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协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协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校长,要想适时有效地做好协调工作,除了正确认识协调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要对存在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协调。
  
  一、学校管理中不协调现象的成因
  
  不协调现象客观存在于学校管理过程中,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准确分析、正确认识是做好协调工作的前提条件。导致学校管理过程中不协调现象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类:
  (一) 由学校组织系统自身引起的不协调
  学校管理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在层次上,学校管理目前为三层制;而具体组织结构,则是校长——主任——教研组(年级组)——班级等,再到师生个人,至少已有五个层次,各层次间纵横关系密切且复杂,都需不断协调。多结构是指学校管理每个层次都由一个以上的成分构成,如校领导层由党支部、校长与副校长、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成分构成;中层管理部门这个层次由教务、政教、团队、总务后勤等成分构成;教务下面又由图书、实验、医务等成分构成;教师与学生,又由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等不同构成。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各工作人员都有它的职责要求,但运转中,时常会发生冲突,出现不协调现象,学校管理者要使其步调一致、效率高,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协调。
  (二)由管理的运动过程引起的不协调
  不管多么高明的领导者或领导集体,他的预见、预测与现实发展总是会产生一定差距或矛盾,这就要对基于这种预见、预测而制定的决策、措施和实践活动等做出一些必要的变动调整。随着工作的发展,新情况不断发生,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员都可能出现新的不协调现象,从而使学校各种关系和比例发生变化。这时就应当积极合理地协调,促进工作向积极有利的方面变化,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
  (三)由社会发展引起的不协调
  满足社会要求,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也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做出积极合理的协调。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既受社会制约,同时又密切为社会服务,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是具体、明确的,而且随着自身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对学校办学方向、目标、模式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要求,学校必须适时调整满足社会要求,而这种要求和学校在自身调整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不协调问题,如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除了大的课程改革外,校内必然还存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师资结构等的调整。
  (四)由人的因素引起的不协调
  1. 由认识引起的不协调
  组织每个成员思想认识一致是协调的基础。不论什么样的学校,教职工思想觉悟都有差别,认识水平都存在差异,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同。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不协调。
  2. 由角色冲突引起的不协调
  在学校组织中,从领导到群众,从教师到学生,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地位,职责任务明确而不同,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各种角色由于位置的不同、工作内容有别,考虑问题、处理工作思路方法必然存在局限性,配合上经常会出现不合拍,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不协调。
  3. 由需要引起的不协调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有不同的需要,教职工在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工作的同时,每个人在进修、提干、评优、入党、职称评聘等方面都有自己个人的思想和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如主观上努力不够、客观条件不允许等不一定能够得到实现和满足。当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就产生情绪波动和消极行为,从而引起工作中新的不协调。
  4. 由非正式组织引起的不协调
  任何一所学校,成员间都会因为同学、同乡等关系,因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利益相同或相近等因素,形成一些类似小团体的现象,我们习惯称之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一定对学校工作都起负面作用,引导得法,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就会成为推动学校工作的积极因素。
  (五)由领导者管理职能发挥不当引起的不协调
  计划决策是学校领导的重要管理职能之一。决策的关键在于为学校工作选择正确的目标,如果总体目标决策不当,必然会导致全盘工作重大失误。近年来一些学校置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不顾,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教育质量下降,教训是深刻的。有的人检查教育失误时,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强调智育,我认为这是不深刻的。“片追”最多只能认为是“知育”,绝不能称之为“智育”,因为死记硬背只会扼杀学生智力发展。有人做过比较,我国参加国际上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等活动获奖很多,但获“诺贝尔”奖的却没有;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考试成绩都很优秀,但成为经营、管理佼佼者却很少,卓有成效的更少。
  
  二、怎样进行有效的协调
  
  要管理好学校,校长必须不断增强协调意识,提高协调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的水平就是协调的水平,领导的艺术就是协调的艺术,领导的协调能力与领导者自身品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作风方法等密切相关。要提高协调能力,校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工作中怎样进行有效的协调?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民主协商
  在工作中,校长与广大教职工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式关系,民主协商是校长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基本方式。要注意两点:一是校长要正确处理职、权、责的关系,绝不能独断专行,一人说了算。二是要尊重教师的人格。
  (二)合理分工
  要注意三点:一是只有合理的分工才便于协调,家长制的领导和不合理分工的协作是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二是分工要科学,要按照系统论原理,使每一个具体目标都要成为学校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完整的体系。三是要用人适当,要根据人的业务能力、爱好特长、经验水平,从工作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做到量才授職,用人要用其长、避其短。四是要合理授权,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工作中一定要授予部门和下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本权力。
  (三)统筹兼顾
  所谓的统筹兼顾就是统一策划、兼顾全局的意思,这是协调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一是不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复杂的具体工作都要心中有全局,全面安排,统筹兼顾,不能以偏概全、顾此失彼。二是在全面安排、统筹兼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善于解决主要矛盾。三是要兼顾集体和教职工个人利益。
  (四)公正热情
  校长处事务必公正公平,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亲近者、拥护者不偏袒、不护短;对疏远者不排斥、不冷落,要以诚待人、热情待人;对待反对自己的人也要宽厚容人,推心置腹、耐心说服,不能随意指责,更不能以势压人。总之,工作不分亲疏远近,应当一视同仁。
其他文献
国外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修辞学研究到隐喻的认知研究。我们学习国外的语言学理论目的之一是应用于对汉字的研究中。隐喻作为比喻的一种已广泛应用在文言文作品
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宣布,从今年11月开始,将进行4次火星探测活动实况电视转播,以使全美的教师和中小学生能通过互联网络、电视新闻发布会和公共教育电视台,随今秋发射的火星
(2010-125-英国-034)英国多目标视频监视系统的开发是国防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应用概率理论,计算不同视频帧幅 (2010-125-UK -034)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云冶报》是一张云冶职工喜爱的报纸。在去年八月举行的《云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会上,厂长为《云冶报》题词:“云冶职工之友”。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在班组.如果一天同时
2010年12月7日,由中国工程建设部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主办的2010年度中国综合布线市场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综合布线市场发展”,邀
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构成部分.必须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义,从科学规划、制度建设、观念转变、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落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班主任工作是婆婆式的,务求细致、全面,还要讲求方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班主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仍存有误区,下面对三个典型误区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进行阐述。    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班级管理中,班纪、班规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几乎所有的班主任在开学伊始,就制定了全面而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采用捆绑式的方法管理学生,以为有了制
谈话记“答”者应该具有权威性。换句话说,就是发表谈话的人,要有代表性,他对记者所提的问题要精通,是内行。这才能发挥谈话记的特殊作用。例如1959年西藏农奴主叛乱,达赖喇
元朝池州学正朱升曾在关键时刻给朱元璋献过一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特别是“缓称王”这一条,使朱氏在政治上避免了被动,赢得了主动,三个字胜过百万兵。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困生”的转化。本文就“学困生”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转变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弱智 主要表现 原因 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