场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产生交叉传染(见图4)。
合规风险
各国监管改革时间表和要求不一致,银行境内与海外整体合规需要差异化管理。海外地区的实施时间和要求不同,英国的实施进度较为提前。英国央行要求,2020年10月起能够提供新基准利率产品,2021年一季度之后不再推出挂钩LIBOR产品,并在资本、央行拆借等方面面临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
我国境内衍生业务NAFMII协议未制定境内外币衍生品的后备方案或征求意见稿。后续境内IBOR转换工作具体方案、境内外币衍生产品切换后备方案等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若NAFMII协议不发布后备方案,境内衍生业务或面临一对一与客户签订协议的情况。
应对建议
坚持客户导向,提前做好沟通指导。IBOR改革实施过程中,客户在银行叙做业务的估值和保证金要求可能发生变动,客户自身的税务、会计和套期保值策略等也可能受到影响。宜坚持客户导向,积极开展IBOR转换相关要求的培训和指导,提前做好客户风险揭示工作,有效指导客户了解基准利率变化对其的影响,并做好应对方案。
謹守底线思维,切实防范重大风险。IBOR改革会对银行集团整体市场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的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也会在产品层面对银行风险管控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宜谨守底线思维,提前梳理各类风险来源,预判风险水平高低,在银行整体和产品两个层面做好风险管控措施的预案,保障平稳过渡。
多头有序并进,做好转换准备工作。金融市场业务IBOR改革工作涉及客户沟通、协议修订、新基准利率产品评估、模型调整、参数重配、系统改造、交易限额重检、风险系数重检等多个工作环节,时间紧迫。宜积极完成模型升级和系统改造部署,制订参数配置和模型调整方案,做好验证工作,为存量产品切换做好准备。审慎确定存量业务转换方案,评估存量业务的估值和风险限额影响,妥善安排好风险资源,保证转换顺利过渡。
(课题组成员:章彰、刘婷、张云鸽、汪婉莹、孙志强。其中,章彰系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
国际新基准利率(即银行间拆款利率,Inter Bank Offered Rate,IBOR)改革起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出的LIBOR操纵案,导致已有30余年历史的LIBOR利率在2021年底前停用。操纵案的爆发,主要是由于LIBOR定价基于报价而非真实交易。自2014年起,主要国家开始着手新基准利率的推出,美国、英国、欧盟、瑞士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推进改革。
新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目前,LIBOR报价涉及的5个币种均推出了新基准利率。其中,美元、英镑和瑞郎的改革最为彻底,以新代旧;而欧元和日元则是与其他利率并行,过渡方案更加稳健。新基准利率发布情况详见表1。
各国推出的新基准利率体系与LIBOR体系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具体体现在:
隔夜利率是各国新基准利率的首选,报价基于真实交易。各国监管在选择新基准利率时首要考虑货币市场需求,基于货币市场交易规模、产品期限及交易对手等情况,选择具有隔夜特征、基于真实交易的利率。
各货币定价机制不一致。新基准利率由各国独立发布,不同货币定价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SOFR和SARON是以回购利率为基础;SONIA、ESTR和TONAR是以无抵押借贷利率为基础。不同市场的利率发布时间也不一致。
期限利率尚未推出。新基准利率均为隔夜利率,不具备期限利率;美国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以下简称“ARRC”)将在SOFR衍生品市场深度满足要求后,于2021年推出期限利率,但应用范围有限。英国表达了与ISDA协会保持一致而采用后置复利利率的倾向。
美元、瑞郎新基准利率基于抵押交易,几乎消除了银行间信用风险溢价。美元SOFR和瑞郎SARON是以回购利率为基础,与LIBOR相比几乎消除了银行同业间的信用风险,在金融危机时期发生大幅度跳升的可能性较LIBOR大大降低;SONIA、ESTR和TONAR虽以无抵押借贷利率为基础,由于是隔夜利率,承担的信用风险也较低。
新旧基准利率计息方式比较
新旧基准利率之间最大的区别在计息规则上(见图1)。LIBOR是一种前瞻性利率,在起息日前已固定并公布。新基准利率是一种后置利率,在计息期结束时采用每日复利形式计息,事前不可获知。新基准利率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付息金额的不确定性,因此新基准利率产品,特别是现金产品的接受度有待市场检验,未来不排除采用(前置)期限利率的可能。
为适应全球时差、给交易双方付息清算预留足够时间,新基准利率发展出四种付息调整的方式:延期支付(Delayed Payment)、锁定(Lockout)、回溯(Backward-Shift)和回看(Look back)(见图2),每种付息调整方式对现金流的影响均不同。美联储和英格兰央行分别推出了SOFR指数和SONIA复利指数,方便计算某段时间的期限利率,对于存量产品的转换,由于SOFR、SONIA都会发布对应的利率指数,回溯对于利率指数的应用更加方便,目前是监管推荐的首选,未来也可能成为市场惯例中的主流方案。
存量产品转换的后备方案
后备方案用于约定到期日晚于2021年年底的LIBOR存量交易转换规则,按照衍生产品和现金产品两部分开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转换时点、备选利率和调整点差。
衍生产品存量转换。衍生产品由行业组织统筹后备方案的制定:境外衍生产品一般签署ISDA协议,ISDA协会统筹后备方案的制定工作,经过多轮业界征求意见,ISDA后备方案将于2020年下半年推出;境内衍生产品一般签署NAFMII协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后备方案的制定工作,目前尚未公布转换的时间安排和技术细节,下文主要以ISDA后备方案为例,说明衍生产品存量转换的安排。
在转换时点上,利率替换触发事件包含“永久终止”和“提前终止”两类情况。“永久终止”是指基准利率的监管者等宣布LIBOR永久终止;“提前终止”是指基准利率的监管者等宣布LIBOR不再具有代表性。ISDA在征求意见稿中尚未引入“提前终止”,但预计在最终定稿中引入。
在备选利率上,ISDA选择后置复利利率,与美国ARRC对现金产品第一顺位采用(前置)期限利率的后备方案有显著区别。后置利率是指产品存续期结束后才能确定的利率,前置利率是指产品尚未开始计息前已能完成“定息”。
在调整点差上,为防止后备机制触发时的价值转移和市场混乱,ISDA依据2018年至2019年市场征询的结果,拟采用LIBOR利率与新基准利率5年点差取中位数的方式确定调整点差,并委托Bloomberg公布。自2020年7月起,Bloomberg已经开始发布后备利率。
现金产品存量转换。现金产品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浮息债等,后备方案由美国、英国、日本、瑞士、欧洲央行等各国或地区监管机构按计划分别推出,缺少類似行业组织统筹协调,在执行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以美元为例,美元现金产品后备方案由纽约联储下辖的ARRC工作组牵头,在几轮征求意见后,已经完成了浮息债、银团贷款、双边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最终版本后备条款。
在转换时点上,在已发布的浮息债、双边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后备条款中,利率替换的触发事件包含 “永久终止”和“提前终止”两类情况,与衍生产品的标准一致。
在备选利率上,已发布的后备条款以SOFR的期限利率为美元LIBOR终止后的第一顺位的期限利率,其次才是SOFR后置复利,与衍生产品确定SOFR后置复利为第一顺位有明显区别。
在调整点差上,ARRC肯定了“5年历史中值”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表示对某些产品,如双边商业贷款、消费者产品,设置过渡期平滑当期点差与历史点差,为更优选择;如果采纳了“过渡期”方案,衍生产品与现金产品的点差调整不一致,可能会导致现行部分对冲策略失效。 ARRC制定的条款并非强制性条款,只是提供给市场参与者自愿使用,实操上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料对跨境产品特别是银团贷款项目产生一定影响。
新基准利率产品发展情况
新基准利率衍生产品(互换、期货、期权等)发展快于现金产品(贷款、债券等),但2020年6月末在衍生品市场中的敞口占比也仅为4.7%,较5月5.4%的水平有所下滑。其中,英镑SONIA衍生产品占全部英镑衍生品的24.4%,美元SOFR衍生产品仅占全部美元衍生品的3%。这可能是由于SONIA从1997年开始已有较长时间应用在掉期市场上(见图3)。
新基准利率现金产品发展较慢,仅有试验性的几笔贷款,债券市场相对较好。贷款方面,2020年3月,市场上已经出现基于SOFR、SONIA的多币种银团贷款,房贷也有基于SONIA的贷款,但市场整体接受度不高,叙做的几笔均为先驱性试验。债券方面,据英国央行称,浮息债发展情况较好,向SONIA的切换几乎全部完成:目前,SONIA债券发行总量已达1850亿英镑,SONIA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量已达200亿英镑,且有100亿英镑的LIBOR浮息债和资产证券化转为SONIA。
对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影响
IBOR改革对金融市场产品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产品参考利率挂钩LIBOR的,例如利率类衍生品、浮息债等;二是产品采用LIBOR作为贴现利率的,影响范围更广泛,几乎除了现货类产品、定息债以外的所有产品都会受到影响;三是产品采用LIBOR波动率作为定价参数的,主要影响利率类期权产品。
IBOR改革会对金融市场业务的估值模型和风险模型产生影响。具体来说,采用的计量模型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对模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完成对4种计息方式等模型技术细节的调整;二是对于以LIBOR为挂钩参考利率的产品模型,在现金流计算方式上需要改造升级,并对模型调整进行重新验证评估。
IBOR改革需要对参考利率、贴现利率、波动率等计量参数进行全面梳理、验证和重新配置;对数据长度缺失和质量欠佳的参数需要制定完善的替代方案。参数方面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五种新基准利率全部为2017~2019年新推出或新改革利率,此前利率的可靠性、完整性有限,参数曲线的可靠性可能对资本计量和压力测试计量准确度产生一定影响。其次,期限利率的推出与否、将挂钩的产品类型都将影响参数配置,需要视情况而定方案。再次,期权衍生产品的风险估值依赖准确的隐含波动率数据。目前,由于新基准利率的期权市场发展刚起步,或需暂时以历史波动率替代。参数配置和管理工作将是一项持续提升工作。
IBOR改革对金融市场业务的核心、外围、风险计量系统等均产生改造需求,改造内容涵盖交易簿记、估值和风险计量等环节。 新基准利率复杂的计息规则、存量业务转换带来的新、旧利率前后并存等情况对系统功能的改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存量转换之后,以LIBOR为参考利率的衍生产品估值变动可达50%(见表2),以LIBOR为贴现利率的衍生产品估值变动不超过1%。我们分别对美元和英镑的利率远期、利率掉期、浮息债三种产品设置了不同期限的虚拟组合(各100万名义本金)。据初步测算,对美元衍生品估值变动的影响在0~15%之间,对英镑衍生品估值变动的影响在20%~50%之间。从产品角度看,对利率掉期影响最大,利率远期其次,浮息债影响最小。
从风险价值和交易限额看,风险价值的变动与利率波动率的变动密切正相关。虚拟组合测算无法观测到不同币种、期限、产品与风险价值变动在统计意义上有明确关联。目前,各类产品受自身产品结构、关键风险因子、历史数据与波动率等多重因素影响,虚拟组合测算无法观测到不同币种、期限、产品与风险价值变动在统计意义上有明确关联,美元产品风险价值变动相对较小(见表3)。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市场风险
银行面临资产负债业务与对冲衍生品之间的基差风险,对冲管理难度加大。从美元的情况看,现金产品与衍生品在后备方案上存在较大差异——现金产品以期限利率为后备利率,衍生产品以后置复利利率为后备利率,可能降低套保有效性,对银行资产业务对冲管理带来挑战,需要提前开展评估和准备过渡计划。
银行存量LIBOR业务的市场风险敞口发生变动,影响后续限额与资本管理。首先,存量切换会造成现有市场风险敞口变动。此外,新基准利率+5年点差的方案可能无法反应极端市场况下的市值变动。以美元为例,SOFR较美元LIBOR的历史平均点差为25bp,但在2008~2009年极端市况下,该点差最高可达到454bp,极端情况下可能对市场风险敞口造成扰动,影响后续限额与资本管理。
金融市场业务风险参数和模型需要全面重检与调整。可靠性有限的隔夜利率数据、尚未出台的期限利率数据、缺位的隐含波动率数据,给参数配置和模型计量的实施方案带来了不确定性,短期需要拟定替代方案,中长期随着市场容量的发展,需要持續调整和完善参数与模型方案。
不同币种的利率定价机制不相同,跨币种业务(如套息业务)面临新的风险。转换后,各币种的利率定价机制存在差异,新利率曲线的走势、形态和波动率与现行曲线变动出现偏离,对跨币种业务带来新的风险因子,管理难度加大,需关注各币种之间利率走势的偏差,及时评估变动对风险敞口的影响。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存量业务转换将导致客户交易估值和保证金要求的变动。新
表3 IBOR改革对存量产品风险价值影响的评估旧利率转换可能引发产品的估值变动,进而影响客户保证金及授信额度占用,客户可能会被追缴保证金,需要向客户加强风险揭示,帮助客户做好过渡方案。
新基准利率是几乎消除信用风险溢价的隔夜利率,业务定价需要充分覆盖新形势下的风险与期限溢价。新基准利率是基本接近无风险水平的隔夜利率,在对客定价时需要考虑信用风险溢价、期限溢价水平,对银行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衍生产品保证金收取和额度占用以产品波动率为主要依据之一,需要重新厘定系数。新基准利率产品的波动性特征与LIBOR产品有所不同,需要对系数进行重检,以完善衍生产品保证金收取及额度占用的依据。
客户资产负债与对冲衍生品之间的基差风险也会影响其套期保值效果。需要提前做好客户的培训教育、风险揭示、交易变更安排等工作,避免转换时对客户造成冲击。
流动性风险
新基准利率市场深度有限,曾发生美元SOFR利率瞬间飙升的情况,需防范流动性不足引发交叉风险。截至6月末,新基准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规模仍然有限,显著小于LIBOR产品的市场规模。两种基准利率并存期内,以新基准利率为参考利率产品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流动性不足将对市场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产生交叉传染(见图4)。
合规风险
各国监管改革时间表和要求不一致,银行境内与海外整体合规需要差异化管理。海外地区的实施时间和要求不同,英国的实施进度较为提前。英国央行要求,2020年10月起能够提供新基准利率产品,2021年一季度之后不再推出挂钩LIBOR产品,并在资本、央行拆借等方面面临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
我国境内衍生业务NAFMII协议未制定境内外币衍生品的后备方案或征求意见稿。后续境内IBOR转换工作具体方案、境内外币衍生产品切换后备方案等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若NAFMII协议不发布后备方案,境内衍生业务或面临一对一与客户签订协议的情况。
应对建议
坚持客户导向,提前做好沟通指导。IBOR改革实施过程中,客户在银行叙做业务的估值和保证金要求可能发生变动,客户自身的税务、会计和套期保值策略等也可能受到影响。宜坚持客户导向,积极开展IBOR转换相关要求的培训和指导,提前做好客户风险揭示工作,有效指导客户了解基准利率变化对其的影响,并做好应对方案。
謹守底线思维,切实防范重大风险。IBOR改革会对银行集团整体市场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的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也会在产品层面对银行风险管控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宜谨守底线思维,提前梳理各类风险来源,预判风险水平高低,在银行整体和产品两个层面做好风险管控措施的预案,保障平稳过渡。
多头有序并进,做好转换准备工作。金融市场业务IBOR改革工作涉及客户沟通、协议修订、新基准利率产品评估、模型调整、参数重配、系统改造、交易限额重检、风险系数重检等多个工作环节,时间紧迫。宜积极完成模型升级和系统改造部署,制订参数配置和模型调整方案,做好验证工作,为存量产品切换做好准备。审慎确定存量业务转换方案,评估存量业务的估值和风险限额影响,妥善安排好风险资源,保证转换顺利过渡。
(课题组成员:章彰、刘婷、张云鸽、汪婉莹、孙志强。其中,章彰系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