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具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中所起的作用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通过对三角形进行拼割等活动,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有很多大学的教育逐渐变得功利化,特别是专科类和高职类学校,只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大学生心智的培育,成为工匠式的培养模式。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思想的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就目前大学数学教育的现象来看,都是将大学的数学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数学建模思想的教育分离开来独立进行的,这是目前大学教育的一个较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很严重的教育认识问题。为了使学生不仅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可见,学生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就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提高培养。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呢?    一、在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中培育个性认知    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19世纪梭罗就指出:“
期刊
摘 要: 教师职业应具备的一项关键素质就是语言,课堂语言极大程度决定课堂效率,教师课堂语言应该简练通俗,富有饱满的激情和感染力,拥有幽默感和启发性,同时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关键词:教师;修养;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有效课堂的关键,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声声入耳、句句感人、比喻贴切、出言有章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借助于教师的课堂语言
期刊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它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即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术这门艺术学科,它有特色,能从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结合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
期刊
摘 要: 意蕴是隐藏于作品中的最高艺术境界。意蕴的表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美术教学应当加强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进行艺术体验,培养他们丰富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对美术作品意蕴的把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关键词:美术教学; 培养 ;意蕴; 把握     一、何谓美术作品之意蕴     意蕴,是画家隐藏于作品的最高艺术境界。美术创作的最高目标,是通过艺术构
期刊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 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一、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
期刊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市击锤奥与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写字教学,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下面就是我校在写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浅谈如下:    一、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国家教委十分重
期刊
摘 要: 作文课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以兴趣为文,是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关键词:积累; 情感; 素养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该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    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    简单的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对于直觉作以下说明:  (1)直觉与
期刊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