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孩子;父母;行为问题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和担心,也是父母在困境中不断奋斗或支撑下去的动力。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孩子的成长努力着、拼搏着。
  但是,让很多父母困惑不解的是,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可是孩子的成长却总不尽如人意,总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问题。父母想尽办法去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结果却发现这种努力微乎其微,孩子没有任何改变或进步,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孩子的不良行为愈演愈烈。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学校和社会。家庭治疗学派则认为,每一个有行为问题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如果想改变孩子,就得从改变家庭、改变父母入手,那些一心只想改变孩子,而不知反省和审视自身的家长很难获得家庭教育的成功。
  一、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往往会折射出父母的问题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始课堂,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导师和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心理学家梅迪纳斯和约翰逊说过:“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童年,看到自己长期未能解决的冲突,看到自己的需要和抱负”。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点来解释,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换句话说,儿童社会化的完成是通过模仿生命中重要他人的行为而习得的。
  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会通过耳濡目染传递给儿童,从而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某些先天的生理素质,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习得了父母的行为方式。 父母作为孩子朝夕相处的重要他人,是孩子应对生活的直接榜样,孩子无意中模仿着自己在家庭中所感知到的一切。
  作为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认知方式、情绪管理模式和行为处事习惯时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学习的直接榜样。如在认知方面,父母的阅读倾向、时间管理模式、工作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活在身边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处理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父母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爱学习、对工作敷衍的父母很难培养出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孩子。再如对情绪的表达和管理方面,情绪贯穿于人的一生,是儿童智慧发展、人格完善、健康成长的基础。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更多依赖于父母对孩子情绪需求的敏感以及父母自身情绪的表达方式,孩子通过观察、模仿,不断吸收父母应对情绪的风格。因此,父母要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消极地压抑它。如当父母要参加一些大型竞赛性活动前内心紧张不安时,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说:“爸爸(妈妈)即将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内心有些紧张焦虑”。这样,父母通过语言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体验到紧张或焦虑的情绪是人之常情,没必要为之羞愧。以后当孩子面临一些大型考试或竞赛而焦虑不安时,就会觉得这种情绪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分在意,从而不会被焦虑情绪所困扰。
  总之,父母自身就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力量,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时刻都要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自己对孩子的影响。那些父母不喜欢、不希望在孩子身上出现的行为,自然也要避免在自己身上出现。当然由于父母的成长经历或教育经验影响着他们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多年形成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想迅速改变也是难以做到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变。
  二、父母是家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主要创设者
  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母,还是家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主要创设者。诸多研究表明,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自信心、言语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还可能会影响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家庭精神环境(如夫妻婚姻状况、亲子关系)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罗素在《婚姻革命》中说过:“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如果拥有社会性支持,尤其是婚姻美满、对孩子照顾周到,那么家庭摩擦会减少,孩子的依恋安全感就增高。而早期健康的依恋关系将会带来爱和安全感,也有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生活的物质环境还是非常关注的,会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而精神环境的影响是潜在的,看不见的,所以常常会被父母所忽略或漠视。有了孩子后,夫妻双方往往都把目光投注在孩子身上,而忘了关注彼此,从而导致夫妻间充满矛盾和冲突,无形中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许多伤害。其中父母因子女问题而导致的纠纷更多,这种纠纷比起与子女无关的婚姻问题更容易导致儿童的行为障碍。好的婚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孩子时,彼此也要多些关爱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成长在其中的孩子生活得放心、舒心,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此外,为了密切与孩子间的关系,父母也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需求的多变性,培养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做一个理解孩子、能读懂孩子需求并及时给孩子以积极回应的贴心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温暖和谐。
  三、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奥地利的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过:“一个邋邋遢遢的、杂乱无章的小孩,在他的背后总有一个随时帮他把东西收拾整齐的人;孩子说谎,因为他有一个盛气凌人的父亲——他试图用严厉的手段改正孩子撒谎的毛病;孩子喜欢吹牛也让人看到环境影响的痕迹,喜欢吹牛的小孩子梦寐以求的是别人对他的赞许,而不是成功地做好任何一样工作;在他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家长的好评。”较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西蒙兹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富有同情心、兴趣广泛、情绪稳定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倔强冷漠、有逆反心理倾向;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则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攻击性。   仔细观察和分析每一个有问题行为的儿童,都会在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看到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所起的推动和塑造作用。虽然,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是各不相同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有效的教养模式适合所有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一定要遵循这样几条原则:一是要尽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与孩子沟通与交流,使双方平等对话,才能倾听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二是不能不加选择、盲目照搬他人的教养方式和方法。每个家长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家长自身的经验、文化素养和个性也是不同的,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是不同的。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倾向,同时又不能顺其自然,也不能一味指责和挑剔孩子的过错。但是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问题巧妙设置一个又一个情境,引导或帮助孩子征服成长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也就是说,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和孩子本身气质之间应该是优化和谐的,对孩子的发展是最佳的。三是父母要克服功利心态,不能单一地把学业成绩当作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孩子智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兴趣爱好,发掘孩子的潜能优势。
  四、好行为、坏行为都是父母关注的结果
  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个体的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父母作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作为儿童学习生活中最亲密的伴随者和引导者,父母对孩子关注的视角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对孩子某种行为的关注,会在无形中给孩子提供一种暗示,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朝向父母关注的方向发展。父母积极的、充满期待的关注会给孩子以前行的力量和勇气,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孩子发展的潜能。相反,父母对孩子消极的、负面的评价,会培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期待子女能顺利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可是父母对孩子美好的期待或关注在实际表达过程中却容易变形或扭曲。如明明希望孩子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可是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却往往是消极的、负向的诱导或暗示。如许多父母常常渴求完美,对孩子期待过高,往往习惯性地忽略了孩子的积极行为和优点,却不由自主地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家孩子的优点比。结果,越比就越糟糕,不希望出现什么,却恰恰出现什么。孩子不仅缺点没有改正,反而不良行为越积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在父母攀比的目光中一点点丧失。
  再如,在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与他们年龄特征相对应的行为问题,如婴幼儿期的遗尿或吮吸手指、害怕某些事物、青春期的害羞、逆反、爱发脾气和孤僻等等,这些大多属于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绪或行为偏差,是暂时性的,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但糟糕的是,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某种行为,便会大惊小怪不停唠叨“你怎么会这样”“千万别再这样啊”等等。父母本来想消除孩子的不适当行为,但是这些消极的负性的语言却反而变成一种强化物,使孩子不适当的行为固化下来,并演变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好行为可能是父母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不断给予积极表扬和赞许的结果;同样,不良行为也是由于父母不断关注、给以强化的结果。只要改变关注孩子的视角,父母就可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但这种爱不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更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孩子身上。父母要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去看孩子,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养态度和行为习惯,适应孩子的发展。希望我们都能做不那么自以为是的父母,都能用心倾听孩子,尽可能尊重孩子,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孩子一个美好自由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邳州,2213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生涯辅导;核心理念;实施路径;实践特点  今天,只注重脚下,不仰望天空的人,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对高中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必修的一课,其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不亚于高考科目。我校近年来精心研究并大力推行“生涯规划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从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开始,客观、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正确面对成绩与挫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与优势,让具有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学会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快乐学习
[摘要]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至今精神分析疗法已发展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治疗体系之一,也是学校心理咨询师借以深刻理解学生心理问题和帮助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有效工具。本案例借助经典精神分析中的投射技术,分析自我心理学中的自我防御机制和客体关系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帮助来访者直面不敢面对的自我,提升其自我认知。  [关键词]精神分析技术;OH卡牌;自我防御機制;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关键词〕时尚元素;心理活动课;高中;网络  新课程标准要求现在的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会学”“乐学”,其中的“乐学”中的“乐”,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研究对象或探讨目标。于是,课堂趣味性的发掘,课堂实验的演示,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采用等关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等一系列主题都成为了热门话题。无疑,在课堂上运用“时尚”或“流行”元素,也成为了许多教师用来减弱课程枯燥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
〔关键词〕绘画治疗;心理画;辅导个案  小琪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孩子,齐耳的短发,戴黑框眼镜,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透着一分干练与执着。  “老师,我最近烦死了!”小琪开门见山地说,“我已经高三了,成绩总是忽高忽低,这次模拟考试考得很离谱,数学竟然不及格,班主任说我是考重点大学的材料,可这次的成绩才刚刚过本科线,爸妈知道我的成绩后很担心。我最近学习总是无精打采的,上课也提不起精神,觉得考不考大学都不重要
〔摘要〕求助者是一名高中学生,因进入高中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焦虑,并寄希望于“输液补充能量,能提高考试成绩”。根据求助者的情况,辅导教师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法,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认知,调节情绪状态,咨询效果较好。  〔关键词〕考试焦虑;高中生;理性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48-0
〔关键词〕焦虑;中学生;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79-02  一、有多少学生处于焦虑的情绪困扰中?  2014年至2017年,我在北京某示范高中连续开展了四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该测查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修订的适应于我国中小学生的标准化心理诊断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该测验主要测查学生焦虑的类型和程度。适
〔摘要〕四川省德阳市在生涯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采取行政主导、教研引领相结合的工作路径,利用地级市教研部门的条件,在考虑城乡、校际差异的基础上,分別选择改革试点学校10所,整合资源,尝试实践,验证纠错,逐渐深入,区域推进。提炼形成了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五项”基本原则、“一主两辅三补”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实施体系、生涯课堂“三类”教学模式和“四阶”式生涯队伍建设模式。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涯
〔摘要〕 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发作时,个体表现茫然,目光凝滞,难以被唤醒,对外界声音干涉无反应;清醒后,个体对发作过程无记忆。部分儿童出现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生活环境压力,紊乱的日常生活节律,焦虑不安、恐惧的情绪状态,紧张的家庭关系,过重的学习压力等。小学三年级学生曾波,其父亲是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忽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其内心缺乏心理能量,负面情绪难以排解,出
〔摘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从创伤、疾病、痛苦感等转向潜能、希望、幸福感。提升高一新生的学校幸福感,对于促进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采用实验方法,开展了通过感恩训练提升高一新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实验以362名高一新生为被试,设置了感恩教育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感恩教育前进行前测、开展八周的感恩教育后立即进行后测1,感恩教育结束后两个月后进行后测2,共
〔摘要〕心理干预是一个倾听、理解、表达同理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说教、干预、“开药方”的过程。辅导老师在与当事人交流的过程中,要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当事人目前最主要的心理困惑,以便更好地表达辅导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同感。本文通过一则小学生青春期交往的案例阐释了这一理念。  〔关键词〕青春期交往;案例分析;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