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词话》中存在一些讨论文体的言论,展现了王国维丰富而独特的文体思想。其中文体的“演进”观是通贯王国维文体观的主线。王国维曾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他反对文学今不如古的说法,但是针对一种文学体裁,他赞成今不如古的说法。
  一、《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文体观
  王国维认为文体与文体之间,因袭创新是文体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一种文体的兴盛与衰落是不可阻挡的规律。对于王国维文体“演进”观,叶嘉莹说:“这种论见实在道出了古今中外一切文学体式终久必趋于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除此之外,王国维还兼论多种文体表明他的文体“演进”观。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两条词目一论散曲,一论杂剧,一言元曲成就辉煌,词体萎靡,一言元人杂剧乃曲中冠冕,词作粗浅,王国维从“时代—作家—文体”的角度多维阐释他“始盛终衰”的文体演进观。整体上看,王国维一方面按照“四言诗—楚辞—五言诗—七言诗—律诗—词”的文体发展脉络来梳理他的文体观,将文体嬗变的终点放在词,一方面又通过对元代散曲、杂剧的褒扬对元代的词人词作作了整体性的否定,突出词体在元代的衰落。可以看出,在以文体“演进”观为核心的前提下,王国维又表现出推崇词体的“尊体”观。由此,笔者不禁想到,王国维从文体“演进”观到“尊体”观都突出强调词体,那他究竟强调词体的什么呢?是词体的某个特性与其他文体判若云泥吗?通过对比《人间词话》(手稿本)第一则条目与《人间词话》(重编本)第一则条目,笔者发现,“情”在词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在《人间词话》(手稿本)中,王国维开篇就以诗词对勘的方式奠定词体抒情的基调。“风人深致”属于中国传统的诗学范畴,“风人”可解作诗人,“深致”即诗歌言外所表达的深远情致。王国维认为,晏殊三句词句与《蒹葭》同得“风人深致”,都能在言外达深意。只是《蒹葭》深得洒脱磊落之意,晏殊词句借秋季凋敝之景表露出命运难以掌控的悲情。在《人间词话》(重编本)中,王国维以“境界”定格,提出“境界”是对词体最高的要求。“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无境界的关键在于真景物、真感情。无论在词学思想初步形成的手稿本还是在调整过后所形成完整词学理论体系的重编本,王国维都开宗明义地强调“情”在词体的中心地位。
  二、《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
  《人间词话》是一部以论词为主的著作,以“境界”理论为核心,有对词史上的若干重要词人进行一些随感式的评点,还有对古代诗论、词论的思考。基于此,笔者从“词境”“词体”“词人”三个维度阐释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
  (一)词境尚情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界”是王国维对词体的审美标准,也是《人间词话》词学体系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真”是有无境界的评判标准。按照叶嘉莹的解释,“真”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和感情所须有的真切感受。那么“真景物”就并非纯客观的“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的物,它是传达作者主观情感的一个因子,是经过作者审美观照过的事物。从“真景物”的角度来说,“情”与“景”高度统一。如此,王国维所谓“真感情”也并非“流于率露”的不加节制的情感,它是一种毫无杂质的、强调真切诚挚的真实感受。结合《人间词话》具体语境,王国维这种“真感情”的表达与他的“无我之境”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也是这种不受羁绊、澄澈空灵的审美状态。“古人为词,写无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可见“真感情”表达与“无我之境”式的创作都是王国维悬格极高的。王国维还将“真感情”与创作主体的人格紧密联系,他说“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所謂“雅量高致”是指创作主体宽宏的气度和高雅的情致,王国维将创作主体的人格、品质都放入“真感情”中,并将词人人格上升到伯夷、柳下惠的境界。由此可见,王国维在其词境理论中,虽强调“真感情”与“真景物”的统一,同时又突出“真感情”。
  (二)词体显情
  从文体的角度来看,《人间词话》虽以“词话”命名,但是一部在阐释诗词理论基础上,侧重论词的著作。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王国维引《楚辞》之语“要眇宜修”将诗体与词体分置而论,强调词体须“蕴藉幽隐”。“从形式上看,词多为长短句不整齐之形式,这种句式在诵读过程中自然产生出参差错落之音韵及节奏,理所当然促成其‘要眇宜修’之美;从叙写内容来看,早期小词专以摹写闺阁儿女伤春离别之情为主的特质,也便天然地具有‘要眇宜修’之美;同时,作者在写小词时,不必具有严肃地‘言志’之用心,于是遂在此种小词之写作中,于无意间流露了诗文之外那种别样的蕴藉幽隐情怀”。按照叶嘉莹的理解,她领会到王国维所说“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之意,在此有意区分诗体与词体相异的情感内容,认为诗体贵“言志”,而词体贵“蕴藉幽隐”。由此观之,王国维在阐释他的词体观时,或诗词同体而论,或诗词异体而论,但无论是哪种论述方式,王国维对“情”都表现出高度的关注。   (三)词人重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不仅提出以“境界”为核心的诗词审美标准,还运用一些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范畴,表现出他对文人较为独特的审美取向。在《人间词话》手稿本第七十四则条目中,王国维提到: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于此二者缺一不可。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但有修能者,则白石耳。”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两句出自屈原《离骚》。屈原这两句诗句旨在揭示自己美好的人格气度与卓越超群的优秀才能。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吸收屈原诗句的原意,又继续加以扩展,将“内美”与“修能”定义为文学创作主体必备的二要素。关于“內美”,多数学者将“内美”理解为词人美好的品格。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浮泛,仅拘囿于《离骚》的原意,忽视王国维所引用的真正目的。他特别提到“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但有修能者,则白石耳”。姜夔成为理解“内美”的关键人物。综合王国维评姜夔之语,他对姜夔在人品方面提出肯定,但对其词境提出很大的质疑。“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狂者是性格外向之人,善于学习古人,志向远大,积极进取;狷者是性格内向之人,清高独行,与世隔绝。而乡愿,表面忠信廉洁,实则与正道大相径庭,具有欺骗性。王国维将姜夔归入狷者之列,是为肯定他一生清客、清高孤傲的人生态度。但王国维在此频频提到“格调”一词。
  叶嘉莹将“格调”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质的过人,在情意感受方面不同于流俗,这也就是《人间词话》开端之所说的‘有境界自成高格’的表现;另一种则是文字高雅不同于流俗,这也就是白石词被称为格调高的缘故。”可见,因为“白石之旷在貌”,姜夔只注重用词炼句的高雅,而忽视情感的真切诚挚,所以“白石有格而无情”。但“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只可惜姜夔“不于意境上用力”,“终不能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回到王国维“无内美但有修能者,则白石耳”之语,再结合姜夔过分注重词之外表使得情意的真切诚挚受到损伤的做法,有理由认为这里的“修能”可解释为词人创作的能力,而“内美”指向词人情感之“真”。所以,“内美”与“修能”乃“文学之事,于此二者缺一不可”,文学创作主体既要在用词炼句上有所作为,也要在情感上做到真挚动人。“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词人相比较其他文人更加注重情感。
  三、对《人间词话》“尚情”文体观的两点反思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尚情”的文体观贯穿王国维整个词学理论体系,对后世的词体研究意义重大。但仔细斟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论词条目,笔者发现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仍有一些理论上的缺陷,不容忽略。
  第一,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有特殊的语境。“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均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单就词体来看,词体内部因“寄兴言情”有别,王国维将“小令”推为最尊。也就是说,“小令”“长调”虽是词体的不同类型,但能达到王国维对词体“言情”的理论要求的只有“小令”。关于“小令”,梁启勋认为“五代之词皆小令,故小令实为词之正格。字少而句简,用以实一时之感触,或一物之状态,最为自然”。这里梁启勋对晚唐五代之词的体认与王国维完全吻合。王国维是因为对晚唐五代北宋之词的认同,所以他“尚情”的文体观也是专以晚唐五代北宋之词的代表——“小令”而论。可见,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带有严重的主观色彩,并非站在客观的理论角度看待文体问题。“尚情”文体观只有在晚唐五代北宋时代的“小令”词体的语境下才能成立。
  第二,“尚情”文体观的情感类型单一。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就是说,“真感情”的情感类型应是全备的,既有喜乐也有怒哀。但从王国维对词的体认和词人的褒贬来看,“尚情”的情感偏悲情。“古诗云:‘谁能不思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在此,王国维承袭韩愈“不平而鸣”的观点,将诗词同论,侧重以诗词表现生活中的苦闷,并将这种欢愉和愁苦与难工和易巧对应起来,突出他对诗词中悲情的重视。李煜是王国维最受垂青的词人之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王国维用最直接的话语表达他对李煜的偏爱。但仔细品味王国维对李煜的赞词可发现,王国维独爱的是李煜词中超越“一己之感情”的大悲之情。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这里的“以血书者”就是李煜词中至性至情的文字,有如血泪凝结而成,哀伤而真挚。“担荷人类罪恶”可理解为李煜词中所表现的超越一己之悲哀的所有人类之悲哀。这正与王国维悲生悯世的人生观一拍即合,所以他发出“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的感叹。
  四、结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展现的文体思想是复杂而富有条理的。他以文体“演进”观为中轴线,一方强调词体“尊体”的文体观,一方注重词体“尚情”的文体观,从而达到在《人间词话》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词学理论体系的目的。可是,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瑕、无懈可击的。在以“词境”“词体”“词人”三个维度具体阐释过王国维“尚情”的文体观后,人们清晰地看到:王国维所谓“尚情”的文体观并不指向所有文体,只是针对“小令”这一种词体而言,并且“尚情”的情感内涵也不是囊括喜怒哀乐所有情感,仅突出悲情。当然,人们也不能因此就全面否定王国维的文体观,质疑《人间词话》在批评史上的意义,理性思考,辩证分析才是使得王国维文体观生生不息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扬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珍品,不仅在文学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包含一定的科学价值。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探究其文学价值和历史依据,如诗歌内涵、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如气候信息。当前,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气候信息研究古代区域气候,服务农业生产。因此,本文探究了古代诗歌中的气候信息及其运用。  研究古代的人文、历史和气候时,人们要充分利用古代文献资料。数千年前,人们就
期刊
《老实人》为伏尔泰代表作之一,极具哲理讽刺意味。本文主要探究小说中的哲学思想,以期补充对于该作品的研究解读,从哲学层面启迪人们对于悲观和乐观的认知。  作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被誉为“欧洲的良心”。他的作品针砭时弊,讽刺批判意味强烈。短篇小说《老实人》为伏尔泰哲理性讽刺小说的力作,其富有哲学意味,乃至于它的影响在今日依旧不容忽视。该作品被伯恩斯坦改编创作成同名音乐剧《坎迪德》
期刊
女性主义理论及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引发国内作家的剧烈震动,由90年代末的“她们”文丛、“红罂粟”文丛等可以看出女性意识强烈地觉醒,然而真正摆脱社会对女性传统小女人的身份期待,成为“大”女人,还需假以时日。  发表于2005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简称《右岸》)是女性作家迟子建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描写鄂温克族某部落近100年历史的长篇小说,作品以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口
期刊
受萧军创作倾向和上海文坛左翼思潮的影响,萧红在《生死场》中有意识地引入了启蒙主义的相关视角。但丰富的童年经历与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让萧红在批判民间文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其顽强的生命力。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巨大冲击,让民间话语在与启蒙主义的对决中展现了强大的隐性力量。  一、女性的双重人生苦难  也许是在创作《生死场》之前经历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痛苦,萧红在《生死场》中借“五姑姑”对一个新生命从娘胎里诞
期刊
星期六上午十点,丁忍穷沿着一条熟悉的人行道,来到一家大型超市,当他走进大厅的时候,只见宽敞豁亮的商场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丁忍穷推起一辆购物车,往蔬菜区走去,忽然,他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于是赶忙停下脚步,扭头循声望去。不远处,一位男士高举胳膊,手里拿着一只黑色小皮包,向他打招呼,另一只手则推着一辆购物车,朝他走来,这个人身穿一套藏青色西装,白衬衫的领口处系着一条红领带。这个人分明刚从理发店出来,
期刊
岩井俊二是中国影迷最熟悉的日本导演之一,“残酷青春题材导演”的标签深入人心,《情书》中藤井树(女)和“自己”展开深刻的回忆昔日恋人之旅,在收到莫名其妙的不知名的信时,对别人的爱恋和欲望一贯视而不见的树(女)产生了一窥究竟的欲望。本文借助精神分析相关理论解读树(女)与“自己”渡边博子之间的自我与他我产生主体建构的过程,共同追忆树(男)。  正是国中的同名同姓的树(女)与树(男)所产生的纠缠让博子恍悟
期刊
“神与物游”说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神思》篇,该篇具有创作总论的性质,与总论之首——《原道》篇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刘勰在篇中明确地将“神与物游”作为创作构思的起点提了出来,本文将针对创作主体——“神”、创作客体——“物”、构成两者联系的“游”以及主客体得以“游”的条件展开论述。  一、释“神”“物”  诗文写作与外界事物的关系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礼记·乐记》已提出物感说
期刊
张爱玲的小说在字里行间营造出苍凉的情绪氛围,这种情感的传递有一种异样的韵味,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审美。挖掘文字背后的苍凉美感是张爱玲心中特有的“真善美”表达,绿与红的交织,孔雀蓝的情有独钟,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美学意蕴,在平凡人生的真实描摹中上升至对文化和人性的总体关照。  一、绿与红的交织苍凉感尽显  对细节的描写和华丽语言的运用,反衬出苍凉的底色,这是一种交错的对照。红与绿的交织,将苍凉感
期刊
《吕氏春秋》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并召集门客编撰而成,包罗天地万物的事理。其中集中讲述音乐的有八篇,高度概括了先秦时期的音乐自然观,对音乐的来源、分类、编制、传承等进行了系统描述。由黄帝、尧帝、商汤等君王创作乐曲的史实可以看出,《吕氏春秋》中所涉及的乐论,不仅仅是在描述音乐自然观,其背后具有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世间
期刊
约翰·费斯克是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对大众文化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的大众文化研究是对原有理论的突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进行分析,首先阐明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界定与定义,其次深入剖析其大众文化理论中主观能动的大众观,最后围绕他的理论核心观点,指出其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存在的局限。  费斯克是当代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并出版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