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胆管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引起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预测。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3例经TACE治疗后21例发生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管损伤发生的可能因素及临床转归。

结果

该21例患者中16例在TACE前有肝切除手术史。本组TACE术后出现胆管损伤时间1~12个月,平均(3.9±2.7)个月,其中3例出现肝内胆管扩张、胆汁瘤及肝门部胆管狭窄,3例肝门部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管扩张,5例胆汁瘤合并肝内胆管扩张,9例肝内胆管扩张,1例胆汁瘤。TACE术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721,-2.674,-3.079,-3.377,均P<0.05)。

结论

TACE术后胆管损伤与碘油、PVA、明胶海绵颗粒堵塞胆管动脉血供有关。肝脏手术史是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判别分析模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赋值,进而建立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的判别方程;运用判别方程评估新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腹膜炎、体温升高、胆囊结石嵌顿、白细胞计数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以及胆囊影像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原则在Ⅲc期近端残胃癌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06—2014年39例Ⅲc期近端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用中间入路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A组),19例用传统路径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B组)。结果A组和B组进腹后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10%(2/20)和11%(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淋巴结清扫后两组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皮经胆囊管入路乳头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诊治4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经胆囊入路乳头扩张组(trans-cholecystic dilation of the papilla,TCDP)20例及内镜乳头切开组(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21例。比较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术后近期并发症(胰腺炎、胆管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后放置顺行鼻胆引流管,完成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顺行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各项指标,分析两种术式的差异,总结应用顺行鼻胆引流管手术优势。结果2组术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中转开腹率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脾切除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4年10月至2014年10月确诊并行脾切除术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均行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和膈下感染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脾切除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