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高职院校农村流通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_z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农村流通体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因素,而高职院校这个职业教育的承载者,如何构建农村流通人才培养机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便成为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农村流通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0202
  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资源丰富,是浙江重要的农业城市,具有许多特色优质农产品但由于丽水的农村流通体系比较落后,流通供应链较长,环节过多,使农副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利益被中间环节截留,农民增产不增收,最终导致丽水最大的优势资源——绿色农业资源等生态优势一直未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如何实现丽水农林绿色资源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构建丽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体系建设,而现代农业转型和流通体系建设的软实力——流通人才的培养,便成为当下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丽水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区域服务功能的优势,构建合适的培养机制,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这是高职院校探索的新课题。
  1浙西南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
  1.1从业素质整体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在丽水21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但这些农业人口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缺少劳动技能,文化大多只是初中文化程度,约占48.7%,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文化程度稍高的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或选择到城镇发展,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而农村物流专业人员更是匮乏,流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供应链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但是丽水大部分农村流通从业人员物流专业知识欠缺,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低下,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非常少,许多农产品的信息资源都不易获得,据调查,建制村农户平均上网率不足15%,远低于城市。
  1.2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经营规模小
  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在发展流通基础建设方面推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丽水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建设滞后问题严重,交通工具、道路设施、物流中心、市场建设等流通基础设施方面都不完善且服务功能单一。而对于保障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冷链技术,更是远远落后于现代化水平高,功能完善的城市物流,造成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同时,农村专业的物流企业规模也偏小,实力弱,只能承担简单的运输、仓储、搬运服务,物流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初级阶段。并且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经营行为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运行机制不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能力越来越难以保障。
  1.3农村流通管理滞后,机制不健全
  农村流通市场建设缺乏良好的规划。丽水农村地区有的流通市场重复建设,而有的地方却建设严重不足,流通市场沿街占道、占市现象普遍。相对城市较为完善和严格的流通管理体系,农村地区的商品流通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流通过程监管乏力,工商、税务、质检、物价、卫生等行政职能部门人员配置不足,监管职责流于形式。很多不法商贩把农村作为制假售价的主要市场,严重扰乱了农村流通市场的正常次序,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2浙西南农村流通人才缺位
  2.1农产品经纪人
  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有效衔接的问题。而农产品经纪人则是搭建在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并且,农村经纪人主要要来自农民,大多是农村的致富能人和经济发展带头人,具有头脑灵活、视野开阔、信息灵通的特点,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革、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产品经纪人总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丽水农村经纪人队伍老化,35岁以下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经纪人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其次,现有经纪人文化程度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占有约65%,造成经纪人队伍对农产品流通业务不精,流通信息采集手段落后,寻找商机困难,自律性和权益保护机制缺乏。再次,农村经济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最后,农村经纪人缺乏现代农产品流通策划与营销理念及营销手段的有效结合的能力,受区域局限性较大,市场辐射能力弱。
  2.2农产品营销策划人才
  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已经是全国性大的问题了,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发展订单农业等有力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浙西南特殊的地域特征,仍有许多特色优质的农产品难以面市。2012年,《浙江在线》报道丽水椪柑丰收,却大量滞销的情况。粮贱伤农的古老戏码在椪柑市场重演,从椪柑推广开去,茶叶、杨梅、麻鸭等等农作物无不如此,隔几年就来一个价格过山车的轮回,要么有价无市,要么卖不出好价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营销策划人员,传统的以购定销,坐等待客的营销方式根深蒂固,结果导致优质特色农产品也不能做到入市有价。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特殊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科技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应用,新的优质农产品的不断出现,培养合格的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便成为推动农村商品流通发展的重要举措。
  2.3农村连锁经营管理人才
  近年国家推行的“新网工程”极大推进了浙西南零售业的发展,但与浙西南零售业发展不匹配的是连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连锁经营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需要有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制定发展规划和营销策略,但由于农村缺乏这类人才导致农村的连锁企业的商品结构配比不合理,脱离实际需求,管理方面也只是简单克隆城市的模式,导致农村连锁业发展举步维艰。   2.4农产品国际贸易人才
  丽水号称“中国生态第一市”,产有香菇、木耳、笋干、茶叶等许多天然无公害的农特产品。因此,搞活流通,扩大名特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浙西南农产品主要是在周边局部地区进行推销,在实行走出去战略时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除了农产品季节性强,保鲜度要求高,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严重缺乏既懂得农业,又善于经营,还会外语的国际贸易人才。
  2.5商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
  质量安全一直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产品安全质量取决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带来巨大影响,这就需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各个关键环节上要有各类质量检测人员监控。主要包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普通商品质量检测等。但是浙西南这类农业专技人员严重不足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缺乏质量检测与控制机制,导致优质的农产品因为没有质量安全认证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而市场上的农产品良莠不齐,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快培育这类农产品技术人才的力度,提高丽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迈出浙西南,走向全国乃至打入国际市场。
  2.6农村物流配送人员
  物流配送是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是农产品经营流通的核心和生命力。为了鼓励发展农村现代化物流,浙江省推出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农村流通网络建设项目,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和奖励,但农村流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大量投入,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流通专业人员队伍。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储、运输简单的累加,而是融合了现代物流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渗透到整个生产、建设和商贸领域。但是浙西南地区的农村物流专业人员大多是当地的农民、运输个体户,他们专业知识明显匮乏,物流运作规模小,经营方式粗放,设施设备不完善,服务功能单一。特别是在农产品生产、运输、保鲜流通环节中损失浪费严重,成本高居不下。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浙西南农村物流的发展。
  3高职院校加快农村流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农村流通人才的缺位,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农村流通现代化建设瓶颈,而高职院校——这个最直接最有效途径的职业教育承载者,将历史性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农村流通人才培训开发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3.1建立农村流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农产品流通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在政府的重视和主导作用下,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人才的培养机制。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浙西南农产品流通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对优特农产品市场及前景的宣传力度,增强学农吸引力。其次,政府要为这些农村流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推行学历制教育的就业制度的改革,制定和扶持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保障机制,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让他们生活保障与事业发展两不误,扎根浙西南农村。最后,要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健全农村流通人才培养机制,并注入教育现代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农村职教环境,形成农村流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3.2加强农村流通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浙西南农村流通行业的人才缺失状态,根据农村流通行业的需求的特点,研究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依据、原则及方法,特别是针对农产品经纪人、营销管理、物流商检等紧缺专业,更应紧跟市场需求,及时、合理的确定农村流通人才培养专业方向。依据农村流通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探索农村流通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专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实用性,通过强化核心课程、合并同类课程、压缩或取消与农村流通专业关系不紧密的课程,使农村流通专业课程建设更为优化、更为科学合理。
  3.3完善农村流通人才培养途径
  在充分调研浙西南农村流通人才的需求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浙西南农村的区域特征,职业院校应该采取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人才培养途径。短期培训是面向目前农村流通行业的已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的不足而开展的职业素质培训,采用分阶段、渐进式、菜单式教学,培训内容从侧重于农民可以直接应用的农技知识和产品量标准等逐步延伸到营销管理及物流规划领域,如农产品流通经济人培训可以讲解农产品保鲜处理技术、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市场营销技术及信息处理方法等。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集中面授、现场演示、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学历教育则是解决农村流通人才短缺的根本途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农村流通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针对不同教育群体可以采用全日制、函授夜校等形式。
  3.4构建农村流通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村流通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农产品流通企业、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联动又互为要素三方主体,构建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三方主体的良性互动。因此要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中枢的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依托产业办专业,依靠专业促产业”的思想,推行产教统一、工学结合、工读合一的弹性培养途径,把学校、企业、学生紧密联系成一体。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培养,企业能够借助高职院校的智力因素,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与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能借助企业这个实践平台,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扩大了知名度;学生能得到锻炼,了解行业最新需求与资讯,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小星.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2009,(36).
  [2]任伟.浙江省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J].现代物流,2011,(3).
  [3]章志平.农产品流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4).
其他文献
福特翼虎《小镇印象》自前期在CCTV-2播出以来,博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印象里最深的就是那些小镇静静地坐落在祖国每个角落的状态。小镇秀美的风光、小镇质朴的人们,还有小镇上
<正>一个摄制组深入到沙漠。组中一个印地安人对导演说:“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过了几天,印地安人又对导演说:“有风暴!”果然,风暴来了。导演很惊讶,找来秘书,对她
期刊
增强湾区经济的活力,核心是提高湾区城市对各类人才的磁力.文章基于生态系统视角,从人才内生态与外生态两方面构建人才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
对先天性舌下腺囊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岁。因左颌下肿大于2006-01-08入院。患儿出生后,家人发现小孩左侧颌下肿大,触摸无哭闹,并逐渐增大。0.5a前,于当地医院诊断左颌
7月22日7时45分,三峡电站总出力达到2250万千瓦,实现了2016年首次全部机组达到额定出力运行。近日,长江流域晴热少雨,为控制三峡水库水位涨幅,腾空库容迎接下一场洪水,20日上午,长江
中国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分别于20世纪70-80年代先后开始发展生态文学,本文对两岸生态文学的发展进行对比。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的对比可以看出,生态文学的发展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一直是两国经济的热点问题。2011年年底,我国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围绕这一政策实施后给厂商和消费者带来的影响,通过博弈论
结合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条带开采垮落区注浆充填与条带开采覆岩移动特征.结果表明:在已开采条带垮落区实施注浆充填能有效地减小覆岩垮落角和垮落高度
起重机械作为重要的搬运设备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机械设备。从产品设计、材料采购、制造过程、检验环节、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对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进行了研究
每一期《华夏人文地理》的封面都是从上千张图片中精心挑选、制作而成。我们力图为您呈现最具视觉冲击力,最能体现杂志当期内容的封面。同时,哪一期封面最受读者欢迎也是我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