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信念作业表技术讲解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下是萨丽表现出的几种典型情形,当萨丽准备学习的时候,她会想“我不行,我太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做不到”,同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画面:自己背着沉重的包袱,漫无目的地跋涉,看上去很卑微。这样的思维活动和这样一幅画面让她感到悲伤。
  另一个情景里,当她为准备期末考试而复习时,她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太难了,假如其他人不愿意帮助我怎么办?我要是考试不及格怎么办?”然后她就会感到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有时,她还有这样的想法:“我应该多学一些。”这样的想法让她感到内疚。所有这些情形中,她最终都停止了学习,有时还会哭泣。
  在心理咨询的第一个阶段,心理咨询师应用了控辩方技术、可能性区域技术、代价收益技术和行为激活技术。她经过6周的心理咨询,情绪已经得到明显的好转,日常生活中较少体验到焦虑和抑郁情绪,即使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也能应用认知技术加以应对。
  俗话说,治病除根。为了帮助萨丽了解抑郁症状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消除抑郁症状的病根,心理咨询师帮助萨丽找到自己的负性核心信念,并对她的负性核心信念开始修正。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技术就是“核心信念作业表”。

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不可爱的。


  贝克认为,所有关于自我的各种具体的观念,都源自一个核心的自我观念,叫作核心信念,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别:我是无能的和我是不可爱的。患者可能具有其中一个,或同时具有两个负性核心信念。
  这些核心信念平时隐藏在深层,患者应用保护策略遮掩起来,呈现在自己和他人面前的是“有能力的、可爱的”形象。一旦患者遇到巨大的生活事件,原有的保护策略被突破,深层的负性核心信念就暴露出来,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负性自动思维观念和消极情绪。
  患者的“我是无能的或不可爱的”核心信念是错误的、歪曲的。为了达到去病除根的目标,认知治疗师需要修正歪曲的核心信念。

我们举一个考试焦虑的例子来说明。


  对于高考的焦虑,有的学生会说,高考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自己希望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多挣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分析这样的观念,我们可以发现,患者应用了“满足他人需要或期望”的保护策略,为遮掩“自己是不可爱的”这一负性核心信念。该患者在家长眼里都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但这次面临家长对于高考的重大期望,他发现自己无法“满足他人期望”了,也就是说过去一直使用的策略不管用了,这样一来,“自己是不可爱的”这个核心信念就暴露出来了,考试焦虑症状就是其具体表现。
  对于同样的情形,有的学生会说,自己考不好就“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自己就不能接受考不好这样的情形。分析这种想法,我们可以发现患者应用“勤奋努力”的保护策略,该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勤奋自觉的好学生,他使用的“勤奋努力”策略是为了遮掩“我是无能的”核心信念。当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勤奋,名次都无可避免地下滑时,重大生活事件突破了他的保护策略,负性的核心信念“自己是无能的”就暴露出来,因而就出现考试焦虑症状。
  可见,所有消极情绪的根源都是负性核心信念,是患者平常应用的“保护策略”失效的情况下引发的。当患者的保护策略有效时,负性的核心信念不会引发消极情绪问题。其实,消极情绪(如考试焦虑)和保护策略(如满足他人期望,或者勤奋努力策略)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患者的负性核心信念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此,贝克认知疗法认为,只要纠正了负性核心信念,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什么是核心信念作业表?


  任何核心信念的形成,都有一定证据(即生活事件)作为基础。因此,要修正错误的负性核心信念,就需要对支持其负性核心信念的证据进行工作,并且增加或者补充有利于新的、正性的核心信念的生活事件。
  核心信念作业表(Core Belief Worksheet)就是这样的技术,它重新检视过去支持核心信念的证据,并对这样的证据进行重新解释,消弱该证据对核心信念的支持力度;它补充支持正性核心信念的生活事件,用以帮助患者巩固正性的核心信念。这也就是说,核心信念作业表从正反两个方面着手。

行为试验技术的应用实例


  我们以本文开头提到的萨丽的个案为例加以说明。核心信念作业表包括左右两列:左边是支持正性核心信念的证据;右边是支持负性核心信念证据(以及对这些证据的重新解释),表格样式如下: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让萨丽觉得自己是无能的有这样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读经济学书的时候,发现自己没能理解经济学概念;第二件事情是对向老师请教问题感到紧张,不敢去请教老师;第三件事情是语文测验得了个B的分数。这三件事情似乎都支持她是“无能的”这个旧信念(即负性核心信念)。
  在这里,咨询师让她挑战每件事的解释,比如,没有听懂经济学概念这件事,她是这样来重新解释:“我还没有读过这个方面的内容,读过之后我可能会懂的。最坏的可能是我这次是不胜任的,但有可能是老師的错,是她没有讲清楚。”
  除了帮助萨丽对支持旧信念的证据进行重新解释外,咨询师还帮助萨丽建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支持新信念(即正性核心信念)的证据。她想到了这些事情:文学论文写得很好;在上统计学课程的时候主动提问;能理解这个核心信念工作表;弄懂统计学教科书第六章大部分内容……

咨询师指导萨丽把这些内容填写在核心信念工作表上面,一般是一边口头说,一边填写。




  萨丽阅读这份表格以后,自己感觉好多了。咨询师嘱咐她回去以后,每天阅读这份表格,并且把想到的或者生活中发生的支持新信念的证据都记录在左侧栏里,支持旧信念的证据进行重新解释,然后填写在右侧栏里。下周带回来与咨询师继续讨论。
其他文献
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如果病情允许,可以在房间内进行适宜的活动。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  人类对于突如其来的未知感到焦虑、恐惧、愤怒、无助等,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需要觉察、识别、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而不是否认和排斥,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积极的改变自然就会发生。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  如果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可以每天花点时间
期刊
积极调整自我认知,堅定战胜病毒的信念  人的情绪往往受到认知方式的影响,当坏情绪来临时,请告诉自己停下来,此时务必避免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否则你会陷入到负面的认知和情绪循环中难以自拔。  人类的心理防御机能包括多种应对方式,恐惧和害怕提示我们遇到困难要逃跑,但过度的恐惧和害怕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面对此次疫情,居家隔离者需让理性战胜感性,化被动消极为积极升华,与其反复想自己多么倒霉,不如想想自己尚在观
期刊
第一种 概念澄清式的提问  通过摄入性谈话,咨询师发现了问题,因此要去进行概念澄清,这个提问可以是“你想通过你肯定被传染了,这句话说明什么呢?”或“你想表达的准确的意思是什么呢?”通过提问,咨询师准确把握求助者所使用的那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他所遇到的问题,内心感受,情感等等。这对于后续开展对他具体的心理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种 探索假设的提问  通过提问,可以动摇求助者原有坚信的一些想法和信念
期刊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一个墓碑上刻着“To Cure Sometime,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句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也经常被现在的人们挂在嘴边。在这里“安慰”是医护人员具备的一种人文态度。在护理模式中,除了每日常规的护理操作技术,“安慰”更是体现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  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给女性带来多重身份的转换
期刊
考虑一下怎样可以最好地管理自身压力,下面是一些帮助你管理压力的建议:尽量规律作息  尽量抽时间吃饭、休息和放松,哪怕是很短的时间;尽量保持合理的工作时间,不至于太筋疲力尽,因为我们还要继续跟疫情作斗争。主动交流沟通  主动与同事交流,说说你的不安和担心,也了解他们的情况,找到互相帮助的方式。有空也可给家人、朋友,或其他值得信赖的人打个电话,说说你的情况,获得他们的支持。客观评价自己  当我们面对的
期刊
父母保持情绪稳定  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孩子非常在意父母对病毒疫情的情绪反应及态度,也会不由自主地习得父母的应对方式。因此,在面对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父母应及时觉察和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尽量呈现出稳定、积极而有力量的一面,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规律有序的生活  规律有序的生活是保持心理内在稳定的重要部分,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危机,我们首先需要做
期刊
每逢佳节,酒是走亲访友必备礼品;亲朋好友欢聚一席,话旧叙今,酒是必不可少的表意传情之媒,如果不善言辞,则一切浓情厚意“都在酒里了!”关于酒,国人对它的感情,那真是“说多了都是废话”,基本已是融进血液里的衷爱了。  我国自古崇尚饮酒,并作为文化欣然传承。历史上酒被文人名士诵咏不绝,遗留无数名篇名句;及至今日,社会上对酒的评价仍是以褒扬为主。比如认为酒能激发灵感和才智,一分酒一分才;能借酒识人,酒品即
期刊
具体化技术  这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但有重要的意义,作用很显著。有疫区的人告诉你:疫情太恐怖了。此时你一定要把它具体化。“你说的疫情太恐怖具体指什么?”这就是具体化,有些人是告诉你他身边有很多人都生病了甚至死了,你一定要把它具体化,“你身边都有谁生病了?去世的是谁?”通过具体化,把被这个人无限夸大的事实还原回来。如果人们身上有重物,那个重物是一个钥匙链儿,人们是扛得起的,能承受的,但如果过度概括,负
期刊
这次前来咨询的案主小A正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小A是一个很自律的学生,他做事情时遵循原则与规则,注重对生活的规划。他的成绩位于年级中等偏上的位置,进入高三之后,他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制定了强度较大的学习规划。特别是对数学学科,他制订了更多的学习计划,因为他自己很喜欢并看重数学学科,他希望自己的该科成绩可以有一个质的提升。但是,在进入高三的近两个月里,他常会出现在数学考试
期刊
五岁的明明在游樂场充气城堡玩得很开心,妈妈提醒他要回家吃饭了,提醒了几遍之后,妈妈不耐烦了,对明明说:“你不回家,妈妈再也不带你来了!”明明听了之后,赶快哭诉着说:“不要,妈妈不要。”  孩子把大人的话当作耳旁风,不听话的时候,家长难免用恐吓的方式,类似于:  不刷牙,你的牙齿就会掉光;  不睡觉,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  你不听妈妈的话,不要妈妈,妈妈明天就离家出走;  ……  恐吓让孩子产生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