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人文地理概念解析的思维导向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地理概念在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2的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在对人文地理概念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提出新课标高中人文地理概念解析的四种思维即系统思维、综合思维、尺度思维、素养思维,四个维度即时空维度、结构维度、发展维度、实践维度,同时,提出以地理概念为出发点、遵循学生成长进阶规律、借助真实情境、现代信息技术、实践研学五大概念教学建议。
  关键词:人文地理概念;高中地理新课标;思维导向;教学建议
  地理概念是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石[1],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地理知识体系构成的最基本要素[2]。地理推理与判断、地理规律的建立、地理思想方法的形成都离不开地理概念[3]。地理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4]。与此同时,地理概念还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5]和有效表达[6]。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科学、准确和系统地掌握地理概念,是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使命。基于此,本文以新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尝试对新课标高中人文地理概念进行提炼、解析,提出新课标地理概念解析的思维导向,为中学地理学科思维培养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人文地理概念梳理
  纵观各国地理课程标准和学者的研究文献,出现过诸如人地关系、人文系统、人类活动、空间、空间相互作用、时间、全球化、区域、地方、区位、位置、分布、地理过程、地理环境、演变、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等地理概念。从CNKI期刊网国内外人文地理概念出现的频率排序看,空间、人地关系、区域、地理环境、尺度、地方、系统(人文系统)、分布、位置、地理过程、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区位、人类活动、地理信息技术等概念出现的频率靠前,应纳入人文地理概念队列。如出现频率最高的“空间”概念,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如果搬走了空间就等于搬走了地理学大厦的基石” [7]。
  与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对应,在新版的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内容编排上安排了人口与地理环境、城镇与乡村、产业区位选择、区域发展战略、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分别提到了人类活动(如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城镇化)、人地关系(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空间分布(如城镇空间、乡村空间)、区位选择(如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全球与地方尺度(如区域发展、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领土主权)、自然-人文系统(如城乡景观)、地理过程(如城镇化、区域发展)、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等地理概念。
  二、人文地理概念解析的思维导向
  基于本体概念、延伸和关联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叠加,形成复杂的人文地理概念群。因此,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2概念解析,涉及两个步骤(图1):一是要对复杂的人文地理概念群进行梳理、提炼,厘清哪些是本体概念、延伸概念和关联概念,以本体概念为出发点进行概念解析;二是要精确、科学地对人文地理概念进行解析,需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思维和相关方法论,这又涉及四种思维(系统思维、综合思维、尺度思维、素养思维)和四个维度(时空维度、结构维度、发展维度、实践维度)。
  
其他文献
摘 要: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体验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都属于深度学习行为。深度学习不是指学习难度大,而是指学得愉悦、学得灵活、学得深入、学有多得。课堂中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设计劣构问题、构建生本课堂,引导学生真体验、真探究、真反思,开展真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批判的思维习惯;深度学习体现了深度课改,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更是培养
摘 要:文章针对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对试题考查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然后对3套试卷的总体特点进行阐述,并指出各套试卷的特色和商榷之处;最后概括总结教学启示及高考命题建议。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卷;特点;命题建议  2020年,全国有24个省级行政区使用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试题的使用范围广、影响大。本文针对该3套地理试题,首先从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学
摘 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引着地理教学活动的方向,观测活动课程系统化开发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提升。文章以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日食现象原理与观测方法的探究为核心内容,通过对2020年6月21日的日环食观测相关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为日食等天文观测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日食;观测活动  天文观测活动作为天文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载体[1],对学生的天文兴趣、科学精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8年有关高中地理教研的期刊和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并利用Cite Space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和中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者之间、研究单位之间合作较少;高中地理教研的热点问题主要是地理核心素养,在四大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关注度最高。展望未来,研究者间的合作会成为地理教研新的增长点,单元教学设计或成为研究
一、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2018年末总人口约7 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图1)。  二、全球四大湾区的实力对比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目前有三个,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怎样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提问是人类教育史上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有效开展,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一、层次问题法的内涵  所谓“问题”是指用以驱动学生兴趣 、情感和思维,且有待学生去解决的学科问题。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层次理论,结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
摘 要:地理图表简明、直观、生动、形象,能把文字与数字具体化。初中地理教材中常见大量的图表,文章以利用教材中不同类型的图表,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工具开展地理学习、运用各种地理图表落实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为导向,提出促进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6个方面的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地理图表;区域认知;培养策略  2017年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界定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区域认知素养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
摘 要:尺度思想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尺度或尺度转换,能有效进行区域认知教学。文章将这一思想作为核心,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及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时空耦合尺度三个维度详细剖析地理尺度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情况,并提出基于尺度思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材;尺度思想;教学建议  地理尺度思想是目前国际地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英国、新加
科研投入加大 中国将在2019年年底公布其2018年的研发支出,届时,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研发支出最多的国家。欧洲也不甘示弱。2018年6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2021—2027年的科研资助框架——“歐洲地平线”。该项目的临时预算约为1 000亿欧元。  “天眼”睁大眼睛远眺 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即位于中国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将在2019年全面运作。自2016年调试阶段开
摘 要:地质公园具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在研学旅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分析研学旅行市场需求和地质公园的优势,提出了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旅行的思路和推进措施,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优势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