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1790年徽班进京那会儿算起,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京剧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于一身,成为中国文化中经典性的代表。虽说京剧本来并不姓“京”,但北京却有京剧长大、成熟的土壤。所以,在这里有不少的小戏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的确,甩一甩水袖,吊一吊嗓子,也是一件很酷的事噢。
那年在入少先队的仪式上,我代表全年级的小朋友发言。我那清脆洪亮的嗓音在操场上回荡。文艺老师发现了我这棵苗子,对我说,来娃娃京剧团吧。我心想,电视上那些人咿咿啊啊地唱戏也挺好玩的,于是便参加了学校的娃娃京剧团。京剧就此走进我的童年生活。那时候,我只知道京剧是个国粹,至于什么生、旦、净、丑,我压根没听说过。我就琢磨,那个“丑”是不是长得很丑?可是当我认识娃娃京剧团里那些演“丑”的哥哥时,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长得挺好看的!
排练京剧的教室干净明亮,前后是两面墙面大的镜子,让人觉得这教室似乎大了很多倍。刚开始先练基本功,从压腿、劈叉、下腰到翻身、倒立、前滚翻、虎跳,一样一样地练。那时候筋骨软,压压就下去了,也没觉得有多苦。偶尔还可以在同学面前耍两下,看他们惊羡的眼神,我真是洋洋得意。不过走圆场可有点困难,老师一个劲地喊“压着步子走”,就是要让脚跟、脚弓到脚尖一点一点碾过地面,身子还不许来回摆,怎么走怎么别扭。老师就让我绕着教室一圈一圈地走,一直走到漂亮为止,就那么练出来了。
我排的第一个儿童神话京剧叫《百灵》。因为老旦的唱腔和念词都要用真嗓,而我嗓子好,老师就叫我唱老旦,演一个白鹭变的老神仙。我才不管什么声韵和咬字,老师唱的时候怎么拐弯,我就怎么拐呗!老师也不跟我们多讲“开、齐、撮、合谓之四呼”之类的,讲了也白讲,听不懂!该怎么唱就怎么唱,反正都是小小孩,又不是专业的,有那么点味就不错了。妈妈曾经是越剧演员,也许是遗传了妈妈的艺术细胞,我学得很快,没几遍就能唱下来,还挺像样。老师总是夸我悟性高。我演的神仙拄着根树枝做的大拐杖,拐杖的头上是个树杈的分节,有点像龙头,很漂亮很神气,好像真有仙气能变出个什么东西来。它很沉,平常排练的时候本不用拿,我却对它爱不释手,握在手里好像龙王爷的定海神针。老师告诉我演戏的时候眼睛有神很重要,老师说:“演员演员就是眼睛要圆。”我就信以为真,每次都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尽管我天生是丹凤眼。
第一次进录音棚录京剧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密密麻麻满是小洞,觉得很新奇。好好的墙壁杵那么多窟窿眼干嘛?那个比我高两届的演“丑”的帅哥哥告诉我,这是为了防止回声。多孔的物体能吸收声音,这个直到初二才学到的物理知识,我就那么知道了。老师说,人的一生有80%的知识都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现在想想的确是这样。
那天有几个小演员休息时跑出去玩,回来时兴奋得活蹦乱跳:“你猜猜我们看见谁了?”我们都跑出去看,是一个当时很有名的小品演员,我们很激动,甚至忘记了找他签名。这样的事情到后来就不稀奇了,有时候感觉自己也是名人了。爸爸见了亲朋好友时经常会让我唱两段。孩子有那么个特长,家长当然挺骄傲的。
等我长大一点了,嗓音有了点变化,更洪亮了些,老师开始教我唱法。我的老师是中国京剧院的王晶华老师,是个很爽气的老太太,声音苍劲有力。她说要把声音往后打,感觉是从脑门出来的;要用丹田运气,不能光用嗓子干唱。就是那个时候,我学了更多的段子。京剧的咬字还真是奇怪。比如佘太君的《说什么无有良将选》那段里的“还未出兵先丧胆”的“出”字,要把舌头卷起来唱成“qu”,听起来还有点像“chi”。
每天清晨我都“咿咿咿啊啊啊”地吊嗓子,中午去为各种大大小小的演出和比赛排练,假期里还要集训。有时候老师们看我们辛苦,便会组织我们出去玩,或者到外地演出的时候顺便观光旅游,这可乐坏了我们这帮小孩子。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伴着汗水与欢笑走过。
后来我小学毕业了,也离开了亲爱的娃娃京剧团,离开了那间明亮的教室和我神气的龙头拐杖。
初二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看演出。
“钱无忧!”我听见有人叫我,回头看,是小学时比我低两届的学妹。
“你怎么也到这儿来了?”我感到惊奇。
“来演出啊!《百灵》啊!”她笑眯眯地说道。
然后我看见了娃娃京剧团的老师们,一瞬间,我感到无比亲切。老师看到我也很惊喜,和蔼地问我现在怎么样了,学习好不好。我忘记了怎么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演出开始的时候,那熟悉的京胡尖利高亢的旋律在整个大讲堂响起。我看到我的“接班人”走上舞台,同样的戏袍,同样的水袖,我仿佛看到当年我瘦小的身影。她唱:“天不下雨——地干旱——白鹭鸟我变化人形来到人间……”用的竟然还是以前我录音时的伴奏!那童声还是一样的清脆。
那年在入少先队的仪式上,我代表全年级的小朋友发言。我那清脆洪亮的嗓音在操场上回荡。文艺老师发现了我这棵苗子,对我说,来娃娃京剧团吧。我心想,电视上那些人咿咿啊啊地唱戏也挺好玩的,于是便参加了学校的娃娃京剧团。京剧就此走进我的童年生活。那时候,我只知道京剧是个国粹,至于什么生、旦、净、丑,我压根没听说过。我就琢磨,那个“丑”是不是长得很丑?可是当我认识娃娃京剧团里那些演“丑”的哥哥时,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长得挺好看的!
排练京剧的教室干净明亮,前后是两面墙面大的镜子,让人觉得这教室似乎大了很多倍。刚开始先练基本功,从压腿、劈叉、下腰到翻身、倒立、前滚翻、虎跳,一样一样地练。那时候筋骨软,压压就下去了,也没觉得有多苦。偶尔还可以在同学面前耍两下,看他们惊羡的眼神,我真是洋洋得意。不过走圆场可有点困难,老师一个劲地喊“压着步子走”,就是要让脚跟、脚弓到脚尖一点一点碾过地面,身子还不许来回摆,怎么走怎么别扭。老师就让我绕着教室一圈一圈地走,一直走到漂亮为止,就那么练出来了。
我排的第一个儿童神话京剧叫《百灵》。因为老旦的唱腔和念词都要用真嗓,而我嗓子好,老师就叫我唱老旦,演一个白鹭变的老神仙。我才不管什么声韵和咬字,老师唱的时候怎么拐弯,我就怎么拐呗!老师也不跟我们多讲“开、齐、撮、合谓之四呼”之类的,讲了也白讲,听不懂!该怎么唱就怎么唱,反正都是小小孩,又不是专业的,有那么点味就不错了。妈妈曾经是越剧演员,也许是遗传了妈妈的艺术细胞,我学得很快,没几遍就能唱下来,还挺像样。老师总是夸我悟性高。我演的神仙拄着根树枝做的大拐杖,拐杖的头上是个树杈的分节,有点像龙头,很漂亮很神气,好像真有仙气能变出个什么东西来。它很沉,平常排练的时候本不用拿,我却对它爱不释手,握在手里好像龙王爷的定海神针。老师告诉我演戏的时候眼睛有神很重要,老师说:“演员演员就是眼睛要圆。”我就信以为真,每次都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尽管我天生是丹凤眼。
第一次进录音棚录京剧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密密麻麻满是小洞,觉得很新奇。好好的墙壁杵那么多窟窿眼干嘛?那个比我高两届的演“丑”的帅哥哥告诉我,这是为了防止回声。多孔的物体能吸收声音,这个直到初二才学到的物理知识,我就那么知道了。老师说,人的一生有80%的知识都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现在想想的确是这样。
那天有几个小演员休息时跑出去玩,回来时兴奋得活蹦乱跳:“你猜猜我们看见谁了?”我们都跑出去看,是一个当时很有名的小品演员,我们很激动,甚至忘记了找他签名。这样的事情到后来就不稀奇了,有时候感觉自己也是名人了。爸爸见了亲朋好友时经常会让我唱两段。孩子有那么个特长,家长当然挺骄傲的。
等我长大一点了,嗓音有了点变化,更洪亮了些,老师开始教我唱法。我的老师是中国京剧院的王晶华老师,是个很爽气的老太太,声音苍劲有力。她说要把声音往后打,感觉是从脑门出来的;要用丹田运气,不能光用嗓子干唱。就是那个时候,我学了更多的段子。京剧的咬字还真是奇怪。比如佘太君的《说什么无有良将选》那段里的“还未出兵先丧胆”的“出”字,要把舌头卷起来唱成“qu”,听起来还有点像“chi”。
每天清晨我都“咿咿咿啊啊啊”地吊嗓子,中午去为各种大大小小的演出和比赛排练,假期里还要集训。有时候老师们看我们辛苦,便会组织我们出去玩,或者到外地演出的时候顺便观光旅游,这可乐坏了我们这帮小孩子。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伴着汗水与欢笑走过。
后来我小学毕业了,也离开了亲爱的娃娃京剧团,离开了那间明亮的教室和我神气的龙头拐杖。
初二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看演出。
“钱无忧!”我听见有人叫我,回头看,是小学时比我低两届的学妹。
“你怎么也到这儿来了?”我感到惊奇。
“来演出啊!《百灵》啊!”她笑眯眯地说道。
然后我看见了娃娃京剧团的老师们,一瞬间,我感到无比亲切。老师看到我也很惊喜,和蔼地问我现在怎么样了,学习好不好。我忘记了怎么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演出开始的时候,那熟悉的京胡尖利高亢的旋律在整个大讲堂响起。我看到我的“接班人”走上舞台,同样的戏袍,同样的水袖,我仿佛看到当年我瘦小的身影。她唱:“天不下雨——地干旱——白鹭鸟我变化人形来到人间……”用的竟然还是以前我录音时的伴奏!那童声还是一样的清脆。