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入微处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l7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细节则是人物的血肉。可见,细节在人物塑
  造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节描写的成功,关键在于细节要细。很多富有成就的作家都感叹:
  情节好找,细节难寻。其实,难就难在要找到细致入微的来自于生活的细节。
  细节要细。文学大师们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高尔基认为,它是“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
  莫泊桑认为,它是“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细微特征”。
  契诃夫认为,它是“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之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整个画面的琐
  碎细节”。
  朱自清认为,它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四种细节描写的技法。
  
  技法一:构思作文时。善于以某个细节推进情节发展
  
  在记叙性文章中,叙述是“走马观花”,看个大概;描写是“下马观花”,看个明白;细节
  描写则是“贴近花看花”,看个究竟。有时,这“看个究竟”还能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比如面
  对话题作文“位置和价值”,黑龙江有位考生以“有一种价值不因你身处的位置而打丝毫的
  折扣”为切入点,写下了《我的吆喝,母亲的泪》一文。文章写学校急需用钱,“我”去隔壁街
  找摆地摊的母亲时,着力描绘了母亲的“背影”:
  我站在街口寻着母亲,喧闹的人群让我有些眼花,最后我在一个脚蹬三轮旁寻到了
  她,见她费力地从车上拿出两大包日用品,又一步一个趔趄走向摊位,凌乱的头发让我倏
  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是牺牲了母亲的青春的,她是真的老了。
  “费力地”“拿出”、“一步一个趔趄”、“凌乱的头发”……有关“背影”的细节细致传神,
  令人感慨嘘唏。它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请看接下来的描述:
  我想那个身影带给我的震撼,绝不亚于朱自清面对老父亲的背影带给他的感慨。我奋
  力地跑到母亲面前,帮她把包里的东西摆好,大声地吆喝:“日用品,便宜的减价的日用品,
  快来买啊!”此时,我感觉到母亲表情的惊愕,随即看到她的眼泪滑过脸颊,我才知道那里
  面有愧疚也有喜悦。那一天,我们的眼泪交错在一起,如同心与心的沟通。
  原来,它进一步催生了另一个细节——“我的吆喝”与母亲的“眼泪滑过脸颊”。往下,
  作者写“再有人问‘你母亲是做什么的’时,我会大声地说:‘在我们隔壁街摆摊。”’写对母
  
  亲摆地摊的重新认识……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技法二:精心选用动词、形容词等。借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人物的独特性是由他独特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构成的,运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
  独特性格,是人物描写最常用的方法。比如2009年湖北考生的《站在老屋的门口》,以时间
  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
  “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文中写道: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旱烟。而当每次
  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好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
  口的那一株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
  作者善于捕捉细微之处,连用“坐”“抽”“呛”“招”等动词和“优哉游哉”“急急”等形容
  词,使读者看到了丰满的形象,其间饱含着情感张力。
  
  技法三:对同一细节反复进行描写,使之成为全篇结构的凝结点
  
  好的细节,可以成为文章的“文眼”,成为结构上的凝结点。比如优秀散文《妈妈喜欢吃
  鱼头》,以时间为序,共写了四个片段:一是妈妈总对“我”说“妈喜欢吃鱼头”;二是外婆来
  “我”家,在饭桌上,她对妈妈说“你忘啦?妈妈喜欢吃鱼头”,“我”想不明白“怎么妈妈的妈
  妈也喜欢吃鱼头”;三是“我”结婚后,妻子对女儿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四是以后
  每次吃鱼,女儿总是很孝敬地说“妈妈,您吃鱼头”。篇末点睛的句子为“打那以后,我悟出
  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文眼”(或者说
  这一质朴而有光彩的细节),不仅带动叙事层层推进,而且充分揭示出人世间无私母爱的
  普遍性。
  
  技法四:注意用语的别致性。借细节强化感情的传达
  
  这样的例子比较多。比如有位考生写《人与路》,在塑造一个妖艳而蛮横的女秘书时有
  句妙语——“一扭一摆的那位秘书一扭一摆地走了”。又如考场满分作文《眼泪的含义》中
  有个细节:
  小狗的眼渐渐闭上了,我只看见一个满眼泪痕的女孩是它眼中的最后影像。
  将自己的泪眼在临终的小狗的眼中映出,这个细节说法很新颖,相当精彩地写出了人
  与动物之间互相凝望、互相留恋、难舍难离、哀惋欲绝的一片深情。篇幅有限的作文里,有
  这样一个细节,就如在灯笼中点燃了一支蜡烛,把整个灯笼都照亮了。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细节描写,仅仅在思想上重视和掌握一定的方法
  是不够的。事实上,丰满、生动的细节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多一点爱心,
  多一点热情,多一点荣誉感,多一点责任感,你会觉得生活是很有“味儿”的;积极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多观察,多思考,并把那些细小而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及时记下来,你
  的记忆仓库中才能多一些“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细节。此外,古今经典、教材名
  篇、名言名句,等等,如果你多读、多记、多品味,它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提供“灵感”。
  提供“机智”。考场上再围绕题目展开丰富的想象,快速“优选”,相信感人至深的细节是会
  呼之即出的。
其他文献
一、用作程度副词,so与too用法辨析    1.so在口语中代替very,表“十分、很”,用于表示礼貌。有时其用法可等同于that。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卷化学第28题是一道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新型实验探究题,如果能正确提取题给信息,准确处理数据和图像,就能快速准确地解决这道题。在实验探究题中,信息、数据、图像往往构成探究性实验题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准确处理它们,就能正确解决问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把昨天的失意交给正在融化的冰雪,用心去数春天的脚步。  (安徽省砀山中学高三(8)班蔡琦)  ☆留一份坚强给命运,留一份洒脱给挫折,把握今天的分分秒秒才是最重要的。  (湖北省松滋市一中高三(2)班 吴慧娴)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土地就不会拒绝你的爱;如果你是一艘航船,终会有属于你的岸。  (安徽省固镇中学高一(9)班 闻永军)  ☆不要轻易放走今天,因为世上没有重复的光阴。  (安徽省绩
期刊
惯用语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语言知识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不断增加及高考语文试题的不断创新,惯用语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作为高考考查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它的特点及用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一、惯用语的特点    1 在结构上,惯用语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结构固定,一般不能任意更换里面的字(词),如“打(敲)退堂鼓”、“开夜(晚)车”、“碰一鼻子灰(土)”(括
期刊
从2009年全同各地高考古诗鉴赏设题的角度来看,有四种答题思路总结如下。    一、形象的分析    其提问方式是:(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这首诗写出了(某某事物)怎样的形象?  其解答要点是:关键在于“怎样”,即画面、景象和形象的特点,要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学会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
期刊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是一种根据已知信息探求未知信息的过程。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想,完全没有推想的阅读是不存在的。因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列入考试内容,考查根据阅读材料推断新的结论的能力,以及根据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推断和想象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的能力。  推断和想象是综合性很强的阅读能力,除了在阅读实践中进行强化训练外,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依文据本。
期刊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考场作文是考生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才识与语言表达技巧的一种方式,富有美感的作文自然构成了考场文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我们如何写出富有美感的作文呢?    一、长短结合,错落有致    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能为文章增添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如:“山景始终洋溢着宽和。不论是龙吟山潭,或是虎啸山丘;不论是猿鸟乱鸣,或是沉鳞竞跃:不论是众鸟皆散,或是
期刊
先请看2008年天津市的一道高考题:
期刊
病句的辨析,历来是高考必  考题,也是学生应试的难点之一,  有些老师曾总结出一些辨析病句  的方法:比如抓住关联词、介词、  两面词、否定词等一些常见易出  错的词语。这些总结都非常实用。  笔者通过日常教学和研究,发现  能帮助同学们快速辨析病句的词  语还有一个,那就是“和”字。在现  代汉语里,“和”既可以作介词,也  可以作连词。如表示引进相关或  比较对象时,“和”就是介词。如  “他
期刊
虚拟语气中,非真实条件句中的条件从句有时不表示出来,而是利用单词、短语、上  下文关系等来暗示存在的虚拟条件,这种句子叫做含蓄条件句。为了便于大家掌握,下面  加以归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