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届中日美三边生命线地震工程会议1994年4月19日至22日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的30位、日本18位、美国1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继1990年11月北京会议之后又一次三国生命线工程专家参加的学术讨论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日本神户大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所孙绍平教授、神户大学H.
其他文献
1 多媒体技术与信息高速网络 本文主要涉及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这里的多媒体是指人机信息交互的多媒体,即信息载体或视觉听觉所涉及的多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图象包括静止图象及活动图象。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本来就是多媒体的,即通过听觉、视觉、语言及形象姿态以达到信息的相互理解。现在之所以只能运用单媒体,主要是由于通信记录手段不能满足听视同时进行的要求,从而造成电话只能
期刊
1 科学计算可视化意义和现状 1.1 简介 众所周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上,图形或图象是一种早已广为采用的显示和解释数据的基本手段,但随着大型科学计算以及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在许多领域中数据量的剧增已远远超过了研究者的数据处理能力。早先的一些辅助显示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研究人员还需一种能提高数据处理速度,能有效地辅助研究者理解数据、发
期刊
中国地震学会为庆祝学会成立15周年,经该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定于1994年11月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5次学术大会。会议主题包括7个方面,即: 1.当代地震科学的努力方向;2.地震预报;3.地震震源与地震波;4.地球内部构造;5.地震地质;6.地震观测与实践;7.工程地震。现征文工作已开始,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
期刊
本文概述中国历史上地震海啸的发生情况,讨论了中国受远洋地震海啸影响的可能性,重点介绍了1992年初发生在海南岛近海的,首次由仪器记录到的极为鲜见的一次地震海啸,最后叙述了目前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的作业力式。
期刊
1 第7届加拿大地震工程会议将于1995年6月5日至7日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举行。 2 第3届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最新进展国际会议将于1995年4月2日至7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
期刊
本书收集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刘恢先教授关于地震工程学的论文36篇,其内容涉及地震力理论、地震烈度、地震区划、震害经验、抗震规范、地震工程的发展等六个方面。书中还选入刘恢先教授的诗作26首,这些论文和诗篇反映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中的远见卓识和为人处世的高尚风格。
期刊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已于今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举行。150篇论文纳入会议论文集,其中7篇专题综述报告。论文内容涉及震害调查、地震动与场地影响;土的动力特性;地基稳定性、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结构试验研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结构控制与隔震、
期刊
采用专家咨询方法研究了我国电力系统设施及功能的地震易损性,详细论述了所使用的方法及其步骤,给出了设施易损性和功能易损性的调查结果。数据的统计处理表明,这些结果可以用Logistic曲线得到很好的拟合。地震烈度的临界点出现在Ⅸ度与X度之间。本文的结果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
期刊
本文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调查、分析、研究了我国电力系统的震后恢复过程,给出了电力系统主体部分、分布部分、服务部分震后功能损失的30%、60%和100%得到恢复的时间,计算了损失工作日数和间接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震后恢复时间和损失工作日数均随地震烈度呈对数上升趋势,并且主体部分的震后恢复时间最长,损失工作日数最多,分布部分次之,服务部分的震后恢复时间最短,损失工作日数最少。本文还讨论了电力系统经济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