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起点,会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出有启迪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问题就是疑点,没有疑点的产生,就谈不上创新。让问题走进课堂,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被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易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但是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师生应该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学习和进步的原则,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例如:在教学“亲近师长——换个眼光看老师”时,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尽量客观地写出,他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如何上,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活动,教师得以与学生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也可以放下包袱,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和建议也敢于向老师提出。敢于想象和思考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想象的“环境”基础。只有让学生处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消除学生的惧问心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影子,也要及时捕捉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大加批评,而要肯定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例如: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时,就用两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认识自己最重要,也最困难。在学习时提出问题:这一段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沉思片刻后,有个学生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这两句名言都是谁写的?其余的同学一听有的偷笑,有的撇嘴……为了照顾这名学生,我用赞赏的语气说:“尽管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不是很理想,但与过去相比,他能动脑筋,敢于发言,就是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表现,仅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有了很大进步,值得表扬,值得学习,大家鼓掌!”在掌声中,学生有一种虽错犹荣的感觉。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了,也消除了其他学生的顾虑心理,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
三、重视发现问题的过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力。教师只有“会教”才能教会,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学好。首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时,就让学生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十二五规划——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建党90周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等,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教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事实与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对照中发现问题,这样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提出问题。
四、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存疑”,把问题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表现出疑虑与探究,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如为保护环境,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于是就把学生带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感受环境问题的危害。学生当时就如何进一步把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落实到位展开讨论,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直接走向田头,向农民宣讲不要露天焚烧秸秆、落叶,进一步宣传禁焚秸秆对保护环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就是这种初看无序、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启迪了思维。究其原因,这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无关系,问题激化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实效,切忌一种方法、一个模式用到底。
总之,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体现,也是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玲.初中政治问题意识与有效教学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2]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7.
[3]周庆元,欧阳芬.做智慧的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新课程,2011(9).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问题就是疑点,没有疑点的产生,就谈不上创新。让问题走进课堂,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被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易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但是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师生应该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学习和进步的原则,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例如:在教学“亲近师长——换个眼光看老师”时,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尽量客观地写出,他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如何上,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活动,教师得以与学生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也可以放下包袱,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和建议也敢于向老师提出。敢于想象和思考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想象的“环境”基础。只有让学生处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消除学生的惧问心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影子,也要及时捕捉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大加批评,而要肯定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例如: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时,就用两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认识自己最重要,也最困难。在学习时提出问题:这一段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沉思片刻后,有个学生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这两句名言都是谁写的?其余的同学一听有的偷笑,有的撇嘴……为了照顾这名学生,我用赞赏的语气说:“尽管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不是很理想,但与过去相比,他能动脑筋,敢于发言,就是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表现,仅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有了很大进步,值得表扬,值得学习,大家鼓掌!”在掌声中,学生有一种虽错犹荣的感觉。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了,也消除了其他学生的顾虑心理,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
三、重视发现问题的过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力。教师只有“会教”才能教会,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学好。首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时,就让学生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十二五规划——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建党90周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等,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教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事实与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对照中发现问题,这样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提出问题。
四、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存疑”,把问题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表现出疑虑与探究,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如为保护环境,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于是就把学生带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感受环境问题的危害。学生当时就如何进一步把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落实到位展开讨论,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直接走向田头,向农民宣讲不要露天焚烧秸秆、落叶,进一步宣传禁焚秸秆对保护环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就是这种初看无序、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启迪了思维。究其原因,这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无关系,问题激化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实效,切忌一种方法、一个模式用到底。
总之,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体现,也是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玲.初中政治问题意识与有效教学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2]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7.
[3]周庆元,欧阳芬.做智慧的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新课程,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