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表不知我是学啥专业的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8119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我作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级直博生中的一员,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学校。从网红西门一路穿越至东门,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和阳光下泛着层层金光静谧的未名湖,无一不牵引着我跳动的心弦。与所有新生一样,熟悉完校园环境,参加完开学典礼,就要准备好将“学习号”驶向新的海洋了。在开启新的课程前,先要完成选课,选课的结果决定着研一的我将去往什么方向,领略到什么风景,这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首先,凭借一名理科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强迫症素养”,我把学院研究生工作条例中关于选课学分要求的部分反复阅读,并与同学一起用纸笔进行了计算,发现除了必修的专业课外,还有好几门选修课学分要修。关于这部分选修课的选择,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在我看来大致有两类群体:第一类是选修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课,这类同学一般抱着“学一门精一门”的想法,想更多地学习一些能弥补自己专业缺陷的课程;第二类是凭兴趣全方位式选修,可能会选择一些与自己专业不搭边的课。这类同学以兴趣为主导,希望能学到本专业之外更多的东西,从而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而我就属于比较“调皮”的第二类人,不过这也是有代价的,有些其他院课不计入学分,一切都要看个人的取舍了。一般选课的过程为预选、抽签、公布预选结果、补退选、公布最终结果,作为一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方向的研究生,我在预选阶段分别选修了中国语言文学系、社会学系、历史学系、经济学院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课,而我那位基本都选择了专业相关课的舍友在看到我的预选课列表后,调侃我说:“看你这课表都看不出来你是学啥专业的了!”我微微一笑,心想:在北大,各个学科都这么强,不去上一上那些老教授们的课总觉得亏了些什么。在我看来,课堂里的大学问不论听者专业如何,都能打动人心。
  当然大家也知道,选课是一项非常拼“人品”和手速的“运动”。在预选结果出来前大家都会在心里祈祷,希望化身选课中的“上帝宠儿”拥有自己理想的课表。选择热门课就像是买彩票,大多数人重在参与;少部分人欣喜中奖,预选阶段抢成300/500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必修课就是一个例子。至于电影与小说这样的课就更不用说了,一定会被先选超,大家都希望在严肃的专业课外有个相对轻松的课来舒缓心情。除了选课界面的课程介绍,很多同学会去贴吧、知乎上搜索话题,了解一门课程的质量怎么样,老师怎么样,或者询问自己的师兄师姐,但我觉得别人的建议只能当作参考,还是要去旁听体验一番才能判断一门课合不合自己的口味,是不是自己的兴趣点,就像大家看电影大都不喜欢被影评束缚手脚。别人的体验终究是别人的,亲身领略过才是属于自己的。至于那些热门课能不能选上,就只能“拼人品”,看运气了,抽中自己心仪的课那一瞬间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预选结果公布后就会有“欧皇”(运气极好的玩家,网络用语)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全部选中的截图,称自己为“选课King”,而我有两门课没选中,之后又补选了两门,分别是光华管理学院和考古文博学院的课,依旧“不按常理出牌”。
  选修其他院的课就像踏上一段充满未知的迪士尼探险之旅,而我就是略显“孤独”的主角。正式上课的第一周,我的第一堂选修课是光华管理学院的《物联网与移动商务》,听起来就不像学化学会选的课,果然小组名单里就我一个是化学系,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是学金融和信息技术的,好在有两个建筑系同学也选了这门课,让我感觉有了“同伴”。进楼找教室时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休闲区那些坐在沙发上抱着电脑一脸认真的同学们,特别像一群在办公的社会精英。上课时我发现我跟其他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大部分同学上课会借助ipad、电子手写板或者电脑,这让掏出纸质笔记本开始写字的我变得更独特了,不过经过一周,我也习惯了借助电子产品来做上课记录,查阅资料也比较方便。以前上课时拿出电脑会被认为是要“开小差”,现在这种普遍的方式更多体现了一种包容和开放式学习。很多同学能充分利用电子产品将听课笔记记得非常有条理和特色,拍摄的课堂PPT照片也能及时上传到笔记文档中,这可能是未来常见的研究生上课做笔记的方式之一。起初我比较担心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素养不强,会不会跟不上课程,但授课老师消解了我这种担忧,他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授课,打破专业壁垒。第一堂课我学到了物联网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一些新的专业术语的含义。讲到室内精确定位时,老师提到了医院里的可移动设备;讲到WiFi基站定位时,老师用“为什么手机打开WiFi数据可以让定位更精确”这样的话题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并理解了生活中一些现象存在的原因。看似不相关的课程,却涉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等领域,我联想到了我在本科做的“互联网 ”项目,这不就是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吗?它不仅弥补了我一些网络知识的空白,还为我以后专业路上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三下午的《当代小说与电影》是我第二门比较特别的选修课,由中国汉语言文学系张颐武教授讲述。我对张老师的印象非常深,三个小时不用PPT、不用教案的纯口头表述,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系老师深厚的功底和语言的魅力,课堂内容充满文学气息,也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张老师的讲课风格幽默诙谐,结合时事,非常吸引人,从这大半年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的疫情讲起,谈到我们身上的文化自信,也举了许多当下新闻时事热点的例子,有的事件我刚在微博热搜上看完老师就提到了,这种实时共鸣让我觉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了更强烈的“参与感”。第二节课张老师提到了疫情期大家在追的热门电视剧和综艺,剖析了《隐秘的角落》中人物有血有肉的性格。这部剧我看了两遍,在场很多同学都看过,大家跟着老师的思绪热烈地讨论起来。另一个我印象深刻的话题是最近火遍全网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老师将其与《隐秘的角落》剧中人物综合分析,阐述了一种观点为“回返原点”——张东升想回到平静幸福的家庭,朱朝阳想回到有爸爸的时光,他们做的一件又一件事都是想回到原点;同样“三十 ”姐姐们也是在舞台上找回初心,找回那个发光发热的自己。张老师提到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不管是张东升、朱朝阳,还是‘三十 ’的姐姐,他们都想回去,回到一个可靠的过去。”“可靠的过去”这个词打动了当时听课的我,我仔细思索这几个字的含义,真的是非常有哲理的字眼,我想这便是我选课的意义。不只是听个热闹,而是从教授们身上学习用理性的眼光和角度去辨析和看待一些事情,发掘更为深层的意义,进而引发我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
  考古文博学院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处理与实践》是我第三门想分享的选修课,这是我的一个考古院同学推荐的。说起北大考古院,可能大家会想起最近那条“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选了考古专业”的热搜。我认为这个专业有它独特的魅力,与历史对话,到历史长河中探索一番何其乐也。我感兴趣这堂课是因为我对祖国历史和文化遗产这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室在一栋古朴的红楼里,坐在座位上透过窗能看到外面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别有一番风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文化遗产的类型、定义、标志等基本常识问题,也客观分析了当下存在的“申遗热”“举债申遗”等社会问题。在课堂讲读与讨论的环节,大家可以介绍自己读的一篇关于文化遗产的文章,并分享读后感。起初我会因为自己不是这个专业而有些局促和不适应,甚至想过要不要退课。课间我鼓起勇气向老师表达了我的顾虑,老师听说我是化学院的惊讶了一下,然后笑着回复我说:“我的课欢迎所有不同专业的同学来感受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经过一周的课堂体验,我的選课计划也尘埃落定了,我不会放弃这些我很感兴趣的课,尽管有时坐在一堆文科生中,我这个理科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略显“孤独”,但我从来不会把自己与其他上课的同学“割离”开来。因为只要在同一个屋檐下,同一间教室里,我们就是一群志趣相投的学习者,学问面前没有求知者的划分。我期待,我多彩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责任编辑:丁莉莎
其他文献
常有同学感叹:  找工作时流的泪,都是当初报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甚至有人还没熬到找工作,就已经悲伤逆流成河了。  选专业时看了《沉默的羔羊》觉得心理学很酷,  刷个《鬼吹灯》以为自己学了考古后能天天抱着秦始皇,  看了《隐秘的角落》又对法医这一职业跃跃欲试。  但理想跟现实的差距总是有点大——典型专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的费书帆的专业,是令人
药学与药剂  2020年8月,我来到清华药剂学专业攻读博士,进行为期5年的学习。不知不觉间历经了3个月,我早已习惯药剂学实验室里时刻运转着的分析仪器发出的低频率的嗡嗡声,也习惯了空气中随时漂浮着的药品和化学试剂的气味。对我来说,药剂学的一切虽谈不上熟练精通,但也有了一些入门的了解和掌握。  传统的药学分为四大方向: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四大方向的研究宗旨都是优化传统药物、研发创新药
在我的从业生涯里,有两件事令人印象深刻,它深深地影响了我对“心理危机”的看法。我卡在了那里,背后直冒冷汗  第一件事发生在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心理系的研究生,课余时间在一所高校做兼职心理咨询师。  一天下午,那所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让我接待一个紧急个案。辅导员带来一个学生,报告说这个学生曾在中心咨询过,前一天下午他拿锯条锯开了通往教学楼顶楼小门的挂锁,一步一步走向楼顶的边缘。幸亏保安及时发现,
2020年7月,学校组织开展暑期实践,非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组建了团队,展开调研走访。  团队成员来自多个专业,包括新闻、广告、金融、法学、小语种等,显然,这些专业跟非遗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们把专业知识运用到了调研过程中。比如,学新闻的同学会关注非遗的传播,学广告和金融的同学则更重视各项非遗的产业化,法学院的同学关心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小语种的同学则在成果产出中帮助翻译和不
寒假后,原计划母亲和我去海南与父亲汇合过年的决定突然因为“就地过年”的倡议而临时有变。  爷爷上了年纪,越发不适应北方的冬天,去年全家酝酿了许久,在海南为爷爷、奶奶购置了一处住房。  父亲在春节前请了年假,抽身到海南打理房屋装修事宜。  也是因为回京须做核酸检测,同时还要居家健康观察,加之海南的房子还有一些收尾工作,父亲决定在海南过完年再回来,省得年后再跑一趟。“免单机会”签到来  第一次与母亲单
清华美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1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展2018年12月5日于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品包括传统陶瓷、日用陶瓷设计、雕塑和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设计类型丰富,包括首饰、灯具、紫砂壶等,展现了毕业生对陶瓷艺术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融合运用和陈设装饰等方面的思考。  《光合作用》系列  作者:杨亘 导师:李正安  作者尝试利用光与影的变化所产生的装饰效果来凸显骨质瓷的透光性美感。  当光线受到阻挡时,就
2020年2月的某天,任逸飞发现邮箱里躺着一封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面试邀请。他申请的是该学校生物物理博士,面前的这封信让他觉得有点惊讶,却又有些欣喜,毕竟在两个多月前,他接连收到好几家学校的拒信,而那些学校的专业实力和威斯康星比相差甚远。  这可能是任逸飞最后的“机会”。通过前几次面试和拿到名校Offer同学留下的经验,他给自己画了面试“考点”——自我介绍、研究经历、心仪教授的文章、想问考官的问
我的微信昵称“放映员”,同学不解,“万老师缘何取名放映员”?  故事从头说。  始于放映员  带公职之前我在乡下插队,是一名“文革”早期的“知青”。赶上1970年招工,头一批来生产队招工的就是地质部门,我与地质结缘仿佛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初来乍到,一切新鲜好奇。得知这个地质单位从事石油普查勘探,我们新招来的青年将被安排为物探工、钻井工,还有汽车司机。不解物探与钻井,我却很想成为一名司机,可以开着
我们虽然也是公务员,但狱警的工作加班加点多,夜幕降临当其他人能够和家人吃一顿晚饭时,我们正在城市的边缘,刚刚开始忙碌的“夜生活”。  2019年6月,我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到杭州一家本地的城市建设公司做规划师。没想到,突发的疫情让整个公司的业务瞬间断掉,公司在去年4月初宣布破产倒闭。这次浩劫让我随后投入了公考的大军。  浙江省本地的公务员考试非常热门,去年尤甚,一些岗位的录取率甚至低到了千分之
志愿服务  冬奥志愿者的数量和服务项目都很多。2022年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2.7万名赛会志愿者,冬残奥会1.2万名,共设立5个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前期志愿者项目、测试赛志愿者项目、赛会志愿者项目、城市志愿者项目、志愿服务遗产转化项目。每一个项目中又有很多岗位,比如赛会志愿者项目就有12类志愿服务岗位,包括对外联络、竞赛运行、媒体运行与转播、场馆运行、市场开发、人力资源、技术运行、文化展示、赛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