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根据混合学习的要求,采用项目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过程,并提出改进作业和课程评估的建议。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该课程的评价模型。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改进了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效果明显。
[关 键 词] 物流专业;混合式教學;教学改革;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218-02
伴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互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域发展步伐极其迅速。新经济背景下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这也说明我国工程教育与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脱节的短板。与传统的工程专业人才相比,未来的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和一定的专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新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分析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实践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与工程需要和社会需要脱节。
一、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系统概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物流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仍遵循“以教师为本,学生为辅助”的模式,即独立自主、缺乏课堂互动和学生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其次,物流专业课程知识点更难理解,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传统课程中反映较少,这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更容易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最后,传统的学习形式相对单调,与实际案例关系不大,学生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学校课程评价大多仍以笔试为主,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不全面。一些学生使用机械记忆来提高考试能力,但面对实际问题,他们往往束手无策。
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都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充分发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移植到课堂中,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是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改革实践项目和内容的增多,使传统的理论课向学与做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丰富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两条线驱动的互补推进模式。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对物流专业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
混合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学习模式、团队学习模式和个体学习模式的协同,以自主学习为主,提高教学效果。混合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之一。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只是动态增长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有效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与学习者自身的新信息、原有知识和经验的互动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由外到内的传递。由于知识具有理解性、情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加入多元化的课程安排形式应减少单一性,在合理设置学习情境的同时,促进有效学习。同时,教师需要根据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产生方式、课程目标等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使课程框架由封闭的框架变为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框架。
教学形式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教学、设计讨论、学生自学、案例分析等组合模式。不局限于一本教材,还包括中英文技术资料、优秀学术期刊、创意产品、设计经验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拓展知识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和塑造新知识,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和验证,与其他专业学习协作,拓宽视野和思路。
(一)教学准备
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保学校的作业和知识序列与相应的大纲相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发布课程信息。教师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按任务学习。学习材料可以是文字、视频、图表、案例。学生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预习时间一般限制在30分钟以内。作业结束后,学生在思考时应回答包含重要知识点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及时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随机问题来调整课程内容。
(二)课堂教学能力优化
混合式教学课堂包括知识分析讨论、问题集、案例分析与应用模拟等基本形式,这些形式可以分开,也可以混合。知识分析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教师构建项目应用情境,以案例等故事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本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已经有过接触,不容易形成抵触心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把重点放在核心知识点上,时间长度控制在15分钟以内。课时紧张后,教师将安排实践、案例、模拟演示等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能力。
分析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至关重要,而案例分析是培养专业分析能力的基本方法。教师改进了传统的习题集,简化了烦琐过时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背景进行探讨,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内容。教师还可以加入快速学习和模仿设计的教学环节,并在案例分析教学结束后立即安排一个相关的案例,以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以满足巩固提升的需求。 物流专业设计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创新、有效的途径。本课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上课前,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接受了设计任务,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力和在后续课程学习都得到了提高。
(三)临时学习干预机制、课外作业与课外拓展学习
由于有些专业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在这种状态下,教师需要采取一种临时性的学习干预机制。临时学习干预机制是教师对学生课后进行在线教学的方式之一,属于课后在线辅导。当了解到学生对某一特定知识不太了解时,可以用QQ的形式在线授课,将知识以图片的形式发布在QQ群课堂上,学生可以安排时间学习,加深对难点的理解,一般知识点教学控制在10分钟内。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在线课程和课堂教学。
新的作业模式采用混合题型,例如视频学习、项目报告等。部分课程允许学生以电子形式完成作业,并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课余活动,由于学习时间比较零碎,结合教学可以在QQ群、微信群、公众号中学习,教师利用网上课堂,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时间,实现学习效率的优化。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些学科竞赛、课外实践和学术社团活动。
四、教学评价
物流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评价与传统的笔试成绩评价有着极大的不同,它高度依赖评价专家的主观判断。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较难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评价指标权重值难以确定、评价对象客观性差等问题。
AHP(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是运筹学学家A.L.S 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能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目标,通过比较目标的确定情况,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该方法利用模糊数学原理,通过对评价模型的计算得到评价对象的等级。它更适用于以专家主观判断为依托的实践教学评价,能有效地解决原有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些标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准,并参考了中职学生创新活动的经验。根据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确定评价专家的组成,选取30名评价专家研究性数据导入判断矩阵,然后进行归一化,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经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指标权重向量。
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研究,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以及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项目报告等书面材料。导入评价模型,得到前后数据对比的教学方法并开始实施完整的改革措施。调查对象为高年级学生,因为学生几乎接触了所有的课程,对于物流专业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实施结果表明,将混合式教学引入课堂,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效果明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加清晰地体现效果,采用量化形式将同一教学团队改革前后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教学实践的结果来看,采用混合式教学后,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有所增加,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有所提高。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对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有明显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备课时间的增加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表现等,这也增加了部分教师的压力。由于理论教学时间的缩短,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不如实践能力的提高,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司文慧,浦恩帅,管志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9(14).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物流专业;混合式教學;教学改革;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218-02
伴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互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域发展步伐极其迅速。新经济背景下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这也说明我国工程教育与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脱节的短板。与传统的工程专业人才相比,未来的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和一定的专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新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分析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实践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与工程需要和社会需要脱节。
一、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系统概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物流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仍遵循“以教师为本,学生为辅助”的模式,即独立自主、缺乏课堂互动和学生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其次,物流专业课程知识点更难理解,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传统课程中反映较少,这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更容易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最后,传统的学习形式相对单调,与实际案例关系不大,学生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学校课程评价大多仍以笔试为主,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不全面。一些学生使用机械记忆来提高考试能力,但面对实际问题,他们往往束手无策。
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都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充分发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移植到课堂中,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是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改革实践项目和内容的增多,使传统的理论课向学与做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丰富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两条线驱动的互补推进模式。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对物流专业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
混合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学习模式、团队学习模式和个体学习模式的协同,以自主学习为主,提高教学效果。混合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之一。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只是动态增长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有效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与学习者自身的新信息、原有知识和经验的互动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由外到内的传递。由于知识具有理解性、情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加入多元化的课程安排形式应减少单一性,在合理设置学习情境的同时,促进有效学习。同时,教师需要根据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产生方式、课程目标等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使课程框架由封闭的框架变为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框架。
教学形式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教学、设计讨论、学生自学、案例分析等组合模式。不局限于一本教材,还包括中英文技术资料、优秀学术期刊、创意产品、设计经验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拓展知识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和塑造新知识,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和验证,与其他专业学习协作,拓宽视野和思路。
(一)教学准备
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保学校的作业和知识序列与相应的大纲相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发布课程信息。教师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按任务学习。学习材料可以是文字、视频、图表、案例。学生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预习时间一般限制在30分钟以内。作业结束后,学生在思考时应回答包含重要知识点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及时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随机问题来调整课程内容。
(二)课堂教学能力优化
混合式教学课堂包括知识分析讨论、问题集、案例分析与应用模拟等基本形式,这些形式可以分开,也可以混合。知识分析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教师构建项目应用情境,以案例等故事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本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已经有过接触,不容易形成抵触心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把重点放在核心知识点上,时间长度控制在15分钟以内。课时紧张后,教师将安排实践、案例、模拟演示等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能力。
分析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至关重要,而案例分析是培养专业分析能力的基本方法。教师改进了传统的习题集,简化了烦琐过时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背景进行探讨,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内容。教师还可以加入快速学习和模仿设计的教学环节,并在案例分析教学结束后立即安排一个相关的案例,以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以满足巩固提升的需求。 物流专业设计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创新、有效的途径。本课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上课前,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接受了设计任务,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力和在后续课程学习都得到了提高。
(三)临时学习干预机制、课外作业与课外拓展学习
由于有些专业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在这种状态下,教师需要采取一种临时性的学习干预机制。临时学习干预机制是教师对学生课后进行在线教学的方式之一,属于课后在线辅导。当了解到学生对某一特定知识不太了解时,可以用QQ的形式在线授课,将知识以图片的形式发布在QQ群课堂上,学生可以安排时间学习,加深对难点的理解,一般知识点教学控制在10分钟内。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在线课程和课堂教学。
新的作业模式采用混合题型,例如视频学习、项目报告等。部分课程允许学生以电子形式完成作业,并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课余活动,由于学习时间比较零碎,结合教学可以在QQ群、微信群、公众号中学习,教师利用网上课堂,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时间,实现学习效率的优化。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些学科竞赛、课外实践和学术社团活动。
四、教学评价
物流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评价与传统的笔试成绩评价有着极大的不同,它高度依赖评价专家的主观判断。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较难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评价指标权重值难以确定、评价对象客观性差等问题。
AHP(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是运筹学学家A.L.S 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能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目标,通过比较目标的确定情况,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该方法利用模糊数学原理,通过对评价模型的计算得到评价对象的等级。它更适用于以专家主观判断为依托的实践教学评价,能有效地解决原有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些标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准,并参考了中职学生创新活动的经验。根据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确定评价专家的组成,选取30名评价专家研究性数据导入判断矩阵,然后进行归一化,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经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指标权重向量。
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研究,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以及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项目报告等书面材料。导入评价模型,得到前后数据对比的教学方法并开始实施完整的改革措施。调查对象为高年级学生,因为学生几乎接触了所有的课程,对于物流专业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实施结果表明,将混合式教学引入课堂,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效果明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加清晰地体现效果,采用量化形式将同一教学团队改革前后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教学实践的结果来看,采用混合式教学后,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有所增加,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有所提高。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对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有明显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备课时间的增加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表现等,这也增加了部分教师的压力。由于理论教学时间的缩短,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不如实践能力的提高,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司文慧,浦恩帅,管志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9(1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