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文学行走

来源 :伊犁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访伊犁的东乡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家赵光鸣为了一部小说的创作,来伊犁收集资料,编辑部安排我陪他几天。文学杂志的编辑肯定是要和作家诗人打交道的,陪作家(媒体用语叫“采风”。我一直都不喜欢“采风”这个词,这个词一度成为文艺界公款旅游吃喝玩乐的代名词)也是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此前我读过赵光鸣的几篇小说,印象最深的是《石板屋》,有评论家说他是中国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家。也听说过有关他的几桩逸闻趣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某年某月的某个下午他应邀去某个单位讲课,因为中午吃饭时酒喝多了,摇摇晃晃上到讲台上讲了没几分钟,酒力发作,醉倒在讲台上。这个故事是真有其事还是杜撰的,我没有当面向他求证过,但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颇有“魏晋风度”,可为古代“竹林七贤”作一条补注。
  赵光鸣此行的目的是收集小说素材,具体地说是了解有关东乡人的一些情况。伊宁县愉群翁乡(又名五一公社)和霍城县惠远乡是伊犁东乡人最集中的两个地方,因此,我倆一起坐班车直奔伊宁县愉群翁乡和霍城县惠远乡。
  赵光鸣下基层收集素材的方式也很特别,就是找人聊天;随意聊,聊完再在当地主要街道、农贸市场走马观花地转一圈。因为是公差,到了乡上,我们找到乡上领导,把公函交给他们,说明来意,乡上领导就会派个干部当向导,陪我们找赵光鸣想找、想见的人。向导一般是乡干部,在惠远规格高一些,陪我们的是一个东乡族女副乡长。
  赵光鸣找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这些东乡老人聊天,看似东拉西扯,其实闲聊中能得到不少写作中有用的东西。在愉群翁乡找人聊完到了惠远继续找人聊。此前和大部分伊犁人一样,我对东乡人几乎一无所知,以为东乡人就是回族人。从路上和赵光鸣的闲聊中才知道东乡人和回族并不是一码事,东乡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新中国成立之前伊犁的东乡人很少,伊犁的东乡人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从甘肃东乡县自流来的。甘肃东乡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时常闹饥荒,讨生计难,家里有亲戚在伊犁的人写信说伊犁好,不闹饥荒,可以吃饱饭,有人就奔着伊犁的亲戚跑来了。他们中基本上都是种地的农民,条件好一点可以买张汽车票火车票,没钱坐车的就步行,扒车,一路到了新疆,到了伊犁。来到伊宁县愉群翁乡和霍城县的惠远乡。一二为伴,三五成群,投亲靠友,落下脚来。这些东乡人都是自己跑来的,虽然在此落脚了,但没有户口,是“盲流”。“盲流”在当时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也就是盲目流动的意思,有的地方也称之谓“黑户”。以这种方式来到此地的人,一般不会和村民一道住在庄子上,而是选择远离庄子的地方,挖个地窝子或者自己打土块随便盖个简易的土坯房,讨生计的方式基本上就挖干草,或者跑到特克斯、昭苏一带的山里挖贝母。这些人成为游离于社会的一群特殊的人。三十多年间,陆续来了几千人。如此规模的“自流”人员来到伊犁,自然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按照当时的政策,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晚期当地政府对这些“自流”来的东乡人实行了几次规模不同的遣返。“自流”来的东乡人一听说要遣返原藉,四处躲藏,都不愿回原藉。有一次当地政府集中了几百人准备遣返回原藉,在长途车站发生了遣返人员用匕首当场自杀的事,遣返因此暂停了,这几百人后来就留在了伊犁。
  在惠远乡走访东乡人家,印象深刻。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几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正在院子里打围墙,我们按图索骥,找到其中那个叫马麦堆的人。我们站在一旁一边看他们打围墙,赵光鸣一边和马麦堆聊天。他的名字很特别,几年后赵光鸣创作了长篇小说《西边的太阳》小说里直接用了这个名字。小说中的有些细节也是那几天的闲聊中听到的。小说在《当代》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在北京还开过研讨会。
  此次伊犁之行使我有缘结识了作家赵光鸣。后来大家成了朋友,在酒桌上赵光鸣时常说起此次伊犁之行,说起我们一同住过的一晚上3块钱的招待所,及招待所里肮脏的床单,肮脏的枕巾和肮脏的被子。赵光鸣收获不菲,得到的回报却是一部名为《西部的太阳》的长篇小说。
  挖洞的人
  大约是一九九九年的夏天,作家刘亮程来到伊犁。当时他已在乌鲁木齐工作。自从《天涯》杂志精选了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的数万字作品并配以几个国内著名评论家的评论集中推出后,经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推介,几乎一夜之间刘亮程成为新疆继周涛之后在内地最有影响的作家。那几年常有外地作家诗人来伊犁。外地作家诗人来伊犁通常要去那拉提、库尔德宁(特克斯的喀拉峻、昭苏的夏塔开发得晚一些,当时知道的人、去的人还少)、霍尔果斯口岸、惠远伊犁将军府之类的在新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我问刘亮程想去哪儿,同时给他介绍了几个地方,其中就有伊犁河北岸的一个团场废弃的小水电站。水电站就在河边,离伊宁市也不算远,大概有个十公里左右。我小学一至四年级是在小水电站度过的。刘亮程说,就去你说的地方吧。我已有二十多年没去过小水电站了,突然要带一个作家去,说实话心里也没底。一是多年没去了,路只能记个大概,能不能找到都成问题;二是那个地方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我也不清楚。
  和我们一同去水电站的还有两位伊犁女作家,一位是晚报记者小佟,锡伯族,写诗;一位是当时在伊犁的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散文、对文学正处于热恋之中的刘女士。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客运站,上了通往水电站方向的一趟班车。二十多年没去过那个地方了,记忆中唯一的路标就是道路中间的一棵合抱粗的老榆树。老榆树朝前几百米有一个大下坡,右边有一条渠,渠下有一条向南的土路,沿着土路一直往前走就能到达。
  值得庆幸的是道路中间的老榆树还在。老榆树上挂满了红布条——祈福或者避邪。关于这棵老榆树有不少传说。说老榆树已经有几百年,是一棵神树,有灵,铺柏油路时有人说它挡路,影响道路安全,想伐掉它,但没人敢伐,只好把他留在了路中间。一条新修的柏油路,中间长着一棵老榆树,实在是有些碍眼,白天倒没什么,夜里天黑,司机一不留神汽车就会撞到树上。柏油路修好之后老榆树处前前后后发生过几起交道事故。为此有关部门派人去实地调查几次,出于交通安全考虑,最后还是决定伐掉路中间的老榆树(其实移走更为合理)。据说,伐树的人后来死了,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我们一行四人在老榆树旁下了车,饶有兴趣地围着树干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的老榆树转了一圈。树枝上挂了红布条,的确与众不同。
  找到了老榆树,我心里就有底了。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就找到了大下坡,找到了水渠,找到了水渠下的土路。这段路印象中有一公里多路,其实也就是三四百米。
  我们沿着水渠下的土路往前走了大约有十来分钟,路断了,路的尽头横着一户人家。绕过这户人家,到了水电站。水电站已面目全非。我家原来住过的那排土房已不复存在,在原来水电站的区域内零零星星散布着几户人家,全是后来搬来的,竟然没有一户是我认识的。
  沿着一条小路我们几个人信马由缰地向西走,来到当年的轮机房。轮机房已没房顶,只剩下四面水泥墙,墙上依稀可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字样。
  轮机房旁曾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近一米深的泉,水电站的人都到泉邊挑水吃。现在,泉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地完全变成了一处遗迹。
  从轮机房向南走二三百米就到了伊犁河边。我们沿着伊犁河边向西走,南边是伊犁河的主河道和几条支流,北边是一列断崖和土坡。远远看见北岸一面土坡上几棵树,一户人家。走到跟前见到女主人时才知道这是一户汉族人家,男主人姓李,是河南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来到这里。男主人这会儿不在家,在地里干活,家里只有女主人。
  此刻已是正午时分,烈日当空,举目望去南边是闪闪发亮的伊犁河、河中央郁郁苍苍绵延东西的灌木林,北岸上除了成片的彼此相联的田野,就是远处掩映在一片白杨树中的一间间土坯房子——维吾尔人的村庄。已是吃午饭时间,可附近一带没见到一家饭馆:庄子上一般不会有饭馆。我正在为吃中午饭发愁,男主人——老李回来了,面对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男主人显然有点不放心,可以肯定:平时很少有人会来这儿,更别说进他家了。估计他心里在想: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刘亮程主动向男主人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作家,怕男主人不相信,还从随身带的包里取出一张《新疆都市消费晨报》,《晨报》上有给他做的专版,配有照片。见眼前这个人和报纸照片上的果然是一个人,男主人这才放松下来,刘亮程叉开腿站在门前和男主人聊了一会儿庄稼方面的事。听女主人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们就来到这儿,我猜想他们应该和水电站的人有交往,问男主人认识不认识水电站的人,他说他哥哥就是水电站的,并且说了姓名。我认识他哥哥。他哥哥是水电站的会计。当年他哥哥三四岁的儿子在河边玩耍不小心掉进河里,我父亲正好在河边,跳进河里把孩子救上来。我问他知道不知道这件事。一听说我曾经在水电站生活过并且认识他哥哥、我父亲还是他侄儿的救命恩人,男主人——老李顿时变得热情了,主动提出让我们几个在他家吃饭。女主人和面,两位女作家去老李家门前的菜地摘了一把豇豆和一些青辣椒、西红柿、茄子。刘亮程按他们沙湾人的做法炒了吃拌面的菜,老李两口子和四个不速之客一道吃了一顿合伙做的拌面。
  老李家面朝伊犁河,依坡而居。所谓的房子其实就是在伊犁河北岸的土坡上挖了几个坑盖上屋顶,类似于陕北的窑洞。屋里的床、桌子、凳子都是挖的。别出心裁。
  老李家地面下挖的类似房子的地洞是同行的女作家小刘发现的。洞口就在屋里,就像电影《地道战》里的那些地道洞口一样,洞口做了精心伪装,用几块木板拼掩,揭开木板是一个隐蔽的人工挖的向下的土楼梯,据老李说他家亲戚来过多次都没发现。
  吃过午饭,征得老李的同意后,我们四个人沿着土楼梯依次下到洞里。洞里的空间比上面屋子的空间还大,朝着某个方向延伸……
  我们一行人中对这个洞最感兴趣的是刘亮程。他叉着腿站在洞里一言不发,看了半天。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刺激人的想象力:黑暗和洞。现在这两种东西同时出现在一个具有特殊感知力的作家面前,就别无选择地与文学遭遇,最后走进了书里。
  闲聊中老李讲述了他挖洞的初衷。他老家在河南,是投奔哥哥来到这儿的,属于自流人员,当地人称之为盲流,在水电站落不上户,在庄子上也落不上户。把老婆接来之后他在远离庄子的河岸坡上挖了两间房子,落脚在此。刚来时哥哥工作的水电站尚有几户汉族人家,他们属于河南岸团场的职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团场开始使用伊犁电网的电,小水电站就关闭了,职工都调回伊犁河南岸的团场,东西几公里长的北岸这一带当时孤单单地就剩下他一家人住在这里,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为防不测,他开始在屋子下面挖洞,在屋子下面挖了一个同房间差不多大小的洞,相当于又多出了一间房子。下面的房子挖好之后他还是不踏实,继续挖,只要有空每天多少都得挖一会儿。洞自然越挖越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李一家人的户口落在了庄子上,但人还住在老地方。屋子底下的洞依然在挖。天天挖,月月挖,年年挖。屋子下面的洞越挖越大,越挖越深;开始挖洞还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后来挖洞就成了一种本能,一天不挖就会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甚至会觉得不舒服,想停也停不下来了,就这样前后挖了二十多年,一直挖到现在……
  饭也吃了,茶也喝了,洞也看了,走时大家和老李一家已成了朋友。几年之后刘亮程写了一本书,名叫《正午的田野》,专门委托女作家小刘去水电站给老李送了一本。十年之后刘亮程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凿空》。一个挖洞的人贯穿小说始终。主人公不姓李,姓张,叫张旺才。
  (陈予,男,1963年生于伊犁兵团第四师69团。1984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起至2018年,在《伊犁河》汉文编辑部先后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出版有小说集《我们走在大路上》《像电影一样》。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理事。)
其他文献
齊刷刷地嚼着阳光,齐刷刷地吟着秋风,齐刷刷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将所有的汗粒,艰辛,秕谷,一一删除,风,只留下种子,岁月,留下种子。  我们的兄弟,让我们肩并肩,红着脸膛,共同走在十月,  回家的路上……
期刊
极地干涸的戈壁,黄沙漫漫。我祈求上苍,痛痛快快地倾泻一场泪雨。  生命的段落和层次,分明,像戈壁滩上那只僵硬的风蝶,不容许有半点牵强的借口,凌驾于光阴之上。  更不容许有丝毫的敷衍搪塞,挥霍苟延残喘的青春。  我忧心忡忡,在黄沙中行走,擎着蝌蚪文里缺失的执着。  蚂蚁的目光腐朽瞳孔,老鼠的思维侵蚀胸肌,暗藏在薰衣草下面的灵魂像蜕变的蝉——  听古战场上的喧嚣,打破撒哈拉大漠千年的沉寂。  我不再哭
期刊
大漠上的鏡月湖,在千年黄沙中沉淀。沉淀出一块蓝色的水晶,盛装了天空的纯净。  它,醇甜,像马奶酒,喝一口,便忘记了跋涉的苦。  它,清澈,一眼就能望穿岁月的痛。  它,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漠上,让马头琴的琴声悠悠扬扬。  马背上的民族——  男人的心胸,像浩瀚的天空,包容了尘世的自私与狭隘。  女人的情怀,像灿烂的阳光,温暖了世间的冷冽与冰凉。  原来是每个牧羊人,都从这里汲取着磊落。
期刊
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 《古朗月行》  时间一截一截地长高。回过头来,只剩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童年的眉梢。  那时候,我们相信神仙,相信圆满,相信世间一切的干净和爱。我们常常在幻觉里入梦,一不小心,就坐在了月亮和天空里,就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那时候,雨水是会开花的,云朵是可以穿在身上的。我们比一张白纸还要纯白还要清浅,我们敞开了整个的小小心
期刊
陌生人,请带走我的花朵  种在我不曾去过的地方  陌生人,请说说你的故事  让我了解自己爱的世界更多些  我初次来的时候  见过有温柔的姑娘在街角漫步  见过夏天的向日葵  大片大片地开着  你们也许同我一样  马上要离开这里  你们将带着雪山上银白的掠影  从崎岖山路上下来  从广阔草原上离去  连同翠绿的呼吸一起  消散在其他的地方  陌生人,我们也许不会再相见  愿今日的阳光就是你往后的晴日
期刊
牛跑了  今天上午,我们到三小组的艾则孜·依明家走访。突然,一头黑白花牛拖着缰绳迎面跑来。  这头牛是吉力力家的,是他家养了两年的公牛。他跟买牛的人商量好,以8900元的价格将其卖掉。牛贩子开着小汽车来拉牛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上车的瞬间,公牛似乎猛然意识到了什么,奋力挣脱吉力力拉缰绳的手,躲开铁栅栏,掉头朝巷道的一头跑来。  公牛钻出小巷子,冲上艾则孜·伊明家门口的主街道,一路向西狂奔而
期刊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都有一方土地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哪怕它只有邮票一般大小,哪怕它没有一点名气,但是因为这位作家的作品而使这方土地名扬四海,而这位作家的文学精神对这块土地上的文化、精神以至经济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虽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从古希腊到意大利,从俄罗斯到欧美大陆,从印度到拉美,但丁、莎士比亚、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肖洛霍夫、海明威、泰戈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
期刊
一九九八年夏季的某一天,第二堂课结束后,我哥带着他的狗腿子们呼啸着从楼上的复习班席卷下来,挤得下楼做操的人流东倒西歪。我看见人流里裹着新来的化学老师赵红叶,她细条条的身子就像树枝上没崩开的花儿,或者像没有配平的方程式般充满了神秘,她的包臀裙和细高跟在密密匝匝的蓝色运动服里鲜艳夺目。我心想,坏了。这俩字还没出口,人流就溃了坝、决了堤,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突然一暗,我就被冲卷到了一楼的水泥地板上。我爬起
期刊
交通晚高峰出现在下班时,着急回家的大车和小车横冲直撞,最终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处堵了个水泄不通。电瓶车上,马小鹏双腿支撑着地面,路就像鸭肠子,自己就是肠道菌群里最微乎其微的一粒菌。马小鹏喜欢用这种假设来打发时间,起码比盯着红灯秒数倒计时强多了。就在这时,手机响了,马小鹏首先感受到的是裤兜里的震动。  他下意识一阵紧张。  是个陌生号码。本不该接听的,在路上接电话本来就不安全,他的电动车都骑了几年了,
期刊
记忆中母亲的衣兜就像是个百宝箱,因为每次手伸进她大大的衣兜里, 都会发现有好多好吃的糖果,小时候最想做的事是快快长大,那样我也就会有大大的衣兜,我也就可以装好多好多糖果分给妈妈吃。  世界再大,也大不过母爱。老舍说:“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只要有母亲在,就有最后的包容和依靠。  当全世界都在催着我们长大的时候,她却心疼我们的小翅膀。她不是超人,却为我们变成了万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