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参与体验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鉴赏能力。
童年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游戏的时期,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带有趣味性的或拟人化的歌曲和有情节的乐曲,欣赏教学主要是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
一、了解学生,学会审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级学生会以不同审美的态度对待音乐作品,并逐渐形成带有个性特点的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他们渐渐地不满足天真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这样的音乐作品。因此,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鉴赏能力,形成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等探讨、认识并逐渐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主旋律、和声、曲式、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及情绪,使学生音乐教室体验的程度不断深入。
二、合理安排,激发兴趣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学习欣赏有无兴趣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投其所好。从导入、教具、场景等各方面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人文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产生学习欲望。在启发学生区别不同情绪的音乐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一)理解音乐形象,创造音乐美。
学生在欣赏、表演中积累知识,丰富表现音乐时,就有了具体的感性材料,这样为学生创造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欣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时,我要求他们一边听,一边把自己想象到的人们在跳舞时的情景画出来,并把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出来,为自己画的图案涂上颜色。我鼓励他们边想边画,边画边想,由无主题的随意画创作向有主题的随意画创作引导。引导他们使用富有色彩属性的形象语言,如快乐、节日的色彩;轻松、柔和的色彩;酷暑、烈日的色彩和与之对应的严冬、冰冷的色彩;悲伤、痛苦的色彩;紧恐怖的色彩等色彩语言,随意选择色彩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都能把自己画的图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表达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画面是热热闹闹、情绪是热情奔放的。在这种欣赏绘画教学法中,学生很自然就体验到这首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二)整体感受音乐
指导儿童欣赏音乐,首先应从整体感受入手,这在欣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具有一般不直接描绘形象的特点,但它能通过对情感的表现来体现形象。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是通过音的高低、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及音色的浓淡等要素的对比反映出来。所以从总体上去感受,即听音乐是怎样开始的,如何进行,什么旋律先出现,有几个主题音调,在那儿过渡,上下两个声部都要去听等,才能使儿童初步感受到作品朦胧的美、直观的美。这对儿童良好的欣赏习惯的养成及提高鉴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聆听:“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要使学生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首先要让学生听,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仔细体会,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思考: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作品在描述什么,这样就使学生开始想象,将作品变成一幅幅会动的画面,使音乐性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可听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
3、分析:在学生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后,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此作品是这样的情绪,而彼作品却截然的不同。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注意作品表述的内容、创作的背景等方面。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4、总结:在听、想、分析之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表演。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果,可能会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的聆听而得到的。
三、创造意境,诱发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这就是联想法。它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物联想。如在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我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脑海中会呈现起怎样的情景呢·这时,学生立即展开想象,有的说:“我仿佛在效外散步,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花儿在点头,鸟儿在歌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大家的想象虽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标题的含义,都统一在作者塑造的音乐形象 中,这就是联想产生的创造教育效果。
四、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小学生正处于探索生活的时期,音乐教室教育教学要提倡探索性,而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应不断向学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探究型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有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音乐课堂欣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欣赏的音乐进行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表演等探究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五、借助媒体,优化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司,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如:在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支画,首先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创业时间,然后介绍单簧管、大管两种乐器的特点,听单簧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乌龟的音乐主题,单簧管用关于变化的音色吹奏出乌龟缓慢低沉的音乐形象;通过直观的动画使学生对单簧管和大管的音乐及形状有初步的了解,而两种不同的乐器,就可以表现小兔子和乌龟这两种不同的小动物来。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课堂情景,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领会。
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声、色、形、动的特点,创设情景,通过片断的欣赏,用不同的方式诱导、启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解决难点,并制作成单位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有趣的画面,倾听乐曲,欣赏凭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音乐与动画结合并以听觉辅以视觉形象,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它们的模样,常常地吸引了学生们,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兔子与乌龟的样子,随着音乐表演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
以上实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在语文、数学、自然教学中适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同样有它的价值,教学手段的更新為教学模式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把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作为整个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要上好欣赏课,只注意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音乐课上,要日积月累,才会见到更好的成就。
总之,我们要敢于实践、不断总结,让孩子在音乐欣赏中自由翱翔,让美妙的音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鉴赏能力。
童年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游戏的时期,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带有趣味性的或拟人化的歌曲和有情节的乐曲,欣赏教学主要是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
一、了解学生,学会审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级学生会以不同审美的态度对待音乐作品,并逐渐形成带有个性特点的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他们渐渐地不满足天真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这样的音乐作品。因此,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鉴赏能力,形成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等探讨、认识并逐渐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主旋律、和声、曲式、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及情绪,使学生音乐教室体验的程度不断深入。
二、合理安排,激发兴趣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学习欣赏有无兴趣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投其所好。从导入、教具、场景等各方面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人文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产生学习欲望。在启发学生区别不同情绪的音乐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一)理解音乐形象,创造音乐美。
学生在欣赏、表演中积累知识,丰富表现音乐时,就有了具体的感性材料,这样为学生创造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欣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时,我要求他们一边听,一边把自己想象到的人们在跳舞时的情景画出来,并把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出来,为自己画的图案涂上颜色。我鼓励他们边想边画,边画边想,由无主题的随意画创作向有主题的随意画创作引导。引导他们使用富有色彩属性的形象语言,如快乐、节日的色彩;轻松、柔和的色彩;酷暑、烈日的色彩和与之对应的严冬、冰冷的色彩;悲伤、痛苦的色彩;紧恐怖的色彩等色彩语言,随意选择色彩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都能把自己画的图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表达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画面是热热闹闹、情绪是热情奔放的。在这种欣赏绘画教学法中,学生很自然就体验到这首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二)整体感受音乐
指导儿童欣赏音乐,首先应从整体感受入手,这在欣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具有一般不直接描绘形象的特点,但它能通过对情感的表现来体现形象。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是通过音的高低、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及音色的浓淡等要素的对比反映出来。所以从总体上去感受,即听音乐是怎样开始的,如何进行,什么旋律先出现,有几个主题音调,在那儿过渡,上下两个声部都要去听等,才能使儿童初步感受到作品朦胧的美、直观的美。这对儿童良好的欣赏习惯的养成及提高鉴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聆听:“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要使学生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首先要让学生听,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仔细体会,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思考: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作品在描述什么,这样就使学生开始想象,将作品变成一幅幅会动的画面,使音乐性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可听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
3、分析:在学生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后,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此作品是这样的情绪,而彼作品却截然的不同。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注意作品表述的内容、创作的背景等方面。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4、总结:在听、想、分析之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表演。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果,可能会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的聆听而得到的。
三、创造意境,诱发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这就是联想法。它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物联想。如在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我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脑海中会呈现起怎样的情景呢·这时,学生立即展开想象,有的说:“我仿佛在效外散步,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花儿在点头,鸟儿在歌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大家的想象虽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标题的含义,都统一在作者塑造的音乐形象 中,这就是联想产生的创造教育效果。
四、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小学生正处于探索生活的时期,音乐教室教育教学要提倡探索性,而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应不断向学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探究型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有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音乐课堂欣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欣赏的音乐进行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表演等探究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五、借助媒体,优化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司,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如:在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支画,首先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创业时间,然后介绍单簧管、大管两种乐器的特点,听单簧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乌龟的音乐主题,单簧管用关于变化的音色吹奏出乌龟缓慢低沉的音乐形象;通过直观的动画使学生对单簧管和大管的音乐及形状有初步的了解,而两种不同的乐器,就可以表现小兔子和乌龟这两种不同的小动物来。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课堂情景,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领会。
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声、色、形、动的特点,创设情景,通过片断的欣赏,用不同的方式诱导、启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解决难点,并制作成单位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有趣的画面,倾听乐曲,欣赏凭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音乐与动画结合并以听觉辅以视觉形象,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它们的模样,常常地吸引了学生们,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兔子与乌龟的样子,随着音乐表演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
以上实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在语文、数学、自然教学中适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同样有它的价值,教学手段的更新為教学模式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把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作为整个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要上好欣赏课,只注意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音乐课上,要日积月累,才会见到更好的成就。
总之,我们要敢于实践、不断总结,让孩子在音乐欣赏中自由翱翔,让美妙的音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