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六个年头了,经常有家长来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交谈以后,他们介绍说:“在小学老师就说,智力不错,就是上课不认真听,作业马虎,缺乏学习的劲头。”是呀,这样孩子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在目前的中小学学生身上普遍存在。这种不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的情况,在不少家长和教师那儿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仔细考察会发现:大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的障碍并不是智力上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或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表现是:吃、穿、住、行家长护驾,对孩子百依百顺,态度好时过分宠爱孩子,态度不好时打骂孩子,不注意对孩子品质、信念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等等。总之,在部分家长和教师眼里,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独立于非智力因素,而不知道非智力因素在智力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占有什么样的位置。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非智力因素又被学者们称为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所谓“情商” 指的是: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简而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我认为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理想点亮人生——理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
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道:“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体验,即我的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的一切确定下来的。”这段名言揭示了目标高远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内心精神品质与智力发展的紧密联系。现实表明,内心精神品质不同,其智力因素发展速度、水平、方向也不相同。人的理想、品质、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情感等心理,都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积极拚搏、努力工作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指南、前进的动力。孩子如果不知道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或者错误的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受家长和老师逼迫而学,没有理想,缺少志向,那么,孩子要么缺乏学习动力,要么厌学逃学,更谈不上智力开发和发展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
非智力因素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为此,在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用地理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了天文、地质、气象与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经济、城市、人口、环境等方方面面。教材中揭示了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这些自然奥秘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是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倾向所在,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第二,抓住好奇心,善于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这些奥妙往往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教学中抓住本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就能激发兴趣。
第三,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针对学校的实际,开展了自制小地球仪、绘制上学路线图、剪拼中国政区图(以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图组拼)、假期写地理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爱我中华》知识竞赛、编写《我爱祖国山河美》的地理手抄报等多种课外活动。这样,经常接触地理知识,学生才有可能对地理课逐渐产生兴趣。
三、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愿学”
我始终坚信这一信条:“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比喜欢这门学科简单。”当学生喜欢你这个人的时候就会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想使学生愿学地理,就必须创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满热情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盒热爱,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這样可以使一部分不愿学地理的学生从感情上不好意思不学。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四、完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会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现今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地理学科的前提,也是今后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善于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明确读书三要素,即有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重视各种地图的析读,图文结合,实现图文转换,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绘图,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善于动口、动脑、动手的好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预习看书、听课过程中看书、复习时看书的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看书习惯。
第二、注重启发,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地理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景,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层层启发,让学生的思维象爬梯子一样,一级一级地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三、建立错误题库,养成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要要求学生对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误建立题库,其内容包括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错误原因、订正及其依据四个方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并为总复习积累资料。
总之,非智力因素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很多事实表明,教师的人格力量、文化底蕴、艺术表现、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等都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条件。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决定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理想点亮人生——理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
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道:“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体验,即我的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的一切确定下来的。”这段名言揭示了目标高远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内心精神品质与智力发展的紧密联系。现实表明,内心精神品质不同,其智力因素发展速度、水平、方向也不相同。人的理想、品质、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情感等心理,都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积极拚搏、努力工作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指南、前进的动力。孩子如果不知道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或者错误的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受家长和老师逼迫而学,没有理想,缺少志向,那么,孩子要么缺乏学习动力,要么厌学逃学,更谈不上智力开发和发展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
非智力因素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为此,在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用地理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了天文、地质、气象与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经济、城市、人口、环境等方方面面。教材中揭示了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这些自然奥秘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是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倾向所在,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第二,抓住好奇心,善于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这些奥妙往往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教学中抓住本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就能激发兴趣。
第三,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针对学校的实际,开展了自制小地球仪、绘制上学路线图、剪拼中国政区图(以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图组拼)、假期写地理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爱我中华》知识竞赛、编写《我爱祖国山河美》的地理手抄报等多种课外活动。这样,经常接触地理知识,学生才有可能对地理课逐渐产生兴趣。
三、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愿学”
我始终坚信这一信条:“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比喜欢这门学科简单。”当学生喜欢你这个人的时候就会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想使学生愿学地理,就必须创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满热情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盒热爱,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這样可以使一部分不愿学地理的学生从感情上不好意思不学。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四、完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会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现今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地理学科的前提,也是今后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善于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明确读书三要素,即有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重视各种地图的析读,图文结合,实现图文转换,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绘图,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善于动口、动脑、动手的好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预习看书、听课过程中看书、复习时看书的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看书习惯。
第二、注重启发,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地理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景,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层层启发,让学生的思维象爬梯子一样,一级一级地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三、建立错误题库,养成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要要求学生对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误建立题库,其内容包括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错误原因、订正及其依据四个方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并为总复习积累资料。
总之,非智力因素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很多事实表明,教师的人格力量、文化底蕴、艺术表现、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等都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条件。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决定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