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与西洋拳之对比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xue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讲“武以载道”,武术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甚至民族精神的载体。武术人除了传承和修炼技术,更重要的是发扬尚武精神——不但要强大自我,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这就是武术的侠义和勇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义之所在,止戈为武。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和数代人的智慧结晶,俨然形成了一种综合文化,它融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哲理性于一体,是任何西方格斗技术都无法企及的。这也是中华武术与所有西洋拳的最大区别所在。
  具有如此厚重的内涵,就使得中华武术和西洋拳有了太多的区别。
  技击是中华武术的灵魂,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战乱促使武术成为人们防身抗暴、杀敌保身的一门综合实用技术。所谓综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兵器、暗器之外,传统武术的修习者还要练习硬功、轻功、气功等各种功法,通过套路的传承和修炼,掌握各种实战技术。闪、腾、挪,踢、打、摔、拿,在各种情况下,全身都能整体配合作战。通过内外统一而修,从而内外统一而用,表现为最节能、全方位的、攻防合一的、高度技巧性的技术。而西洋拳,大都是单一性的技术,只是对身体的某一部分的能力进行开发,往往是顾上不顾下,四肢分家,不能形成全身的有力配合。
  在训练方法上,西洋拳一般都崇尚力量和肌肉的训练,西洋拳手没有一个不是肌肉发达,力量凶猛的。但是中华武术的训练并没有把力量训练放在第一位,而是强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双修,把气功修炼和外功的修炼提到同等位置,以“丹田呼吸”为主要训练方法,非常强调内劲的修炼。而西洋拳根本并不知道内劲为何物,更不用说练法了。而外劲的锻炼,中华武术也不是以训练肌肉为主,而是重在锻炼“筋骨”,拳谚说:宁可筋长一寸,也不肉厚三分。中华武术理论认为肌肉并非力量的源泉,只有筋骨劲才能把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点,爆发出来。
  从拳理上说,中华武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道德径、中医、兵法学、佛学等都有包容。而西洋拳只是一门技术,还未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中华武术是扎根在中医学基础上的,所以技术和养生就紧密结合。武术的修炼既是锻炼格斗实战技术,又是实践自我养生之道。这是西洋拳所不具备的,西方格斗技术一般都忽视自我养生,而是一种对身体摧残式的强化训练,所以西洋拳的高手很少有长寿又能健康的例子,最典型的是拳王阿里,42岁就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生活自理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再去战胜对手了。而中国武术中的高手一般都是老而弥坚,很多人年龄越大,功夫越好。很多人通过习武而懂医,成为亦武亦医的武林高手。中华武术拳派众多,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套路。套路融实战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每招每式既有实战含义,又体现艺术美感。而西洋拳,只是单招的简单组合,无法形成表演的艺术性。
  中国武术讲“武以载道”,武术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甚至民族精神的载体。“习武先习德”,是所有武术人入门第一课。武术人除了传承和修炼技术,更重要的是发扬尚武精神——不但要强大自我,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这就是武术的侠义和勇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义之所在,止戈为武。修炼中华武术的目的既是成为勇者,具备无所畏惧,不可战胜的精神;又要成为仁者,兼爱天下才能仁者无敌。
其他文献
2006年12月8日,接近Google的消息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其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的离职不仅是因为合同到期,最关键的是缘于其几个月前向Google总部提交的一份本地化方案遭否定。  该人士透露说,周韶宁曾于几个月前向Google总部提交了一份本地化方案,其中涉及到中国公司的架构设计以及市场策略,但是Google总部认为策略过于激进,并且可能影响到其在全球的整体品牌形象而最终否定。  “中国是
【正】 《左氏春秋》是一部以鲁国记事为主体的编年体历史巨著。它的作者从春秋时代众多诸侯国间纷纭繁杂的现实出发,广泛地征引各侯国的公府史文和书告,精心搜集来自各国的
在阿尔泰山中的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里,有着众多的中草药,其中,有一种被称作"冬虫夏草"的名贵中药材,就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林里。新疆生产的冬虫夏草,唯有哈纳
期刊
邵氏家族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凝聚着邵逸夫及其家人的心血。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与兄长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
王雪峰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夏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宁夏油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夏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每年的3月是草原上最有活力的季节,草原上处处彰显着生命的律动。一年一度的春季产羔的季节就要到了……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新疆探险家、西域文化专家、作家杨镰,20多年来,47次深入新疆腹地,足迹遍布罗布泊、楼兰古城、小河墓地……  本文是杨镰先生的探险手记,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秘了罗布泊腹地的罗布人及其居住的村寨,一个久远年代的渔村——阿不旦。    阿不旦,被弃置了的“岁月”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名著《我的探险生涯》,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神秘古城丹丹乌里克,特别是罗布荒原上的探险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