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生涉嫌盗窃一案引发的思考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2004年10月的一天晚上,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宿舍,同学们上完晚自习后陆续回到寝室。学生颜某最近购买了一款手机,几个室友围着颜某把玩。同寝室的宁某与颜某素来不和,此时看到颜某买了新手机的得意劲,心中厌烦。过后不久,同学们动身去澡堂洗澡。宁某看到颜某将手机放置在被褥下,突然产生报复念头,想看看颜某发现手机不见了会是什么反应,于是磨蹭着最后离开寝室。宁某离开时将颜某手机拿出,放进自己口袋。当走到楼梯口时,宁某注意到楼道边的大垃圾桶,随即将手机丢弃在垃圾桶内。宁某想到,反正第二天清早清洁工打扫卫生时会发现手机然后交公的,颜某不会损失手机。当天晚上,颜某发现手机不见后报案。随后宁某被警方带离学校,手机被警方起获。
  警方将该案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宁某被刑事拘留。据宁某事后讲述,警方在审讯她时曾说过“只要承认是你偷的并把手机交出来,就可以立刻放你回学校”之类的话,宁某因为自己确实没有想占有颜某手机的意图,就坚持了没有实施盗窃的辩解。后手机估价3000余元,警方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案发后第二天,宁某父母即从老家赶到北京。宁某父母秉性忠厚,到京后听信一位所谓“能人”的描述和许诺,向这位“能人”交了几万元的所谓“活动费”。宁某父母心急如焚地等候一个月,在“能人”失踪后才想到找律师寻求法律帮助。罗阳律师接受聘请后,迅速与警方联系。在取得宁某所在学校出具的宁某平常表现一贯良好并愿意做保证人的书面材料后,为宁某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罗阳律师根据宁某的陈述对案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了解,在掌握事实材料的情况下,向检察院递交了《辩护意见》,强调该案没有犯罪故意,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要求做不起诉处理。同时,罗阳律师撰写“情况反映”向相关领导陈述此事,请求给予关注。此案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后,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学校据此没有开除宁某,宁某留校察看一年,继续读书。
  律师点评:1、遇到刑事案件需要法律帮助,应当及时去正规的律师事务所聘请有执业证的律师寻求帮助。此案中,宁某父母在未请律师之前听信所谓“能人”的承诺,被骗去几万元的所谓“活动费”,只能自咽苦果。2、政法干警良莠不齐,此案中承办警官有明显的诱供嫌疑。所幸宁某头脑清醒,一直坚持自己不是盗窃只是想让颜某着急的陈述。3、警方对校园发生的物品丢失事件是否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不能很好的把握尺度,对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内容理解不深。事实上,发生在校园的物品丢失案件很多都是情节十分轻微的,不宜定性为犯罪,应作为一般治安案件处理。4、警方在刑事案件立案后极少有撤销案件的现象。其实,对于一些证据明显不足又不能补充证据的刑事案件,以及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受害人也不愿追究嫌疑人责任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依法撤销案件。5、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关注。上述宁某涉嫌盗窃一案完全是其阴暗心理、心态失衡导致。针对心理问题,建议学校考虑增开心理辅导课。
其他文献
整本书阅读融入项目化学习,能够推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是强调成果导向、合作完成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课型采取目标引领的方式实施教学,开展宏观指导与细节展示,及时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作出评价,以此实现有效阅读.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现状以及促进机制方面的研究仍存在空缺.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S中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现状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实证研究.调查结果显示,S中学学生核心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在“学会学习”“人文底蕴”和“健康生活”素养方面仍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S中学正在推行的“书院制育人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机制,有利于弥补目前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短板”并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整体发展.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颁布,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性诉求,也是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人民中心,全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价值旨归.落实此次文件精神,要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多方协同育人.
项目式学习是问题式教学的深化运用,其教学设计围绕项目的完成和真实问题的解决而进行,体现学科综合知识的应用,强调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注重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以下简称“高新区中学”)坐落于江宁大学城,四周名校荟萃,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优越的地理资源、开阔的办学视野、独特的办学思路、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就了学校蓬勃生长的文化向度,孕育了学校尊重天性、自然和谐的教育生态.
期刊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来统领相关学习内容、引导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由来已久.我国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主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启蒙运动时代,法国卢梭指出,儿童天生就具有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向问题的边缘,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长强而有力的领导,是决定课程领导成效的关键.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引领课程育人的能力,它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建构力、课程教学形式架构力、课程诊断与评价导航力、课程资源供给力、学校治理结构变革力五个方面.要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需要校长明确课程引领者角色并开放多方参与机会,营造课程领导实践环境,推动行动研究力度,增强课程资源的多元开发与使用,寻求学校组织结构的转型.
普遍存在的高中英语碎片化阅读教学限制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阻碍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落地.本文梳理高中英语碎片化阅读教学现象,提出主题语境下的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一、“水润教育”的提出rn1.迈出校本课改步伐.rn课改重在以人为本和教育的本位回归,追求办学品质的提升和育人方式的变革.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反之又为学校文化奠定了基础,使学校文化的内容更具有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从语用学视角,提出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策略.语用学融入语文教学,注重语文知识的谱系建构;倡导驱动型学习,在动态语用中教学语文知识;注重情境化学习,在语境中深化语文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