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来霉素多点注射治疗眼眶前部静脉性血管畸形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应用博来霉素(BLM)个性化多点局部注射治疗眼眶前部静脉性血管畸形(V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的眼眶前部血管畸形的患者共29例(29只眼).结果 本研究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0%,注射次数2~5次,平均3.4次.术后并发症少且症状较轻.结论 博来霉素个性化多点局部注射治疗眼睑眶周血管畸形安全有效,可作为眼睑眶周皮肤血管畸形的一线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血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1727例因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测量患者血压和血维生素D水平,根据血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血维生素D 75~250 nmol/L,338例)、维生素D不足组(血维生素D 50~74 nmol/L,610例)和维生素D缺乏组(血维生素D<50 nmol/L,779例).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回归分析血维生素D水平与用药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
目的 研究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发生屈光漂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9例(46只眼).IOL Master测量术前眼轴长度和手术前后晶状体位置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术前晶状体悬韧带长度,以及运用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测量术前晶状体厚度.术前计算术后预留屈光度,并与术后2个月实际屈光度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RE).分析眼轴长度、晶状体相
目的 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ME)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特点.方法 横断面研究.筛选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39例(39只眼),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估患者视功能(P1波振幅密度、P1波峰时、环反应比值),采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及OCTA检测视网膜结构(视网膜厚度、椭圆体带的连续性、有无黄斑前膜等)、黄斑区血管成像(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分析视功能的特点.结果 P1波振幅密度与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正相关(P<0.05),椭圆体带连续则P,波振幅密度更高(P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 45亿[1].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2].近年来,尽管高血压的治疗手段在诸多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如新药的上市、治疗方案的优化、疾病管理模式的改进等,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仅有15. 3%[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要更多群体的参与.药师在用药安全、解决药物治疗问题以及疾病管理中扮演独特的角色,药师的参与可进一步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3-
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5月共232例于心胸血管外科行OPCABG患者,排除肥厚性心肌病1例,既往存在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患者2例,超声心动图所存留图像不能测量68例,最终本研究纳入161例患者.根据入院心脏超声中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
目的 比较基于扫频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S-OCT)原理的新型IOL Master与传统型IOL Master在眼部生物学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及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共纳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拟手术9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所有眼的测量均在暗室里进行.两种仪器分别对每位患者的AL、K1、K2和ACD进行测定,以评价设备间的一致性.此外应用两种仪器内置的SRK-T公式、Hoffer Q公式及Haigis公式比较两种仪器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精确性.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96例老年
1病例资料rn患者,男,65岁,因“心累气促2年,加重10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血压控制不佳.否认食管炎、胃炎、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溃疡等病史.否认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无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病史.体检:身高163 cm,体重65 kg,血压161/66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02次/min,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促,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腹软,腹壁无浅表静脉曲张,无压痛,双下肢水肿.入院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
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抑制其发病机制及改善预后.可以通过补充SCFA或者增加膳食纤维、移植产SCFA的肠道菌群、适量减少盐的摄入以及服用一些中药来增加体内的SC-FA含量,防治冠心病.本文综述了SCFA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C-FA在冠心病防治中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针对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和随访的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共30例(30只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降眼压、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针对治疗前后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我院首次就诊诊断为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眼压升高、浅前房,平均眼压(31.2±10.2)mmHg,视力为眼前光感至0.6,发病年龄为(57.5±5.1)岁.其中13例在当地医院
目的 利用相干光层析血流成像术(OCTA)观察视盘血管炎Ⅰ型患者视盘、黄斑区血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确诊为视盘血管炎Ⅰ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分析比较视盘血管炎Ⅰ型患者视盘与黄斑区血流、视神经纤维层、视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血流各区域的差异性,以及与健康人血流差异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视盘血管炎Ⅰ型患者视盘区、黄斑区血流无相关性(P>0.05)各区域血流之间存在差异性(P<0.01),视盘血流与视神经纤维层之间无相关性(P>0.05),视盘血管炎Ⅰ型患者比健康人视盘区血流显著减少(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