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堂教学,内容标准,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60-02
2008年《历史教学》第3期刊出陆安先生《由“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引发的思考》一文,读后颇受感动:一是感动于陆老师的敬业精神、求实精神和探究精神;认识陆老师源于2001年大作《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此后留心拜读他的文章,可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二是感动于董老师跨越年龄的“代沟”,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换水、充电、洗脑”不甘落后,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但是,仔细品味董老师的教学过程,似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那就是缺失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
我们知道,“内容标准”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由此形成的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从本课的“内容标准”来看,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重点: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2、重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3、要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重大成就过程中,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自主学习,由浅入深的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标志和核心,以及生物工程的发展等;然后通过自己收集的“新颖的文字资料,鲜活的图片资料”等,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内化和提升了教学内容;最后,通过讨论“互联网”和“克隆人”两个问题,将课堂推上高潮,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可以说,不失为一节成功的常态课。但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如果问及学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比较艰难。因此,从落实“内容标准”来看,笔者认为本节课缺失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引导学生分析或概括这些特点呢?翻阅几个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如北师大、人教社等版本,都没有现成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弹性,开发课程资源,有效的落实“内容标准”。例如,在本课教学中,董老师可以在“内化”教学内容的环节后,通过“生物工程是在哪些学科的基础发展起来的”等问题,以及“鲜活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和归纳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等。
《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基础,是认知历史和感悟历史的依托;“过程与方法”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所必备的途径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可以看作历史教育所承载的终极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教学中,董老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文明上网;辨证地看待“克隆”现象等,彰显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让我们感到课堂教学的“精神气质”。但回过头来,想一想,这节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时,是否还要正面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呢?
我们说,从整个学科课程来看,“课程目标”还分为微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宏观目标。微观目标是我们每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中观目标是我们每一个模块要达到的目标,宏观目标则是学科课程的总体要求。有些宏观目标不是靠某一节课能够解决的,它有一个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落实过程。就本节课而言,《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宏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需要我们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微观目标人手,落实面向未来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感悟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志向;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拓展教学内容,落实宏观目标。例如,在本课教学中,董老师可以在“提升”教学内容的环节上,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今天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结合我国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2006年历史学科展开过讨论,2007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又组织了讨论和征文比赛。目前学术界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有的学者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化分析;有的学者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率、效益的概念,综合解释有效教学等。无论如何阐释有效教学的含义,有一点我们需要清楚,那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正如任鹏杰主编所说:“教育的效用,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我们的人生。”
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从不同层次挖掘“内容标准”的丰富内涵,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追求“效果、效率、效益”的蕴意。我们说,这里的“效果”就是有效的落实“内容标准”;“效率”就是45分钟内的最佳效果;“效益”就是课堂教学后,对学生成长产生的一种推动、牵引和导向作用。如董老师让学生讨论“互联网”“克隆人”等,进行“人文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态的问题”教育,就是一种深层次、高效益的尝试。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维和教学理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预设目标,通过教学过程,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应。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往往彰显矛盾,这就需要教师搭建思维的“梯子”,机智处理。例如,董老师在提出:“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说明你的理由”时,面对“课堂一下子肃静了许多”,董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一些”的话语……并把求知的火花“燃烧到课外,甚至燃烧终生”,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内容标准”的一种策略。它必将“对学生成长产生一种推动、牵引和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60-02
2008年《历史教学》第3期刊出陆安先生《由“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引发的思考》一文,读后颇受感动:一是感动于陆老师的敬业精神、求实精神和探究精神;认识陆老师源于2001年大作《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此后留心拜读他的文章,可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二是感动于董老师跨越年龄的“代沟”,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换水、充电、洗脑”不甘落后,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但是,仔细品味董老师的教学过程,似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那就是缺失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
我们知道,“内容标准”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由此形成的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从本课的“内容标准”来看,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重点: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2、重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3、要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重大成就过程中,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自主学习,由浅入深的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标志和核心,以及生物工程的发展等;然后通过自己收集的“新颖的文字资料,鲜活的图片资料”等,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内化和提升了教学内容;最后,通过讨论“互联网”和“克隆人”两个问题,将课堂推上高潮,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可以说,不失为一节成功的常态课。但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如果问及学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比较艰难。因此,从落实“内容标准”来看,笔者认为本节课缺失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引导学生分析或概括这些特点呢?翻阅几个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如北师大、人教社等版本,都没有现成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弹性,开发课程资源,有效的落实“内容标准”。例如,在本课教学中,董老师可以在“内化”教学内容的环节后,通过“生物工程是在哪些学科的基础发展起来的”等问题,以及“鲜活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和归纳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等。
《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基础,是认知历史和感悟历史的依托;“过程与方法”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所必备的途径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可以看作历史教育所承载的终极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教学中,董老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文明上网;辨证地看待“克隆”现象等,彰显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让我们感到课堂教学的“精神气质”。但回过头来,想一想,这节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时,是否还要正面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呢?
我们说,从整个学科课程来看,“课程目标”还分为微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宏观目标。微观目标是我们每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中观目标是我们每一个模块要达到的目标,宏观目标则是学科课程的总体要求。有些宏观目标不是靠某一节课能够解决的,它有一个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落实过程。就本节课而言,《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宏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需要我们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微观目标人手,落实面向未来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感悟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志向;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拓展教学内容,落实宏观目标。例如,在本课教学中,董老师可以在“提升”教学内容的环节上,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今天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结合我国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2006年历史学科展开过讨论,2007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又组织了讨论和征文比赛。目前学术界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有的学者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化分析;有的学者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率、效益的概念,综合解释有效教学等。无论如何阐释有效教学的含义,有一点我们需要清楚,那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正如任鹏杰主编所说:“教育的效用,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我们的人生。”
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从不同层次挖掘“内容标准”的丰富内涵,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追求“效果、效率、效益”的蕴意。我们说,这里的“效果”就是有效的落实“内容标准”;“效率”就是45分钟内的最佳效果;“效益”就是课堂教学后,对学生成长产生的一种推动、牵引和导向作用。如董老师让学生讨论“互联网”“克隆人”等,进行“人文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态的问题”教育,就是一种深层次、高效益的尝试。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维和教学理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预设目标,通过教学过程,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应。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往往彰显矛盾,这就需要教师搭建思维的“梯子”,机智处理。例如,董老师在提出:“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说明你的理由”时,面对“课堂一下子肃静了许多”,董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一些”的话语……并把求知的火花“燃烧到课外,甚至燃烧终生”,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内容标准”的一种策略。它必将“对学生成长产生一种推动、牵引和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