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三峡好人》所表现的因为三峡工程而发生的大规模拆迁移民的现象,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社会现象。废墟,作为这一现象的形象代表,在《三峡好人》这部影片中得以全面展现。废墟所呈现出的诗意、包容的人文情怀、美学意蕴和背后的深层含义,也是本文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贾樟柯 废墟 三峡移民 电影美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8
一个粗砺而又平和的故事,演绎着长江边上苦涩、惨痛的爱情。一场表现出普通市民的喜与悲的艺术论,就这样诉说着沟通与理解的融合。芸芸众生,事情瞬息万变,也许不变的永远也只是大锤下面倒着的废墟。它们无法回避的沉重在贾樟柯导演平静的叙事中涌动着悲悯的力量。一切都笼罩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语境中,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世俗全景图。
一、废墟:褶皱的古城诗意
《三峡好人》,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字叫Still Life,翻译成中文亦叫《静物》。贾樟柯本人在接受访谈时曾说,所谓“静物”,一方面是自然的东西,一方面讲的就是被忽视的现实。[1]看完这部影片,笔者的理解是贾导口中所谓的“自然的东西”指的就是在三峡边上生活的与废墟为伴的民众们的生活状态,而被忽视的现实就是在拆迁的过程中一种古老文明的流逝,是导演对一种原始生命意识的向往与憧憬。
影片的背景是轰轰烈烈的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居民拆迁,因而在该影片中,废墟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主角。它出现过多次,且披上一层无奈何孤寂的电影底色。无论是矿工韩三明来奉节寻找前妻麻幺妹,还是护士沈红来奉节寻找丈夫郭斌,电影都以缓慢的视角,以一种闯入者的视角,镜头随着韩三明和沈红寻找的身影,在奉节古城的废墟或新城的凌乱背景下,展开了婚姻选择和自尊维护的故事。废墟的断壁残垣和肮脏破败的情形,与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紧紧联系在一起。废墟的黎明前对未来的祈祷,又是对新的文明的接受与自我的理性思辨。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抑或是选择?答案不得而知。众所周知的是废墟在文明流逝的过程中承载着太多的无奈,在岁月的褶皱中冲洗思想。《共和国新报》的评论是:“从这个电影看到了日夜不停运转的亚洲,也看到没有休息好的亚洲。”笔者认为这种解读非常接近废墟的颓废的自我表达情怀——一种拥挤、疲惫、孤独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外露便形成了悲壮、苍凉而又昂扬的生命情怀。
作为一位新生代的导演,贾樟柯十分注重电影中诗意的处理。废墟存在的首要意义是一种凝滞和瓦解。就像西川所说,“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他的叙事似乎就是要以影像语言把这‘停滞’中的故乡和瓦解中的故乡中的张力,以及这张力中的诗意给一个充分的表达”。[2]可如果仅仅带给观众一种落寞和孤寂的情怀,那么废墟的存在也仅仅具备单维度的美学诗意,贾樟柯就不是贾樟柯了。其实,除了瓦解和破坏,废墟自身还有另外一层象征性的美学意义——澄明。探讨贾樟柯的电影,发现“故里”的观念是非常根本的,这是贾樟柯电影的一个母题,也是一个主题,废墟在表现“故里”情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寄予了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也带有对生命咏叹的感慨。影片一开始,一个缓慢横移的镜头将生活在三峡的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境况和人文环境做了一个简单而不乏空洞的介绍: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斑驳而有力。而当最后废墟吞没了人们的企盼,吞没了人们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间、夕阳下的时候,这样一种“中国现实”在贾樟柯的镜头底下便更加渐次澄明,在“构建—颠覆—再构建”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废墟蛰伏着颓废,等待着涅槃的重新辉煌。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我希望尽量客观地呈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慌乱,他们的镇定和自尊。”[3]在这个层面上,“诗意”已经上升为一种电影的表达和倾诉方式。
丹麦的美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审美、道德和宗教。这与禅宗将修行分成三个境界可以说是十分接近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踪”、“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分别代表了人对上天的追问,与自然的剥离和对有限时空的超越,从而达到气息充盈的永恒境界。这样诗意的美学包蕴着纯粹的生命体验。同样的,废墟从一个单纯的地球存在物体到一个特定历史潮流下的代表性标志,直至最后的自我升华,上升到对古老文明的追忆感伤,不就正是这样诗意的美学的体现吗?古城废墟的斑驳离奇的景观,与芸芸众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影片构筑成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诗意的凝聚的地方。
拥有了诗意,废墟在继续自己的生命轮回,追忆到似水流年。
二、废墟:圆融的人文情怀
我们对影片中废墟的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经验层面,而应该破译它的深层意蕴。将废墟的记忆进行具象化,这才能超越经验,给影片注入无限的艺术能量。
影片中有两组镜头给笔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韩三明和麻幺妹相立于一幢拆空的楼层中,静观远处一幢突兀耸立的高楼轰然倒塌,憨厚的韩三明靠近衣着破旧的麻幺妹,轻揽她的双肩。看到这里,让人想起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城市倾覆了。”《三峡好人》通过建构一个寻找的故事,在隐隐约约中给了观众类似于《倾城之恋》的感受。男女双方的感情,在古城的倾覆中更具有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为了等候麻幺妹,韩三明加入了拆迁劳工的行列,在废墟中等待自己爱情的归来。那种破败散乱的环境更加增添了夫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体验。在废墟中彼此期待,在废墟中彼此珍惜。影片中出现的第二个记忆深刻的镜头——在大坝下,沈红和分别两年的丈夫郭斌(一个已经受了世俗的影响,重新拼凑自己的婚姻,疏离了原来的妻子,与一个厦门的女老板关系暧昧的男人)在新建的三峡大坝前倾情拥抱,浪漫起舞,最后曲终人散,黯然失色。一个县拆迁办的领导人,有能力去新建一个拆迁后的县城,却没有能力来修复自己的婚姻。倒是沈红,那个跋山涉水,不断在施工地寻找丈夫身影,最后提出要追求自己真正爱情的女人,废墟给予了她更多的包容。韩三明的寻找结局意味着下一个宿命轮回的开始,而沈红的决然离去也用尊严维护了女人爱情最后的底线。可以这样说,废墟在他们这里又多了几许深刻的哲理,是隐性的,需要大家慢慢体味。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故事本身就包含了悲欢离合的因素,“酒干倘卖无”更揭示了当地居民的心酸历程。在影片中,贾樟柯瞄准了三峡库区在拆迁和建设中出现的很多不公正、不和谐的事实,通过两条不同的寻亲线索将不同人物的生活轨迹及其命运沉浮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许历史是无情的,悲欢离合在古城的拆建中几许或甚更多。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可是倒下的废墟是否就代表它们一文不值?答案是否定的。正是由于废墟是古城新旧交替的见证者,所以它们在自我的有限废石堆中包容了无限的人的理念和意志。与拆迁时一些钉子户争论不休的居民相比,废墟也许更多了一层圆融,去理解那些还存在的真正的感情。
有了情怀在支撑,废墟便多了活力,弥漫着生命的原汁原味。
三、废墟:沉默的审美家园
从普世意义上来说,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而在这部影片中,废墟不仅是一种被湮灭的物质,更是一种无闻的倾诉,让我们在它的沉默中寻找自身的家园。
与贾樟柯的其他作品一样,《三峡好人》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来自社会底层,而影片表面上描述的也依然是一个灰暗的世界——即将消逝的县城,到处是拆毁、爆炸、坍塌、喧嚣的噪音与飞扬的尘土。就是在这样一个蛰伏着废墟的城市中,有着一群寻梦的人们。为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他们背井离乡,匆匆忙忙跨入城市的行列,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却只能徘徊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没有在城市里生存所具备的合法身份和准确定位,唯一的优势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建造了一座座宏伟的建筑。影片设置了一个处处喜欢模仿周润发的打工者的形象——小马哥。这个男孩所有的言行标准和表情都以影星周润发为参照物。他的梦想就是能有一天进入周润发影片中虚拟的黑社会。他极想融入这个城市,极想用一些标志着现代性的符号来彰显自己,可惜结局却是被城市的废墟埋葬、在追逐一些所谓现代化东西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废墟,此时是一种沉默的警示。
影片的结尾,在给韩三明送行的时候,几个土生土长的以三峡“夔门”为骄傲的三峡人也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跟他去山西挖煤矿的决定。即使韩三明之前已经说了,多数都是黑煤矿,下井挖煤没有什么安全保障,早上下井还不知道晚上能不能上来,但是他们还是选择跟着韩三明去,因为每天可以得到二百元的报酬。这群废墟上的漂泊者,无法独善其身更无法表达自我的漂泊者,此时表现出的悲壮让人震撼!余秋雨在一篇名为《废墟》的散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4]千百年来,脆弱的中国人往往都是完美主义的追求者,这也揭示了这个柔弱的民族面对残破废墟时的懦弱与畏缩。而废墟中隐含的文化正是如作者说的那样只有悲剧和废墟能让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只有悲剧和废墟能让举世之人坚强。于是,韩三明带领着民工们启程去煤矿时,开始了一次新的生死未卜的漂泊。画面中的人们神色凝重,天空中布满阴霾,萧瑟落拓。那种踩在废墟上的踏实感,那种重新去寻找家园的期待,严肃而神圣。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不远处的两幢刚建好的高楼大厦,一个人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这个极具能指性的动作暗示着韩三明他们的未来命运的不定。三峡移民——这个庞大的生存群体,还有多少挑战需要面对?或许影片的英文名Still Life——继续生存,是最好的概括。
总之,《三峡好人》是一部揭示底层小人物的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社会阶层的所思所想和利益之间的纠葛,影片深刻地表达了对变动时代下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思考。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没有所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的始终只是人物的坚忍、隐匿、内敛而逆来顺受的一面。在镜头的耐性呈现和观众的耐心揣测中,导演贾樟柯救赎着他影片中的小人物。他们缓慢的动作、沉静而有些漠然的表情,总是能在动荡的生活和废墟般的环境中胜出。正如欧阳江河先生所言:“贾樟柯面对如此真实的三峡影像,他在电影中放进了两个虚构的故事,但是这两个虚构的故事所唤起的又是生活中很真实的关于命运、记忆以及沉默的东西……”[5]
这段记忆不是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而是三峡这座城市的。
四、结语
一部不算冗长的故事,在沉闷、散乱、缓慢的电影语言中慢慢舒展,契合了一座古城的懒散和留念。废墟还原了生存的本来面貌,也诉说着一段段真情。
贾樟柯用镜头告诉我们,我们其实不必去掩盖悲剧,去掩盖废墟,历史的轨迹总会有一天帮它们解脱枷锁。既然如此,如果要去追寻远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先坦坦荡荡地行走于荒寂的废墟?就像韩三明最后那样,同伙伴背上行囊。至于影片中更多的三峡人,如住桥洞的何老板,如漂泊广州的断臂男人一家,如无处可去的十六岁的春宇,他们是和废墟的城市环境最为接近的一群人,他们的前途在哪里,他们的生存问题又谁来解决?影片在整个一小时四十六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用镜头、用语言、用细节一遍遍重复这个沉重的话题。对于这些政策无法覆盖到的普通百姓,贾樟柯让观众去深思:不要闭上我们的双眼,用心去感受废墟的心跳。这时候的废墟,是一面识透人间百相的词典。
废墟上的故事是永远讲不完的,废墟里的文化是对自我和他人自省自律的美德,更是直面生命历程的勇气。蕴涵的是未来和过去,辉煌与沉沦的宿命,更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的明镜。
我们,挟着废墟走向现代。
我们,更挟着废墟走向文明。
注释
[1]金燕,李薇薇:《贾樟柯:三峡的性感与悲凉》,《艺术评论》,2006年第10期。
[2]李陀,崔卫平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2期。
[3]付军:《贾樟柯:我独立表达我所看到的世界》,《新快报》,2003年11月11日。
[4]余秋雨:《行者无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10月。
[5]李陀,崔卫平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征鹏,1987年8月出生,江苏兴化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2010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关键词] 贾樟柯 废墟 三峡移民 电影美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8
一个粗砺而又平和的故事,演绎着长江边上苦涩、惨痛的爱情。一场表现出普通市民的喜与悲的艺术论,就这样诉说着沟通与理解的融合。芸芸众生,事情瞬息万变,也许不变的永远也只是大锤下面倒着的废墟。它们无法回避的沉重在贾樟柯导演平静的叙事中涌动着悲悯的力量。一切都笼罩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语境中,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世俗全景图。
一、废墟:褶皱的古城诗意
《三峡好人》,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字叫Still Life,翻译成中文亦叫《静物》。贾樟柯本人在接受访谈时曾说,所谓“静物”,一方面是自然的东西,一方面讲的就是被忽视的现实。[1]看完这部影片,笔者的理解是贾导口中所谓的“自然的东西”指的就是在三峡边上生活的与废墟为伴的民众们的生活状态,而被忽视的现实就是在拆迁的过程中一种古老文明的流逝,是导演对一种原始生命意识的向往与憧憬。
影片的背景是轰轰烈烈的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居民拆迁,因而在该影片中,废墟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主角。它出现过多次,且披上一层无奈何孤寂的电影底色。无论是矿工韩三明来奉节寻找前妻麻幺妹,还是护士沈红来奉节寻找丈夫郭斌,电影都以缓慢的视角,以一种闯入者的视角,镜头随着韩三明和沈红寻找的身影,在奉节古城的废墟或新城的凌乱背景下,展开了婚姻选择和自尊维护的故事。废墟的断壁残垣和肮脏破败的情形,与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紧紧联系在一起。废墟的黎明前对未来的祈祷,又是对新的文明的接受与自我的理性思辨。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抑或是选择?答案不得而知。众所周知的是废墟在文明流逝的过程中承载着太多的无奈,在岁月的褶皱中冲洗思想。《共和国新报》的评论是:“从这个电影看到了日夜不停运转的亚洲,也看到没有休息好的亚洲。”笔者认为这种解读非常接近废墟的颓废的自我表达情怀——一种拥挤、疲惫、孤独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外露便形成了悲壮、苍凉而又昂扬的生命情怀。
作为一位新生代的导演,贾樟柯十分注重电影中诗意的处理。废墟存在的首要意义是一种凝滞和瓦解。就像西川所说,“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他的叙事似乎就是要以影像语言把这‘停滞’中的故乡和瓦解中的故乡中的张力,以及这张力中的诗意给一个充分的表达”。[2]可如果仅仅带给观众一种落寞和孤寂的情怀,那么废墟的存在也仅仅具备单维度的美学诗意,贾樟柯就不是贾樟柯了。其实,除了瓦解和破坏,废墟自身还有另外一层象征性的美学意义——澄明。探讨贾樟柯的电影,发现“故里”的观念是非常根本的,这是贾樟柯电影的一个母题,也是一个主题,废墟在表现“故里”情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寄予了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也带有对生命咏叹的感慨。影片一开始,一个缓慢横移的镜头将生活在三峡的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境况和人文环境做了一个简单而不乏空洞的介绍: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斑驳而有力。而当最后废墟吞没了人们的企盼,吞没了人们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间、夕阳下的时候,这样一种“中国现实”在贾樟柯的镜头底下便更加渐次澄明,在“构建—颠覆—再构建”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废墟蛰伏着颓废,等待着涅槃的重新辉煌。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我希望尽量客观地呈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慌乱,他们的镇定和自尊。”[3]在这个层面上,“诗意”已经上升为一种电影的表达和倾诉方式。
丹麦的美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审美、道德和宗教。这与禅宗将修行分成三个境界可以说是十分接近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踪”、“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分别代表了人对上天的追问,与自然的剥离和对有限时空的超越,从而达到气息充盈的永恒境界。这样诗意的美学包蕴着纯粹的生命体验。同样的,废墟从一个单纯的地球存在物体到一个特定历史潮流下的代表性标志,直至最后的自我升华,上升到对古老文明的追忆感伤,不就正是这样诗意的美学的体现吗?古城废墟的斑驳离奇的景观,与芸芸众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影片构筑成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诗意的凝聚的地方。
拥有了诗意,废墟在继续自己的生命轮回,追忆到似水流年。
二、废墟:圆融的人文情怀
我们对影片中废墟的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经验层面,而应该破译它的深层意蕴。将废墟的记忆进行具象化,这才能超越经验,给影片注入无限的艺术能量。
影片中有两组镜头给笔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韩三明和麻幺妹相立于一幢拆空的楼层中,静观远处一幢突兀耸立的高楼轰然倒塌,憨厚的韩三明靠近衣着破旧的麻幺妹,轻揽她的双肩。看到这里,让人想起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城市倾覆了。”《三峡好人》通过建构一个寻找的故事,在隐隐约约中给了观众类似于《倾城之恋》的感受。男女双方的感情,在古城的倾覆中更具有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为了等候麻幺妹,韩三明加入了拆迁劳工的行列,在废墟中等待自己爱情的归来。那种破败散乱的环境更加增添了夫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体验。在废墟中彼此期待,在废墟中彼此珍惜。影片中出现的第二个记忆深刻的镜头——在大坝下,沈红和分别两年的丈夫郭斌(一个已经受了世俗的影响,重新拼凑自己的婚姻,疏离了原来的妻子,与一个厦门的女老板关系暧昧的男人)在新建的三峡大坝前倾情拥抱,浪漫起舞,最后曲终人散,黯然失色。一个县拆迁办的领导人,有能力去新建一个拆迁后的县城,却没有能力来修复自己的婚姻。倒是沈红,那个跋山涉水,不断在施工地寻找丈夫身影,最后提出要追求自己真正爱情的女人,废墟给予了她更多的包容。韩三明的寻找结局意味着下一个宿命轮回的开始,而沈红的决然离去也用尊严维护了女人爱情最后的底线。可以这样说,废墟在他们这里又多了几许深刻的哲理,是隐性的,需要大家慢慢体味。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故事本身就包含了悲欢离合的因素,“酒干倘卖无”更揭示了当地居民的心酸历程。在影片中,贾樟柯瞄准了三峡库区在拆迁和建设中出现的很多不公正、不和谐的事实,通过两条不同的寻亲线索将不同人物的生活轨迹及其命运沉浮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许历史是无情的,悲欢离合在古城的拆建中几许或甚更多。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可是倒下的废墟是否就代表它们一文不值?答案是否定的。正是由于废墟是古城新旧交替的见证者,所以它们在自我的有限废石堆中包容了无限的人的理念和意志。与拆迁时一些钉子户争论不休的居民相比,废墟也许更多了一层圆融,去理解那些还存在的真正的感情。
有了情怀在支撑,废墟便多了活力,弥漫着生命的原汁原味。
三、废墟:沉默的审美家园
从普世意义上来说,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而在这部影片中,废墟不仅是一种被湮灭的物质,更是一种无闻的倾诉,让我们在它的沉默中寻找自身的家园。
与贾樟柯的其他作品一样,《三峡好人》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来自社会底层,而影片表面上描述的也依然是一个灰暗的世界——即将消逝的县城,到处是拆毁、爆炸、坍塌、喧嚣的噪音与飞扬的尘土。就是在这样一个蛰伏着废墟的城市中,有着一群寻梦的人们。为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他们背井离乡,匆匆忙忙跨入城市的行列,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却只能徘徊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没有在城市里生存所具备的合法身份和准确定位,唯一的优势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建造了一座座宏伟的建筑。影片设置了一个处处喜欢模仿周润发的打工者的形象——小马哥。这个男孩所有的言行标准和表情都以影星周润发为参照物。他的梦想就是能有一天进入周润发影片中虚拟的黑社会。他极想融入这个城市,极想用一些标志着现代性的符号来彰显自己,可惜结局却是被城市的废墟埋葬、在追逐一些所谓现代化东西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废墟,此时是一种沉默的警示。
影片的结尾,在给韩三明送行的时候,几个土生土长的以三峡“夔门”为骄傲的三峡人也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跟他去山西挖煤矿的决定。即使韩三明之前已经说了,多数都是黑煤矿,下井挖煤没有什么安全保障,早上下井还不知道晚上能不能上来,但是他们还是选择跟着韩三明去,因为每天可以得到二百元的报酬。这群废墟上的漂泊者,无法独善其身更无法表达自我的漂泊者,此时表现出的悲壮让人震撼!余秋雨在一篇名为《废墟》的散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4]千百年来,脆弱的中国人往往都是完美主义的追求者,这也揭示了这个柔弱的民族面对残破废墟时的懦弱与畏缩。而废墟中隐含的文化正是如作者说的那样只有悲剧和废墟能让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只有悲剧和废墟能让举世之人坚强。于是,韩三明带领着民工们启程去煤矿时,开始了一次新的生死未卜的漂泊。画面中的人们神色凝重,天空中布满阴霾,萧瑟落拓。那种踩在废墟上的踏实感,那种重新去寻找家园的期待,严肃而神圣。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不远处的两幢刚建好的高楼大厦,一个人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这个极具能指性的动作暗示着韩三明他们的未来命运的不定。三峡移民——这个庞大的生存群体,还有多少挑战需要面对?或许影片的英文名Still Life——继续生存,是最好的概括。
总之,《三峡好人》是一部揭示底层小人物的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社会阶层的所思所想和利益之间的纠葛,影片深刻地表达了对变动时代下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思考。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没有所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的始终只是人物的坚忍、隐匿、内敛而逆来顺受的一面。在镜头的耐性呈现和观众的耐心揣测中,导演贾樟柯救赎着他影片中的小人物。他们缓慢的动作、沉静而有些漠然的表情,总是能在动荡的生活和废墟般的环境中胜出。正如欧阳江河先生所言:“贾樟柯面对如此真实的三峡影像,他在电影中放进了两个虚构的故事,但是这两个虚构的故事所唤起的又是生活中很真实的关于命运、记忆以及沉默的东西……”[5]
这段记忆不是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而是三峡这座城市的。
四、结语
一部不算冗长的故事,在沉闷、散乱、缓慢的电影语言中慢慢舒展,契合了一座古城的懒散和留念。废墟还原了生存的本来面貌,也诉说着一段段真情。
贾樟柯用镜头告诉我们,我们其实不必去掩盖悲剧,去掩盖废墟,历史的轨迹总会有一天帮它们解脱枷锁。既然如此,如果要去追寻远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先坦坦荡荡地行走于荒寂的废墟?就像韩三明最后那样,同伙伴背上行囊。至于影片中更多的三峡人,如住桥洞的何老板,如漂泊广州的断臂男人一家,如无处可去的十六岁的春宇,他们是和废墟的城市环境最为接近的一群人,他们的前途在哪里,他们的生存问题又谁来解决?影片在整个一小时四十六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用镜头、用语言、用细节一遍遍重复这个沉重的话题。对于这些政策无法覆盖到的普通百姓,贾樟柯让观众去深思:不要闭上我们的双眼,用心去感受废墟的心跳。这时候的废墟,是一面识透人间百相的词典。
废墟上的故事是永远讲不完的,废墟里的文化是对自我和他人自省自律的美德,更是直面生命历程的勇气。蕴涵的是未来和过去,辉煌与沉沦的宿命,更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的明镜。
我们,挟着废墟走向现代。
我们,更挟着废墟走向文明。
注释
[1]金燕,李薇薇:《贾樟柯:三峡的性感与悲凉》,《艺术评论》,2006年第10期。
[2]李陀,崔卫平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2期。
[3]付军:《贾樟柯:我独立表达我所看到的世界》,《新快报》,2003年11月11日。
[4]余秋雨:《行者无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10月。
[5]李陀,崔卫平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征鹏,1987年8月出生,江苏兴化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2010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研究生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