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开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的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休。因此,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一、教师语文作业观要开放。
  新型作业要开放,首先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整合各科的课程,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减少机械性作业,实行基础性作业自己定制制度,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教师要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放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乃至作业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母亲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学生可以选择给母亲做贺卡,写信,也可以帮母亲捶捶背,洗洗脚,还可以对母亲说句感恩的话等等。这样的作业,既学习了写作,又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不但能按时完成,而且会把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学生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设计作业内容要开放。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师在作业内容设计上,可以有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还有学习与活动相接轨的……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课前我先与学生交流其在影视作品中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很多学生都观看过电影《赤壁》和电视剧《三国演义》,对文中的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等的事迹津津乐道。课后,我又让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歇后语及成语故事。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还把学习与学生的爱好(看影视作品)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完成起来兴趣盎然。
  事实上,语文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课程之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只要教师能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在课堂上、在布置作业中吸收进去,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这无论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是知识的获得都是很有好处的。
  三、设计作业形式要开放。
  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因此,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应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A、爱写字的你,不妨摘抄本课的优美词语。B、爱画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意境画一幅优美的山水画。C、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录下一盘磁带。D、爱探究的你,不妨查阅资料寻找其它作品中描写山水风光的文章,并在班上交流。E、爱写作的你,不妨结合课文中那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写一篇小散文。这五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任选二三项。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了“写、画、读、查、讲”等形式,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四、检查作业方式要开放。
  传统的作业评价单调,评语刻板教条化,大部分教师在检查作业中只是批改一个分数,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如:好,书写不认真,重做等)。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在新课标下,我们检查作业的方式可以是检查、展示、汇报、交流……评估中过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如在教学了《草船借箭》一课后,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其他故事、歇后语、成语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看谁收集的成语多,评“成语大王”;再根据所获得的资料,让学生办一期以“三国”为内容的手抄报;还组织学生分小组选择“三国”的故事进行表演等。作业检查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会分工、合作、探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变教师布置为学生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学习为集体交流,把作业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的知识领域。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快乐实践的园地。
其他文献
【摘要】循环日记属于孩子自己的“快乐大本营”,在这里可以激发情趣,搜集素材,巧设文题,发散思维,抒发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让学生想写、能写、易写,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给作文教学天地开启了一扇亮窗,让清风徐入,让生机勃发。  【关键词】循环日记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降低难度培养能力  语文教学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作文教学,若说全中
期刊
高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囿于旧教材的体系,依附于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一种初高中按文体循环的难以突破的模式。原本作为高一的学生应该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上达到“过关”的基本要求,应能写各种文体。但据笔者所教的学生来看,并非如此,高中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补初中的作文课。这样就使得高中作文教学无法跟上来。现在虽然高中教材在作文教学上有所改进,但要真正扭转作文教学的误区任重而道远。目前笔者认为在高中作文教学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标准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生机。新课程的教材图文并茂,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多数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的语
期刊
期刊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摈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
期刊
【摘要】依据小学学生的身心状况处于“青春期”,生命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的特殊时期,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心理的不够沟通、教法的不够得当、教材的不够合理、学生心理矛盾复杂、生理变化巨大、学习方法断层、学习习惯不良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衔接。  【关键词】教与学衔接  不少在小学阶段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的测试中成绩一落千丈,暴露出了种种问题。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
期刊
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经验,权作抛砖引玉。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角色错位  我们发现当前教师在阅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根据课标表述,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
期刊
善教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启发,获得教益。这几年来,我在指导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写作时,也在“授之以趣”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看看”再写。  作文写不出东西来,何乐可言?写作训练的第一步,要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获得写作材料,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我按照从看图到看物,从看静物到看动物的顺序进行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如看图,课内素描、课余观察、课外参观、游览,并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情景记录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