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廉洁文化教育需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e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党中央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力抓手,是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制度建设是硬约束,文化建设是软约束。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文化的基础作用,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建设一种与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廉洁文化,我们的反腐倡廉才会有深层的理念支撑和坚定的信仰追求。要加强廉洁文化教育的创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人民银行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要突出节俭、自律、民本、诚信等方面内容的廉洁文化教育,它们是廉洁文化的底蕴,也是构建廉洁文化的基石。廉洁文化教育在面向人民银行全体干部职工的同时,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各级行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上。
  一、突出节俭文化教育、以俭为荣
  (一)俭以养廉
  生活简朴,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是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修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节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家庭观,更是必须坚持的从政观。于己,多为子女留传精神财富,自强传家园,俭德训子孙,抵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于公,则可以明明白白地做官,干干净净地做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很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事业。
  (二)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明人徐榜的《宦游日记》里,说节俭有四种益处:节俭的人不贪淫,可以养德;节俭的人,淡泊慎用,可以养寿;节俭的人肠胃清虚,可以养神;节俭的人无求无愧,可以养气。就这四点来说,节俭真是美德,并不因观念的改变而显得陈旧。这对现在领导干部来说,应该从中得到启迪与警醒。共产党人就是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追求,方志敏烈士说得好,“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既然是民族先锋,是党员领导干部,共产党人就不是普通人,而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俭以养富
  俭,何以养富,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在所著的《保富法》一书中,他将自己一生见闻的诸多家族败于挥霍奢侈的事例,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向世人揭示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传下万贯财产企图袭荫后代的官员、商贾,偏偏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其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可谓是凤毛麟角。相反,不为子女攒钱,以俭朴作为家训的,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的后代多很优秀。富者,财富也。从其本质上讲,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而长久受用且能真正庇荫子孙的是精神财富。《保富法》中所探究的显赫家族的兴衰之道,鲜明地道明这两者的关系。
  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克己奉公,没给家人留下什么遗产。他留给家人子女和世人最重要的遗产,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留给后代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位高权重者,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为子女打下基础,忘了信仰原则,无视党纪国法,没有良知底线,恣意妄为而纷纷落马。俭以养富,是一种劝诫,更是一种规律。
  二、突出自律文化教育、洁身自爱
  (一)洁身自爱
  就是能自律,在诱惑面前能管住自己。我们时常讲的自重、自警、自省、自励,自我教育、自我管束,自己修正,自己改错、自己我完善,反映的就是自律文化的要求,也是慎独精神的延伸。史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避人耳目,就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下了一首诗,巧妙地加以拒绝:“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其中,“不畏人知畏已知”集中体现了这位巡抚的人生操守,对我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不乏借鉴意义。人民银行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都应该加强自律方面的思想道德修养,秉持慎独精神,拒腐蚀,永不沾。
  (二)严以律己
  “畏人知”与“畏已知”,一个是外部约束,一个是内在追求,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他律与自律。应该说,“畏人知”与“畏已知”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就表现形态而言,“畏人知”往往带有被动色彩,是不得已而为之;“畏已知”则更多是主动、自觉的行为,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原则。一个人“畏人知”,也就是在有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不越“雷池”、遵守“规矩”,固然不易;在没有监督甚至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却因为“畏已知”而能够坚持原则、不为利诱,实在更难。所以,这种“畏已知”的自律精神十分可贵,因为真正的慎独是生命的自觉。
  (三)坚定信念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腐败分子常常会为自己的腐化堕落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甚至有的人在分析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原因时也往往陷入误区,片面强调所谓的“客观”方面,比如体制不健全、不完善,规定不合理、有漏洞,监督不到位、欠有力;环境太复杂、人心太险恶,“无奈被拉下水”;等等。毫无疑问,反腐倡廉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人“畏人知”。但是,仅仅依靠他律而忽视自律,仍然会使那些缺乏“免疫力”的人挖空心思钻法律的空子、找制度的漏洞,贪赃纳贿。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他律越来越加强,“畏人知”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为什么还是有人知法犯法、堕入腐败深渊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缺乏“畏已知”的自律精神,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以,在人民银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理想信念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让更多的人“畏已知”。今天,我们共产党人的自律则应该超越古代封建官僚的“畏已知”,成为一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的精神追求。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执著信仰,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忠诚坚守。有了这种理想信念,就会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   三、突出民本文化教育、服务人民
  (一)服务人民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福祉。对于共产党人,领导干部来说,这里的“民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谋利益不懈奋斗,就是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人民银行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要勤政,要履好职,要让金融服务好群众,服务好民生。
  (二)作风优良
  要有好作风。人们常常说,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一块试金石。而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言,领导干部的作风力量更是无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风不正,领导干部就失去威信,也就失去了领导资格。“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70多年前的这首《苏区干部好作风》山歌,唱出了老区干部的好作风。历史上,“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等好的作风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也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却频频闪现。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干部作风整顿教育大会现场,台上义正词严,台下昏昏欲睡。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区的房管局长抽着1000多元一条的“九五至尊”烟,腕戴价值数万元的世界名表,大谈如何查处违规售楼行为……对比老一辈优良传统,群众会怎么看、怎么想?答案显而易见。作风不正,领导干部就失去威信,也就失去了领导资格,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
  (三)要干实事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现“中国梦”要靠实干,要靠领导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只有实干,才能出实绩,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谁光说不练,谁办事尽心尽力了,谁敷衍了事,群众心里跟明镜似的。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对于自己能够从普通群众成长为领导干部感到十分满足,以为自己身份变了,渐渐多了官僚气、服务群众的意识淡薄了,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群众分开了、疏远了。密切联系群众,多为群众干实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领导干部的本分。
  从普通群众成长为领导干部,固然有个人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人民银行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如此,没有组织的信任和职工群众的支持,哪个人都不可能成长进步。从普通群众成长为领导干部,意味着党和人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牢记为民的宗旨,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更自觉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就是要在新的起点上,更自觉地了解群众愿望、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只有实干,才能让理想照进现实。
  四、突出诚信文化教育、立信于官
  (一)坚持诚信为本
  年轻、财富、学识、友谊,毫无疑问都是人生的资本,但这些都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是信用。信用是一种彼此的约定,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尽管它无体无形,但却比任何法律条文更具有震慑力和约束力。一个没有信用的人,要想跻身成功者的行列,可以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是领导干部,不讲信用,缺乏诚信,那危害就会更加严重。那些流芳百世、闻名世界的成功者,都是以自己的信用赢得尊重的人。因为,信用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因而,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必须诚实守信,必须带头诚实守信。“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当制度发挥奖惩效力的同时,也应激发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发挥抑恶扬善的作用。加强教育引导,褒扬诚信之荣,鞭挞失信之耻,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有助于使人人发自内心地厌恶失信,抵触失信,不愿失信。建设诚信社会,先要建设诚信政府,领导干部自然是关键。立信于官,才能取信于民。
  (二)发挥带头作用
  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要素,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过去,我们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传颂。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兒,小车无兀,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大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是根本不行的。就像大车、小车没有了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它还靠什么行走呢(车兒)、(车兀)、所指是同作用的车部件,只是区别于大车小车)?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这一传统美德不是更加发扬光大了,诚信缺失问题却是越来越突出,正在侵蚀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果领导干部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或者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那就会失信于民,同时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领导干部带头诚实守信,是形成诚信单位、诚信部门、诚信行业,乃至诚信社会的关键。
  (三)建设诚信社会
  人们之所以普遍关注诚信,社会呼唤诚信,除了社会诚信直接关系人们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的根本原因之外,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及严重程度,则是十分重要的现实原因。腐败与不讲诚信密切相关。近年来,腐败大案频发,社会矛盾复杂突出。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暴露出的大案、要案,金额之巨、层次之高,令社会大为震惊。一些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或工作方法简单等而导致对抗基层政权的群体性、恶性事件频发。一些政府部门政出多门,矛盾不一,公开、公平、公正性不够,导致社会舆论纷然不一。有的地方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体制改革利益受损等引发的部分有关利益阶层诉求不断,上访连连,以至发展成群体事件。网络对政府信息的质疑甚至恶搞,“被”句式的流行,如政府民意调查中的“被满意”、“被小康”、“被就业”、“被提高”、“被代表”等现象,虽失偏颇,但反映出社会民意对政府行为缺乏应有的认可和信任。还有政府的形象工程,统计数字造假,公款挥霍招待,公款出国旅游等案例的广为曝光。这些已经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人民政府的形象,极大影响了政府管理行为的可信度和公信力。所以,领导干部、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带头诚实守信,以此带动、推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人民银行负有管理征信的工作职能,更应该是从领导到职工群众,全系统都要诚实守信。要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做诚实守信的标兵。
其他文献
天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400多年前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从那时起,它就成为南北漕运的主要通道。至 20世纪初叶,天津已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和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处海河下游,
过去所介绍的快速加热法的加热过程一般是:把炉温升高到950~970℃使每公厘(零件有效厚度)所需加热时间从以分计提高到以秒计。不过要求一个零件上的截面大小差别不能太悬殊,
一概论农业发展钢要40条要求中央和地方积极发展化学肥料的制造工业,争取到1962年生产化学肥料五百万至七百万吨,1967年生产一千五百万吨。但根据目前各地正在蓬勃开展农业
前些天去中国的近邻尼泊尔旅行,当大巴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中时,我想起几年前丰田汽车的一条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山路上充斥着我从来都没见过的最古老
位于鲁西南的定陶县,承载着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咬定经济发展不放松,唱响发展主旋律,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调整
在自由锻锤上任意更换垫模,并配合自由锻来完成一个锻件的全部过程,是适于单件或小批生产。逐次更换垫模所付出的劳动量及操作中的延续等待时间,则势必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利
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58年1月25日至1月31日在上海召开了冷作模具的热处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属10个单位和35个工厂以及部外2个单位和2个工厂,技术人员共80名。会议的主要目
面对2002年的中国经济,专家们的态度:前景谨慎乐观。 In the fac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 2002, the attitude of experts: the outlook is cautiously optimistic.
一、单项选择题 卜下列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A·市场运行调控关系B·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c.行政管理关系D.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2.下列不属于事件性质的法律事实是()。 A
陈集镇位于定陶县北部,是菏泽市以粮棉生产和畜牧养殖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为支柱的经济强镇。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乡镇企业创利税2亿元,上缴税收17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